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王维洛

【摘要】在三峡工程“完工”后出来了一个三峡后续工作;在南水北调工程“完工”后现在又有了一个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后续工程就是擦屁股工程。1949年以来,中国决策者“唤醒了沉睡的山川,改变了河流的模样”,建造了近10万座水库大坝,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成为水坝的超级大国。自由奔流的水在大坝的阻拦下听从党的调遣,成为了驯服工具。但是,这样的水坝、调水工程越多,中国的水环境被破坏得越严重,水危机就越大,需要再来补做的后续工程就越多。而且后续工程后面还有更多需要做的后续工程,无穷匮也。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决策者的傲慢,缺乏最基本的地理与生态环境知识。水和人一样,向往的是自由。

一、从三峡后续工作到南水北调后续工程

2019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后续工程和水利建设等工作。会上,水利部、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汇报了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建设总体考虑。李克强做了指示,首先肯定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的重大作用,然后指出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强调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重要性。

什么是后续工程?简单地说,后续工程就是擦屁股工程。一项重大工程完工之后,出现了原先工程规划没有预见或者故意遗漏的许多问题,比如基本数据出错、工程目标没有达到、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但需要有工程措施,同时需要大量的新投资。但是原来的工程已经结算,要追加投资,来解决原工程遗留的问题,又不能把需要追加的巨量投资计入原来的工程中,以免影响原工程的经济效益计算,影响政治家先前的英明决策。这就出来一个后续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2013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于中线干线主体工程完工、工程全线贯通,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通水的6年、中线工程正式通水近5年的日子里,李克强主持召开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工作会议,正式为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擦屁股。

无独有偶, 南水北调工程有个南水北调后续工程,三峡大坝也有个三峡后续工作。

2011年5月1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和《长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会议指出,三峡工程在发挥巨大综合效益的同时,在移民安稳致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对长江中下游航运、灌溉、供水等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温家宝的三峡后续工作与李克强的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相比,可以算是名不正言不顺。本来应该叫三峡大坝后续工作比较合理,要擦屁股的是三峡大坝工程。而三峡只是一个地名,三峡没有什么后续工作。但是负责三峡大坝建设的三峡集团不让叫三峡大坝后续工作。如果叫三峡大坝后续工作,那么三峡集团就要承担其中一部分投资额。让利益集团的成员从已经装入口袋里的钱中拿出一点来,他们是不会干的。

于是,温家宝就取了这个一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名字:三峡后续工作。自然三峡后续工作的投资也就让摸不着头脑的中国纳税人来全部承担。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投资是多少?南水北调后续工程的投资由谁来承担?中国媒体还没有公布李克强的计划。

二、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是与三峡工程孪生的一项巨大型国家工程,其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毛泽东说的解决北方水少的问题。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目的是每年向北方调水90亿立方米,终点是天津市;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目的是每年向北方调水95亿立方米,终点是北京市。六年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调水量尚不到规划的一年调水量。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调水量距离目标也很远。2019年9月26日新华网发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5年调水268亿立方米》的文章。计划每年调水95亿立方米,实际5年调水268亿立方米,仅完成目标的56.4%。

因此,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2020年引汉济渭工程投入运行后,陕西省与湖北省争水的矛盾加剧,使得水源不足的问题更加严重;

——提出从三峡水库向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的具体规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道输水能力计算出错,实际输水过低,从而造成单位输水量运行成本增加,而按照原规划又无法分摊的问题,需要提出解决费用增加问题的方案;

——南水北调工程输水线路通过得许多地方表示没有用水需求,让决策者十分为难。这说明南水北调工程规划时提出的蓄水量存在造假问题,同时南水北调工程的成本过高,导致分摊的水价过高。因此,需要重新计算蓄水量,重新分摊水价;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水质污染依然严重,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的代价十分高昂,仅依靠北京市支付的赔偿款不足以弥补输出水地区的损失;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所引起的洪水灾害的巨大风险问题,这在过去的规划中没有考虑到;

——南水北调工程的移民虽然已经全部搬迁,但是绝大部分移民处于贫困状态,依靠国家补助才能勉强度日,迫切需要解决移民的土地、就业问题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汉江流域城镇为保水质而放弃工业化、现代化后遗留的发展乏力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并没有根本解决北方水少的问题,这就提出实施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要求。

一句话,问题多多,难以解决。根据笔者估算,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投资将超过三峡后续工作的投资。李克强刚上任时表现出要实施新的经济思想,但是几年下来,李克强新的经济思想未能得到实施,还是萧规曹随,穿老鞋走老路。按照目前李克强的思路和解决措施,尽管南水北调后续工程投资数目巨大,但起码可以拉高一下萎靡不振的GDP增长速度,投资效果已经不在考虑的范畴,后续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也不在考虑的范畴。至于巨额投资从哪里来?看来还是按照三峡后续工作的方法办理,从老百姓的口袋里出。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都是“展现”中国实力的工程,老百姓都为之感到“骄傲”,都喊“厉害了我的国”。骄傲感不是无价的,需要付钱的。这钱就得老百姓出。

由于篇幅的关系,本文只讨论引汉济渭工程投入运行后的陕西省与湖北省争水的矛盾以及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

三、目前实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是南水北调,而是北水北调

都说:“东西南北中,党领导一切”。可惜,中国的决策者缺乏最基本的地理知识,分不清东西也分不清南北。目前实现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其实不是南水北调,而是北水北调。正因为缺乏最基本的地理知识,中国的决策者常常会有一些古怪的想法,也很容易上当受骗。也正因为缺乏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中国的决策者会把违反自然规律的工程当作保护生态环境的工程来推广。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而毛泽东设想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则是输水线路上的一个中间调节水库,不起提供水源的作用。水必须从长江干流中调。

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与丹江的交汇处。

汉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位于长江北岸。汉江有三个河源,北源为沮水、中源为漾水河、南源为玉带河。这三个河源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内。请注意均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陕西省是中国北方的一个省。北源沮水发源于留坝县与宝鸡市凤县交界的紫柏山南麓的黄花坪沟,向西南流,穿过勉县后,在略阳县内的黑河坝乡与白河汇合,然后又向东南流回勉县境内;以白河口为界,上游称黑河,长112公里,下游称沮水,长18公里。沮水先向西南流,然后向东南流。沮水、漾水河与玉带河汇合后始称汉江,由西向东流。

丹江则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丹江发源于陕西省商洛区西北部的秦岭南麓,自北向南流经陕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在湖北省丹江口市与汉江交汇,注入丹江口水库。

汉江在丹江口市与丹江汇合后,继续向东南方向流,在武汉注入长江。

无论是汉江还是丹江,都发源于陕西省南部、秦岭南麓。从直线距离上来说,距离西安很近,纬度上与河南郑州相近。所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是真正的南水北调,而是北水北调。所以根本没有达到毛泽东的从南方借水的目的。

四、汉江的水量无法满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需求

三峡工程上马的依据是毛泽东诗词中“高峡出平湖”的几句话,南水北调工程上马的依据是毛泽东的一句话:“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来是可以的”。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涉及两个最基本的问题:

第一,北方是否缺水?

第二,水源区是否有足够的水量?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刘昌明认为:“京津冀地区本来并不缺水。”北京的缺水起源于中国政府从建国以来的错误政策。为了保证北京供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造的第一座水库就是北京附近、永定河上的官厅水库。后来再建密云水库,两库联调,保证北京供水。但是由于在官厅水库上游建造过多水库,造成官厅水库水源干涸。这是北京水危机的根本根源。后来密云水库上游树木砍伐、水土流失,来水也逐年下降。面对地表水资源的减少,北京加大了对地下水的开发,造成地下水位快速下降,地表沉陷。解决北京水危机的方法在于恢复京津冀地区原有的生态环境与河流系统,而不是从流域外大规模地调水。从区域外调水,无异于让人抽鸦片,可以图得一时的快乐,但是失去自身修正的能力,依赖鸦片才能生存。

京津冀地区的降水量与德国的原首都波恩以及现首都柏林相似,属于半湿润地区。如果能够正确地使用大自然的恩赐,是不会产生严重的水危机的,也没有必要大规模地跨流域调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说明中国生态环境的多样化,是宝贵财富。毛泽东一生追求的是“环球同此凉热”,那就没有生态环境的多样化,那才是真正的灾害。

对于第二个问题,回答是否定的。

最初的南水北调工程,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总的调水量是每年448亿立方米,其中东线工程148亿立方米,中线工程130亿立方米,西线工程170亿立方米,修改过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一期工程结束时为平均每年95亿立方米;二期工程结束时为平均每年135亿立方米,预计二期工程在2030年结束。

根据1930年到2010年的水文资料,丹江口水库坝址处的汉江多年平均来水量为每年380亿立方米。但这是一个平均数,自然河流并不以平均流量流淌。汉江最大的年来水量超过500亿立方米,而最枯年来水量只有240亿立方米(2013年)。而且1991年至2002年的这12年的平均年来水量为262亿立方米,枯水年份持续的时间很长。

一期工程结束时的调水量为平均每年95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来水量的四分之一,占最枯年来水量的十分之四。二期工程结束时的调水量为平均每年135亿立方米,占多年平均来水量的36%,占最枯年来水量的56%。

一条自然河流是否能长时间地承受如此大的调水量,这一点就留给读者自己去评价。

位于丹江口大坝下游的襄阳市,原来76%以上的用水量来自汉江。自南水北调中线投入运行以后襄阳市就“喊渴”。2015年襄阳市向国务院递交的一份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对襄阳生态影响及亟需解决问题的情况报告,列数了八条问题,第一条是水量。“前期每年调水95亿立方米,汉江在我市过境水量每年减少21%-36%,约1/3。”汉江襄阳段多年平均水位将下降0.41米。汉江水量减少,直接影响襄阳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水质呈逐步恶化趋势,水环境容纳消解污染物能力降低、水生生物及鱼类品种减少、航运能力下降、湿地洲滩呈沙漠化。按照专家测算,每年襄阳GDP损失至少达到142亿至20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至少减少22亿至31亿元。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水量本来就不足,2020年从汉江上游取水向陕西省渭河调水的引汉济渭工程就要完工,这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下游的湖北省各市县都是雪上加霜的威胁。另外还有一个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计划每年从汉江向鄂北调水7.5亿立方米,所以还要减去每年7.5亿立方米的水量。只是鄂北地属湖北省,没有两省之间争水的矛盾,所以媒体很少报道。但是这不能掩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水量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的趋势。

五、引汉济渭工程

正是因为汉江与丹江都发源于陕西省南部,陕西省就认为,对这部分水拥有水权,是陕西省的水。所以,陕西省要把这部分水量调回陕西省,直接造福陕西人民。在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三峡工程后,陕西省政府就提出了引汉济渭工程,顾名思义就是引汉江的水救济渭河,而渭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

引汉济渭工程又称为陕西的南水北调工程,把陕南的水向北调,调到陕中。引汉济渭工程的目的是满足关中地区渭河沿线西安、宝鸡、咸阳、渭南等城镇的工业、生活与生态用水。所谓生态用水就是引水质比较好的汉江上游的水来冲洗严重污染的渭河水,改善渭河的水质。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这么两句老话:“善治秦者先治水”,“治秦先治水,兴秦先兴水”,说的是秦王在关中地区兴修水利,把关中平原打造成天下粮仓,建成天府之国,为秦统一中国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关中平原本是中国北方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设的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严重地破坏了关中平原的生态环境,原来的天府之国成为了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严重、洪旱灾害频繁发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系统十分脆弱的地区。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是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虽然陕西省政府几次向中央政府提出建议,拆除三门峡大坝,但是都没有得到正面回应。所以陕西省政府是太医用虎狼药,建设引汉济渭工程来救关中地区。

简单地说,引汉济渭工程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包括泵站和输水隧道;

——三河口水库大坝工程;

——秦岭输水隧道工程。

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位于汉江干流黄金峡锅滩下游两公里处,建大坝拦蓄汉江干流水流,壅高水位,为引汉济渭工程提供主要水源。黄金峡大坝最大坝高64.3米,水库总库容2.3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92亿立方米,死库容1.44亿立方米,相应的死水位海拔440米,正常蓄水位450米。由黄金峡水库向北输水量高达平均每年约10亿立方米。对于一个调节库容只有0.92亿立方米的水库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设计的黄金峡水库如此之小,应该是陕西省与湖北省的一个妥协,就是不让陕西省利用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控制汉江干流上游的水量。

由于引汉济渭工程是自南向北调水,而自然地形是北高南低,所以必须利用泵站把水扬高至少117米。黄金峡泵站工程安装15台水泵电动机组来完成这个任务。泵站总装机功率为16.5万千瓦,预计每年耗电3.67亿千瓦时。泵站电动机组的使用率只有25%。从黄金峡水库取水口到秦岭输水隧道工程前的蓄水处距离约16公里,需要开凿隧道。

三河口水库大坝工程位于汉江支流子午河,目的是拦截子午河等几条支流的水量并壅高水位。三河口水库大坝最大坝高138.3米,水库总库容6.81亿立方米,调节库容5.5亿立方米,死库容1.31亿立方米。由三河口水库向北输水量为平均每年约5亿立方米。

三河口水库大坝工程也建有泵站,把水扬高至少95米。三河口泵站工程总装机功率为6.06万千瓦,预计每年耗电0.3亿千瓦时。

秦岭输水隧道工程是在秦岭山脉中利用从德国引进的隧道挖掘机技术,开挖断面直径为7.16米至8.03米的隧道。秦岭输水隧道全长98.5公里,号称是亚洲最长的输水隧道。规划每年通过秦岭输水隧道的汉江水是15.05亿立方米。但是秦岭输水隧道工程的设计流量为每秒70立方米,可以达到的设计调水能力为每年22.08亿立方米。因为山西省在提出引汉济渭工程时,说西安及关中平原每年缺水20亿立方米,不是缺水15亿立方米。

引汉济渭工程一期工程的最初投资数额仅为51亿元人民币,后来投资数一涨再涨。目前中国官方媒体报道的引汉济渭工程一期工程的静态投资数额为191亿元人民币,接近最初投资数额的四倍。

六、引汉济渭工程的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未经批准工程就已经开工

大家还记得,习近平下六道批文整治在秦岭地区建设别墅,并将有关官员处以重罚,从几年到十几年监禁,乃至无期徒刑,似乎十分重视保护秦岭的生态环境,保护中国的龙脉。有文章指出,秦岭乃是习家龙脉,所以习近平特别重视。从环境生态学上来评价,秦岭地区是中国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保护价值最高,但是在秦岭中开挖近100公里的、断面直径为7.16米至8.03米的输水隧道,对秦岭的生态环境的影响、对这条龙脉的影响,远远超过那些别墅。

2013年初,中国媒体披露,引汉济渭工程的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未经批准,前期工程就已经在2004开工,秦岭输水隧道工程也已经在2011年11月8日正式开工。

引汉济渭工程涉及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它们分别是:

——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秦岭输水隧道下穿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

——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隧洞同样下穿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

——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金峡水库大坝工程及库尾防护工程直接影响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陕西周至黑河省级自然保护区: 秦岭隧洞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与实验区。

引汉济渭工程直接威胁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水土条件。工程直接威胁国家级保护植物15种,省级保护植物26种,共计保护植物41种;工程直接威胁国家级保护动物45种,省级保护动物28种,共计73种。引汉济渭工程威胁保护动植物物种总共114种。根据笔者在德国工作的经验,如果一项工程将威胁到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体到威胁到一种国家级保护植物或者国家级保护动物,那么这项工程基本上是无法通过生态环境的评估。

直到2018年11月10日陕西省林业厅才召开引汉济渭工程涉及四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评审会,并原则上同意通过《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岭南路道路工程对陕西天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秦岭输水隧洞5号支洞建设岭北道路工程对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水利枢纽及库尾防护工程对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与《引汉济渭工程7#支洞建设对陕西周至黑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此时,秦岭输水隧道工程已经正式开工七年,距离完工的时间不到两年。

整个引汉济渭工程的申报、批准、实施过程,就是一个违反法定程序的过程。

引汉济渭工程的查勘工作在1993年已经开始;

2004年初,引汉济渭工程的前期工作开始启动;

2011年11月8日秦岭输水隧道工程正式开工;

2012年4月,水利部向国家发改委上报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3年12月20日,国家环保部批复《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环境影响书》;

2014 年 9 月 28日,国家发改委批复《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8年11月10日,引汉济渭工程涉及四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通过。

在引汉济渭工程涉及四个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尚未出炉,尚未申报、批准的情况下,《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环境影响书》已经完成,并经国家环保部批准。

在《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环境影响书》未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前,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完成,并由水利部上报国家发改委。

在国家发改委批准《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前,秦岭输水隧道工程已经开工。

正因为引汉济渭工程的规划、审批和实施程序是一个颠倒的程序,所以编制、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审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都不会起到一个保证决策正确的作用。引汉济渭工程,特别是秦岭输水隧道对秦岭地区,对习近平关注的龙脉的负面影响,将是断子绝孙的。

六、倒逼工程

南水北调中线和东线工程都没有达到预定目标,人们自然想到的是上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向黄河调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量本来就不足,加上引汉济渭工程再每年调走15亿立方米的水,又向鄂北每年调走7.5亿立方米的水,汉江河流生态系统难以承担如此大冲击。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又回到原来的设想,从长江三峡水库取水。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只有海拔175米,无法直接向丹江口水库输水。将三峡水库的正常蓄水位提高到海拔200米,是一种可能的选择,但是又要增加几百万移民。从三峡水库的支流比如大宁河采用抽水的办法向汉江上游输水,或者从重庆上游、长江支流嘉陵江采用抽水的办法向汉江上游输水,也是可能的选择,但是两种选择输水量小,成本高。

最为要命的问题是,原先预测长江流域在2030年或者2025年进入缺水地区,但是目前长江流域已经提前进入缺水地区。尽管由于长江源头的西藏高原的冰川雪山的融化,源头水量有所增加。但是自三峡工程投入运行以来,三峡工程下泄的长江水量比没有建造大坝时减少百分之十。长江中下游,提别是鄱阳湖、洞庭湖几乎年年提前进入枯水季,枯水期水位下降,枯水期时间延长,旱情严重。这种情况在2019年表现特别显著,武汉处的长江干流处露出江底,鄱阳湖的枯水位跌破历史最低点,长江航运出现困难,三峡水库的水位至12月中旬尚未达到海拔175米,往年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都能达到正常蓄水位海拔175米。可以说,长江已经拉响警报。

几十年来,中国的改造河流的工程都是倒逼工程,一个工程完成后,目标没有达到,带来的问题更多,需要再上新的工程来解决新的问题;上了新的工程,目标还是没有达到,又带来更多的新的问题。就这样,中国的水库大坝工程越建越多,成为水坝的超级大国,但是面临的水危机越来越严重,无法走出这个怪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和人一样,追求的是自由。让江河奔流,中国才能走出水危机。

***议报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2019.12.24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