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6

北京近年推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计,表面上冠冕堂皇,由中央牵头,聚合区内两个特区和九个地方的力量,在科技创新带动经济发展的年代,分工合作,互补长短,以提高每个地方以至整个地区的竞争力,达致各方全赢的局面。

当局的如意算盘,说穿了,充其量是一个言辞漂亮又另有盘算的经济计划。官方说法是,香港不乏科技人才,资金滙聚并贴近国际市场,而深圳一向结集创科人员,邻近地方则广布经验丰富的制造商,而且幅员广濶,也掌握大陆的市场需要。只要区内十一个地方加强滙聚人才和资金,在科研、营商、融资、生产、市场等方面各展所长,便可互相提携,产生协同效应。

其实大湾区的经济整合并无新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港澳商人便到珠江三角洲多个城市寻找商机,更纷纷在当地设厂或营商,建立政商人脉关系。今次大湾区计划与过往不同,在于标榜发展创新科技,引动区域经济起飞,也在于由中央创立和统筹,推出有利政策,整合湾区的发展潜力。

但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引发不同参与者发挥所长、互利合作,让不同生产因素彼此配合,提升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是国家介入就能保证成功。尤其是创新科技产业,关键是高端科研人才、敏锐市场触角和创意、企业家的魄力和远见。加州矽谷的成功不在于政府大吹大擂,或者权贵牵头甚至投入巨大资源,而更在于那里的优良教育、创意环境、产权保护以至法治制度。

因此,大湾区确有经济潜力的话,不必小题大做,只须在现有的地域合作基础上,提高有利科研和创科产业的诱因,建立法治以保护知识产权和投资者利益,并确立区内新闻和学术自由以增加资讯流通,以便科研人员和企业家了解区内情况和国际环境。

否则的话,用经济计划的手法经营,以行政手段输入人才,大型国企踊跃参加,再投放大量政府资源,大搞运输和基础建设,却限制资讯流通和学术交流,急功近利而肆意抄袭他人,最后不难搞成“山寨”科技经济特区,但要走向国际,争一日之长短,不啻是痴人说梦。

当然,大湾区更厉害的戏肉不是创科产业区,而是共通的一小时生活圈。打着大湾区的旗号,北京便把香港卷入其中,成为不分你我的一部分,承受各种冲击,而首当其冲的是香港的公共财政。目前配合国家政策的项目,如港珠澳大桥和高铁,都要由特区政府用上千亿计金钱大兴土木,临近深圳边境的河套区科学园,预计有不少深圳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却要香港独力用四、五百亿元经营。

顺理成章,香港日后既然分享大湾区的空间,特别是科研设施、交通网络、基础建设,特区政府也必定有份埋单。现时立法会由建制派把持,已经扫除监督程序的屏障,财政拨款要多少要多快都可以,香港纳税人的钱,终于爱国有门,定期进贡大陆了。

其次是大量人口跨区流动带来社会转变。一面是更多大陆人和企业以创科产业之名义流入特区,甚至以专才身份移居香港。一面是港人到大湾区就业、居住以至养老。眼前的特区政府已无政治意志拉倒地产霸权的垄断地位,更无心无力打破官商乡黑的利益结盟,土地和房产问题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倚靠费时失事而且破坏生态的大规模填海,又或者把大湾区变成香港的后园。后者成事的话,日后一些边缘社群基于经济压力,或者政府服务安排(如安老院、编配公屋),便难免要落籍大湾区。

香港人的活动范围看来有所扩大,但实际上是按照经济条件和就业机会把香港人分成两截,而区内有财势的大陆人亦会更容易流入香港工作和居留,重新改写香港的人口构成和文化背景。

一消一长下,加上两者之间互相混和,甚至互相依赖,昔日香港将被区域整合所吞噬,它过往的国际都会特色、高度自治体制、自给自足的地方规划,以至香港人的疆域观念、生活期望、身份认同以至核心价值,势必日渐失色,整个特区因此在劫难逃,在珠江三角州众多城市环抱下,混同为大湾区内又一个大陆都会。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