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香港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占领运动,震惊全球。学生的犠牲与承担精神,融化了到场观察市民的心。年轻人抱着“不可为而为之”,要求废除人大常委特首普选框架,满腔理想与期待;在散发悲壮与浪漫之后,也是时候走回现实,检视得失。如果只懂采取激进路线,有勇无谋,恐怕香港未来民主之 路将布满更多荆棘。

该场五十年一遇的大规模反政府运动,于2014年9月28日展开,经历了79天,于12月15日结束。无可否认,这场运动展示了新一代抗争的韧度,唤醒了香港市民、政府关注青年的未来;也引起了国际垂注,尤其是英国关切《中英联合声明》执行情况。

运动进退失据,学生欠策略

整个占领运动,涉及金钟、铜锣湾及旺角三个交通要道。民主运动可分为四个阶段,值得我们重温及反省。

第一阶段:警察失误,学生示威文明,赚得广泛同情。

9 月26日学民思潮领袖黄之锋在罢课期间,于政府总部外发表激昂演说,声言夺回公民广场;翌日学生被警方施以胡椒喷雾,引发更大抗争。原先为“占领中环运 动”乘势提前推出,9月28日戴耀廷宣布:”占领中环,正式启动 !”号召全港市民一起参与。岂料当天警方发放87枚催泪弹,许多学生以组成雨伞阵抵挡胡椒喷雾,有的狼藉奔跑,激起大批市民的同情,令占中遍地开花至金 钟、铜锣湾及旺角主要交通要道。学生在占领区展示了一场文明的示威:互助有礼、自律抗暴、文明标示、讲求环保….令世界刮目相看。10月15日警方被 指责对添马公园抗议者进行“暗角打镬”,增添了学生的声势。接着学联与政府官员于10月21日对话,也显示了沉着、不亢不卑的态度,取得了好评。10月 22日中大公布早前民调显示,38%支持占中,较上月升6.7百分点;不支持率大跌10.8百分点,约36%。

第二阶段:进退失据,民意急转。

可 惜,学联没有珍惜对话的成果,见好即收。学联当时认为政府承诺的多方平台,旨在关切2017年后香港政制发展作用有限,但他们要求针对2017年之前的政 制改革。学联宣布在金钟广场进行公投,但被指时间过于仓卒,也害怕反占中渗透,前后反复,终于搁下。之后11月初,趁北京举行APEC领导人会议,学联派 员赴京北上请愿,但回乡证遭注销,失败而回。由于交通堵塞、人们上班不便,商户生意受损,民意动摇。占领行动踏入第二个月,理工大学于11月1-2日举行 民调显示,73%受访市民支持实时退场、结束占领;尽管近四成认为,矛头应指向梁振英及港府,近一成认为应由学生负责。中大于11月16日公布民调显示, 不支持占领运动比率较上月急升8个百分点,达44%,超越34%支持率。

HK-Liao Meixiang1警方拘捕多名示威者,力争平息混乱局面。

第三阶段:暴力出现,内讧分裂,民心大失。

11月 19日凌晨数十名蒙面示威者暴力冲击立法会,并不顾而去,警方至少拘捕6名男子,年龄介乎18至24岁,分别涉嫌刑事毁坏及袭警。由于不少市民无法分辨该 批冲激者与占领人士,打击了占领运动的支持度。两日后,更出现“香港V煞团”等组织在网上号召,晚上7时到金钟占领区“拆大台”,声称要结束“一台专 政”。在不同民调显示支持度下滑之际,各组织团体及泛民政党于11月23日举行”雨伞小区日”,在全港设21个街站希望游说反占领市民,但出师不利,遭受 辱骂。

第四阶段:力挽狂澜,终被清场。

由于影响民生,运输团体于10月中已蕴酿申请禁制令。占领行动进入52天,11月18 日于中信大厦停车场路口及附近清场。警方于25及26日清场旺角,并发生激烈冲突,拘捕148人,也标志着金钟及铜锣湾的厄运。为了力挽狂澜,学联及学民 思潮于11月30日号召反击集会,呼吁带齐装备,背水一战;在宣布“包围政总”之后,12月1日凌晨于龙和道与警方发生大规模激战,拘捕40人。包围政总 失败,当日黄之锋宣布与两名女生进行绝食,被视为垂死争扎,结果他绝食108小时停止。学生经常说为求达目的,必须对当局施压,但黄之锋表明在医生建议不 合适绝食下即告停止。由于绝食“欠决心”,无压迫性,被部分学生讥为“笑话”。立法会议员田北俊到场探望绝食同学时说,会过几天请特首梁振英前来探望;但 同学们已提前结束绝食。结果12月11日金钟清场,15日铜锣湾清场;先后共有逾250名学运领袖、泛民议员及支持者,为显示和平抗争而自愿待捕。

有勇无谋,忘记初衷

香港占领运动香港占领运动终以“法律手段” 结束

该场占领运动之中,以九十后年轻人主导较多,由于处世未深,充满激情,于运动期间的方略紊乱,理念颠倒。

一)民主

占领派内群龙无首,内部分裂。学生与市民意见分歧,激进派与温和派无法调和,谁也不代表谁,无法达成共识。占领派只集中策划占领区内宣传及行动,没倾听区外 意见;学联副秘书长岑敖晖便承认这点不足。“在互联网世代的年轻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九十后还比八十后更差劲。”一名大学教授说。民主是要取得大多数市 民意愿,但占中人士为实现其理想,妄顾占领区以外市民生计,影响交通,被批评为自私行为。

二)法治

占领运动终以“法律手段” 结束,但香港的法治却遭受破坏。10月3日学生非法封锁大量道路要道,堵塞通往政府总部及特首办,影响约3000人进出上班,令特首及领导班子移师办公地 点;及后立法会又无法召开,企图痪瘫行政、立法及司法。学生霸路,还要检查警车方能进入政总,令人为之侧目。

期间占领者漠视政府财物,挪用 铁马、水马,又有偷电,在墙壁涂鸦,甚至把草地改造成耕地………… ,保安局局黎栋国表示会追究有关责任。学联领袖周永康指会为非法霸路最终自首,以彰显法治;然而,那种“先犯法,后自首”的逻辑,欠缺说服力,港人不予认 同。占领者指出“政治问题政治解决”,促请政府停止“以法律包装政治”的把戏;但香港大律师公会发表声明,指学联此等言论十分危险,是诋毁法治精神。公会 又指,行动已对不少市民带来过度损害,而长期及大规模占领公共地方及道路,造成交通阻塞,这种公民抗命行为,不能成为答辩理由。法治是香港根基,运动以司 法解决,可幸彰显了法治最终得以维系,也向国际展示香港文明的一面。

三)和平

示威者早期提倡“和平、理性”进行示威,宣称遇 上警方袭击,即举手示以和平。“勿忘初衷”标语,到处章贴;但占领日子渐过,激烈的民众在旺角及龙和道进行冲击,把学生寄望的和平理性一一漠视。之 后,11月19日激进年轻者又冲击立法会进行破坏,引起社会哗然,泛民予以讉责,但学民思潮等则没有与激进破坏者划清界线,这是学生的败笔。更糟的 是,11月30日“双学”(学联及学民思潮)更号召包围政总,并呼吁带齐装备,意指:头盔、眼罩。原先提出的和平行动抛诸脑后,示威者混合着学生,有从后 方抛水樽,挑衅警方,导致前线示威者哄动,与警方冲突,出现秩序大乱、失控的场面。之前,旺角也多次有激进年轻人与警方发生激烈对恃,前线示威者伤痕累 累。

四) 理性

对于非法霸占马路抗争,有质疑指争取普选与霸占马路有何相关,有严厉批评指学生污蔑了“和平抗争”理念,与甘 地及马丁路德无法比拟。学生冀以道德高地去争取普选,但没考虑香港处于“一国两制”之下,如何与内地和平、理性共处的可能性。其偏执以及不顾政治现实,形 成其进退失据,最后败北。再说,学生在运动中主张环保,但撤场时没有预早做好准备,政府须动用逾百货车架次运走大量物资及垃圾。

香港占领运动中大民调推算,约有120万港人(即六分之一人口)参与这次占领运动。

从详计议,不要走上暴动边缘

中大民调推算,约有120万港人(即六分之一人口)参与这次占领运动。历时79天的占领运动,警方共拘捕955人,75人自首。期间示威者多次与警方激烈冲突,曾有激进份子毁坏立法会玻璃;可幸,并没有出现焚烧泄愤、伺机抢掠、推翻车辆等严重毁坏,总算世界罕有。

占 中运动虽由学者戴耀廷、陈健民及牧师朱耀明三人呼吁发起,但在运动之中,“双学”扮演积极角色。学民思潮黄之锋于9月26日打开序幕,令学者发起人宣布提 早占中;至运动尾声,12月3日占中学者自首,“双学”仍力挽狂澜,守护占领区,直至清场,自愿被捕抗命。可见年轻人,坚守信念,比中年学者还要激进、执 着。

可以说,学生得到广泛支持,其文明示威、诤诤辩论讨得好感,警察频频失误,增添了支持度;但学生由开首争取普选,提出了要求,但其理据 尚没有从实际出发。今次是继反对《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及国民教育之后,向中央作出重大要求,主要三点:1) 要求撤除人大常委8月31日特首普选框架;2) 特首可以公民提名;3) 废除立法会功能组别选举。但是,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这次运动表示违法。运动所追求政改的目标,并无寸进。

占领运动结束,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号 召发起不合作运动,提出公屋抗租及延迟交税。如今,一直同情学生的香港电视主席王维基,对学联的激进行动都感到不安,他因特首梁振英拒发电视牌而一直获占 中派支持。王维基于12月18日提出警告:“这些激进行为只会尽失人心,正如运动令部分本来是中间派的支持者如家庭主妇,远离民主派一样。”他认为,学生 拥有理想,但未必懂得全面地思考整个计划的策略,担心民主派未来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这次政府采有效的方法清场,主要是运用拖延策略,待民众抱怨,反对占领的呼声高涨,利用小巴及旅游车公司提出民事诉讼,由法庭颁发禁制令,再交执达吏清场,警方顺势介入,运动才得以和平结束。

政改支持者应当汲取的教训是:一旦失去民众支持,就是占领运动死亡的丧钟。

总之,民主须要考虑广泛大多数,理想与现实之间必有距离,无法一步到位。追求民主须要放开怀抱,听取其他人的意见,发掘实践民主更多的可能性。这次占领运动 抗争者显然人心未死,如果只知激进抗争,欠缺包容与妥协精神,则香港很可能走上更为撕裂、布满冲突的道路,甚至爆发暴动,这对香港民主也无福祉。

(责编:尚清)

来源:BBC中文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