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沈阳

作者简介:沈阳,现为慕义书院发起人、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研究员,曾任职于多家媒体等机构。198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2004年毕业于西南师大中文系。多年从事基督教与宪政民主、中国改革及国家治理等研究。著有《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波士顿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版)、《改革双轨论:1992年以来中国之冲突及调试》(波士顿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版)、《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如何在市场与政策趋势中果断转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版)、JusticeMonism:HowChrist’sJusticeFulfillsPoliticizedInstitutionalJustice ChineseChristianTheologicalAssociation,Boston,October22,2014)。

目录

序言1   时代的歌吟  安平《游子新歌》丛书策划人

序言2 以十字架为路标的这民这国,蒙了恩光的照耀   朱欣欣

自序  当“神的国”临在于这世界,人类万族就被迥然有别了  

一、在基督教社会,自由民主是如何崛起的?

二、从奴隶到选民:美国奴隶制的法政化解决

三、从终极正义到制度正义:公务员财产申报制的美国逻辑

四、市场文明之道:金融文明的社会密码与基督教发展

五、有律法无救恩样本之一:以色列“成功”的局限

六、有律法无救恩样本之二:日本现代化悲喜剧

七、缺乏系统正义将如何?:苏联-俄罗斯歧路漫漫

八、军人主导的现代化难以长久,中东似已病入膏肓

九、现代化中的“绝望”:印度教佛教与“特蕾莎修女悖论”

十、走出无恩典无律法:在十字架神学中反思中国文明

十一、不是注定败坏,更非天然成善:坦然面对真实人性

十二、因信称义:在基督复活性的替代性救恩中看待人类社会

后记 宗教改革留给我们永远的结论:“只夸耶稣基督并祂钉十字架”

回应一:这是一本坚持“耶路撒冷不必感谢雅典”范式的力作  / 朱约翰

回应二:超越儒家家国主义的“上帝之城”叙述 / 孙宏广

回应三:中国已经接纳的罗马文明,亟须基督教文明来合成升级 / 单传航

时代的歌吟

  安平 《游子新歌》丛书策划人

    其实这套丛书本来我是想称为“新潜子吟”的,后来听从《带子吟》作者里程,也就是冯秉诚牧师的建议,改为“游子新歌”。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每个时代的人也都有不同的关注,一代人,一代歌!我们真正要做的不是《游子吟》的新版,而是新一代带子所唱的新歌!

这也是为什么《为何是我》见证集成为“带子新歌”的开篇或者可以说“序曲”,为什么这本《公义与良善: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成为“游子新歌”的“第一乐章”。本书概述基督教与现代社会的形成与关系,也可以说是对基督教与当代政治和政治科学的探讨。相信这正是这个时代的关注,也是当今需要特别关注思考的话题。

公元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这场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的启蒙运动,中国知识分子和社会热情拥抱“德先生”、“赛先生”甚至包括以后的“马先生”,却因种种原因,拒绝了耶稣基督;踏上了寻找“自由”和“民主”的道路,却选择不看“十字架路标”。

 伴随新文化运动而起的“非基督教运动”更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从精英到大众对基督教的看法,直到如今。此书在100年后的今天出版,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不过我也必须承认,这样的时间规划并非因为我们当初如此安排。因为本书两年多前就已完成,此后不断反复修改补充,来来回回直到现在,作者和编辑包括我这个所谓策划人都终于觉得可以出版了,所以不过是我后知后觉、事后诸葛而已。但也正因如此,我对此书此时出版更多了些信心,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有限,当初以“无知者无畏”的勇气开始了这样的一个事工,才发现任务之巨远超自已的知识结构和驾驭能力,只有学习交托仰望,“顺其自然”。

回想2015年7月,我到广州拜访青年政治学者、时评作家沈阳,向他约稿此书,那时正住在华南师范大学里。刚一见面,二话不说,他便带我游览校园,边走边谈一个多小时,直走了个满身大汗。我巳不记得当时聊天的内容,只记得校园风景确实颇好,还有很多学生正在其中认真地cosplay海戏中的人物,拍照,等等。心里想到,他们有一天会不会读到“游子新歌”,并开始思考真理与永恒呢?

特别感恩沈阳的付出和忍耐。当初说好的6万字的读本,交稿时竟成了洋洋洒洒的16万字大作!井且自配插图等,省了编辑的很多工作。交稿后他更能虚心听取编辑们的每一个建议,不厌其烦,删减补充,反复修改,力求此书客观中允,详实严谨。也要谢谢宇宙光的瞿海良主编、恩福宣教使团的陈宗清牧师和真光协会庄祖鳞牧师所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当然还有我们的编辑团队,雅博、沛然、春花、Jackson和Alice等,因为你们的努力和认真,才使本书得以现在的呈现。

《为何是我》见证集自去年8月出版以后,得到很好的回应。很多人特别提到这些生命故事的真实与真诚,并从中得到安慰和激励。这也正是我们作为编者和出版者所秉持与自我要求的。我们不能保证所出版的内容观点无误,但却可以保证是以真诚的态度,力求真实的叙述和读者一起追求真理、认识真理。甚愿《公义与良善: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也是如此,让读者看到的不是人的能力,制度的优劣,抑或文化的差异,而是透过人性的幽暗,在生命的裂缝中看到光明,从而有信,有望,有爱。

2019年4月于密西根大急流域

序言2

   以十字架为路标的这民这国,蒙了恩光的照耀

           朱欣欣(独立作家,教育工作者)

        清朝末年,国门洞开,西学东渐,牵动了无数知识分子驿动的心。他们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从邻国日本的崛起看到西方文明的力量,于是纷纷东渡取经。这其中包括顺天府怀柔县(今北京市怀柔区)唯一的秀才,他靠祖上盐商留下的一点儿积蓄,东渡扶桑。该县史料记载,“清末民初的朱宝轩是怀柔最早到日本留学的留学生,学习的是日本新式教育。回国后组织开展了新式教育,称得上是怀柔新式教育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怀柔最早拥有自行车、最早享有矿石收音机的人”(摘自《新贤街村》, 作者曹德禄、陈玉凤,北京市怀柔区政协网)。近百年后的新世纪元年,他的一个曾孙沿着他的方向跨过太平洋,远足到北美大陆定居。十年后,另一个曾孙则成为夭国的子民、耶稣基督的门徒。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曾祖父、我的弟弟和我的故事。从地上横向的追寻到天国垂直的仰望,或显或隐,十字架的路标并不遥远,就在每个人的身边。

        曾祖父从日本接触到的仅仅是西方文化的皮毛。20世纪30年代,也许他对“新式教育”有所失望,晚年竟回归传统,在家里办起私塾,手拿戒尺教起四书五经。说来也怪,一些家长还真愿 意把孩子交给他。这让当过教师和校长、正在县公署教育科主管公学的儿子十分难堪而无奈……由此可见,文化能改变人的头脑,却无法更新人的生命;这,可谓近代中国诸多努力挫败的根本原因。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和曾祖父不一样,弟弟赴美不久,在去洛杉矶的旅途中,汽车加油后驶向高速公路时,在一条僻静的小路上意外翻车。此时不远的高速公路上,汽车纷纷停下,素不相识的美国人跑来把他从车里救出,救护车和警察迅速赶到。救护人员详细检查,确定他安然无恙后才离去。警察看到他车毁难行,帮他把行李运到汽车修理厂,让他留下地址以便寄送行李,又把他送上长途汽车……当弟弟远隔重洋在电话里向我讲述他的遇险经过时,我十分感动。这事如果发生在我的祖国会是怎样的 情景?为什么这些美国人却像“活雷锋”?美国的公务人员为何服务如此认真周到?……

            后来我才懂得,这就是民情与制度的差异,一个国家精神文明与软实力的体现。

            直到我蒙主厚爱拣选,走进并了解了源于希伯来文明,又深刻影响西方文明的核心一基督教,才看到更为核心的十字架路标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普世作用,对现代文明的孕育和开放性拓 展。而我系统整全地了解基督信仰对人类进步的意义和学理,则 是通过拜读2015年沈阳弟兄出版的著作《正义一元论》(波士顿 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版)。这是我第一次从基督信仰的角 度了解宪政民主的历史,以及相关课题的跨学科研究……

            由于论题宏大而广泛,内容丰富而深入,走进《正义一元论》,无疑是跟随作者进行一次艰难的跋涉,令我放下其他阅读,专心啃了两个月,受益颇多。我们这代人难以超越时代的局限,在文化上也如人所言“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面对年轻的作者,痴长20岁的我不禁感叹“后生可畏!”也为主拣选和使用这样的基督徒学者而倍感欣慰。沈阳不仅博学多才,治学的专业精神和求实气质更是这个时代所缺少的。

        如今,看到沈弟兄新作《公义与良善: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分析其现代化转型的特点,原生宪政与派生宪政的差异,从政治学到宗教学、神学,思考人性与人类命运,阐释十字架路标的真理……相比他过去在这个领域的著述,本书明显更通俗具体,可谓雅俗共赏。

            从圣经启示看,人类的历史是被造、堕落、被拯救的历史。从童女怀孕生子开始到耶稣再临,是“神在肉身显现”且进入人类历史的历史。整个救恩宣告一个核心事实:耶稣基督死与复活所表明的替代性救赎。悖逆的人类有如青春期反叛出走的孩子,历经坎坷与苦难,但“神爱世人”,上帝仍然(客观性地,也即在事实层面)兼顾了人类的今世与永恒:一方面以十字架为路标,至公义至圣洁的上帝“守约施慈爱”,藉着死而复活的耶稣向身在罪恶之中的百姓发出了拯救的行动,道和圣灵进一步藉着教会 和圣徒得以持续做工,呼召人类认罪悔改,拯救和重建新生命;另一方面以十字架为路标,引领人类在开放性的探索中,探索出一条起源自“基督里的新生命”,经由“基督里的新生活”而到“基督里的新社区”的共同体善治之道。

            用沈阳过去的观点说,在各各他上的耶稣死而复活的替代性救赎基础上,道和圣灵在不经意中给了人类社会一个小小的礼物,“有教堂的开放社会”。回顾历史,但凡对上帝敬虔顺服的民族,无不得到上帝的恩典与看顾;但凡将生命献给上帝的人,无不活出荣神益人的人生。如十字架所彰显的纵横两个维度:人类只有与上帝恢复应有的关系,才能恢复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正常关系。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诗111:10),十字架的路标是普世的,它所启示的真理既超越人类,又深入人类;既引导宏观历史,又影响微观个人。上帝能够让犹太人出埃及、过红海、入迦南,今天也一样能够拯救和复兴属于他的民族;大卫倚靠上帝能够战胜巨人歌利亚,今天凡信靠上帝的基督徒同样能胜过世界。上帝的真理是人类文明的源泉,也是一切人类智慧及科学研究的启迪和倚靠。“因我们神怜悯的心肠,叫清晨的日光从高天临到我们,要照亮坐在黑暗中死荫里的人,把我们的脚引导平安的路上”(路2:78-79) 。

     愿意认真阅读此书的朋友能够看到,沈阳所遴选的一系列别国发展经验教训,足以证明“世无救恩,万古如长夜”这一结论。2018年,正是中国新一轮“西学东渐”40周年。回顾过去,中国所取得的巨大进步首先得益于对内对外开放。对内开放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性,对外开放促进了科技文化的交流与进步。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只要坚持内外全面开放,沈弟兄在其系列著作中所提出的“多样性小共同体”、“多中心秩序”、“法律一元下的权力多元体系”等促进现代政治文明的开放社会要素就会发育起来, 这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进步。这样,“公义与良善: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这个美善的建议,也可献给当前面临诸多治理与生存困境的中国精英人群。

        在下才疏学浅,既非专家学者,也非名流大腕,作为知音与朋友,蒙沈阳弟兄邀请为本书作序,十分有幸。以上为自己的一点体会与陋见,在此求教各方贤达。

自序

当“神的国”临在于这世界,人类万族就被迥然有别了

                  ——在终身学习中思考何为“正义”与“善”

公元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年纪念年。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MartinLuther)将一份文件张贴在德国维滕堡城堡教堂大门。

这份文件史称为《九十五条论纲》。其正式名称为Disputatioprodeclarationevirtutisindulgentiarum(中文可翻译为“关于赎罪券的意义及效果,马丁·路德的见解”)。在那个封闭而暗淡、耶稣基督福音几乎只出现在圣经里的中世纪时代,这份文件引起了罗马天主教廷的激烈反对。

路德没有想到,一场影响深远的、注定会影响整个人类进程的宗教改革运动从此轰轰烈烈兴起。与其作《加拉太书注释》(Commentary on Galatians)、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的《基督教要义》(InstitutesoftheChristianReligion)等著作在一起,《九十五条论纲套》这套反天主教“救恩神人合作论”的杰出文献被称为宗教改革的标志性著作。而从路德及其继承者加尔文改教的初衷来看,目的并非反对中央集权或者实现某种治理文明,而是十字架福音的再次确认。

宗教改革后各种意识形态粉墨登场

物换星移,时光流逝,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神的儿女”)在基督的怜悯、保守、管教和一般性护理中又度过了500年。婴孩呱呱出生,老人结束了自己自然的生命,“睡了”。还有不计其数的人,死于各种天灾人祸。

在这500年中,人类的历史进程在此发生了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新教宗教改革运动实际上掀起了后来天主教世界的宗教改革,只是这个改革与路德和加尔文掀起的改教运动在性质和方法论上大相径庭。还有更多类型的社会变迁在发生。著名的有: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且不论已有几轮),在严格意义上已经进行了三次的“工业革命”(且不论近年来发轫于德国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轫于英美的宪政民主变革与革命,为反抗雇佣劳动制而掀起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共产主义革命运动,第三世界国家反抗西方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甚至还有基督教民主主义运动。

这样的运动多如牛毛。绝望至深之处,以至于有人悲呼“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如果要一一细说各种意识形态的危害,恐怕我们还要豪度几百年。

不信耶稣基督十字架救恩福音、只相信社会批判和社会变革的英国社会主义者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1903—1950年),其代表作《动物庄园》(AnimalFarm)和《1984》(NineteenEighty-Four)被认为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1984》更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在这本著作中,奥威尔认为一个“老大哥”(BigBrother)主导的极权主义时代正在来临。在这个时代里,“战争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愚昧就是力量”——而且很多人相信这种意识形态宣传。

没有充分的理由判断并坚信,乔治·奥威尔这位社会主义者所撰写的这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著作,仅仅批评共产主义运动。

我们可以正确地看到,基督教世界内外的各种意识形态宣传,正如《哥林多前书》11:13—14所指出:“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诡诈,装作基督使徒的模样。这也不足为怪。因为连撒但也装作光明的天使。”有形的基督教教会尚且如此,何况在一轮又一轮的政治或文化运动中所掀起的各种道貌岸然的奇谈怪论?

这实际上是说,为了应对现代性危机和各种人性的危机对基督徒、基督教会的试探与引诱以及威胁,实际上亦是为了回应那些关注人性与政治的悲怆性议题的众圣徒的客观需求,我们有必要发展一种以圣经为依据的、以基督十字架救恩为中心的公共神学。而构建这样一种公共神学,我们必须思考圣经本身。

不过,从对人类社会的真实考察,对圣经的阅读和理解,也就是神学性思考,并不能代替一种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科学性探讨。这里不是说神学不重要,更不是说神学错误了。而是说,在学科范式中,应该有一个清楚的区分。

这样,有利于我们对上帝给予人类社会的实际护理与基督教救恩究竟有什么关系有明确的看见,从而坚定基督教社会一个古老的信念:人类社会无论是好是坏,哪怕是洪水泛滥时,耶和也坐着为王。

接着,我们一起谈谈什么是“自由民主”

随着基督教神学在整个高校体制的逐步边缘化和人文主义伦理学的兴起,关于“自由”、“公义”、“爱”等哲学与信仰的基础定的理解义越来越多样化。即便同在神学领域,由于宗教派别的多样性,一些曾取得较大共识的词汇,也开始被众所纷纭。这样,在政治学领域,“国家”、“自由民主”等概念更是越来越多样化。

例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哲学,自由主义是以自由作为主要政治价值的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西班牙语“Liberales”最早出现在1812年的西班牙,1816年英国托利党人以“自由主义”称呼来贬低对手,1822年,英国文学家和诗人拜伦(GeorgeGordon)和雪莱(PercyByssheSelley)等创办了名为《自由主义》的杂志,但影响甚微。直到19世纪后期,“自由主义”才被应用。也即如《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8月版)一书所指出,“自由主义”一词在英美立宪时代并没有使用。作为思潮的自由主义对欧美自由民主的促进这种作用,如果不是杜撰的,至少是被夸大的。

自由主义至少分野为了斯密(Adam Smith)的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liberalism)、美国罗斯福新期所开创并被罗尔斯(JohnBordleyRawls)所发扬光大的新政自由主义(newdealliberalism)或现代自由主义(modernliberalism),以及哈耶克(FriedrichAugustvonHayek)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美国民主党人的“自由主义”,更多是“新政自由主义”。今天在政界,这些词汇常常被随意使用。本书第二章指出,美国民主党人更是俨然忘记了当初奴隶制积极捍卫者的罪行,而高调抨击古典自由主义的继承者(保守主义)侵犯少数族裔人权。这样,一旦进入细节,“自由民主”(有时被称为“宪政民主”)的定义,常常没有统一的结论。

根据国际通行的观念,拙作《改革双轨论:1992年以来中国之冲突及调试》(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11月版)之“自序”指出,西方宪政已经实现了政党轮替、司法独立、新闻自由和公民社会四大要求。而《正义一元论》则认为真宪政必须具备如下要素:1.打破偶像崇拜(个人崇拜、组织崇拜),确立真信仰;2.结束垄断,尊重多中心秩序,达到地方自治;3.政府的分权制衡,以权力制衡权力,各权力对宪法负责;4.司法独立与制衡,专业化和民主化平衡;5.制度化保障法律人、市场、宗教信仰、学术教育等团体的结社自由和表达自由。一个国家,只要具备了这些要素,就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宪政民主”的或者是“自由民主”的国家。

“打破偶像崇拜,确立真信仰”被列为宪政的第一要素,则因如下系列“论理”:“因为基督教会必须回归耶稣基督为本的圣经原则,教廷不是公义的标准,救恩必然只能是耶稣基督白白的恩典,所以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以再次确认福音为宗旨而发起的宗教改革才具有合法性;因为牧师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现代社会热情拥抱政教分立、信仰自由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因为君主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和代议制政府理论才产生;因为议会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民主国家的议会一般都采取了两院制,强调司法独立和违宪审查机制,在美国,总统还具有立法否决权;因为政府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强调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因为人民和共同体的大多数不是公义的标准,所以自由民主政体强调保护少数人的权利。在基督教神学看来,没有世俗之物是公义的标准,人间一切的公义都不在人这里,而在公义的三位一体神那里;俗世落实这种公义的最好方式,莫过于强调制度理性,尤其是强调法律至上与司法正义的主导地位。”(参《正义一元论》第四章“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基于法政史学的一种叙述”一文,P.68)

这样来看,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之中,真自由民主的路标其实是十字架神学的。也即必须奠基于1517年的宗教改革精神。这里不是直接否定天主教教会法的法治主义传统,也并非直接批评天主教时代所形成的政教制衡的“双剑论”体系,而是说,离开“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精神,天主教教会法和“双剑论”就什么也不是。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神学或政治学都有其局限,但我们仍然要承认,奠基于“使徒和先知”“根基”(以弗所书2:20)上的十字架替代性救赎是自由民主的路标。

由十字架神学所延伸出来的一些推论已经超出了救恩和神学范畴,而能直接进入政治学,能给我们的正确思考以方向性指南。例如,在国家治理或者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也即底线性共识之确认上,只要一个政权落实两大原则(尊重基督教教会的信仰实践自由、实现法律体系的一元化),那么这个国家仍然处在正轨之中。进一步地,只要承认了前述两大要素,多中心秩序和政府的分权制衡自然水到渠成。

愿积极反省的政治学思考成为我们终身学习的一部分

感谢神的怜悯,我工作期间的评论先后收入于拙作《改革双轨论:1992年以来中国之冲突及调试》(波士顿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11月版)和《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如何在市场和政策趋势中果断转型》(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等文集里。工作业余,亦著有《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3月版、美国波士顿“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2014年8月版)等书籍。

尤其是在《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里,严格区分“派生宪政”和“原生宪政”这一组命题,这本由台湾中华基督教长老会堂台北信友康来昌牧师作序的36万字著作里,就一系列命题展开了非常艰难的、跨越多个学科的系统性探讨:

为什么近代的宪政民主首先出现在基督教的英国,而后逐步向北美大陆扩散?为什么同为新大陆,南北美表现出如此天壤之别?在非基督教世界,为什么有些国家能发展出宪政民主,另一些国家却不能?在那些能发展宪政民主的非基督教国家里,为什么有一些不能有较好的制度运行?在所有宪政民主国家中,“瑞典模式”的国家为什么寥寥无几,而染上“英国病”、“日本病”和“希腊病”的越来越多,以至于出现了宪政民主政体下的“福利病”现象?

对政治学有点感兴趣、却不怎么感兴趣的读者很快就会发现,由于世界的多样性和圣经书写的特殊性,系统探讨所谓的“政教关系”是一起高难度事件。

《正义一元论:从民情到法政》这样的写作,正是由于跨域学科众多,加之曾经为了规避意识形态而使用了一些新名词,就很不符合一般读者的阅读兴趣。

那就化繁为简,努力重新编辑一本大众朋友喜闻乐见、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吧!

为此,我们选择了美国—英国、以色列、印度—泰国、日本、韩国、中国、苏联—俄罗斯、土耳其—沙特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做样板分析。这些国家分表代表新教世界、犹太教世界、印度教—佛教世界、东亚神道教世界、东亚萨满教转型而成的亚洲基督教世界、东正教世界、伊斯兰教世界(含世俗威权国家与君主制国家)。

至于非洲土著文明(民间宗教)及其基督教化后导致的混合宗教现象,相关地区(含非洲、东南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化,以及南欧、拉美的天主教世界,西方化后新加坡的威权主义等现象,都很值得探讨。对此,《正义一元论》(美国版)和《改革双轨论:1992年以来中国之冲突及调试》、《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如何在市场与政策趋势中果断转型》已有叙述,我们这里不再重复。

中国则属于独特的儒家—佛教世界。台湾无疑为这一文化之一部分。台湾民主化是中国国民党败亡大陆后大规模移民之产物,且是美苏冷战与中美对抗之产物。当然,与整个中国大陆相比,台湾亦有民间宗教之强大影响。就民间宗教与制度性宗教之对比而言,几乎所有民间宗教都颇似东亚、北亚的萨满教文化体系。

中国是中文世界大部分读者的祖国。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每个中国人都可以凭借他的经历和体会说出他对这个国家发自内心的爱或失望。不过,因利益的相关性和情感的复杂性,对中国的叙述,可谓一言难尽。这本小册子不以中国为中心来叙述。为了有助于从中国维度理解《自由民主的十字架路标》,我们仍推荐读者朋友考察《正义一元论》、《改革双轨论》和《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等文献。

熟悉政治科学的读者会知道,这本小册子延续了一种结构—功能主义式的政治文化分析范式。这是美国政治科学家阿尔蒙德(Almond,GabrielAbraham1911—2002年)所擅长的,似乎又是当年韦伯(MaxWeber,1864—1920年)所竭力推崇的。无疑,时光到了21世纪,能够超越韦伯的、支撑《正义一元论》所整理出来的“民情结构基础论”的素材日益增多。这本小册子正是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的阶段性成果。

而对我们来说,终极宗旨只有一个,就是探讨何为“正义”,何为“善”。在这样一个“诸神冲突”而多元主义之政治正确日益流行的时代,我们一起来思考何为积极反思、终身学习的幸福而完整的人生。大到共同体,小到个人,这是我们应当在自己的人生过程中践行的。且让多文化世界的朋友们搁置偏见、一起前行。

而对基督徒来说,基督教的律法与恩典各自如何影响人类,律法欠缺的国家或恩典欠缺的国家,以致双双都或缺的国家,究竟会发生什么,诸如此类的命题,期待圣灵带领来思考。以圣经为基础,兼顾制度经济学和政治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学科范式,就此展开讨论,有助于促进理性思维,进而正确认识这个时代。

最后,请原谅这本小册子没有就一些基础词汇(例如宪政、自由、民主、法治、共和、分权制衡)做概念意义上的阐述。如果要这样做,我们编辑的就不是一本小册子,而是一本大型专业百科全书。既如此,对这些概念不甚明白的读者,如有兴趣,推荐《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TheBlackwellEncyclopaediaofpoliticalScience)。相信只要认真查考相关词汇,辅以简单的常识,不难读懂这本小册子。

作者 editor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