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教育公平本质是维稳

作者:刘荻(北京)

(一)

不久前山东爆出多起高考顶替丑闻,到目前为止,山东各高校共查出涉嫌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者242人。其中,山东理工大学的陈春秀被陈艳萍顶替进入山东理工大学,以及济宁市任城区苟晶自爆被高中班主任的女儿顶替上大学一事,在网络上引起广泛关注。

就在高考丑闻沸沸扬扬之际,笔者看到一篇文章,主题是说中国为什么特别看重教育公平。这篇文章说,中国人关注教育公平,是因为中国人更加关注起点公平,不像西方人关注结果公平。比如,中国人提起加税来就认为是苛捐杂税,提起减税就认为是减轻负担,完全无视税收的收入调节作用……

关于税收的收入调节作用,笔者总是会讲“两个小熊分饼”的故事:

有一天,两只小熊得到了一块好吃的馅饼,不知该怎么分,只好向狐狸寻求帮助帮助。狐狸欣然接受了委托,它将馅饼掰成两块,但是这两块饼一块大一块小,两只小熊表示不满意。于是狐狸张开大嘴把那块大些的饼咬下一块吃了。结果,原先大的一块被狐狸吃了一口,变得比原先小的一块更小了,两只小熊仍然不满意。于是狐狸再次咬了一口大一点的那块饼,可是剩下的两块饼依旧一块大一块小,两只小熊还是不满意……就这样,最后整块饼都进了狐狸的肚子。

所以,其实我们就是不信任狐狸而已。

(二)

关于高考,很多人都把它和科举相提并论,比如说到高考丑闻就要说一说古代科举舞弊官员是要人头落地的。可是高考和科举其实完全不是一回事——科举更像是公务员考试,考上了就一定有官做,可是高考,即使你考上了大学,毕了业,照样有可能毕业即失业,成为一个屌丝。

关于高考和大学的作用,一直存在一个争议:重点大学的毕业生平均收入比普通大学高,究竟是因为这些大学的教育质量更高,还是因为这些学校的学生质量更高呢?换句话说,发挥作用的是教育,还是选拔?有些学生的高考分数完全能上重点大学,但是因为志愿等问题只上了普通大学,如果这些学生毕业后的平均收入和重点大学毕业生差不多,那恐怕就说明大学没什么用,发挥作用的是高考的选拔功能。

另一方面,没用的也可能是高考。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曾经和国家教育考试中心合作了一个项目,研究高考试题的有效性,结果发现有效性为零。也就是说,学生的高考成绩和学生的大学成绩完全没有关系。比如说,北京学生的高考分数比山东学生低很多,但是上了大学之后,前者的成绩并不比后者更差。这次山东的高考丑闻,有很多高考成绩三百多分的学生顶替了成绩五百多分的学生去上大学,结果这些学渣也都顺利地从大学毕业了。这恐怕也能说明些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考时考查的死记硬背和做题能力与升入大学之后所需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没多大关系。一些学生并没有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刷题上面,而是用这些时间来阅读课外书和了解社会,他们升入大学之后的表现可能反而会比那些“小镇做题家”更好。

那么,在科举当中,发挥作用的是什么因素?肯定不是教育,因为学子们考上举人之后不是要去继续深造,而是要去做官。科举名义上是为了给朝廷选拔人才。可是科举考的那些八股文之类,跟做官理政的能力其实也没什么关系。这就是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人在教育方面只注重形式上的公平而不注重实质?

笔者倒是觉得这个问题很好解释:科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维稳啊!

众所周知,那些认识几个字儿觉得自己是个知识分子的人,如果没有“上进”(也就是当官)的机会,又没有在市场中发财的机会,是很容易造反的。法国大革命就是这样的例子。所以弄个科举,让他们有点事儿干,有个盼头,社会就稳定了。至于考试的内容有没有用,一点儿都不重要。而且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哪怕考试题再扯淡,只要中榜的比例低,一样能挑选出差不多的人来。在今天的人看来,让那些认字儿的人整天埋头苦读些没用的东西,纯属浪费人才,可是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这样不正好能避免他们胡思乱想吗?所以,清末改革的时候废除了科举制,改为开设更加务实的学堂,结果却是知识分子们没了出路,之后没过几年大清就亡了。当然,科举也有别的作用,比如让出身贫寒的官员来制约门阀,但总之都跟考试的内容没啥关系。

可是在这方面,高考其实和科举完全不同。高考和大学的作用是把人变成知识分子,但是又不保证他们能找到工作,所以起不到维稳的作用,只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把高考当成科举,完全是一个误解。

(三)

总有人说高考是最公平的考试,我觉得这些人都想多了。就拿这次山东爆出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儿来说,很多人说这件事儿的时候都说什么社会流动、阶层固化、权贵对底层的围剿等等。可实际上,这些冒名顶替案件的受益者,无非是些中学教师或者基层小吏的子女,远远称不上什么权贵。他们冒名顶替去上的那些大学,真正的权贵子女恐怕根本就看不上。真正的权贵子女根本不用在中国的高考体系中作弊,他们可以出国去读哈佛耶鲁,牛津剑桥。如今的权贵子女不像古时候的官宦子弟,用不着通过高考来保持自己的地位。而且这些人也远远不如那些在体系内作弊冒名顶替的基层小吏子女招人恨,因为他们毕竟没有抢走别人上大学的机会。这些高考丑闻,反映的充其量就是基层小吏欺压百姓。人们对直接欺压自己的地头蛇充满愤恨,可是对那些真正的权贵往往就只有羡慕的份儿。

高考当中还有一个问题特别引起人们的不满,那就是各大学在各省的招生人数不一样,导致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不一样。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公平可言。山东江苏湖北等等高考大省的学生经常抱怨北京上海天津的学生抢了他们上大学的机会。可是从理论上说,山东的学生高考分数线比北京高,原因是大学在山东招生少,导致竞争激烈;而且一所大学在北京招多少生和在山东招多少生并没有什么关系。即使北京学生招得少了,如果山东学生招得还是跟以前一样多,那么山东的录取分数线也还是不会降低的。这种设计的结果是,某个省的学生的竞争对象只能是本省的其他学生,自己上不了大学只能怪自己人。如果有人通过舞弊等方式进入大学,伤害的也只会是本省的其他学生。所以,山东的网友们,如果你们自己没有参与过高考舞弊,那么看到山东的高考丑闻被揭发出来,你们应该高兴才是,因为这种舞弊最有可能伤害的是你们自己和自己的孩子。

许志永先生曾经发起过教育平权运动,其诉求是让居住在北京的非北京户籍青少年拥有和北京户籍一样的在北京接受教育和参加高考的权利。这个诉求合情合理,但其实并未涉及各省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和高考录取率不一样等问题。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真要绝对公平,把所有的人都逼成小镇做题家,到底是不是好事,我也很怀疑。

说到底,高考究竟是为了什么,可能没人说得清楚。如果真是为了教育,那么高考试题的有效性为零这件事就很难解释。而且如果真是为了教育,那么更有意义的方式似乎应该是让各大学自行组织招生考试。另一方面,如果是把高考当成科举,那么学习和考试的内容有没有用就完全不重要,因为它就是一块敲门砖,门开了砖就可以扔一边去了。这样的话,把所有的人都逼成小镇做题家,就跟科举时代让人人都埋头苦读四书五经一样,纯粹是浪费人才。如果你把砖特别当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那就跟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所说的,你只看到了《葵花宝典》上的第一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可是真正到了高考、大学和走上社会的时候,你就会看到后面几句:“若不自宫,也能成功;就算自宫,未必成功;若想成功,不能自宫。”苟晶和其他被冒名顶替者不就是这样吗?老实、善良、用功,一心只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哪晓得世事险恶,你不关心它,它也会关心你,就连高考都会被人冒名顶替。所以,还是别急着把所有的人都阉了为好。有人被阉有人没被阉固然不公平,可是因此就要把所有的人都阉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好事。

(四)

最后再来说说阶层固化。好多人都说现在阶层固化了,考上北大清华的农村子弟越来越少了,寒门再难出贵子了。可是阶层固化是不是就一定是坏事,这也不好说。郑也夫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一个制度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所有社会成员对这个制度都是陌生的。所以在这个制度下博弈相对来说大家是比较公正的。

后来所有人都会看这个制度有没有一些小漏洞,有点小漏洞就要利用,那么谁更能利用?肯定是有钱有势的人更能利用。

时间久了之后这个制度虽然没有变,但是在这个制度的博弈下底层人将吃亏,有权有势的人将占便宜。

我们从这段话当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避免阶层固化,制度好坏无所谓,只要三天两头革一次命就行了。事实也正是如此:社会越自由平等,阶层越固化。因为一切影响公正的社会因素都消除了之后,决定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就只剩下他们天生的能力了,而且这种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遗传的。在一个正常一点的社会中,稍微有点能力的人早就通过各种手段离开农村了,所以农村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的越来越少并也不奇怪。相反,如果动不动就来场运动把知识分子下放农村,可以确保北大清华中永远有农村来的孩子,可是有没有人想要生活在这样的社会中,就难说了。

来源:议报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