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以来的台湾政治风向,受到海峡对岸风势变动影响,彷彿进入颱风季节的低气压。在北京强力打压下,两岸关系充满不确定因素,从延迟许久方任命的海基会董事长田弘茂,到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和国际民航组织大会,北京都强力施压,阻止台湾代表依往例与会;并在中断两岸海基会和海协会准官方交流的同时,多方高调以“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要胁民进党蔡英文政府。杭州G20强国峰会期间中美首脑会谈,奥巴马出于交换需求,特意重申尊重两岸“一个中国”的立场。美国国务院事后新闻稿则强调华府仍坚持《台湾关系法》并无改变,为台湾各界不同解读留出空间。民调显示此时蔡政府满意度下降,且有民众对两岸政策不满高达一半以上。中国大陆媒体对此幸灾乐祸,争相报道。他们忽略了,很多亲绿民众都在表达强烈不满,认为蔡政府对北京压力表现过于软弱。北京依赖施压,最多可以收买政商精英,在民众当中,却只能激起反弹。香港立法会选举,泛民主派和本土派打破了亲北京建制派以三分之二席次控制立法会的多数,取得重大进展。两年前雨伞运动以来社会风向的大幅转变,不容忽视。这是观察北京对台姿态的有力借鉴:不从尊重民意入手,两岸只会愈益疏离。

强国君临天下的北京

近年来,大陆那些“北京共识”、“大国崛起”、“复兴之路”的喧嚣日渐平息,中国作为超级大国,已经是北京统治精英内化于心的基本判断。既然以前是“弱国无外交”,现在当然要充分运用强国地位。强权外交成为北京自我确认的准则,而且主要用于对付亚洲邻国。前外交部长杨洁篪曾在东南亚联盟峰会发言时公开表示,中国是大国,你们都是小国,这是必须承认的事实。言谈中既没有与邻国平等相处的意愿,也缺少肩起大国义务的可信承诺。管控国内舆论时,当局鼓励民众中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专业或业余的智囊们,不但常常追忆“老年间”朝鲜、越南、沖绳都是天朝藩属国,而且考证出泰国、婆罗洲(东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也都曾在华人统治下,有过争相以向北京朝贡为荣的阶段,位于各国之间的南海,自然是历史上早已属于中国的,根本不屑理会其他声索国。

南海争端清楚显示出北京目前外交实践中,威胁恫吓收买拉拢数管并下、那种力求当地政府屈从于北京意志的策略。一方面,直到杭州峰会,习近平还多次重申在台海和南海争端中要坚持“和平”与“谈判”;另一方面,北京拒绝与东盟国家集体磋商,只接受能够有效施加压力的单一国家双边谈判,并操作老挝和柬埔寨多次阻挠东盟寻求内部共识。就在杭州峰会同时,北京还向有争议的黄岩岛海域加派海警船只,并通过官方发言人嘲弄菲律宾的抗议是“小题大做”。这是在菲律宾赢得南海仲裁结果肯定,而且是奥巴马刚刚向习近平提出中国应当尊重仲裁结果之后,可见北京“不战而曲邻国之兵”时日增的自信。新任菲律宾总统如果以为推开美国就能从北京手里赢回黄岩岛,恐怕是过于轻信了。而如果黄岩岛早晚保不住,则他在国内的政治命运将面临夭折,这是民主制度对他的制约。

北京实行典型的霸权主义操作,在“和平”表象下削弱小国外交主权,将小国政治变成延伸大国意志的代理人之争,台湾对此应该并不陌生。这也是北京以“九二共识”为杠杆,对蔡英文政府持续施压的重要背景。北京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以马英九政府时期台海明确接受“九二共识”的前例作为恢复交流的条件,掩盖了那八年里“中华民国”及其公民在各种场合被抹杀被欺侮,导致台湾民众对只有“一中”没有“各表”的彻底失望。台湾的南向外交,因此也需要与强国有所区别,对强国有所警惕。

改革的愿景与支绌

但国民党大选挫败却并非全然出于北京操弄。即使在强权外交阴影下,各国民众追求政治自由和民主参与的意愿仍然无法压抑,在东南亚和东亚各国都抛弃了以往威权历史,取得世人瞩目的进步。台湾是这一潮流的重要成员,正走在继续改革深化民主的道路上。今年政党轮替的最大特徵,在于两年前的太阳花将多年默默耕耘的社会运动和新兴青年的政治热情集结在一起,在长久纷扰的蓝绿对立之外,表达出民主体制需要社会愿景支撑的确切要求。

去年竞选期间,三位总统候选人已经将“正义”一词纳入台湾政治文化主旋律。新科立法院和新政府过去几个月正在向这个方向努力。七月份三读通过的不当党产条例,即是在“转型正义”名义下推动。即将举行的司法改革国是会议和计划于明年初召开的年金改革国是会议,官员和政治人物都明确表示是为了实现“司法正义”和“世代正义”,应该都是基于完善社会建构的长远目标。要改革就会有阻力。年金改革尚未确定方案,军公教人员已经发起十数万人的大游行,反对“污名化”,反对剥夺既有福利。但军公教退休年金与刚入职的青年世代陷入低收入和退休无保障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而且给付基金面临破产难以为继,必须改革已是不争的事实。司法改革则较为复杂,虽然社会共识相当高,但如何着手却是人言人殊,而且法界人脉多年积累,盘根错节,隐蔽的阻力很可能来自多方面,必须警惕最后改成一个半途而废的四不像。

这正是劳工待遇改革面临的情况。时代力量在立法院坚持劳工应享有每周两天法定休假,民进党折冲后通过一天法定一天轮休的“一例一休”方案。孰料,劳工团体表达不满的声音迅速被工商界方面来的噪音淹没,尤其是主流媒体,全是攻击新法阻止僱员在必要情况下连续工作“权利”的评论,似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远比台湾进步的劳动法规早就瘫痪了那些国家的经济生活。七大工商团体,为此至今拒绝参加原定在劳动部主持下关于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劳资谈判。行政院决定将新法规退回立法院,支持新法规的民进党立委还受到指责。劳工低待遇是台湾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根源,民进党政府如果不能坚持改革,新政府致力于社会进步的努力和形象将受到重大挫折,从提高社会需求入手促进经济的努力也将落空。

动向2016.10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