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4 焦凡 美华史记

请关注“美华史记”
公众号: 美华史记
书写历史,教育公众,捍卫法制,维护斯文

美华联盟:美华历史写作组
作者:焦凡 (Fan Jiao)
编辑:潘秋辰(Qiuchen Pan)
Tittle: Historical Record of Chinese Americans | The Making of Dream of US-educated Chinese Student: The Turning Point (1947-1957)
(Please read English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1943-1947年,国民政府为战后建设着想,建立了留学考试制度。在二年中数千名来到美国上研究所。1949-1951年期间,有千余名留学生学成后回国。但很快因朝鲜战争的爆发,从1951年底美国开始禁止理、工和医科的中国留学生回国。1953年美国政府通过《1953年援助难民法》,首次允许部分中国留学生永久居留。1954年留学生组织起来,通过媒体,影响美国社会;并与中国政府取得了联系。1955年在日内瓦谈判中,美中达成协议,允许美国韩战被俘飞行员和中国留学生各自回国。据美国政府统计,截至1954年底,美国共有5400名中国留学生,从1955到1957年1月,第二批中国留学生陆续回国,前后两批归国留美学生总共大约1200人。

二战后的留美热潮

受抗日战争的影响,中国的留学教育停止了。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日益密切,国民政府开始将战后建设人才的培养提到议事日程之上。1943年3月,蒋介石发表了《中国之命运》[1],指出战后建设“需才孔亟”。4月28日,蒋介石指示国民政府教育部等部门 “以后对于留学生之派遣,应照十年计划,估计理工各部门高中低各级干部所需之数目,拟具整个方案为要”。194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了《五年留学教育计划》、《1943年度派遣公费留学英美学生计划大纲》和《国外留学自费生派遣办法》;经济部制定了《选派国外工矿实习人员办法》;交通部制定了《派遣国外实习生办法》[2]。1943年12月,教育部举办了第一届公费留学考试,共录取327人,被录取者于1944年秋陆续赴美。次年7月,第二届自费留学生考试与公费生考试同时举行;共录取公、自费生1900人。当年12月,教育部举办英美奖学金研究生真习生考试,共录取了209人。1946年7月,教育部在南京、上海、重庆、北平等九地设立考点,同年举办公费留学考试。在此期间,共录取公费生1900人,其中赴美留学者至1947年10月已逾千人[3]。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民主新阶段,认同和平建国之道路,也开始考虑战后成立联合政府,暗中选拔并资助了一些地下党员,让他们通过国民党组织的考试后出国留学[5]。

1944第二届自费留学生

The original picture was from Internet with incorrect year of 1943

美中对中国留学生政策的改变

1949年,中国共产党为战后建设考虑,急需科学技术人才。此时正值40年代早期留美科学家学成之时,党中央决定全力争取、动员他们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1949年夏,中共南方局召回赴美留学的中共党员徐鸣,向周恩来报了在美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周恩来明确指示:“你们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在美的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高级技术专家回来建设新中国。”[5]

1949年12月6日,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沈阳等地设立归国留学生招待所。12月18日,周总理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郑重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内战影响了中国留学生的经济来源时,美国政府给中国留学生提供了一些资助,其中包括归国的费用。195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中国地区援助法案”(China Area Aid Act of 1950),允许政府拨款260万美元,用于对中国留学生、学者的救济工作,这些资助一直持续到1955年,为中国留学生和学者解决了暂时的经济困难,美国政府同时也允许中国留学生就学期间和毕业以后,可以在美国工作。

截图2

图片来自:[3]

第一次留学生归国高潮及留美科协(1949-51年)

1949年到1951年,恰是二战后留美热潮期间出国留学生学成之时,学成归国是那个时候许多留学生的首要选择,再加上留美科协的动员工作,1949年间有大量的留学生回到了中国。

留美科协是受中共中央南方局直接影响和领导。在90年代出版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文化工作》一书中,专门讲述了中国留学生留美及回国事宜。抗日战争之后形成的留美高潮中,很多左翼人士甚至中共地下党员到了美国,其中有侯祥麟、顾以健等等,为留美科协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此前,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成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Chinese Student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CSCA),1948年年底,在美国的全国科联会员通过CSCA,开始酝酿在美国成立以“响应解放,准备回国”为主要宗旨的全国科联留美分会,取名为《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简称留美科协)。1949年1月29日,20余人在芝加哥成立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美中区”,到5月底,东自纽约西至西雅图已成立了13个区会和10个学术小组,会员从20多人发展到340人。1949年6月18-19日,留美科协在匹兹堡正式成立,50多位来自各地的代表参加了会议。1949年8月,全美已有留美科协地区分会19个,会员410人;到1950年3月,地区分会增至32个,学术小组达20个,会员达718人。

朝鲜战争爆发后,麦卡锡对美国的舆论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非美活动委员会和FBI将留美科协列为非法团体,留美科协于1950年9月19日宣告解散。

第一批归国的部分留学生名单

1949年9月的“克里夫兰总统号”上有梁思礼、陈利生、严仁英等20几位中国留学生。
1949年11月的“戈登将军号”上有葛庭燧、陆星垣等多位中国留学生。
1950年1月的“戈登将军号”上有唐敖庆、陈椿庭等18位中国留学生。
1950年3月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有华罗庚、朱光亚、王希季等几十位中国留学生。
1950年春的“威尔逊总统号”上有严东升等多位中国留学生。
1950年6月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有罗沛霖等34位中国留学生。

1950回国

图片来自-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4/1/287902.shtm

1950年8月31日的“威尔逊总统号”是1950年代初留学生回国途中发生故事比较多的一条船。这条船上,留学生人数最多,共有128位[9]。

1950年9月开出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有冀朝铸、王曾壮、张元一、张庆年等90多位中国留学生。

后来又有几条船搭载部分留学生回到了中国。比如1951年2月的威尔逊总统号上有颜鸣皋、刘恢先(洪晶)夫妇等100多位留学生;1951年4月的“戈登将军号”上有徐光宪、高小霞夫妇。

1951年9月20日启程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的谢家麟、董彦曾(宋娟娟)夫妇、孙以实、方琳、张权等8位中国留学生正沉浸在回家的喜悦中,然而10月9日发布的禁令波及到了他们。当他们乘坐的轮船抵达夏威夷时,美国移民局官员和联邦调查局特工登船,专程与这8个人谈话,出示了正式司法文件,将他们押下轮船,不久送回旧金山[10]。

禁止留学生回国和允许部分永久居留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下决心禁止理、工和医科的中国留学生回国。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开始明确禁止中国留学生离境。他们开始给申请归国的理、工科和医科的中国留学生出示正式的司法文书:“根据1918年5月22号通过的法律第225款和美国总统颁布的2523号通告,你离开美国是不符合美国利益的。因此我们命令你,不得离开或企图离开美国。否则将处你以不超过五年监禁或不超过5000元的罚款,或二者兼施”[10]。

1953年8月7日,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的“难民解救法案”(Refugee Relief Act of 1953)允许至少一部分(不超过2,000名)留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从学生身份转为永久居民。这也是百年留学史上,美国第一次让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工作[7]。

Refugee Relief Act of 1953

截图3

具体条文:

截图4

图片来自:[7]

第二次留学生归国高潮(1954-55年)

1951年10月美国政府因朝鲜战争不允许理、工科和医科中国留学生归国,但那些准备回国的留学生归国之情日益迫切。他们决定给国内写信,让中国政府早日了解他们目前的处境。1953年5月3日,李恒德、周寿宪等15人在给周总理的信上签名。1953年12月21日,李恒德等留学生又给周总理去了一封信,费城、波士顿和芝加哥三地的15人参与了签名。

同时,中国留学生为了争取美国社会同情,将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一事公开化,他们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了两封公开信,要求美国撤销限制中国留学生离境的命令。第一封公开信由梁晓天执笔,1954年3月份开始起草,到8月5日,他们征集了26人签名;并把公开信发给总统、48个州的国会议员、群众团体和各大报社。艾森豪威尔在此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承认了美国扣留中国留学生之事[8]。留学生为了进一步给美国政府施加压力,同年9月2日,美国中西部的中国留学生给艾森豪威尔总统写了第二封公开信。这封信是由西北大学的祖耆带头起草,何炳林夫妇和焦瑞身夫妇等9人签了名[10]。

自从第一封致美国总统公开信发表以后,引起了美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其中《波士顿环球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等有影响力的媒体对在公开信上签名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采访,并在醒目位置刊登了留学生因美国政府禁令不能回国的报道。

1954年11月,中国留学生给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发出了公开信,张兴钤、张斌、陈荣耀、周坚、虞俊等30人在信上签名。

此外,中国留美学生曾向印度驻联合国大使梅农寻求帮助,也向美国朋友寻求帮助。虞俊曾给爱因斯坦教授写了一封信,希望得到他的帮助,但是爱因斯坦教授在回信中说,他自己已经被怀疑是共产党了,所以不便替中国留美学生讲话。

中美日内瓦谈判 (1954-1955年)

1954年6月5日,中国代表团团长王炳南和美国代表团团长约翰逊进行了第一次会谈[6]。6月10日,在第二次谈判中,中美双方未就在美被扣留的中国人员数目一事达成共识,中方提出有5000人滞留在美国,但美国人对这一数字不予认可;美方只承认申请回国而不予批准的只有120人。会议中,双方就朝鲜战争中被俘的美国飞行员一事达成了共识。

1954年6月21日,约翰逊和王炳南再次会谈。当时约翰逊把15位根据美国法律可以离境的中国留学生名单交给了王炳南,王炳南提出需要对方提供全部120人的名单时,约翰逊说,只有等到美国政府批准,才会把被批准人员的名单陆续提交给中国政府。

后来,美国移民局通过调查得知,120位被扣中国留学生中有57人希望回到中国。美国政府决定给他们发放离境许可证,分批批准,每批10-15人。美国政府表示,会将被批准人员的名单提供给中国政府。

第三批被允许回国人员的名单于1955年4月宣布,共76人。

1955年4月4日,美国政府正式宣布撤销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的命令。

1955年9月10日,中方宣布释放12名美国飞行员。

第二次归国的部分留学生名单

1954年10月,梁晓天、宋振玉、范新弼3位中国留学生乘坐美国驶往九龙的海轮回到国内。这是日内瓦谈判开始后,第一次坐船回国的中国留学生[9]。

1954年11月29日从美国驶往香港的“威尔逊总统号”成为解禁后中国留学生回国乘坐的第二条船。这条船上有汪闻韶、李恒德、刘有成、罗会元、蒋锡夔、许葆玖夫妇等十几位中国留学生[10]。

1955年4月初,黄葆同(冯之榴)夫妇、王仁、张家桦、吕家鸿、谢心正、沈心立、骆振黄、郭明达、蔡君陆一起乘船回国[10]。

1955年5月初,陈荣耀(沙逸仙)夫妇、王明贞(俞启忠)夫妇、徐璋本、陆裕朴等一批中国留学生乘船回国。

1955年6月从旧金山起锚的“克利夫兰总统号”上有20多位中国留学生,比如匡达人和儿子,童诗白(郑敏)夫妇、钱宁、焦瑞身(关颖谦)夫妇和儿子、张兴钤、师昌绪、林正仙、杜连耀、周同慧、刘铸晋。他们从旧金山上船,7月抵达香港[10]。

1955年7月初,谢家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经过二十多天到达香港。

1955年9月15日,从旧金山起航的“克利夫兰总统号”是第二波回国高潮中留学生人数最多的。乘坐这条船回国的有钱学森(蒋英)夫妇、李正武(孙湘)夫妇、许国志(蒋丽金)夫妇、王祖耆(沈学均)夫妇、何国柱(刘豫麒)夫妇、洪用林(张发慧)夫妇、胡聿贤(戴月棣)夫妇、肖伦(萧蓉春)夫妇、陈炳兆、许顺生、疏松桂、陆孝颐、张士铎、冯启德、刘尔雄、刘骊生,以及钱学森、李正武、何国柱、胡聿贤的6个子女共计30个中国人[10]。

1955年11月25日,陈能宽、何炳林(陈茹玉)夫妇和二个儿子、李荫远、胡日恒、郑林生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10]。

1956年2月,黄茂光回国;侯虞钧回国;9月,张文裕(王承书)夫妇、郭永怀(李佩)夫妇乘坐“克利夫兰总统号”回国。

1957年1月,林兰英乘坐威尔逊总统号回国;2月,谢毓章回国。

从1954年11月到1957年1月,大约有150-220名留美学生回到祖国。

参考文献:

1. 蒋介石,《中国之命运》http://www.panyj.net/UploadFiles/dzsj/2012/12/201212051726591492.pdf

2. 孔繁岭,《抗战时间的中国留学教育》http://jds.cass.cn/webpic/web/jdsww/UploadFiles/zyqk/2010/12/201012021526056137.pdf

3. US 81st Congress Session-2 China Aid https://www.loc.gov/law/help/statutes-at-large/81st-congress/session-2/c81s2ch220.pdf

4. 王春南,《抗战期间出国留学管理》http://dlib.zslib.com.cn/qklw/rdzl/WF2801/RD155144

5. 强国论坛,《50年代美国竟有这样一个组织 接受来自周总理指示》http://bbs1.people.com.cn/post/29/1/2/163289246_1.html

6. The Department of State, Office of the Historian, “U.S.-China Ambassadorial Talks

https://history.state.gov/milestones/1953-1960/china-talks

7. Refugee Relief Act of 1953,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Refugee_relief_Act

8. President Eisenhower’s Executive Order 10487

http://www.presidency.ucsb.edu/ws/?pid=106591

9. 用户5806993948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a1fb21c0102wb3w.html

10. From various author’s family and friends letters, words of months from children of the returned students

ABSTRACT

Between 1943 and 1947,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nnual Qualifying Examination for studying abroad to promote the country’s modernization after the WWII War. Thousands of students came to US between 1947 and 1949. In 1949 some of them returned to China after the graduate studies. In 1953 duo to the Korean war, US government prohibited those STEM students returning to China, and first in US history allowing part of them to gain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in US. Since 1954, the students mobilized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ful cause by sending partitions to US congress, executive branch, and major media. They also got the backing of the new Chinese government. In 1955 US and China held negotiations in Geneva wrt to US airmen held in China and those Chinese students wanting to come home. Between 1949 and January 1957, there were about 1,200 Chinese students returned to China.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欢迎:
1)赞赏(长按左侧二维码)!谢谢!
2)PayPal 捐赠: [email protected]

【注】《美华史记》是由美华联盟写作组推出的系列文章。目标是回顾历史、教育同胞、警醒后人、思考未来。凡喜爱历史和写作,并感兴趣加入《美华史记》作者群的同仁,请给我们发送电子邮件。“美华联盟” 是该项目发起人,不同领域机构、商家若愿与我们合作这项事业,可作为共同发起人,推进项目持续和纵深发展,有意者,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主编:方强、执行副主编:苏欣
副主编:潘秋辰、Steven Chen、贺建斌
网站:chineseforsocialjustice.org
协办:亚利桑那华人历史协会 paaca.us

第一期编委:
主 编:王昶
副主编:Steven Chen、潘秋辰

感谢Marathon Ginseng对美华史记计划的大力支持

公众号: 美华史记

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