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周末,作者:罗点点(罗瑞卿之女)

摘要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这是平庸软弱的大众在艰难时刻唯一的精神支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缄默的迷宫》想说的话。但作为平庸软弱的一员,我深知,想要依赖,先得建立。而守住做人底线并树起这样一根精神支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德国电影《缄默的迷宫》不很新了,拍摄于2014年,讲的是法兰克福审判。

1958年战败后的西德,举国上下对战争罪行保持缄默。曾经的纳粹党员遍布朝野。国家整个司法系统内,几乎人人都当过纳粹。当然,无论是否曾与国家合作,也无论是否当过纳粹,人们都在尽量回归日常生活。这时的德意志民族需要生存和信心,国家的发展需要团结和力量。任何忏悔甚至是自我惩罚的意识都相当不合时宜。可是,人心就是如此奇特,人性就是如此复杂。骇人历史造成的苦痛无法在生活重建中消弭,对暴行为何发生的追问也无法在故作遗忘中停止。

注定的法兰克福审判正在走来。影片却是从一个多少有些偶然的缘由开始。

一个人走在路上,忽然很想抽烟可没带火。一位教师模样的人隔着学校操场的栅栏,彬彬有礼地为路人打火点烟。可就在那一刻,这个正在教德国历史的学校教师被路人认出,他是曾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服过役的前党卫军军官……

这个情节并非杜撰而有历史依据。当年西德的司法机构和国际奥斯维辛委员会确实是在几乎同时收到了一封揭发信,说一个参与奥斯维辛大屠杀的党卫军军官至今仍逍遥法外。1958年10月,这个前党卫军军官确实在西德被捕。正是这件事,拉开了法兰克福审判的序幕。

较著名的对纳粹德国战犯的审判共有三次,时间依次为纽伦堡审判、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和法兰克福审判。在前两次审判中,中下级军官逃脱罪责的常见借口是他们只是执行了上级的命令。甚至还有人据此声称他们是国家的功臣。而法兰克福审判的意义恰恰是针对这些借口,成功追究了纳粹罪行中的个人责任。正是这场在德国本土进行的第二次审判,通过艰难的法庭辩论和大量的确凿证据,找出个人在国家罪责中必需承担法律责任的依据,并定下铁案。据史料记载,为了这次审判,检察人员和法官参阅了四千多种文献资料,动员了19个国家的359个证人到庭提供证词,其中包括211个大屠杀的幸存者。主审大法官鲍尔还通过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专家们的帮助,有力地证实了发生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中的确实是一场法西斯政权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最后,有6名战犯因谋杀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是西德废除死刑后的最高刑罚),另有11人因参与谋杀罪被判十四年监禁。

《缄默的迷宫》在成功讲述这段史实的同时,还通过一位年轻的法兰克福检察官的故事将我们带入另一个残酷话题。

这位检察官的处境从一开始就异常艰难,他要承受审判本身受到的巨大社会压力,要从如山的卷宗中找到支持公诉的理由,还要从错综复杂的证人证言中发现和归纳出有用的线索。把那些生活在身边的,与常人无异的杂货店老板、面包师、伐木工、牙医、汽车维修工……一个个以谋杀罪名逮捕归案也是件非常痛苦和不近人情的事。尤其当他在调查中发现自己早已在战争中失踪的父亲也是纳粹的时候,他的恐慌可想而知。要知道,父亲是每一个孩子的偶像。父亲“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遗言,是他放在案头的座右铭……很快他又发现女友的父亲也是纳粹。在她眼里,繁重的审判工作和对法律公正的执著已经使她的爱人变成了违反人伦的冷血怪物,她能做的好像只有丢弃和逃离。

濒临崩溃时,检察官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在生命血肉灰飞烟灭的现场,在110万亡灵出没的绿茵之上,他展开一纸古老希伯来祈祷文喃喃念诵……检察官与同行记者的这场对话有些分散凌乱,镜头交代也颇语焉不详。但奇怪的是,人的基本良知在惨绝人寰的非人现场中所能达到的顿悟和警醒,还是清晰可辨。渺小个体面对强大历史和国家谬误时可依靠的唯一却又足够强大的人性力量,还是显得很有质感。代表新一代德国人的年轻检察官,用这种锥心刺骨的痛苦追问,完成了自我救赎,并站在了时代的潮头。

奥斯维辛集中营中曾有六千名纳粹军人,而影片最后的字幕告诉我们,被法兰克福审判定罪的只有区区19人。

但这次审判贯彻始终的德国式法律精神仍然令人折服。无论打击什么类型的邪恶犯罪,法律是唯一可选择的手段。严格的法律程序无疑使法兰克福审判至今闪耀着理性和人道的光辉,尽管有人说它“不近人情地匡扶了正义”。

任何时候都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线。这是平庸软弱的大众在艰难时刻唯一的精神支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缄默的迷宫》想说的话。但作为平庸软弱的一员,我深知,想要依赖,先得建立。而守住做人底线并树起这样一根精神支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电影中的年轻检察官最后有句奇怪的台词,当他说到对奥斯维辛问题的唯一解决办法时,他用了他那老纳粹父亲的话:“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也许,这是真相水落石出之后,我们与父辈能在人伦意义上达到的唯一谅解与宽恕吧。

1月27日是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将这篇小影评献给这个伟大日子。

(作者为罗瑞卿之女)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