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前二年曾到我的家乡──江苏某某市视察,地方报纸也作了报道。但新闻报道历来处于呆板、僵化状态,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禁忌,因此有些不便人知的事件,无法见诸于报端,于是这些轶事通过参与者的口口相传,渐渐流散成街头巷议。今天,我梳理出来,以让世人从另一侧面再了解朱镕基。如有歪曲失实之处,请朱先生及有关方面海涵,请勿生气、上纲上线。

朱镕基来我市住在市政府所属的雅兰饭店。为他的入住,雅兰作了一番准备,比如掌握了他的生活习惯,特地在他的居住处精心打造了厨房。据说为下塌之处,地方官也花了一番心思,有消息说,宾馆之间竞争得比较厉害,倒不是为了分一杯羹,赚点铜钿,而是希望能得到大人物光临的荣耀。大家都希望敬爱的朱总理能住到他们那儿,尤其是虞山饭店。虞山饭店是本地数一数二的老牌饭店,面朝青山、交通方便、且靠拢古迹“言子墓道”,曾接待过李鹏、好像还有早期未做总理的温家宝先生。凭心说,虞山饭店接待高级宾客的能力是一流的,而且厨师的烹调技艺也获得一致好评。比如切成一方块一方块的红烧肉,我们这儿叫“四喜肉”,浓油赤酱、香气四溢,李鹏吃了啧啧赞叹,宾馆深感荣幸,后来这菜名的绰号便成了“李鹏肉”。借朋友的光,我偶有机会到那儿当“应伯爵”,都要吃这道菜。竞争的结果,朱镕基的随从人员就住在了这里。而他则下榻雅兰饭店。有人说,雅兰饭店比较幽静,朱镕基才图个清静。

据说,朱镕基的三顿六水十分简朴,自己在居处烧菜煮饭,与爱人一起吃,好像还有个保健医生与他们一起进餐。菜肴也非常简单清淡,并非是市价奇高的食品。朱对身体保养比较当心,临睡前,好像还服一些保健胶囊之类的养生补品。对服务员态度和蔼很尊重,见面时也有三言两语的家常交流。另外,从跟地方官对话的内容中,可以知道,朱镕基来我市曾做过比较充分的准备,而且对古典诗词以及清代本地状元翁同龢有着很深的了解。

朱的随从人员住在虞山饭店,住得舒服,吃得舒服,身心十分自由,基本像度假。桌上的小菜有肥大罕见的海中珍品,好像是三、五斤重的黄鱼或者是手掌宽的带鱼,或者二者通吃。还有几只名贵的菜,我生怕惹人家生气,只好保密。一桌菜肴,人均标准是800元,也就是说,十人一桌,吃顿饭就要花费八千元。第一次听见这数目,我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毛病,可人家再说一遍,仍然是这个数字。我每月工资才500元,可想而知,听到这个数目,我内心受到何等的震撼。我宁愿相信,这是造谣,给中央首长抹黑,宁愿相信这是他们一天甚至一星期的伙食标准。

我出身乡镇,少见世面,不知如何消费那八千元。曾私下问一个见多识广者。人家说:“还不容易!吃盅鱼翅,嚼盏鲍鱼,外加二三瓶XO或茅台,八千元恐怕嫌少吧。”

其实一个人的肠胃容积有限,一杯酒、一只蟹、一块肉、半条鱼,一碗汤饭,人均不过50元,就可以满足需要。何况吃了上顿,还有下顿在召唤着他们。可为何不积德,要摆这么大的阔气,来浪费百姓的血汗呢?

从以上事实来看,可以说,朱镕基的人品在共产党的官员中是杰出的,无可非议的,一代清官是当之无愧的称号。可惜他只是满足于洁身自好,对下属的高消费眼开眼闭。

一国资源总是有限的,大家都像商纣王、隋炀帝那般消费,任你泼天的财富都要吃完。现在听说,公务员又要加工资了,(我并非与公务员过不去,请原谅。有些地方,的确财政困难,公务员连正常的工资都要拖欠,但至少京沪、江浙一带、珠江三角区,公务员加薪可以免了。)我真为国库的钱财担心,长此以往,我不知道有哪个政府供养得起如蚂蚁般的、胡吃海喝的高级公务员。我有个在别人眼里或许很幼稚的想法:如果将这些吃喝钱,还有加工资的钱用在农民及下岗职工身上,这多少可以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要知道,社会动乱对上上下下都没好处。另外,社会正常了,杜导斌们也用不着不顾自身的安危振臂呐喊。写到这里,我真为杜先生难过。我不知道他这个冬天在监狱里如何度过,也不知道他的妻儿目前的情况如何!

江苏/陆文03、12、9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