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刘镇的大街上越来越混乱,几乎每天都有革命群众在斗殴。李光头不明白这些同样戴着红袖章,同样挥着红旗的人为什么互相打起来了?他们用拳头、用旗杆、用木棍打成一团时,像是一群豺狼虎豹。有一次李光头看见他们用上菜刀和斧子了,很多人鲜血淋淋,木头电线杆上、梧桐树上、墙壁上和街道上都留下了他们的斑斑血迹。

李兰不再让李光头出门了,她担心李光头会从窗口溜出去,就把窗户钉死了。李兰早晨去丝厂时把李光头反锁在屋里,到了傍晚回家时,屋门才会打开。李光头开始了真正孤独的童年,从日出到日落,他的世界只有两个房间,他开始了与蚂蚁蟑螂的全面战争。他常常埋伏在床下,手里拿着一碗水,等着蚂蚁们爬出来时,先将水泼上去,再用手一只一只摁死它们。后来一只肥胖的老鼠从他眼皮底下窜了过去,他吓得再也不敢钻到床底下去了。李光头开始到柜子里去袭击蟑螂,为了不让蟑螂夺门而逃,他把自己和蟑螂一起关进了柜子,手里拿着鞋子,借着缝隙的光亮观察它们的动静,随时拍死它们。有一次李光头在柜子里睡着了,李兰傍晚回家时,李光头还在里面做着美梦。可怜的李兰惊慌失措,她在屋里屋外大呼小叫,甚至都跑到井口向里面张望。当李光头听到她的叫声从柜子里出来后,她一下子瘫坐在了地上,脸色苍白捂住胸口,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就在李光头极其孤独的时候,宋钢长途跋涉来看望他了。宋钢带着五颗大白兔奶糖,没有告诉他的爷爷,早晨就走出了村庄,沿途打听着去刘镇的路怎么走?快到中午时走到了李光头家的窗外,他敲着窗户喊叫:

“李光头!李光头……你在里面吗?我是宋钢。”

那时候李光头无聊的快要在床上睡着了,宋钢的喊叫让他蹦跳起来,他扑向了窗户,也敲着玻璃喊叫起来:

“宋钢!宋钢!我在里面。”

宋钢在外面叫着:“李光头,你开门呀!”

李光头说:“门外面锁上了,打不开。”

“你把窗户打开。”

“窗户被钉死了。”

李光头和宋钢这对兄弟敲着窗户激动地喊叫了好一阵子,下面的窗格玻璃被李兰糊上了报纸,兄弟两个看不见对方,只能喊叫着让对方听到。后来李光头搬了把凳子到窗前,通过凳子站到了窗台上,最上面的窗格玻璃没有糊上报纸,李光头终于看到了宋钢,宋钢也终于看到了李光头。宋钢穿着宋凡平出殡时的那一身衣服,仰脸看着李光头,对李光头说:

“李光头,我想你了。”

宋钢说着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李光头双手敲打着玻璃,哇哇叫着:“宋钢,我也想你。”

宋钢从口袋里摸出了五颗大白兔奶糖,捧在手里举起来给李光头看,他说:“你看见了吗?我给你的。”

李光头看见了大白兔奶糖,惊喜万分地叫道:“宋钢,我看见了,宋钢,你真好。”

李光头嘴里的口水横七竖八地流了起来,可是窗玻璃隔开了他和宋钢手里的奶糖,让他吃不到奶糖,他对着宋钢喊叫:

“宋钢,你想想办法,把奶糖弄进来。”

宋钢放下了举起的手,想了想后说:“我从门缝里塞进去。”

李光头赶紧下了窗台,下了凳子,凑到了门上,在最粗的那条门缝里看到了糖纸塞进来了,在缝里抖动着,糖果却进不来,宋钢在外面说:

“塞不进去。”

李光头急得抓耳挠腮,他说:“你想想别的办法。”

李光头听着宋钢在门外呼哧呼哧地喘着气,过了一会儿他说:“实在塞不进去……你先闻一闻吧。”

宋钢的奶糖贴在外面的门缝上,李光头的鼻子贴在里面的门缝上,李光头使劲吸着气,终于闻到了丝丝奶香,李光头不由哇哇哭了起来,宋钢在门外说:

“李光头,你哭什么?”

李光头哭着说:“我闻到大白兔奶糖了。”

宋钢在门外咯咯地笑了起来,李光头听到了宋钢的笑声后,也破涕为笑了。李光头哭一声笑一声,又笑一声哭一声。后来两个孩子靠着门板坐在了地上,隔着门板背靠背说了很多话。宋钢告诉李光头乡村的事,他说他学会了捕鱼,学会了爬树,学会了插秧和割稻子,学会摘棉花。李光头告诉宋钢城里发生的事,告诉宋钢,长头发的孙伟死了,那个点心店的苏妈也被揪出来挂上大木牌了。说到长头发孙伟是怎么死的时候,宋钢在外面抽泣了,他说:

“他真可怜。”

两个孩子隔着门板亲密无间地说着话,一口气说到了下午,门外的宋钢看到阳光斜照到井那边去了,赶紧站了起来,敲着门对里面的李光头说,他要走了。他说回家的路很长,要早点回去。李光头在里面敲着门,哀求宋钢再和他说会儿话,李光头说:

“天还没黑呢……”

宋钢敲着门说:“要是天黑了,我会迷路的。”

宋钢走的时候把五颗大白兔奶糖压在门前的石板下面,他说放在窗台上会被人拿走的。他走了几步又回来了,他说放在石板下面怕被蚯蚓吃了,他又去摘了两张梧桐树叶,把奶糖仔细包好了,重新放到石板下面。然后他的眼睛贴着门缝看看李光头,对李光头说:

“李光头,再见。”

李光头伤心地问他:“你什么时候再想我了?”

宋钢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李光头听着宋钢的脚步渐渐走远,一个九岁男孩的脚步,走去时轻的像鸭子的脚步。接下去李光头的眼睛就贴在门缝上了,守护着外面石板下面的奶糖,当有人走近了,李光头心里就会一阵乱跳,生怕那人会翻开门外的石板。李光头盼望着黄昏快些来到,这样李兰就会回家,门就会打开,李光头就能吃到急不可待的大白兔奶糖了。

宋钢脚步轻轻地走出了小巷,走上了大街,他在大街上东张西望地走着,他看着熟悉的房屋、熟悉的梧桐树;看到有些人在打架,有些人在哭,有些人在笑;这里面有一些他熟悉的人,他对着他们微笑,他们却没有答理他。他有些失望地走过了两条大街和一座木桥,走到了南门外。他走出了南门以后,在乡间第一个路口就迷路了,天没黑他就迷路了,他可怜巴巴地站在那个路口,不知道自己应该向哪边走去,哪边都有田野和房屋,哪边都有遥远的地平线。宋钢在那个路口站了很久,终于有一个男人走来,他一声声叫着叔叔,向那个人打听爷爷的村庄,那个人摇晃着脑袋说不知道,然后摇晃着身体越走越远。宋钢站在广阔的田野中间,站在无边的天空下面,他越站越害怕,哇哇哭了两声后,擦擦眼泪往回走了,走过了南门,重新走进了我们刘镇。

宋钢走后,李光头的眼睛一直贴在门缝上,他的眼睛看酸了看疼了的时候,突然看到宋钢走回来,李光头以为是宋钢又想念他了,才走回来的。李光头高兴地捶着门,高兴地喊叫:

“宋钢,你是不是又想我了?”

宋钢站在门外摇着头,伤心地说:“我迷路了,我不知道回家的路怎么走,我都要急死了。”

李光头咯咯地笑,捶着门安慰宋钢:“你别急死了,等妈妈回来吧,她知道去你家的路怎么走,她会送你回去的。”

宋钢觉得李光头说得对,他使劲地点了点头,贴着门缝看了看里面的李光头,靠着门重新坐在了地上,李光头也在里面靠着门坐到了地上。两个孩子再次隔着门板背靠背,他们又说了很多话,这一次是宋钢告诉李光头城里发生的事,告诉李光头刚才路上看到的一切,哪里有人在打架,哪里有人在哭,哪里有人在笑。宋钢说着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大白兔奶糖,他赶紧翻开石板拿出来奶糖,他说真危险啊,蚯蚓刚刚把树叶吃穿了,好在还没有吃到奶糖。他把五颗奶糖小心放入口袋,又用手捂住口袋。过了一会儿,宋钢轻声对李光头说:

“李光头,我饿了,我还没吃中午饭呢,我能不能吃奶糖?”

李光头在里面犹豫了一下,他有些舍不得,外面的宋钢继续说:“我真的很饿,让我吃一颗吧。”

李光头在里面点点头,他说:“你吃四颗吧,给我留一颗。”

宋钢在外面摇摇头说:“我吃一颗。”

宋钢从口袋里拿出一颗奶糖,看了一会儿,又举到鼻子处闻了一会儿。李光头在里面没有听到他嘴里的声音,听到的全是鼻子里的声音,李光头不明白,他问宋钢:

“你嘴里为什么有鼻子的声音?”

宋钢咯咯笑了,他说:“我没吃,我只是闻一闻。”

李光头问他:“你为什么没吃?”

宋钢吞着口水说:“我不吃了,这是给你的奶糖,我闻闻就行了。”

李兰这时候回来了,在屋里的李光头先是听到他母亲惊喜的喊叫,接着听到他母亲快步跑来的声响,然后听到宋钢喊叫着“妈妈”。李兰跑到了门口,一把抱住了宋钢,她嘴里说出来的话像是机关枪突突响个不停。李光头还像坐牢似的被关在里面,李光头使劲捶着门,又喊又叫,过了很久李兰才听到李光头的喊叫,才打开屋门。

李光头和宋钢终于正式见面了,两个孩子拉着手哇哇乱叫蹦蹦跳跳,跳得满头大汗,跳得鼻涕都流进了嘴巴。跳了差不多有十多分钟,宋钢想起来口袋里的大白兔奶糖,他抹了抹头上的汗水,将奶糖摸出来,一、二、三、四、五地数着,一颗一颗地放到了李光头的手上,李光头把四颗放进了口袋,一颗当即剥了糖纸放进了嘴巴。

李兰在丝厂挨了一天的批斗,她走回家中时疲惫不堪,可是她见到宋钢以后,立刻兴奋的满脸通红。自从宋凡平死后,李兰第一次这么高兴,她说宋钢来了,晚上要让两个孩子吃一顿好吃的。她拉着两个孩子的手走上了大街,说要去人民饭店吃面条。他们走在黄昏的大街上,李光头觉得自己仿佛几年没有上街了,他高兴得已经不是在走了,而是在跳跃,宋钢也像李光头一样跳跃着向前走去。李兰满脸笑容地拉着两个孩子,李光头很久没有看见她的笑容了,她的笑容让两个孩子跳得更加欢快。

他们走到桥上时,看到点心店的苏妈挂着木牌低头站在那里,她的女儿苏妹站在旁边,举着手拉着苏妈的衣服。宋钢看到苏妈后走了上去,问苏妈:

“你这么好的人为什么也挂上大木牌了?”

苏妈低着头一声不吭,苏妹听了宋钢的话以后,举手擦起了眼泪。李兰低头站在那里,轻声说着话推了推李光头,要李光头给苏妹一颗奶糖。李光头吞着口水,从口袋里摸出一颗大白兔奶糖,依依不舍地递给了苏妹,苏妹擦着眼泪的手接了过去。苏妈抬起头对李兰地笑了笑,李兰也对苏妈笑了笑。李兰站了一会儿后,拉拉宋钢的手,宋钢知道该走了,对苏妈说:

“你放心,你会有善报的。”

苏妈低声对宋钢说:“好孩子,你也会有善报的。”

苏妈说着抬头看看李兰和李光头说:“你们都会有善报的。”

李兰拉着李光头和宋钢来到了人民饭店,他们很久没有来人民饭店了,上一次是宋凡平带他们来的,宋凡平刚刚挥舞了红旗,正是威风凛凛的时候,他们吃着面条时,饭店里的人都围着他们,那个厨师还给了他们肉汤。现在的饭店里冷冷清清,李兰给他们要了两碗阳春面,她没有给自己要,她舍不得,她说她回家吃剩饭。李光头和宋钢吃着热气蒸腾的面条,他们的鼻涕一次次快流到嘴里了,又一次次吸了回去,他们觉得这次的面汤和上次的一样鲜美。那个曾经见过他们的厨师趁着没人的时候,走过来低头悄悄说了一句:

“给你们的是肉汤。”

这天晚上李兰拉着两个孩子的手在街上走了很长时间,天黑以后他们来到了灯光球场。三个人坐在场边的石头上,在月光里看着空空荡荡的球场,李兰回忆着这里曾经有过的明亮灯光,曾经有过的热烈比赛,宋凡平在那场比赛里出尽风头,尤其是那一次技惊四座的扣篮,让全场一下子鸦雀无声,随即又爆发了地震般的轰然惊叫声。李兰嘴角的微笑挂在黑暗里,她对两个孩子说:

“你们的爸爸死后,世上就没有人会扣篮了。”

宋钢在李光头家里住了两天,第三天清晨,宋钢的爷爷,那个老地主背着一只南瓜来了,他没有跨进家门,低头站在门外,李兰热情地叫着他“爸爸”,热情地拉着他的袖子,要把老地主拉进屋里来。老地主脸红了,他摇着头,死活不愿意进屋。李兰没办法,只好搬一只凳子到门外,让老地主在门外坐下来。老地主没有坐下,他还是站在那里,只是把身体伸了进去,将南瓜放到屋子里面,然后他耐心地站在门外,看着宋钢在里面吃完早饭,等宋钢走出来,他拉起了宋钢的手,鞠躬似的对李兰点了点头,拉着宋钢走了。

李光头跑到了门口,难过地看着宋钢走去,宋钢不断地回过头来,难过地看看李光头,宋钢的手举到肩膀的地方向李光头挥动,李光头的手也在肩膀旁挥动起来。

宋钢后来差不多每个月都会进城,他不再是一个人来了,他是在爷爷进城卖菜时,跟着一起走来。爷孙两个人进城的时候天还没有亮,李光头还在睡梦里。走过南门进了城,宋钢就会捧着两棵新鲜的青菜跑在天亮前的街道上,跑到李光头的家门口,把青菜悄悄靠在门上,再跑回天亮前的菜市场,坐在卖菜的爷爷身旁,替爷爷叫喊:

“卖青菜啦!”

宋钢和他爷爷常常是天刚亮就将青菜卖完了,挑着空担子的爷爷就会拉着宋钢的手,专门绕道来到李光头的家门口,一老一少安静地在门外站着,听听里面有没有动静,想知道母子两人是不是正在起床?那时候李兰和李光头总是还在睡觉,那两株青菜仍然靠在门上,宋钢和他爷爷只好悄悄地离开了。

在第一年里,宋钢每次进城都会给李光头带去几颗大白兔奶糖,用梧桐树叶包好了压在门口的石板下面。李光头不知道李兰给了宋钢多少颗奶糖,在这一年里李光头断断续续差不多每个月都能吃到大白兔奶糖。

李兰起床后打开屋门,看见两株带着露水的青菜时,就会对李光头喊叫:“宋钢来了。”

李光头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翻开门外的石板,拿出树叶包着的奶糖,接下去李光头向着大街奔跑。李兰知道李光头要去见宋钢,这时她不会阻拦他。当李光头跑到菜市场时,已经没有宋钢的踪影,李光头立刻掉头就跑向南门。有几次兄弟两个在南门外见到了,李光头看着宋钢跟在爷爷的担子后面,远远地走去,李光头使劲喊叫:

“宋钢!宋钢……”

宋钢听到了,回过头来也使劲喊叫:“李光头!李光头……”

李光头站在那里,挥着手喊叫着宋钢的名字,宋钢一边走着一边回头看着李光头,他也挥着手,也喊叫着李光头的名字。李光头一直喊叫着,直到看不见宋钢的身影,他仍然站在那里喊叫:

“宋钢!宋钢……”

因为李光头每次喊叫一声,都会听到来自天边的回声:“钢——钢——”

第二十四章

漫长的岁月无声无息地走过了我们刘镇,一晃七年过去了。在我们刘镇,丧夫的女人一个月不能洗头发,最长的半年不洗。李兰自从宋凡平死后,再也没有洗过头发。没有人知道李兰对宋凡平的感情有多深,那是比海洋还要深厚的爱。李兰七年没有洗头发,还经常往头发上抹头油,她把自己的头发弄得又黑又亮,梳理的整整齐齐,然后昂首走上大街,刘镇的孩子跟在她身后,一声声地叫着:

“地主婆,地主婆……”

李兰的嘴角始终挂着骄傲的微笑,虽然和宋凡平只有短短的一年零两个月的夫妻生活,可是在李兰的内心深处比一生还要漫长。李兰七年没有洗头,又不断抹上头油,头上的酸臭味是越来越重。刚开始是她回到家中,屋子里就飘满了类似臭袜子的气味,后来她走到街上,街上的人都闻到了,刘镇的群众纷纷躲着她,连那些叫她“地主婆”的孩子也落荒而逃,他们一边跑着,一边捂着鼻子喊叫:

“臭死啦,臭死啦……”

李兰以此为荣,她希望人们时时记得她是宋凡平的妻子。当李光头背上书包上学以后,每次要填写父亲的名字时,她总是毫不犹豫地让他写上“宋凡平”。这给李光头带来了苦恼,一旦写上宋凡平的名字,李光头在家庭成份这一栏里就必须写上“地主”了。李光头在学校里饱受歧视,同学们都叫他小地主。除了李兰和从乡下来看他的宋钢还叫他李光头,别的人好像都不知道他的名字了,最后连老师都这么叫他了:

“小地主,站起来背一段课文。”

李光头十岁的时候,想起了自己有一个亲生父亲,那个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淹死在粪便里的父亲,李光头希望填写他的名字,可以免除那个让他倒霉的“地主”。李光头反抗了一次,在需要写上父亲名字的时候,他问李兰:

“怎么写?”

李兰正在做饭,李光头的问题让她一怔,她迷惑地看着儿子,然后说:“宋凡平。”

李光头低着头说:“另外那个爸爸……”

这时李兰脸色一沉,斩钉截铁地说:“没有另外的爸爸。”

李兰骄傲地做着她的地主婆,骄傲地让宋凡平活在她的内心深处。李兰的骄傲一直持续了七年,持续到李光头十四岁那年。这一年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被生擒活捉,李兰一下子垮了。后来当李光头再次填写完表格后,李兰用橡皮擦掉了宋凡平的名字,写上了一个李光头完全陌生的名字“刘山峰”,又把后面家庭成份栏里的“地主”改成了“贫农”。李兰把改过的表格递给李光头,她看到李光头又把“刘山峰”和“贫农”擦掉了,重新写上了“宋凡平”和“地主”。十四岁的李光头已经不在乎自己“小地主”的身份了,他在擦掉

自己亲生父亲名字时,嘟哝着说:

“宋凡平才是我爸爸。”

李兰不认识似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儿子刚才的话让她吃惊,当儿子抬头看她时,她立刻低下了头,嘴里咝咝地说:

“你的生父就叫刘山峰。”

“什么刘山峰?”李光头不屑地说,“他是我爸爸的话,宋钢就不是我的兄弟了。”

李光头偷看女人屁股一举成名以后,就不再是“小地主”了,成了一个“小屁股”。他的生父本来已经被人遗忘了,现在又臭名昭著地像文物那样出土了。李光头的同学不再叫他“小地主”,他们叫他“小屁股”了,叫他死去的生父“老屁股”,连老师也这么叫上了:

“小屁股,打扫卫生去。”

李兰回到了第一个丈夫淹死在厕所里的自卑之中,宋凡平给她的骄傲一下子没有了。她不再昂首走在街上,她像十四年前那样胆怯了,每次上街都是低垂着头,贴着墙壁匆匆地走去,她觉得街上所有的人都在对她指指点点,对她议论纷纷。她不愿意出门了,就是在家里时她也把自己关在里面的屋子里,坐在床边呆若木鸡。她的偏头疼也随之而来,她的嘴里从早到晚咝咝地响着。

这时的李光头已经在出售林红的屁股秘密,已经吃了很多碗三鲜面,偶尔还吃了阳春面,李光头开始营养充足红光满面了。

李光头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完全是一付名人的派头,别人嗤笑地叫他“小屁股”,他对此不屑一顾。叫他“小屁股”的都是些不知底细的人,像赵胜利,像刘成功,像小关剪刀,这些和他做过林红屁股交易的人,都是知道底细的人,这些人都叫他“屁股大王”。这时的赵胜利已经是赵诗人了,刘成功也是刘作家了,“屁股大王”的绰号就是刘镇的这两位文豪发明的。李光头很满意“屁股大王”这个绰号,觉得这个绰号实事求是。

少年李光头和青年诗人赵胜利、青年作家刘成功做了几个月的莫逆之交,他们的共同爱好就是研究和讨论林红的美丽屁股,我们刘镇的两位文豪绞尽脑汁想出来了很多不同的文学词语,有写实的、有抒情的、有形容的、有比喻的、还有描述的和议论的,全部拿出来摆在李光头面前,让李光头最终来拍板,哪些个词汇用在林红的屁股上最为贴切和最为传神。李光头挑选出来最贴切的词汇都是写实的,最传神的词汇都是抒情的。当他们的讨论词穷意尽以后,李光头和两位文豪的交往也就结束了。这两位文豪曾经几次深更半夜时去一间屋子偷书,这些书籍都是文革中搜罗来的,又被查封了起来,李光头几次都在外面替他们望风,描绘林红屁股的很多美妙词汇都是从这些偷来的书中发现的。

童铁匠是知道底细的人里面唯一不叫李光头“屁股大王”的,童铁匠想用一碗廉价的阳春面来换取林红昂贵的屁股秘密,李光头没有上当。童铁匠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一碗阳春面。童铁匠在大街上见到李光头时,就会吼上一声:

“小王八蛋屁股。”

李光头一点都不生气,他合情合理地向童铁匠建议:“还是叫我‘屁股大王’吧。”

有时候李光头会在大街上见到林红,这时的林红十八岁了,姑娘十八一枝花,林红十八花上花,楚楚动人的林红一旦走上了大街,大街上所有男群众的眼睛都直愣愣了,这些男群众都是敢看不敢言的货色,只有李光头满腔热情地迎上去,像个老相好似的对林红说:

“林红,很久不见啦,这些日子你忙什么呢?”

林红满脸羞红,这个在厕所里偷看过她屁股的十五岁小流氓,竟然并肩和她走在了一起,全然不顾街上行人惊愕的表情和嗤笑的表情,继续热情地说着话:

“你家里人都好吧?”

林红气得咬牙切齿,她低声说:“走开!”

李光头听了林红的话以后,回头去看看别人,对走在他身后的别人挥挥手,好像林红是要那个人走开,然后自告奋勇地要成为林红的保护人,他对已经气得眼泪汪汪的林红说:

“你去哪里?我陪你去。”

林红已经忍无可忍了,她响亮地骂了出来:“走开!流氓!”

李光头还是回头去看别人,林红这时明确地告诉他:“我要你走开!”

在街上群众的哄笑声里,李光头站住了脚,看着林红婀娜走去,十分遗憾地抹了抹自己的嘴巴,对街上群众说:

“她还在生我的气。”

然后他摇摇头叹息一声,后悔莫及地说:“我不应该犯那个生活错误。”

李光头的种种劣迹点点滴滴地传到了李兰的耳中,让李兰的头垂得越来越低,她曾经承受了第一个丈夫的丑闻,现在又要来承受儿子的丑闻。她曾经以泪洗面,现在她的眼泪已经流干了。李兰一声不吭,对李光头的所作所为不管不顾,她知道自己已经管不了这个儿子了,她常常在半夜里因为头疼而醒来,然后忧心忡忡地想着李光头今后怎么办?她差不多每次都是睁眼到天亮,每次都要在心里凄楚地说:

“老天爷啊,为什么让我生下一个混世魔王?”

李兰的精神垮了以后,她的身体也垮了,她的偏头痛越来越严重,后来肾也出了问题。李光头在外面吃三鲜面,把自己吃得油光满面的时候,李兰已经不再上班了,请了长病假在家休息,这时的李兰已是面黄肌瘦。李兰每天都要去医院打针,她头发上的酸臭让医生护士们戴着口罩都能闻到,他们都扭着头和她说话,侧着身给她打针。李兰的病情加重后需要住院了,他们对她说:

“洗了头发再来住院。”

李兰羞愧地低头走回家中,一个人在家里难过了两天,这两天里她想着的全是宋凡平生前的音容笑貌,她觉得自己洗了头发就对不起宋凡平,她一生挚爱的宋凡平。后来李兰觉得自己的日子不会太久了,觉得自己可能很快就要去九泉之下与宋凡平团聚了,她心想宋凡平可能也不喜欢她头上的酸臭。所以在星期天的中午,李兰将几件干净衣服放进一个竹篮,把正要出门的李光头叫住,犹豫了一会儿,对李光头说:

“我这病怕是治不好了,我想死之前把自己洗洗干净。”

自从李光头在厕所里偷看女人屁股后,李兰第一次要李光头陪着她上街。虽然儿子和前夫一样让她丢脸,虽然她永远不会原谅前夫,那怕前夫为此丢了性命。可是儿子就不一样了,儿子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

李兰和李光头一起走向街上的澡堂时,她突然发现李光头个子已经比自己高了,她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忍不住挽住了儿子的手臂。那时候李兰走路都喘气了,她走上二十来米就要找一棵树靠着歇一会儿,李光头站在她的身旁,一边跟他认识的人打招呼,一边告诉李兰这个人是谁。李兰吃惊地发现,这个十五岁的儿子认识的人比她认识的还要多,而且是多了很多。

从家里走到澡堂也就是一里路,李兰走了有一个多小时,每次她靠着树休息时,李光头都是耐心地站在一边,一脸成熟地讲述着很多发生在刘镇的事,这些事都是李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那一刻李兰对儿子突然刮目相看,她心里高兴了一阵子,随即又在心里想:要是李光头像宋钢那样为人正直,他在这个世上就能好好地活下去了。可惜的是……李兰在心里对自己说:

“这儿子是个混世魔王……”

他们来到澡堂门口后,李兰又靠在墙上歇了一会儿,然后拉住李光头的手,要他不要走开,就在澡堂外面等着她。李光头点点头,看着母亲转身走了进了澡堂,李兰的步伐仿佛是垂暮老人似的迟缓,她的头发七年没有清洗了,她的头发倒是乌黑发亮。

李光头在澡堂外面不知道站了有多长时间,站得他先是腿酸,后来脚趾都酸痛起来了。李光头看着很多人从澡堂里满面红光地出来,他们的头发都还是湿淋淋的,有些人看见李光头还不忘了叫他一声“小屁股”,也有出来的人叫他“屁股大王”。对叫他“小屁股”的人,李光头一付趾高气扬的模样,都懒得去看他们一眼;对叫他“屁股大王”的人,李光头是笑脸相迎,热情地与他们打招呼,因为这些人都是他的三鲜面顾客,李光头是和气生财。

童铁匠也从澡堂里面走出来,看到李光头站在门口,叫了他一声“小王八蛋屁股”后,伸手指着澡堂,向他建议:

“去澡堂里偷看多好,屁股多得目不暇接……”

李光头鼻子里哼了一声,不屑地说:“你懂什么呀,屁股太多了你看得过来吗?你都不知道该看哪一个。”

说着他伸出五根手指,老练地教导童铁匠:“最多不能多过五个,最少不能少于两个。多过五个,你就看糊涂了;少于两个,只有一个,你看是看清楚了,记也记住了,就是没有了比较。”

童铁匠听后满脸的恍然大悟,似乎是崇拜地对李光头说:“你这小王八蛋屁股真是个人材,老子这辈子一定要请你吃一次三鲜面。”

李光头客气地摆摆手,然后纠正童铁匠的话:“叫我‘屁股大王’。”

童铁匠这次接受了李光头的纠正,他说:“你确实是个‘屁股大王’。”

我们刘镇的屁股大王李光头,在我们刘镇的澡堂门外站了差不多有三个小时,他的母亲迟迟没有出来。李光头一会儿急得火冒三丈,一会儿又担心母亲在里面是不是晕倒了?三个小时过去后,一个满头白发的女人步履蹒跚地跟在几个年轻女子的后面走出了澡堂,李光头看着那几个年轻女子头发上滴着水,说说笑笑地走去,他没有注意那个步履蹒跚的女人正在走向自己,这个满头白发的女人走到李光头面前站住了,轻轻叫了一声:

“李光头。”

李光头大吃一惊,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女人就是他的母亲。刚才李兰进去时头发还是乌黑的,现在站在李光头面前时已是满头白发。为了纪念宋凡平,李兰八年没有洗头发,现在她一洗,洗掉了满头的黑发,洗出来了满头的白发。

李光头第一次觉得母亲老了,而且像一个奶奶那样的老了。李兰挽着李光头的手臂,吃力地往家中走去,路上遇到几个熟人,他们看见李兰时都是吃了一惊,他们的眼睛都凑到了近前,吃惊地说:

“李兰,你是李兰吗?”

李兰有气无力地点点头,有气无力地说:“是的,是我……”

(未完待续)

(作家出版社,2017年)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