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说自己是中国人,口头上讲讲,振振有辞,竟也不去想这两个字的意思。其实,中国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而更多的是一种理想。

从典籍看,最早“中国”二字记载于《尚书》,其后就是周灭了殷商,武王让人到处去找“土中”。“土中”本是应着“天中”。古人认为天上众星,必有居中者;而地上万疆也必然与之相应,一定有个中间位置。结果,经四方考察,把土中的地点确立在伊洛平原一带,并定都洛阳。所以,这个时候中国是指京都——国王的城邦,统领着周围的诸侯小国。

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要么如上所述是首都的意思,要么按字面讲,解释为内中之地,是一个相对于远处世界的概念,这个说法,就是后来说的“中土”、“中原”。

中国就更不是什么“中央帝国”的意思,这个解释来源于明代外国传教士的翻译。他们或误会了汉字“中”的本义,或就是仰慕古代我国的盛世昌明。清末以前,我们自己说起中国,从来没有自高自大的意味。历史上,人们的确常将中国看成正宗,但却绝不是万国之首。比方,南朝称自己为中国,污蔑北边的政权为“魏虏”,而北朝也称自己为中国,贬斥南方政权为“岛夷”。他们这么做,不过是为了强调自身的正统和传承而已。

我们自己第一次把中国当成国家的概念,是清政府签署尼布楚条约,中文本还是叫大清,但拉丁文本用的却是中国(Sinae)。不过,这个Sinae也不是中国的直译,而是来源于支那的叫法。支那最早出现在梵文中,写做“Mahachinasthana”,maha就是大的意思,sthana就是国家,现在叫斯坦,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等,而china,意指“秦”,连起来就是“大秦国”。唐僧按发音译作“摩诃脂那国”。于是,China这个读音就跑遍了全世界,以至于大家只知道我们叫China,却不晓得还有中国。

真正第一次把中国定为国名,是中华民国,简称“中国”,其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之前,各朝的正式国名用的都是国号,如唐宋元明之类。

但何以我们就认为“中国”是正统,是传承呢?

首先,基础思想来源于五行学说。东西南北中,青白赤黑黄,酸辛苦咸甘、角商徴羽宫,等等,都应着木金火水土,五种元素乃五种象征符号,用以把天地万物归类并体现各类之间的基本联系。比如,五音系列中,宫最为平稳,可以和其他四音;埙是土制的,便可以融合各类乐器的音色;甘甜的滋味调和酸咸苦辣,最容易被小孩、老人和体虚者接受……按五行学说的观点,归为“中”类的,是万事万物的平衡点。

再者,就是儒家思想。儒家师法自然,玉的五种秉性可以启发他们想到君子五德,那么大千世界的五行自然也提示了人际社会的关系。这就是所谓中庸的思想。中庸,并不是平庸无为,中庸讲的是中正、刚正、正直、信实,恰要求人们知其不可为而为。

所以,中国的概念,乃是中正之国,是刚直信实人的邦国,不在黄河长江的地域(最正统的中国人是从秦岭歧山出来的,却不土生土长在中原。),不在黑发黄肤乌睛的种姓,不在汉蒙藏回的血亲。有人在分析了西方民族和诸夏民族的国家形态后,提出了两者之间的区别,认为我们是文化中国,也即方块字和儒家思想融合了一个文化大家族。我认为,这个提法有超越,但依然还局限在文化迷信中。其实,中国二字,体现了我们先人超越血亲和文化的美好理想。我们历来建国,不以血脉,不以文化,乃是按照中正不偏的灵魂。谁走了正道,谁就执掌权柄。周、秦、南北朝、元、清的历史,再好不过地证明了这点。

在《风帝国》圣母女皇帝即位的演讲唱段中,我写道:

心,放在你的身体正中,
搏动脉血津液给你生机。
人,只要按着心的位置走,
不论千里万里都是居中不移。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
生活在中国各地。
中国是一个神圣称号,
如果失去刚正就会偏离。

……

中国,中国,地球上并没有这样的国家,地球上到处都是这样的国家。也许黑发黄肤乌睛几代不变,但信直的灵魂丢失了,你就不配称做中国人;而书写字母拼音哪怕没有文字的碧眼金发高鼻,如果他有着一颗义人的纯真之心,就理所当然是我中国一族。

黄河长江可以是中国,高山雪域也可以是中国。给我一片土地,让我以中正之心书方正之字,并做刚正之人,我就有一个中国!

中国不是理想国,中国是一群理想人。

这就是我的从民族中国到文化中国最后到精神中国的思想直白。

2006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