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

话筒那端钟叔河先生熟悉的声音响起,这头我似乎便在心底里热切地跟他握了握手。

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36年,三分之一世纪之多的等待,终于,在告别丙申(2016年)踏入丁酉(2017年)这一天,“走向世界丛书(续编)”65种隆重面世。与三十年多前的第一辑35种完好合璧,宣告“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胜利会师完美收官。

大事件呵!

我说,钟老,深圳连绵半个月的潮湿雨雾天,这会儿天公绽放了甜甜的笑脸。

▲著名编辑、作家钟叔河

长沙的钟老当然看不到。今年87虚岁的他喃喃着,高兴。

能不高兴吗?三十多年的心愿落地了。

天,放晴啦。

这是一位老出版家毕生为之的精神硕果;是一项跨世纪的学术编辑工程;是一套来自东方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实录”;是一段中西文化碰撞的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交流史;是一剂帮助国人“打开门窗而又防止伤风感冒”的药散;是一份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古籍范典;是一记几代人手牵手共同努力的出版传奇;是一场出版史上漫长的最富耐力的马拉松接力……

省略号后边还可以有很多的形容词,但这里,仅以个人的接触、感知和笔力,粗略还原其中部分细节,试图以颗粒状细小的横切面,见证这部生长期达36年的丛书的生命历程。

“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全图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图谱,比如我,记忆中关于“走向世界丛书”,竟然有些微亲近的关系。

原因有三:

一,“走向世界丛书”主编钟叔河先生,是我相识近二十年的老前辈和师长,他对后学的影响和鼓励,我在前后两本书中都有详细的记录和描写;

二,“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工程中,起重要作用的项目负责人曾德明和杨云辉老师,是我虚心请教的兄长朋友,这些年续编过程的若干点滴,我有幸在现场见证并聆听一二;

三,“走向世界丛书”一辑35种,我家早已收藏了。

更为可贵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时任岳麓书社总编辑的钟叔河,为了想办法把岳麓书社的出版物推向更大的市场,恰好1985年,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三联书店、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香港总管理处在香港联合主办“中国书展”,钟叔河让社里特别赶制了100套精装本《走向世界丛书》参展,限量印刷,没有定价,可惜后来运输途中丢失了50套,这甚至成了一段小小的“公案”。

我先生胡洪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机缘巧合地在市面上购得此种珍贵版本,后请钟老在书的扉面上签名留念。

▲《走向世纪丛书》第一辑单行本

基于以上三点理由(当然还有更多),对“走向世界丛书”的命运和走向,我于内心深处始终密切关注着。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书友眼中,“走向世界丛书”早已不仅仅是有着钟叔河烙印的一套“冲开牢笼打破禁锢”丛书,而是关乎出版界学术界甚至思想界的一份精神成长记录。

这里有必要把“走向世界丛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三十多年的出版脉络以大事记的形式做一番简明梳理。

1、1979年3月,48岁的钟叔河离开茶陵洣江茶场。此前,他经历了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身陷囹圄长达10年之久的“人生挫折”。

2、1979年9月,钟叔河成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他有心愿准备出两套丛书,“外国人研究的近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看世界”,并四下访书。

3、1980年8月,“走向世界丛书”第一种书李圭的《环游地球新录》在湖南人民出版社面世,责任编辑钟叔河。

▲《环游地球新录》

4、《环游地球新录》在新华书店甫一亮相就吸引了读者的关注。封面上是一幅美国自由女神像高举火炬的局部特写,左上角的简介写道:“一百多年前的友好访美记录,参加费城万国博览会的详情。”全书有一半以上篇幅记述了博览会中的见闻,此外更涉及美国建设和生活的许多方面。

据说,当年22岁的康有为,读了刚出版的这本书,为书中描绘的新事物所吸引,从此选择了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道路。这本书可说是较早的一部中国人写的美国游记。

5、钟叔河把以前读过的以及从北京、上海等地图书馆搜集的300多种刻本、抄本和印本进行了整理,选辑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00种,希望借助容闳、郭嵩焘、张德彝、黄遵宪、张謇、康有为、张荫桓、伍廷芳、盛宣怀、罗振玉、张元济这些走出国门的包括大使、参赞、留学生在内的清人学子海外见闻来讲述一个多世纪前的“变革图强”与“西学东渐”,以“起到一点帮助打开门窗而又防止伤风感冒的作用吧”。

6、依照当时的规定,出版社每个编辑一年只有4个选题的指标,若是一本本拆着出版,就无法保证丛书史料的完整性与思想的连续性。钟叔河思量之下,便把自己3年的书号集中起来,巧妙地一次可以出版12本。

7、《环游地球新录》之后,以一个月一本书的速度出版,至1983年已出版了20本。钟叔河计划每年出20种,5年完成。这是他的“五年计划”。

8、1984年,钟叔河离开湖南人民出版社,调到1982年成立的岳麓书社担任总编辑,属于“高升”。“丛书”的出版发行也跟着他一起“搬家”。

▲1985年《走向世界丛书》合订集

9、1986年,“丛书”第一辑在已有20余种的基础上增加至35种,单行本改为合订本。此时,影响力在业界巨增,引起了学界众多学者专家的关注。

10、对于出版《走向世界丛书》,出版社内部有各种不同声音,且不论旧书重印是否契合社会需求,单是100种图书的庞大规模便对出版经营理念提出了考验。

11、1988年,钟叔河在岳麓书社内部组织的一次民主评议中落选,不再担任总编辑的他换岗转到湖南省新闻出版局。

12、“走向世界丛书”因人走茶凉,项目被搁浅。其时,余下的65种图书资料已备齐,包括研究华人海外奋斗史的重要史料、“中国马可·波罗”之称的谢清高所著《海录》;包括池仲祐的《西行日记》、余思诒的《楼船日记》。

“实际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不是那次变动的话,这套书肯定出齐了。”钟叔河至今无不遗憾地这么认为。装着无处着落的65种图书资料的三四个箱子,一路跟着他辗转搬了几次家。

▲《伦敦与巴黎日记》

13、两个重要的人物出现,他们让这项事业得以延续。这两人是钟叔河得力的干将,现任岳麓书社总编辑曾德明和文学编辑部主任杨云辉。他们于1985年大学毕业同一批进入岳麓书社工作。

上世纪80年代还在武汉大学读书时,曾德明便认真读过“丛书”第一辑里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分配到岳麓书社,时任总编辑钟叔河面试他,谈的就是郭嵩焘。曾德明和杨云辉,无论对于钟叔河还是这套丛书,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14、1989年,58岁的钟叔河提前退休。尽管后来他策划出版了包括《知堂文集》《儿童杂事诗图笺释》等在内的一大批有口皆碑的图书,但“丛书”续编始终是他一项未了的心愿。

15、2006年,杨云辉到“念楼”(钟叔河家,因住20层,故以“念楼”自称)看望钟叔河,告知岳麓书社想重新修订出版第一辑丛书,这个想法得到了钟老的支持。

▲2008年再版的《走向世界丛书》

16、2008年10月,10大巨册《走向世界丛书》修订珍藏版(第一辑35种)与读者见面。此次修订,改正了原书不妥的标点和断句,增补和修改了部分边注,增加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

对于25篇叙论,钟叔河先生在文字上也作了部分修订。1200元的标价于读者而言实属不菲,但 1000多套上市不久即被抢购一空。

17、前后两版“走向世界丛书”备受肯定的同时,社会各界对整理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的呼声和期待也越来越高。

18、2012年,岳麓书社开始启动“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出版工程,将搁浅了近三十载的出版计划付诸实施,并成功地纳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于2015年获得出版基金项目资助。

19、“续编”由岳麓书社总编辑曾德明任出版项目的负责人,由钟叔河先生担任主编,曾德明给钟叔河配了一个“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编辑团队,由文学编辑室主任杨云辉带领团队具体操作。

作为带头人,杨云辉4年来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丛书”的续编上,办公室被一叠叠书稿、一摞摞印刷样本挤满了,“这些年,基本上没做过别的书。”

▲《走向世界丛书》续编的部分书稿

20、一开始,钟叔河只肯挂个名,在曾德明与杨云辉的说服下,从编辑体例到封面设计,也一一过问,同时还承担了标点、分段、注释等具体工作。曾德明后来坦言,“我们觉得,这套丛书是钟先生的品牌,没有他的深度参与,就做不好。”

话讲的有道理,因为除了文字,还有大量的表格、插图和统计;以及所有入编的书都没有标点符号,需要按照现在的阅读习惯断句。事实表明,除了大局的掌握,还有细节的处理,钟先生都全程参与了。也因此,原定2015年出齐100种的计划又“精益求精”地延迟了一年。

21、丛书续编是一个庞大的出版工程。杨云辉请了十多人的专家团队,包括杨向群、鄢琨等参与“第一辑”编辑工作的老编辑。年轻的编辑中有鄢蕾和李缅燕两位80后,鄢蕾是鄢琨的女儿,这一次,父女齐上阵,一起合作编辑《使俄草》、《谈瀛录》等几种图书。

22、钟叔河为丛书做了大量卡片,卡片左角上方,用红圈标明按年代划分的图书号,比如100种里成书时间最早的一本《海录》,编辑李缅燕发现,钟先生连那个小红圈都画得格外圆。三十多年前的一盒盒卡片,成为年轻编辑们重要的参考资料。

▲钟老在“念楼”家中校订书稿

23、编辑中最大的难点是地名、人名等的考证,由于当时没有统一的通行翻译法,大部分是作者自己音译,如“恶士佛”,只有联系上下文,最终才发现原来是牛津(Oxford)的音译。猫匿啤酒,康有为书中自诩最喜欢的一种啤酒,考证后发现,猫匿原来是慕尼黑。

不仅如此,人名、专有名词都需要对照资料、分析语境、反复确认、逐条考证,追根溯源。杨云辉以严修的《东游日记》为例,“光做人名索引,这本书需要两周时间才能完成。”

24、卷首叙论是《走向世界丛书》的一大特色,第一辑35种共25篇叙论,当年由钟叔河一人悉数包办,他对作者当时“走向世界”的历史背景以及个人的研读体会进行了详尽阐述。

续编中单《海录》一书,钟叔河写的万字导论,前后修改了四次。他的修改稿用了四种颜色的字体标记:红色是修改的句子,绿色是大段的插入内容,蓝色则标记页码号,还有黑色的铅笔是红色修改句上再改动的词。

其他的包括张德彝之“述奇系列”在内,少数几篇卷首叙论由钟叔河(因年事已高,精力目力所限)亲自操刀,其余均交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等多个大学的教授们,以及曾在岳麓书社工作的几位老编辑。整个参与的团队约二十人左右。这是一项集体合作的结晶。

▲钟老手写的编辑体例

25、“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收书65种分为55分册(含上下册),共计一千余万字,主要收集1911年以前中国出使、考察、游历西方各国的记录(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也放在西方国家的范围之内)。和已出版的第一辑35种一起构成了早期国人走向世界、看见世界、认知世界、记录世界、思考世界的全景图像。

26、2016年12月,“走向世界丛书(续编)”最后一种张德彝《八述奇》付印完毕。

27、2017年3月,版权页上标明,“走向世界丛书(续编)”出版。这张具有法律效应的“出生证”向世界郑重宣告:“走向世界丛书”100种图书合体“团圆”,昂扬面世。

……

序号的标注只是一种简明扼要的方式,旨在以时间为序罗列一些事实。序号背后更多的细节故事辉映着出版家及所参与一众出版人坚持、坚韧、坚守的治学理念和出版态度。

▲“走向世界丛书”是岳麓书社的优秀品牌

西学东渐,打开天窗看世界

“走向世界丛书”专收1840至1911年间清末以来前人的出国记述,包括游记、日记、考察报告等等,通过游历之人的独特视角,把中国从封闭社会走向现代世界的历史,作了一番纵横观察。

第一辑丛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后,引起无数学人关注和热议,直至今日很多人谈起还心有戚戚焉,其中包括写《唐山大地震》的著名报告文学家钱钢。

2017年1月,做为第12期中大财新卓越记者,我们一行五人有幸在广州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与钱钢主任做一个对谈(实则聆听教诲)。

钱钢曾与胡劲草合撰了《留美幼童——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并独自撰写了《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提及早年对甲午战争资料的收集以及对留美幼童的调查,他坦言对历史纪实作品最重要的文献资料是距离真相最近的当事人的记录,并举例钟叔河先生所编辑的“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

“这套丛书收录了部分重要资料,我在北京王府井书店抢购到最后一套样品书,扛回去很重。里面有些资料充满人情味,比如李圭日记《环游地球新录》提到这位清朝小官员在美国百年纪念博览会看到美国妈妈拉着中国幼童的手,‘亲爱之情,几同母子’。”

▲李圭日记《环游地球新录》

除了《环游地球新录》,这套丛书里还有容闳自传《西学东渐记》,祁兆熙的《游美洲日记》,薛福成的《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

他们都与留美幼童相关。中国留美幼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于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

钱钢为了找寻第三批幼童中薛有福的爱情故事(他曾看到他给美国女友凯蒂的信),乘坐大巴,跑了许多冤枉路,用“蹩脚”的英语(他戏称)在薛有福的母校翻看了一屋子档案,一无所获。沮丧之余没有放弃,心想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后来果真发现了另一位留美幼童史锦镛写给女生的信……

如果当年丛书续编后65种已经出版,钱钢在找寻资料时是不是有更多的参考和借鉴,可以省了“许多冤枉路”呢?那天座谈时,他为此喟叹,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大时代的“场”。

▲“走向世界丛书”续编65册

诚然,“走向世界丛书”也不例外。续编65种分为55分册(含上下册),其中:

谢清高的《海录》(附 杜环《经行记》、巴琐马《西行记》、樊守义《身见录》),是近代以前中国较早走向世界、亲历西方的记述。

王芝的《海客日谈》,以近乎荒诞的文笔记载游历海洋、走近西方世界。

钱德培的《欧游随笔》、李凤苞的《使德日记》,此二集合一,为清廷派驻德国的大使、随员记述其在德国亲历亲闻的有关德国政治、经济、 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的日记。

陈兰彬的《使美纪略》、谭乾初的《古巴杂记》,这两位清廷派往美国、古巴的大臣,则分别记述其游历考察所在国的政治经济以及当地华侨状况等方面情况的日记、随笔。

缪祐孙的《俄游汇编》,汇集了作者游历俄国两年,对俄罗斯的军事、历史、疆域、道路、山川、经济、人文等方面考察调研的成果。

傅云龙的《游历美加等国图经馀纪》,以游历加拿大、美国、古巴、秘鲁、巴西等国的感受、过程、对比分析并以图经形式记载各国地理风貌、物产资源,是一份实实在在的考察报告。

▲“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书目

续编中涉及日本的游记及观察不少,粗略统计,有黄遵宪《日本国志》,王之春《谈瀛录》,陈道华《日京竹枝词》,姚鹏图《扶桑百八吟》,严修《东游日记》,刘学询《考查商务日记》,黄璟《考察农务日记》,罗振玉《扶桑两月记》、《扶桑再游记》,丁鸿臣《东瀛阅操日记》,沈翊清《东游日记》,周学熙《东游日记》,吴汝纶《东游丛录》,缪荃孙《日游汇编》,王景禧《日游笔记》,双寿《东瀛小识》,张謇《癸卯东游日记》,凌文渊《籥盦东游日记》,李濬之《东隅琐记》,盛宣怀《愚斋东游日记》,程淯《丙午日本游记》,杨泰阶《东游日记》,文恺《东游日记》,左湘中《东游日记》,吕珮芬《东瀛参观学校记》等多本,共13卷,涉及日本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法律的各项制度和现状,以及作者自身的观感体会和见闻所得。

续编中的亮点是张德彝之述奇,《五述奇》(上下),《六述奇(附七述奇未成稿)》(上下),《八述奇》(上下),与第一辑中的《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随使法国记》、《随使英俄记》四种共构成了“述奇”八种。这圆了钟叔河的心愿。

▲《八述奇》

续编中还有附录四种,收入在中国的外国人介绍世界和西学的著作。丁韪良的《西学考略》(附南怀仁《坤舆图说》、艾儒略《职方外纪》),西方来华人士介绍欧美文化及教育制度,对西方学术的知识分类体系和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做了详细深入的分析。

《西学启蒙两种》,是由艾约瑟执笔翻译的一套西方文化启蒙读物中的两种——《西学略述》和《富国养民策》,着重介绍西方的学术体系、知识体系以及经济理念,当时在思想及学术上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灵魂人物钟叔河,没有之一

原《书屋》主编周实用一句话,高度概括了钟老与“走向世界丛书”的关系。他说,“一出牢门便走向世界,胆识缺一,怎么可能?没有准备,也无可能。他是时刻准备着的。准备着什么?准备了思想。”

思想,很有份量的一个词。在狱中,钟叔河曾和好友朱正一起讨论中国与世界文明同步的问题,“现代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没有与世界同步,中国脱离了这个轨道,如果与变化的世界同步了,那么问题就解决了。”

▲中国第一批留美儿童

他想到了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去西方的中国人,他们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记录下了什么?如果能把这些汇集一起参照比对,为今天的读者起到什么样的思想认知上的借鉴?

现在回想起来,他甚至自我解嘲起当时的“好”:“我无须遵功令作文、按模式思想,而尽可以在劳动的余暇‘自由’地思考中国的过去和未来,有时也能搜集和整理一些材料。”

从茶陵洣江茶场回长沙后,凭优秀的作文考入湖南人民出版社,钟叔河开始着手自己的计划。为了搜集清人出国载记,他四出访书,并从各地的图书馆搜集到300多种刻本、抄本和印本。

当时没有电脑也没有复印机,稿子全靠手写,每种书要先找人抄出来,抄稿校过才能发稿,排字后又要校改两到三次,然后旁批做批注采。一个月一种书,他还要为每本书写上万字的导言。从发稿到付印,全是他一个人做。

▲“走向世界一百种”分册索引卡

当时出版社有规定,不允许编辑借自家的图书夹“私货”写文章,故第一辑叙论署的便都是笔名,后钟叔河在外界权威刊物上发表了关于郭嵩焘的研究,彰显了自己的学术能力,同时“丛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他得以在叙论中换回了真名。

正是叙论作者“钟叔河”和 “走向世界丛书” 编者“钟叔河”,让钟叔河这个名字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也因此衍生出许多故事。这里整理回放其中三则,一则关于钟叔河访张德彝“述奇”日记并以叙论介绍,一则关于翻译家杨宪益对丛书英译名称的选定,一则关于钱锺书为“走向世界丛书”编辑中的建议与钟叔河通信往来。

这些故事在钟叔河的书中口中都或多或少有过记述言说。

(一)寻访张德彝“述奇”日记

在“走向世界丛书”一百种书目中,张德彝“述奇”占了8种。钟叔河几乎为每种述奇都写了长篇导言,证明了他对张德彝“述奇”的偏爱。

张德彝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出生于贫寒之家,一生中先后八次出国,写了八部日记记录海外见闻,称为八“述奇”(《七述奇》未成书),除了《航海述奇》和《四述奇》外,从未刊行。

其中记载了西方的避孕套,将其称之为“肾衣”;将美国总统官邸翻译为“白宫”;记录了巴黎公社起义;记录了自己钻进了埃及金字塔……他在日记中所记载的许多发现,成为中国人第一次对西方细致观察的佐证。

▲张德彝

张德彝“述奇”资料的发现,说来有趣。1979年钟叔河到北京图书馆收集资料,碰到一位湖南老乡张玄浩,他是西南联大的毕业生。见钟叔河编书心切,便自告奋勇领他去当时北图古籍部所在地柏林寺,也正是这处不起眼的所在,钟叔河与同为湖南人民出版社编辑杨坚淘到了这套珍贵的日记。

1918年张德彝逝世后,全部“述奇”的稿本由次子仲英保存。1951年张仲英年过古稀,为了不使手稿遭受损失,他委派儿子张祖铭将其上缴了公家。日记被发现后,前四部“述奇”收入“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中出版,执教于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的张祖铭闻之,在一封给钟叔河的信中写道:“先祖遗物,除送交国家者外,由于众所周知之原因,业已荡然。……若无先生之努力,先祖遗作恐亦无人能知,湮没于世矣!”

这段佚事,钟叔河在《柏林寺访书》(一九八零年三月)中有详细的记载。他没想到,张德彝“述奇”后四部的出版,一等就是三十多年。这些资料,又跟着他辗转地搬了几次家。

▲现在的柏林寺近景

这次续编出版,流浪多年的张德彝《五述奇》、《六述奇(附七述奇未成稿)》、《八述奇》终于守得云开见日出。

其中,《五述奇》是张德彝任驻德使馆随员期间的出使日记,书中记述了当时德国的政局和社会,以及对欧洲共产党(张氏译“平产党”)最初的记述。

《六述奇》(上、下)是张德彝任驻英使馆参赞期间的出使日记,记述的内容涉及了英国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现了维多利亚中期英国在现代化、帝国化过程中的生活图景。

《七述奇》则是张德彝八部“述奇”中篇幅最短的一部,故未刊稿成书,记述他随户部右侍郎那桐赴日,代表清政府就日本使馆书记生杉山彬在北京被戕一事致歉的屈辱之旅。

《八述奇》(上、下)是张德彝任驻英使馆公使期间的出使日记,书中记述的个人思想较以往“述奇”略多些。钟老分析说,这应该是张德彝身份地位的变化以及个人阅历的提高所致,这时候所记述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新奇,而多了些思考审视。

▲张德彝三述奇稿本扉页

(二)杨宪益定英文书名From East to West

钟叔河为“走向世界丛书”所写的叙论,令人耳目一新。很多人建议他把所有叙论单独集成一册出版。其中便有翻译家杨宪益。杨宪益甚至对钟叔河说,“翻译出来,我看是会受人欢迎的”。

他甚至想好了丛书的英文译名。《走向世界丛书》曾有三种译法,分别是:The Outer World in Chinese Eyes, Chinese Travellers Abroad,以及From East to West。杨宪益认为这套丛书记叙的是来自东方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的实录”,故采用了最后一种译法。

所以,现在新版后65种“走向世界丛书”封面上,可以看到From East to West这几个比中文“走向世界丛书”还大字号的英文字。

(三)与钱锺书因“丛书”结下情缘

1982年,钟叔河到北京参加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会议,会后看望《读书》编辑部董秀玉,她告知“钱先生很欣赏‘走向世界丛书’,说是编书人如果来北京,愿与见面谈谈”,于是钟叔河便跟她搭乘公共汽车去了三里河钱家。

当时他们带去三册“走向世界丛书”,有李圭《环游地球新录》、斌椿《乘槎笔记》和张德彝《欧美环游记》。

回到长沙后,钟叔河收到了董秀玉寄来的钱锺书给他的信,“叔河同志走得匆忙,没有留下地址。我感于他的盛意,抽空翻看了几本,有些意见,写出烦你转给他。将来如得暇再看到什么,当陆续告知,共襄大业。”

▲钱钟书为《走向世界丛书》做序文第一稿

后在怀念文章《智者又是仁人——钱锺书先生百年祭》中,钟叔河发表了1982年8月28日钱锺书写给他的这一封信。

“你编的那套书,很表示出你的识见和学力,准会获得读众的称许。……我匆匆看了几种,欣赏了你写的各篇序文。先把见到的零星小节写给你供参考。”

信里,钱锺书认为,李圭《环游地球新录》中,钟叔河在序文里或详或略地介绍了作者,但忽视了李圭最有名的著作《思痛记》(讲太平天国事),他记得胡适、周作人都在著作里称赞过;日本汉学家松枝茂夫君赠他所编中国《纪录文学集》也把《思痛记》的译文收入其中。

其次,斌椿《乘槎笔记》中,钟叔河在序文里列述以前中国人讲西洋的书,说斌椿是“地理学家徐继畬、数学家李善兰的朋友”,又特引李善兰为本书所作序文,加以发挥。钱先生认为此种提法轻重失当。

因为徐继畬不仅是“地理学家”,还是一个有影响的大官,而且是个主张“走向世界”的大官,尤其是他也为斌椿此书写了序文。他的《瀛寰志略》有不少常识性的地理错误,但充满了“走向世界”的心愿,引起当时人的攻击。钟《总序》里只字不提徐继畬,钱认为应该重新考虑。

此外,他觉得钟叔河删了《乘槎笔记》里两节,没有顾虑的必要。

▲三述奇记载法国战事

第三,张德彝《欧美环游记》中,书里把原书里外国字的译音一部分注明洋文,那些没有注明的其实都可以补出,而且注明的洋文里有些错误。如141页“Holy(神圣的)”当补一句“应指冬青树(Holly),张德彝是误听误解了。

对于钱锺书的意见,钟叔河认真听取并做了修正。1985年3月《环游地球新录》再版,他重新撰写了叙论,字数便比钱先生所见署名“谷及世”的那一篇多出一倍半;增写的“痛定思痛”一节中,又将李圭家中遭难,“男女死者二十馀”,他本人被太平军裹胁去做了“写字先生”,后据亲见亲闻作《思痛记》等有关情事,作了必要的介绍。

这里插播一句,“谷及世”为钟叔河笔名,意在谐音当时湖南人民出版社“古籍室”,以免“突出个人”。

后来钟叔河在文章中又写道,“至于‘张德彝的误听误解’,还有他写到的外国人物的生平行事,要予以订正,进行考证,就是再努力几年十几年,我亦未必能行。思之再三,只好在后来的编辑工作中取消脚注,不再事倍功半地还原英文,只在书后做‘人名索引’和‘译名简释’(今昔译名对照),这样至少避免了漏注和错注的毛病,守住了丛书质量的底线。仅仅此一点,先生对我的帮助即很大很大了。(写于二千零十年六月)”

▲张德彝英文手稿

1984年冬天,钱钟二人在北京见了面,钱锺书对钟叔河的书稿提了很多修改意见,还为他的《走向世界:中国人考察西方的历史》一书作了序。

杨绛后来告诉钟叔河,“他(钱锺书)生平主动愿为作序者,唯先生一人耳。”

钱锺书在序言中这样写道:“差不多四十年前,我用英语写过关于清末我国引进西洋文学的片段,常涉猎叔河同志所论述的游记、旅行记、漫游日志等等,当时这一类书早是稀罕而不名贵的冷门东西了。我的视野很窄,只局限于文学,远不如他眼光普照,察看欧、美以及日本文化在中国的全面影响;我又心粗气浮,对那一类书,没有像他这样耐心搜罗和虚心研读。”

1998年,由钱锺书主编、朱维铮执行主编的《中国近代学术名著丛书》在三联书店刊行,收录了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刘锡鸿的《英轺日记》、薛福成的《出使日记续刻》,在内容上与“走向世界丛书”互有交叉映照,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钱先生对钟叔河编辑工作的肯定。

钟叔河因此感念道,“先生为什么能如此做呢?照我想,恐怕只能是为了学术,为了使我们更快地‘走向世界’,走向全球文明的‘大业’吧。(二千零十年六月)”

……

▲钱钟书遵嘱代为改定

三十多年来,因“走向世界丛书”结下的书缘引发的故事,多不胜数。这些故事与出版历程,可以写成一部“走向世界丛书”出版史。

钟老说,(续编)我做的很少,工作都是他们(岳麓书社曾德明杨云辉一班人)做的。文章多写他们,我今年87岁了(虚岁,他1931年出生),写我没有意义。

钟老说这话是发自内心的,他于50年前落下的青光眼病今年复发了,医生嘱他静养,不可喜怒,不能劳神。

尽管看不了书信,电话也不能多听,他还是一再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感谢未竟的心愿在有生之年别人帮助完成了,感谢读者、书友及社会各界对“丛书”的关注。

我答应他一定转达这一层意思。

面向世界,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世纪八十年代“走向世界丛书”第一辑出版,如平地一声雷,炸醒了还未完全从“文革”余波中觉悟的人们。

钟叔河于序言中呼喊,“仅仅学一点‘长技’,搞一点坚船利炮,还是不行的……”

当时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组组长李一氓先生对这套丛书作了非常中肯的评价,他说,钟叔河同志以远大的眼光,孜孜不倦,搜集一八四〇到一九一一的七十年间的这类著述约百种,编为“走向世界丛书”……这确实是我近年来所见到的整理古文献中最富有思想性、科学性和创造性的一套丛书。在这方面,推而广之,可称为整理古籍的模范。

▲钟老收藏的《走向世界丛书》第一版

萧乾先生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如果要我就新时期以来文史方面推举五种——甚至三种杰出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我都会把湖南岳麓书社在八十年代初期所出的‘走向世界丛书’列进去。除了它自身的巨大学术价值,这套书还及时地配合了当前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

后来,学者雷颐谈及这套丛书,也认为,书的出版对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史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且对思想解放起了推动作用。其意义,甚至今天仍难以估量。

……各种高度的评价让“走向世界丛书”成为此后三十年间出版史思想史或学术史上绕不开的一个点,不管是回顾还是前瞻,它始终占据一席之地。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科技发达,信息爆炸,在网络、鼠标、机器人等现代化工具和手段操作下,人与世界的距离越缩越小。1840年至1919年间到访国外的国人,他们所撰写的见闻、游记、日记、报告文学,距今有一百多年之久。如此,续编的出版是否还具备三十年前的价值和意义?读者心中多了一份疑虑。

▲《日本国志》

这样的问题有人问过钟叔河,也问过岳麓书社的编辑家们。

端坐“念楼”的钟叔河,举了中科院外文所所长陆建德一个例子。2006年,陆建德重读“走向世界丛书”,看到张德彝在光绪六年三四月份的两则日记里提到,伦敦一车夫因鞭打马匹过甚被处以罚款并监禁一月,一工匠因拉马尾巴被监禁六周,待动物如此,待人就不必说了。因而感叹,“这套丛书大开国人眼界,同时又让读者意识到,身边很多习以为常的‘小事’都是值得关注和检讨的。时至今日,这套‘丛书’读来依然具有让人不安的力量。”

这种不安的力量,一直潜伏在我们身边,无时不刻警醒着我们。

续编工作启动之后,2013年钟叔河为“丛书”撰写新序,禁不住写道,现代人走向世界,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能接受全球文明,有世界知识,有世界眼光,有世界理想的人。“走向世界丛书”杰出的作者,如郭嵩焘、黄遵宪……又如邹代钧、金绍城……他们看到的新技术还是德律风(送话器和最早的手摇电话机)、火轮车(蒸汽机车)……我们如今却已经用上了智能手机、坐上了波音飞机……但在思想层面上,我(不敢称我们)反省自己的世界眼光和世界理想,甚至在世界知识的某些方面,比起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郭、黄他们来,差距实在还不小。在这方面,也就是人的现代化这方面,要走的路就更“漫漫其修远”了。

▲《德意志等国游记》

因此,“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成为继续编辑出版“走向世界丛书”的共同志向和终极目的。

如今,“走向世界丛书”100种完美集结,曾德明松了一口气,“此次续编的65种与此前的35种,从内容的重要程度来看是一致的,价值是一样的。他们的见闻和思想,对当下依然有借鉴意义”。

贯穿整个续编工作前后的主将杨云辉也同样认为,当时走出去的这一批人,如康有为、黄遵宪、伍廷芳等,都是有思想的一批人,“留下的日记随笔,以及对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观察和思考,对现在依然有借鉴意义。”一向低调和谦虚的他,为这项工作谨慎地打了八分。

我其实更想问钟老对“丛书”续编打多少分?话到嘴边,却又放弃了,因为,至今还有人看,说明一百多年前的人对西方世界的观察至今还有意义,一百多年前开始的历程至今还没有完成,一百多年前清人的读与思于今日的我们仍是一种启示。

从这个意义上讲,丛书初编与丛书续编在跨越时长36年之后成功合体圆满落地,本身就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这个意义超过了任何意义。

先生胡洪侠听闻“走向世界丛书(续编)”上市,直呼,去下单!天,有人竟然小激动了。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号冰川思想库(ID:ibingchuansxk),作者姚峥华系深圳晚报阅读周刊主编。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