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kVMOozy6RNNhUb1M8a690-300x210

岁月风雨可以将无穷的陈年旧迹冲刷殆尽,但是,有些时间深处的孤灯,仍以闪亮的光芒,照透历史的一隅,让后来人前行的脚步更为坚实。

“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旌旗南向,过黄河而到长江,黄浦汉皋,屡演活剧,洞庭闽水,更起高潮。天地为之昭苏,奸邪为之辟易。” 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上,毛泽东对五四运动这样评价。

时间的意义不止于开始,也在于回顾。那些形成于特定历史时期的一些思想观念,经过岁月的漂洗之后,以或明或暗的光泽,为我们提供了剔除与筛选的方便,同时,也更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弥足珍贵。

民主、自由、平等、权利、科学、创造这些在五四时期就开始发光的元素,到底如何才能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的精神引擎?

五四与公民社会成长

严复曾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判断,来阐述个人自由是目的,民主为手段;当年陈独秀曾说过,“人间者,权利之主体也;自由者,权利之实行力也”,“人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的权利和甘做奴隶的义务”。

到我们生活的年代,俞可平也曾用一句“民主是个好东西”,来表达民主对于自由与权利实现的意义。这是一个对法律制度进行不断探寻与建设的时代,这是一个公民的自由与权利不断得到主张与维护的时代。让五四时期倡导的科学与创造精神,在今天全球化经济背景下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精神价值内核,自然有着一定的时代价值。

也就是说,五四价值应该作为现实社会走向成熟的一种映射。隔着近百年的距离来看五四运动以及随后的新文化运动,现在依然可以从当年被主张的自由、平等、独立、个性、民主、科学、爱国等诸多观念中,来构画出一幅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精神蓝图,足以充当推动这个时代公民社会前进的重要思想引擎。

纪念的最大价值就在于汲取与反思。英语格言说,最好的东西是好东西的敌人。今天我们纪念五四运动,们可以更为警醒的看到今天的时代文明与传统文化之间出现的断裂,从而以更大的理性去处理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关系;我们也应该以更为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现实社会中出现的种种成为公民自由与权利的掣肘现象,以期通过在政治、经济、司法和文化上的制度实践,来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公民社会。

思想的参天大树,总是生长于特定的土壤。如果说,近百年前的那一部绚丽的青春史诗与我们今天的公民社会建设,依托着是两片不同的土壤,它们本身必然的蕴含着不同的元素,那么,今天对于五四思想,我们也不是生硬的移植。就像摩罗曾说,“我们也应当有给五四‘添上一点东西’的自信与勇气”。那么,在今天构建公民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以足够的自信与勇气,去为我们这个时代吁求的公民理想,去为公民自由与权利的实现,不断的进行制度完善与制度创新。

每个人的五四

透过历史的颜色去审视五四留下的精神遗产,或明或暗,有光芒照人,也有偏狭错位。而于现代公民,最重要的是,在五四遗产里找到一种精神力量,让作为个体的青年人,真正站起来。

这个时代的青年,许多人对五四已不再过分持以浪漫化的想象了。不必讳言,这一代的青年有着独特的心理背景与社会境遇。同样是大学生,如今天子骄子的身份底色,与五四那一代的青年是断然不同的。从某种程度讲,五四青年是缺少父爱的一代,这也正是他们具备天然的反抗精神的一种心理动因。而今天的大学生,处于家庭、学校、国家过度父爱主义的包裹下,很容易失去自我。

当然,每个时代都会给年轻人带去特定的压力。比如,今天大学生面对就业困境、情感焦虑、价值溃散,他们的双腿轻易就在现实的门槛面前软了下去,很多人面对“撑起国家与民族之重”这样的命题,就会显得一脸茫然与不屑。

然而,青年,注定是要勇担历史重任的。既然五四运动是近百年青年人最好的政治范式,是青年参与社会变革的不朽样板,那么,纪念五四,就应该让今日之青年重新认真的去盘点五四精神遗产,来弥合今日青年那种缺乏独立精神与社会责任形成的心理断裂,催发他们成为具备政治理性与智慧责任的时代主体。

时至今日,对五四精神遗产,绝不再是简单地的继承了,而应要有所反思。过去一提到五四,人们总离不开“现代”、“传统”、“启蒙”、“民主”、“科学”之类的“关键词”。的确,“德先生”和“赛先生”是依旧年轻的,但是,过多的沉浸于空洞的口号和僵化的概念,又实在是无益的。更何况,离开对特定历史真相与细节的精细还原,离开对这些宏大叙事背后个体精神命运真实探究,固执地停留在昔日“现代性”的想象中,本身只是一种无益而虚妄的文化焦虑。

也正是基于五四的复杂多义,也正基于纪念五四离不开清晰的价值梳理与精神反思,我们才认为,纪念五四九秩,应该摆脱这种宏大的叙事,来为今天的青年带来个性解放与权利自主的公民意识。换句话说,纪念五四,是全体青年人的五四,更是每一个青年人的五四。现代公民内心如果没有笃定的“一个人的五四”,那才更应该是历经近百年沧桑烟云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留下的最大悲哀。

今天我们在谈论五四的时候,也很少有人愿意去谈论那个时代具体的个人,或者只是简单地把那些五四精英符号化,来作为整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种表征,这实际上是一种大遗憾。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这是五四留下的精神财富。其实,这种独立,从来都不是离开人性本质与生活经历独立存在的。比如,即便是五四精英陈独秀与胡适,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分裂,既有《新青年》内部的分裂,也包括这些个体不同时间段的思想断裂。

这其实意味着,对于五四人物,我们不应该再去简单地进行标签化与表征化,而必须意识到,在这些人物身上,那种发现自我、追逐个性与自由,才是最有价值的东西。而他们这种个体人性与自由的探索,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未成功。这一切,都应该启迪这个时代青年,在多元社会格局下,如何缔造他们自己的个性自由,如何在个体权利的张扬中,去融入现代公民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的秩序。

五四思想是需要梳理、反思与超越的。很显然,一个要想在纪念五四上有所精神创新,就不能简单包裹在一种泛政治化的语境下,也不能只是用宏大叙事地方式来书写。它只能有一种产生途径,那就作为现代公民的青年,要通过克服那些对他们个体命运形成重大掣肘的时代障碍,来获取每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实现,重新建构起自己的思想脉络。

这就是可贵的“一个人的五四”。个体的,才是社会的。当每个现代公民内心都有了笃定的“一个人的五四”,就会织成这个时代公民诉求于思想支撑,每个年青人也才会获得真正站起来的精神力量。

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

五四这一天,在现在很多人眼中,多少有些稀松平常。尽管媒体还是会适时让五四这面旗帜从岁月的幽暗中浮现出来,但是,程式化与符号化的应景叙事,也不过是聊胜于无。

以纪念的名义进行集体歌唱,来藉此表达宏大的主题,这种纪念方式,这种文化选择,有应然之义,不足以厚非。纪念,是为了拒绝遗忘。但绝对没有多少人愿意总是面对难以击中心灵的庸常纪念。所有的纪念,最后终究都是为了濡污人们心灵,催生文化行为。

我以为,纪念五四的重要意义,应该体现于改善个体对待生活的方式,来唤醒每个人心中的积极自由,

五四,说到底,也就是特定年代的中国救赎。五四时期,曾经让很多人为那个年代而绝望,但又有更多人投入到对未来命运的探索中。宪政、法治、科学、民主、自由,这些大词,都成为五四时期标注的中国路。历史最后选择了什么,很重要。而现实又将选择什么,更重要。

最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不能偏离热爱生活。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被生活热爱。一个国家的公民都能积极生活,这样的国家和社会才会真正前途无量。

“启蒙仍然是这个时代的重大命题”,袁伟时先生在谈及五四时,这样强调。他说,启蒙最根本的精神是启发公民认识个人的自由权利不容剥夺,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予以保障。在今天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侵犯公民自由,剥夺公民权利的现象,仍然是悬在头顶上空不知道何时会落下的绳索。仍然作为启蒙的纪念五四,价值指归当然也就在于人的解放与人的自由。只有活得更自由,更有尊严,生活才值得热爱。

关于人的自由与幸福,从很多世界文献到各国人文导师,都有过太多重要论著。比如,1776年产生的美国《独立宣言》,就讲到人生来就有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1789年法国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提出“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从五四时期到今日中国,这些观点被反复拿出来强调。也说明让每个人都过着有尊严自由,有权利保障的生活,就是人类一种普适而又伟大的价值追求。

这些年,胡适越来越被推崇。而胡适最崇拜的,则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受客观历史现实的影响,中国人纪念五四的话语经过了历史的嬗变过程,从国家政治往社会文化在不断过度;另一方面,无疑就是胡适倾心渐进式社会改良的选择,更符合常态人生,更尊重自然人性。事实上,他的个人主义与自由精神,也同样标注着独立的人格。

这一切,其实都是在唤醒人们更加热爱生活,都是要让人在尊严与权利面前站起来,而不是莽撞地走进个人幽深的死胡同。胡适是一个思想表达者,是一个实验主义者,他引导民众与改良社会的方法,显然与鲁迅那种对腐败权贵彻底决裂的姿态不同。只是,历史在对胡适进行选择的时候,发生过重大的迟疑。但是,在纪念五四的现代社会,无数重新对胡适进行仰视的目光,又足以证明,纪念从来不只是在复述历史,它的价值在于注入新的时代元素,来对当下的现实产生意义。

今天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今天是一个丰富多采的社会,今天也是一个更加重视个人尊严、自由与权利的时代。没有什么比关注每个普通生活的真实感受更重要,没有什么比懂得感同身受更具有人文关怀。现实已经不再需要高调激昂的虚妄口号,那些说了千万次的语词,其实都是为了人更好的生活,都最需要实实在在的践行者来支撑。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强调“实践论”,强调以实实在在的公民行动,来做那些对社会真正有益的事,来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纪念五四,需要回到人的解放与自由上来。走过历史,今天的生活值得珍惜。我们只有真正倾听每个普通人的故事,尊重普通公民的内心感受,呼唤所有人一起热爱生活,才能真正打动人们心灵,让生活被更多人热爱。

告别“关起门来纪念五四”

这些年,每到五四这一天,很多人都会问,“会有半天假吗?”。事实也证实,属于年轻人那半天“法定假”,在很多地方基本都是泡汤了。这当然让很多年轻人很不爽。当然,更不爽的,还有一些知识精英,他们觉得关注五四,掉进这种与民主、科学无关的发言泥潭,是年轻人精神矮化,缺少大情怀的表现。

国家规定14到28周岁的青年,在五四这天可以放假半天。问题是,在现实中,很多单位不执行,这本身就是不尊重权利的表现。要讲民主,尊重权利就是基本的前提。“五四不放假”,把年轻人关在门里边,也不适合进行纪念。

如今纪念五四,应该告别“关起门来”的思维方式。不论是年轻人,还是各个社会领域的社会精英,要真正纪念五四,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开放。众所周知,五四之所以伟大,就在它极大凸显现代民主与科学的前提——自由。有开放才有自由。很显然,把年轻人关在家里,关在单位里,不利于自由,不尊重权利。

回到这场伟大运动的源头,回到这场运动发起人的源头,是纪念五四无法绕行的选择。这个话不难理解,这场伟大运动绝不只是纸上谈兵,关起门来讨论完成的。五四让年轻人不再只顾读书,不管闲事,而是走上社会,组织社团,关注政事;让那些文化精英进行各种演讲,创办出版物。于是,年轻人与社会形成遥相呼应,共同推进社会发展。

从这个背景来看,五四半天假的泡汤,不是什么小事情。都说现在年轻人“小我”泛滥,缺乏爱国情怀。可是,爱国是需要开阔空间的。这种空间,依我看,既不能思维空间狭隘,也不能生活空间封闭。历史学家唐德刚有种“床上爱国主义”的说法,是说抗战时日本妓女充当慰安妇,为赚些外快,经常偷偷越界委身于华民。“华民为向日本天皇泄愤、雪耻,也不惜作阿Q、开洋荤、出重价,在一个日本女人身上抗日救国了一番。”这样的“爱国”当然丑陋无知。现在,把五四那半天用来纪念的时间剥夺了,把年轻人关在门里面,就算有的单位还搞点活动,这样“关起门的纪念”,空间也太小了,不可能产生纪念效果,当然要反对。

纪念五四,往往都和后来的新文化运动联系起来的。今天纪念五四,也多体现在文化纪念层面。文化到底是什么呢?对这个概念的阐述,我看过的绝不下于百种。印象最深的,则是龙应台的多种叙述。比如,她说,“文化不过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的确,到今天,我们看待文化,要走出单纯的知识理念视角,走向人的行为习惯。从这个意义讲,纪念五四,更不能关起门进行,年轻人需要走出去,走上社会,去呼吸自由的空气,去以积极行动践行国家公民的责任。

民主与科学,也绝不简单是封闭在一角,写出来、唱出来、喊出来的。龙应台还有过这样一段精妙阐述,“当整个社会都将文化轻忽地理解为茶余饭后的唱歌跳舞,矮化为少数精英的个别需求时,政治人物也就理所当然地蔑视文化。文化,当人民自己松懈的时候,它就变成强人的合唱指挥棒,政客的仕途垫脚石。”

说到底,文化属于每个人自己。我曾强调,“现代青年都应笃信一个人的五四”。意思也是在说,文化的纪念与继承,说到底,只能是每个公民独立进行自由选择的事,来让公民按照自己的文化判断,注入他所需要的时代元素。那么,让年轻人走出去,让知识精英懂得在五四精神中铺上时代底色,极其重要。

走出去,看到这个时代的颜色,不能“关起门来纪念五四”。我希望发牢骚责怪单位不放半天假的年轻人,如果哪天争取到了这样权利,请珍惜这份自由,懂得这份它的真正来处是与五四有关;同样,我也希望那些责怪年轻人太过“小我”的知识精英,也要走出去,不要只守在书斋的一隅谈论五四,而像这两年很多知识分子那样,以积极行动投身社会实践,来践行现代公民建设社会的责任。

来源:思想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