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80251taiwan1

龙应台在演讲中表示,国家由上而下的历史记忆,常常不能反映完全的真实。两岸的人应要有“自觉的剑”,不然只是在两种假象中争吵。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周三(6日)在北京主持了题为《倾听一个人的记忆》的演讲,吸引到了大约200人参加。

这次是她过去6年来首次到访中国大陆,也是去年12月她辞任台湾文化部长后的首次。

一度被取消

不过,此次演讲也曾经出现了一段小插曲,因为此次演讲的主办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在6日上午曾经发出公告说,原定在当天下午举行的演讲活动,因为“与作者的沟通与技术原因,临时取消”。

但到了下午,演讲又如期举行了,只是时间比原定的推迟了。

虽然有关方面没有解释演讲一度被取消的原因,一位网名“孙夕龙”的网友却在其个人微博上透露,在周一(5日)曾经就龙应台演讲一事与首都图书馆及北京市文化局官员电话沟通,并获得承诺向有关领导反映。后来,这位网友又表示,文化局及首都图书馆周一下午给了回复,并要了其个人资料,但仍没有确定是否取消有关演讲。BBC记者曾联络理想国,查询这位网友“孙夕龙”是否是其工作人员,但直到截稿时还没有得到回复。

据到场报道的BBC驻京记者表示,最后到场出席龙应台演讲的有大约200人,其中包括潘石屹、任志强、贺卫方等中国著名企业家及网络红人。

历史的记忆

龙应台在演讲中表示,国家由上而下的历史记忆,常常不能反映完全的真实。两岸的人应要有“自觉的剑”,不然只是在两种假象中争吵。

她说,大陆宜昌曾在一处高速公路下发现3000多具国军骨骸,但当地人都不知晓详细情形。她认为,当记忆被划为“政治不正确”时,就容易被遗忘。

龙应台认为,集体记忆是个大网,个人记忆是整张大网中的丝线,历史应从个人史、家史、乡村史出发,一步步编织成宏大的国史。

面对两岸在历史史实上的争议,龙应台说,两岸的人都要磨亮“自觉的剑”,“去照亮别人为你造成的记忆里,哪些是真那些是假”,若两岸的人都有自觉的剑,两岸自然能够更接近。

观众反馈

在龙应台演讲结束后,BBC记者采访了多位现场观众畅谈他们对演讲的感受。

其中一位观众表示,“我觉得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会直接影响到个人记忆。我觉得就像 我们要自己来磨自觉的剑,让自己可以分辨,在信息中剔除想要引导你的,吸取真实的东西。”

另一位观众也表示,“今天的演讲娓娓道来,每一个故事都很有意思。实际上历史的记忆有很多人为的东西在里面。很多人来决定历史,不单单是有钱人或者政治家。而是靠每一个人来串联起来的平民历史。(这次演讲)让我觉得家族父母的历史,从小的教育可能有一些歪曲的地方,有偏差的地方,真的是需要去补救。”

还有一位网友说,“(龙应台)老师特别平易近人,以温温流水的方式,但是却说了一个尖锐的问题,这也是她一贯的作风。虽然在强大的体制面前我们显得很脆弱,但是我们还是要把“自觉”的剑给磨好。尽管比起来我们显得很弱小,但这还是在于自己,在于自己的自觉。只要坚持,终有一天你会揭开封尘的那张纸的。”

龙应台上一次在中国大陆亮相演讲时在2010年8月1日,当时她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中国梦”。

她当时表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她还强调,这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

来源:BBC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