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处于“反腐尚未成功,改革仍未启航”的时期。

中国阳历的2014年已经过去,官方近来的总结称这一年为“改革元年”,但民间倾向于认为是“反腐未胜,改革未启”的彷徨年、胶着年、拉锯年。

说是彷徨年,所指社会走势方向不明,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改革60条,但在这一年中没有什么切实改革的迹象;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但在社会现实中法治没有出现任何改善,而且在一些领域还有倒退迹象。这种口头文件的宣示与现实情况的背离,使人深感时局吊诡,从而产生社会陷于徘徊、犹疑状态的印象。说胶着年,主要是指反腐与腐败双方较量处于一种不分胜负,生死搏击,甚至力量混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让外界看得眼花缭乱的感受。说拉锯年,就是指改革势力与反改革势力、反腐势力与腐败势力从理论到现实都处于激烈驳火,互有进退,各有得失的角力争战状态。总之,2014年就是中国时局事态不明,前途未卜,胜负待定之年。

之所以说2014年“反腐未胜”,皆因中国反腐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全年拿下了五十多名省部级高官,并且将副国级以上的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拿下,这种反腐跟中国历史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确实业绩炫目,但是,由于决定性的反腐之战仍未展开,腐败势力并未被彻底击败,所以反腐之役还难言胜利,对此反腐总舵手习近平先生在中纪委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都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

从中国时局来分析,要想取得反腐败决定性的胜利,社会普遍认为得经历三步:第一步是拿下薄熙来及其党羽;第二步拿下周永康及其同伙;第三步拿下薄与周之后的老老虎,即培植、造就薄与周之势力的背后主导者。目前中国反腐已经进行到了第二步,但是能否展开及最终完成第三步,至今尚不明朗。如果中国反腐就此止步,即不再追根溯源,完成第三步,将老老虎拿下,这就意味着反腐不会刨根问底,不会结束一个腐败时代,不会将开启及代表那个腐败时代的标志性符号人物终结,也就无法震官吏,醒世人,伸民冤,舒民愤,扼阻官僚腐化,整治社会颓废,扭转趋权世风,达致除旧布新,实现人治向法治的转变,即反腐治标就不会深入到治本。如此,中国社会的腐败只会在近期严打之下稍显收敛,不久后必将恶风再起,以变本加厉之势卷土重来,最终将今日反腐的两步成果也彻底扫荡。所以,中国反腐目前虽达致第二步,但最后关键性的第三步没有迈出,也就自然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没有造成反腐不可逆转的大势。

至于中国改革,就算从文革结束后算起,至今三十余年来一直徘徊于民生改革中,即跛足的经济改革(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有过胡赵时期全面改革的探索,但很快因“六四屠杀”后戛然而止)。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完整意义上的改革应该经过三个阶段,即民生、民权与民主。可以说中国此前的三十几年,在民生改革上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能改与好改的基本都改了。中国要想真正深化改革,或者说再启改革航程,就必须从民生改革转入民权改革,即从经济改革转入政治改革、社会改革,实现一个真正还权于民的改革。而这个以民权为核心的改革时代,就是应该落实公民的宪法权利,培育支持公民社会发育成长,使公民真正享有现代文明社会的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就此而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推出的改革60条,要真正落实,就得以增长公民权利为动力,以最终保障公民权利为目标。

从民生到民权转化这种公民权利保障情况来衡量中国改革是否重启,就会发现这两年来,中国社会没有增加对公民权利的落实与保障,相反还在许多方面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控制,剥夺了公民原本不多的权利行使空间。从2013年初镇压公民上街要求官员公示财产与敦促人大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到2014年镇压公民自发起来公祭与研讨胡耀邦、赵紫阳改革及“六四事件”活动,抓捕声援香港争普选人士,可以看出中国公民基本言论自由权利被剥夺的状况。这就说明,2014年并没有在开启民权改革的历程上迈动半步,最多只是在过往为民生改善而开启的经济改革上作些修补,因此无法说有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重启,更无法说成为新的“改革元年”。

综上所述,2014年中国处于“反腐尚未成功,改革仍未启航”的时期,即中国时局何去何从尚不明朗。当然,中国反腐成败与改革是否重启有着紧密关系,虽然反腐胜利后并不必然意味着开启改革,但是反腐若不成功,则改革必然无望,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在此2015年已经到来之际,观察中国时局首先就看反腐的第三步是否会展开,如果走出了第三步,那么反腐最终胜利才将实现,而随后改革重启才会提上日程,改革元年才可能到来。

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