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江泽民主席在台湾问题上的对话

余纪忠
《中国时报》创办人(已故)

1999年5月,我在90寿诞之后曾返中国大陆探亲扫墓,承中国对台办主任陈云林先生接待,并陪同于5月18日在钓鱼台国宾馆与江泽民主席会晤,晤谈时间达110分钟,广泛讨论如何促成两岸和平统一的解决方案,现将谈话内容原文公布如下:

江泽民(以下简称为江):欢迎余先生来访,也很愿意用这个机会与余先生谈两岸的问题:1. 中国的统一是天经地义的事情。2. 统一的问题不能无限期地推迟下去,我曾经提出对台的8项原则,台湾方面并没有具体回应。我已经等了5年,不能叫我再等5年。3. 我曾经请李登辉先生来担任副主席,也没有回应。中国有13亿人,总不能由他当主席。4. 我与美国总统克林顿会面时,我与他的夫人谈话,就一再提醒当年美国南北战争的故事。

余纪忠(以下简称为余):江主席,当前是中国历史上重大关键时刻,两岸之间如何取得共识,打开目前僵局,对未来的民族统一关系重大。我的观察,在大陆方面,似有“一国两制”与“中华联邦”两者并行的考虑。容我坦白地说,无论“一国两制”还是“中华联邦”构想,两者都是行不通的。

台湾继承中华民国的历史法统地位,有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和民主的经验,不可能接受联邦制,因为那就等同于国内的一个省、或美国联邦的一个州,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别行政区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台湾无法考虑。不仅李登辉总统在政治立场上无法接受,即便交付公议,立法院内各党派对涉及国体主权的改变,绝对无法通过,而民进党藉此机会交付公投,其结果是造成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投票反对,反而成为两岸关系的死结,断绝了两岸今后协商之路。

如果出现这种情势,比现有局面更糟,可能驱使大陆军方提出更强烈的的要求和激起新一代盲动的情绪,局面更难控制。如果最终不幸走上战争,主席先生,不仅连系两岸的民族感情将化为乌有,半世纪以来辛勤缔造的建设成就同遭摧毁,同时也必然导致中共与美国的严重冲突。

我想提请江主席注意一个事实。5月8日美国轰炸中共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其间存在着深远而严肃的意义。此一行动不应该是克林顿下的命令。克林顿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原有意建立有限度的战略夥伴关系,克林顿如下令轰炸,有违本身的政策,也损伤自己的权威。然而事实竟然造成了,追究其原因和背景,无疑出于军方与情治部门所发动,目的在于造成既成事实,而达到改变现行外交政策的目的。CIA过去在古巴猪湾事件和中南美洲都有过这种情形。

更进一步探讨军方之敢于如此作为,而克林顿亦无法制裁,主要在于美国保守势力之结合,包括国会共和党及部份知识界人士,对中共经济成长及军事扩张抱具戒心,认为未来之威胁行将超过当年的苏联,因而应该在中共还没有完成建国建军达成的霸权之前,予以有效节制,防患于未然。这种政治气候,随着公元两千年美国大选的接近而将益形高涨。

我们预测: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与既有利益,对外保持强硬立场,将成为美国共和党在大选中的主要政纲,而民主党亦无法反对。因此两岸之间诉诸于非和平的方式,必然导致美国的介入,造成历史上令人悲痛的局面,台湾当然会付出惨痛的代价,中国大陆又有什么好处?经济改革建国之路变成军备竞赛,沉重的负担与压力之下,恐不免走上勃涅日列夫的旧路,而也许这正是人家希望你走上的道路。

(谈话至此,时间已达一小时,本人准备起立告辞。)

江:余先生,我们可以继续谈谈。以你的看法,两岸的情形,有什么解决方法?

余:汪道涵先生今年(指1999年)稍后将到台湾访问,这是一次关键性的访问,但是想要打破僵局、开创新局,要有具体的想法与做法。

一、首先,大陆要改变对李登辉先生的态度,争取李先生的了解与合作。李先生今天在台湾主导政治方向,对国民党、民进党和民间基层都有深厚的影响,掌握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争取李先生的合作,对两岸关系的推动,是不可缺少的。大陆方面过去对李先生的教育背景及片段的谈话,所形成的疑虑与不信任,导致双方有很深的误解,也是台湾采取戒急用忍政策的重要因素。为了达到两岸和解的的未来目标,大陆方面应该捐弃成见,开诚布公地与李先生协商,把一切可能形成的阻力改变为达成目标的助力,这是中外政治古今不易的定律。

二、当前两岸关系的症结在于:台湾需要国际生存空间,而大陆加以各方面的打压。台湾则采取戒急用忍的政策,抵制大陆所需要的开放“三通”与经济合作。双方如要打开这个症结,应该对症下药,进行合理互惠的调整,大陆方面承认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的需要,采取外交休兵,停止打压,而台湾方面取消戒急用忍的政策,开放三通,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

三、经过以上对等互惠作法,双方建立善意的互信机制,大陆方面即可以合理的安排,邀请有意来访的李登辉先生并优予接待,协商两岸共同的利益,签订两岸和平协定,开启两岸和平的大门。

四、两岸签署和平协定之后,台湾拥有安全保障,而双方经济合作又已经逐步加强,形成互利共荣的中华经济圈,则两岸可以平等的基础上,互以兄弟之邦待之,逐步实现“中华邦联”的目标。我认为“中华邦联”的架构,在现阶段是一个兼顾两岸政治现实,尊重双方立场的方案。它符合大陆方面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也确认台湾拥有主权、尊严、民主与安全的具体需求,可使两岸中国人在理性合作与良性竞争的情况下,实现有利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共同目标。

(会谈时间自上午10时起开始,至11时50分结束。)

江:今天碰面难得我们有这一番畅谈。

当代中国研究
MCS 2002 Issue 4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