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论,向来非我所长。若评说散文,我倒自信能说他个一二三。况不作诗词已四十年,早就绝了缘,少年时那点领悟,基本烟消云散。而顽石兄偏爱诗词,写了很多;且以为我是他的“知音”,每有新作,必抄给我一阅。去年夏天,应他之约,前往他在青城山中的别馆小住十日。晚上纳凉,无所不谈。某晚,他捧出其诗稿 一二,要我点评点评。我也就不客气,兴之所至,胡说了一通。谁知他竟认为“受益非浅”(据我对他的了解,决不像是客气话)。春节聚会,他又约我将“点评” 写成文章。我想想,就答应下来。“故技重温”,受益非浅的,也许是我自己。故择其诗作中缺点多的点评之。信马由缰,全无章法,顽石兄及见者勿哂!

初春浅吟
(一)
树褪残霜吐嫩芽,又逢归雁逐流霞。
早梅悄绽春消息,谁遣幽香到万家?
(二)
二月寻春江岸行,草青柳绿燕穿云。
海棠含笑红数点,挑逗黄莺枝上鸣。
(三)
十里田畴飞野花,嬉春雀鸟绕农家。
多情最是溪边柳,翠影轻摇弄落霞。
(四)
燕啄新泥入柳丛,锦江水暖卧长虹。
东风善解海棠意,暗送飞花荡碧空。

春天万物复甦,生机萌动,生意盎然。故人类厌冬喜春,诗人尤甚。但中国诗史太长,春天早被写尽。咏春而有新意,确乎其难也!故《初春浅吟》四首,基本了无 新意,当然,新词更是没有的。“嫩芽”、“流霞”、“草青”、“柳绿”、“燕”、“海棠”、“黄莺”、“田畴”、“野花”、“雀鸟”、“农家”、“溪边 柳”、“翠影”、“落霞”、“柳丛”、“长虹”、“东风”、“飞花”、“碧空”等等意象,无一不是陈辞。
所以我认为“推陈出新”是诗人唯一的任务。如果你离开上述司空见惯的那些意象,而仍能就春天而抒怀,你就差不多成功了。“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宋• 李清照《声声慢》),伤春而春无痕。“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清•卢道悦《迎春》),如此迎春,眼界自高,胸襟自大。“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 商量细细开”(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诗人这般寻春,揣摩花心入微,新意盎然,千古绝调。“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 日》),“漏泄”二字下得多好!“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杜甫《清明二首》),“净”字绝了!对春天没得深切体会,万难下得此字。可见好诗非 相关意象之堆砌,语新意自阔也。“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枝枝不教花瘦”(宋•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也说“春”,也说“花”,但比喻如此新 颖奇特,好诗成矣。“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金•王庭筠《谒金门》),这种意象,就有了张力。不说春,春已流淌在笔尖,一点点,一点点地向你走 来。——“诗歌力学”中的“自由”正是这样,“陈言务去”,是获得它的第一步。

青城写意(四首)
(一)
诸峯拥翠绕云烟,三月青城绿映天。
谁赐银绢飘万壑?惊看飞瀑落寒潭。

改成“诸峯绕云烟,三月绿映天。银绢飘万壑,飞瀑落寒潭。”一样可以。诗词语言重凝练,最好做到无一字可删。若再改成“山绕云,月映天。银绢。——飞瀑入潭焉。”说明诗词语言的跳跃性,作者尚缺把握。

(二)
独向山间踏露行,朝云漫卷日初升。
一声鸟语催新绿,万里晴光耀眼明。

山居有意兴,居青城山中则更多意兴。意兴众多,非一绝能尽,故写一组。此首意兴以“幽”为好。前两句交待早起逰山,第三句一转,承前启后。“一声鸟语催新绿”,幽极,“催”字下得不俗,可第四句差甚,与意境全无涉。若改为“不觉已到醉翁亭”则较谐也。

(三)
林茂莺飞瑞气浓,丹崖吐雾贯长虹。
静观草木悄无语,一片白云出秀峯。

“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境也。”(洪迈《容斋随笔》)诗人作诗,不外乎传达其赏心悦目之事情耳。“林茂”见过,“莺飞”未见过,“瑞气”未 见过,更不知到甚么程度才算“浓”。当然,“瑞气浓”多半跟帝王身边的方士有关,跟“佳境”无关。“丹崖”见过,“丹崖吐雾”未见过,它如何“贯长虹”, 则闻所未闻。当然,“贯长虹”依然跟“佳境”无关。第三句纯粹废话。第四句是佳境,但很平常,因是远景,非登临所寻之美,也非泉石赏玩之胜。故“佳境”中 之“境”,境界也,“人、情、景、色”融而为无法拒绝之“美胜”也。“人、情、景、色”何以能融?曰“形象思维”。“林茂”是概念,“莺飞”是形象;“瑞 气浓”则概念中之概念,诗中之大忌。写景状物,以逼真为胜。欲得逼真,非形象不行。

(四)
海裳何故早出墙?梅谢无人惜暗香。
只怨误春当自责,悄然倚槛独神伤!

“出墙”之问本莫名,临照水仙始自怜。诗人不是花仙子,何必计较卯与寅?

冬日咏柳
(一)
倩影勾魂客梦思,蓦然一夜变枯枝。
狂风忽袭难逃罪,颓柳蒙冤有谁知?

古代咏物诗有两种:一种是有“寄托”的,即将所咏之物当人来写。这种诗又叫讽喻诗。句句在咏物,其实句句在写人。新诗中《草木篇》是典型。另一种无寄托, 咏什么是什么,决无另解。而这首“咏柳”,当算有寄托者。因为有“难逃罪”、“蒙冤”字样,非写人莫属。然而在我们的意识中,四季更迭,草木荣枯,乃极自 然之事理,何来“蒙冤”一说?所以作者之“寄托”,无“理”(逻辑)支撑,没法服人。咏物诗最讲究“立意”。所谓“寄托”者,应抓住人与物之逻辑共性扩而 张之(把比喻扩大化),借物的方方面面之特点,来表达作者对具有这方方面面特点之人的褒贬。而无寄托的纯咏物诗,更须以“立意”为先。因为历代诗人所歌咏 者,“风花雪月”、“烟柳江山”几乎写尽,再写这些,非创新不可!陆机《文赋》曰:“谢朝花之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朝花”已经开过(比喻别人已写过的 题材、意境),而“未振”之“夕秀”等你来“启”(比喻新题材、新意境俟后人发明)。故立意者,新视角、新手段、新概念、新逻辑、新词汇、新意象、新组 合、新色调、新韵律是也。
诗无立意,写来干吗?

(二)
柔条诱使万人痴,难耐雪欺损旧枝。
待到春风吹野绿,新芽又绽燕先知。

陈辞烂调。“诱使”、“雪欺”字样,恶俗不堪。作者严重缺乏想像。只有创新才能让你张开想像的翅膀。

青城秋韵
(一)
雁声催我上青城,十里秋光惹梦萦。
红叶流霞风送讯,黄花滴露雨初晴。
消闲戏逗涧边鸟,遣兴悄窥戸外萤。
向晚林幽山吐月,楼台小酌漫低吟。

在物欲横流之世,“闲适”之境界可贵。然古诗词中“闲适”乃一大追求,名篇妙句举不胜举,故后人欲写,非独辟蹊径不可。而此诗唯“消闲戏逗涧边鸟,遣兴悄 窥戸外萤”稍具闲适情趣,且“消闲”、“遣兴”明显多余。头句太假,二句失真。第三句“红叶流霞”下字不准,易误导读者,以为“红叶”、“流霞”为二物。 故不如“红叶染霞”好。“风送讯”,莫名其妙,甚么“讯”?问讯?音讯?书讯?讯息?第四句还好,清新自然,非闲适之心态者殊难捕捉,殊难如此描摹。后两 句极其一般化,且“向晚”、“楼台”二词与境相违。
写闲适即写性灵,第一要真。追仿隐者之闲适,却写成达官显贵或土老肥的闲适了,证明你对隐者之美还了解不够。袁枚《随园诗话》说:“苏州舁山轿者最狡狯, 游冶少年多与钱,则遇彼姝之车故意相撞,或小停顿。商宝意先生有诗云:‘值得舆夫争道立,翻因小住饱看花。’”在无数的游山玩水的诗中,袁枚独赏此联,皆 因此联“真”得出奇也。袁枚的话,凡欲写游山玩水诗、闲适诗者当借鉴之。

三圣乡赏秋
城郊漫步赏秋光,三圣境幽菊正黄。
桐叶飘飞辞旧树,芙蓉笑绽醉花乡。
云何淡远谁知意?风最多情暗送香。
却道放怀天地广,登高望断雁南翔。

唯有“云何淡远谁知意?风最多情暗送香”一联很好。用拟人法,情趣宛然。

山居浅吟
(一)
晨风散露珠,飞鸟绕茅庐。
日照幽花绽,泉流草木苏。
凭栏闲赏景,卧榻漫翻书。
独醉青城月,逍遥远世途。

第一句写近景,第二句写远景。第三句是特写,有光有色;第四是中景,有声有色。王夫之《姜村诗话》云:“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耶?”第五、第六句写 人。后两句直抒胸臆。此诗结构完整,景、情交融,每句景语其实又是情语。故“卧榻漫翻书”何尝不是景语,又何尝不是情语呢!

(二)
栖身五洞天,独卧白云间。
明月常为伴,清风亦可餐。
但惊山泻瀑,尤喜树含烟。
感此怀幽意,思君夜不眠。

好诗!清新自然,虽白描而绚丽,尤素朴而情笃。好得既无瑕疵,也寻不到特别出众的句、词,给人的美感是一体的。所谓“入梅林,幽香来自每一朵花”,此之谓也。

顽石兄这一类逰山玩水诗写了很多,大多写得不好不孬,写得很好的也有,但不多。如《青城幽居(两首)》、《青城寄怀》等。我欣赏的还是他有真情实感、直抒 胸臆的那种诗:《先父归天十周年祭(两首)》、《悼父亲仙逝(两首)》、《清明祭父(十二首)》、《慈母逝世周年祭》等诗。这种感情过于强烈,非写不可的 诗,是真诗。这种诗有诗之本旨,跟技巧无关,跟别人的品评也无关。这就是周泽雄所谓的“写诗应‘目中无人’”。发自心底的哀痛和对世道人心的愤怒,滔滔涌 出,岂有择地之理?岂容修饰雕琢之功乎?故这种诗反而感人甚深。顽石兄还有一些如《贺胡绩伟九十大寿》、《反右五十周年有感》、《戮弒二十周年祭》、《闻在狱刘君获奖》、《下乡二十周年祭》等诗也都不错。但这些诗不宜评也不能评,它们已超越了技巧。因此,我有意选了顽石兄游山玩水诗中写得比较差的几首拿来 开刀。顽石兄多多见谅才是!

2016-05-01 08:07 星期日

文章来源:蔡楚提供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