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照镜子都不懂之前,人类一定不在乎“人类史”。

美也好,丑也罢,善也好,恶也罢,统统不在乎。

更不在乎“遗臭万年”以及“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之类。

随着人类进化,猜想在出现镜子前,远古一些爱美的人,大概会以水为镜;西游记中石猴出世后,就是打池塘边过,从水中看到自己的模样才找到花果山,找到同类。

出现相机之前这个世界上只有镜子没有照片。再精美的镜子,也没法变张图片出来。

没相机之前的图片,都是人画的,或拓的。

如果不是考古,又没特别要求,纯粹就艺术品而言,绘画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并不要求逼真,而事实上,画出来,或拓片,尽管也可能“惟妙惟肖”,却总不及照片来得像。

照片可以做到几乎“一模一样”。特别是到了今天,像素能达到几千万,拍出来的图像越来越逼真;而视频更是动不动就说“高清”,“超高清”。

尽管如此,凡事有利皆有敝,或者对有人是利,对另外人可能就是敝。

敢说肯定有人恨死相机了。没有相机,有些令人发指的恶行就不可能如“实录”一般被保存下来。即使千万人证明有过某件事,他也可以耍流氓,不承认。

现在不行,有照片,铁证如山,万难抵赖。我们知道,老照片是有意义的,而且相对来说,越老越有意义。但也并非每一张老照片都有意义,或者它们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比如三十年前北京一位持相机者,正赶上恋爱失败,感觉无聊,拍了极普通的一草一石,或一群人喝酒打架,今天来看,就没什么意义,有没有这张老照片,于世无损,也无补。

(童梓平,阿宁《大劫难》—— 《大劫难 四川省荥经县59—61年大饥荒实录》 )

如果拍的是一件发生过的大事,特别是惊天动地的事,那就有意义了,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这件事还是统治者想掩盖、想遗忘的,那就更有意义或意义更大。

(安徽大饥荒图片)

可以说,这种老照片的意义,与统治者想掩盖想遗忘的程度成正比:越是他们想掩盖,想努力遗忘,这种老照片的意义也就越大。

真正有意义的图片,就像古董,越老越值钱。

同等值钱的照片与古董,让我选,宁选老照片,不要古董。

虽知万物从无中来,回到无中去,天地悠悠,没有哪一物件能“与天地同在”,但古董比老照片更易“回到无中去”,或者说,老照片因更易保存故能流传更久远。试想,能让更将来的人们,看看今天一些流氓的恶行,未必不是一件想起来多少有点开心的事。

非但如此,老照片与古董还有个不同之处:仿制的古董,人们就会说那是“水货”,根本不值钱。而老照片不同。它可以翻拍,可以复印。翻拍复印的老照片,就保存的事实图像而言,与原始片几乎有同等意义。比如,有关三十年前一张堪称惊天地泣鬼神事件的照片,只要翻拍复印后,不管什么人,就算你有能耐找到原始片以及像底,且把它们彻底销毁,但人们只要拿出用那张老照片翻拍或复印件,人们就像认可那老照片上的事实一样认可这翻拍的或复印件。古董讲究实物。照片要的是图像。

人类早已进入“在乎”人类史、在乎“遗臭万年”的文明时代。太阳系里的这个星球转到今天,只要发生大事,便有记录,且立刻传遍世界,这是让很多官员特别是有些统治者恨得咬牙切齿的事。

特别是如果再有人屠杀无辜的同胞,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受到整个人类谴责。

这也是现在遇到很多事,包括警察“粗暴执法”、城管行凶打人时,威胁你不许拍照、录相的缘故。人们总想掩盖自己的恶行,宣扬自己的伟大光荣,这便是“在乎”历史的铁证。

现在还活着的老人们,没有人能从他们大脑中抹去那些看似遥远然而却清晰的记忆。

2019.5.8清晨

【 民主中国首发 】 时间: 5/26/2019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