如果说参加过全国回族作家笔会不能让我自称作家,那么失业已能让我“专门从事写作”;如果说忧患也是一种美德与力量,那么“焦虑不安”就是对我持久思索的褒奖,虽然有点苦涩。

对于您提到的“如何能既充分地保有民族性,又能自如地工作与生存”的问题,我无力回答。在生活的战斗中,我往往身处失败者的位置,我不能提供令您满意的生存智慧,这是我的弱项。但我也感到了这种小民族的属性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有些时候,我们甚至要在实际工作生活中选择隐匿回族人的身份,又如何能要求别人从思想上表现出穆斯林的特征呢?这简直要绝人之路了。在一方面遭到同化,另一方面在探索、表现本民族特性上又受到限制的状况下,这个民族的前景自然不乐观。这不是回族一族所遇到的问题,汉文化旺盛、长久的同化野心令所有民族都倍感压力。作为一种稳定、悠久的文化形态,“夷夏之辨”这种种族主义的冥顽思维已溶化在汉文化的灵魂深处,并作为一种分而治之的政治智慧在古老中国的肌体上隐隐作痛。绝不是天真、浪漫的幻想所能解决的问题。

有一些回族人时常为一些族人的汉化行为痛心疾首、大声疾呼,甚至把泉州陈棣万人丁焚香祭祖的照片发到网上以示严重。其实,大可不必。一棵大树之上总要有些落叶,重要的是主干是否犹存。回族的问题仍然是文化图存,因为“回族”首先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中国存在,另外,这种文化图存的努力当然是针对那些仍存民族意识的回族人而言。从明代起,回族之中就不乏这样觉醒的、富有危机感的文化开掘者、保存者,比如明清之际从事汉文译著运动的王岱舆、马注、刘智等天方学人,清朝晚期的经学大师马复初、马联元等人,民国期间提倡新式教育的北京王五阿訇(名宽,字浩然)、济南唐柯三等人,翻译古兰经的马坚、翻译圣训经的陈克礼……他们都是回族的脊梁。真正的危机爆发在文化领域,突围之路也应于此进行。而从历史上看,凡是为回族突围者皆有一番筚路蓝缕的经历。刘智等人穷困潦倒,马复初为清廷毒杀,马联元晚年远走印度,陈克礼死于文革……先贤者,天堂有位,真主慈悯你们!

穆罕默德圣人曾允诺,学者的墨汁胜过烈士的鲜血。我早已决意走一条学者之路、烈士之路。

人间的快乐、幸福,人皆欲也,然林觉民之语可为吾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江州司马为琵琶女的遭遇尚要泪湿青衫,况回族为吾母族乎!

不尽之言,留待再叙。

祝安,搁笔。

安然
2008.6.19

附来信:

真回安然:

你好!

昨晚在百度搜索资料时无意间连到这里。因同为回族,所以非常关注这里的内容。

其实,看了这里的一些东西,我觉得自己是有点羞愧的,因为作为一个穆斯林,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所投入的注意力一直较少,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去把它发扬光大。

我们回族是一个居住得非常分散,同时特征又非常明显的民族。因为散居在各地,所以思想和习俗难免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文化的特殊性慢慢消亡,那么这个民族的存在也就岌岌可危了,现时生活着的几代人来说,这应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我的身边,有很多人保持着回族的生活习惯,但思想并不见得有穆斯林的特征;也有很多人感到迷茫,不知在现时生活的环境里,如何能既充分地保有民族性,又能自如地工作与生存。

不知你是否专门从事写作,总之文字里有一种力量,但同时,不知是否真的如此,总之我也看到了一种焦虑不安。愿今后与你多多沟通交流,至少对于我这样几乎无知的人来说,这将是有益的。

祝每天都有好心情。

××(隐去朋友姓名)

2008年6月19日

文章来源:《一个回族人的时代言说》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