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笔会动态 报道 报道 廖天琪: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UPR)十七次会议侧记(2013年) 3 月 22, 2013 editor 受到国际笔会的邀请,本人会同伦敦总部的Cathy Mccan…
余杰:透过屏风看中国的崩溃与新生——读毛姆《在中国屏风上》
美国社会学奠基人罗斯教授在清末民初到中国访问,将对中国的观察…
《自由之笔》第十八期:胡平:刘霞的一封旧信
——“还刘霞自由”活动致辞 我和刘晓波刘霞是老…
欧阳懿:教育学院:万马踏沙或无形的泥淖(1987年-1989年)
(接上篇) 教材陈旧,上课很无聊,讲师和教授自言自语,同学要…
欧阳懿:教育学院:从鲁迅到琼瑶(1987年-1989年)
(接上篇) 尽管处在连接川渝两地的交通中点,但物产单薄,与外…
欧阳懿:教育学院:革命文本的阅读(1987年-1988年)
(接上篇) 我现在是在教育学院学习和生活了,现在是指公元19…
欧阳懿:遂宁中学:我读故我在(1984年-1987年)
(接上篇) 1984年8月,因有人装怪捣鬼,我没能得到重点高…
欧阳懿:阅读的空白与干涸的心灵(1982年-1984年)
(接上篇) 中国农村社会的人们要改变自己的社会角色的途径不多…
欧阳懿:小小书贩子(1980年-1982年)
(接上篇)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到人民公社的初中上学了。…
欧阳懿:故乡和民间文化(1973年-1982年)
(接上篇) 对于广大的中国农村社会而言,以文本作为文化传播的…
欧阳懿:少年不识书滋味(1974年-1982年)
(接上篇) 少年一阳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动文化大革命后出生的…
欧阳小戎:自由的城堡——为欧阳懿先生《心灵城堡》序
(接上篇) 当候鸟纷纷离去, 我在霜雪的北国 为你编制一片遮…
欧阳懿:糊里糊涂的阅读经赠美女张涛——《心灵城堡——一阳阅读史》代序
闲居成都三年,渐渐与张涛熟悉。 张涛不是美女作家那种因为是女…
张永攀:温暖的683路
在北京第一次见到这么温暖的售票员阿姨。 我特意看了一下她的号…
王丹:习近平是谁的儿子
2013年11月11日 看到这个标题,一定会有读者说,这不是…
王丹:谁是撕裂者?
2013年11月04日 前不久,中国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
朱健国:三敬何家栋
海内外学人钦敬的何家栋先生,不幸于2006年10月16日12…
王丹:中国的不确定性
2013年10月28日 即日起,我将在这里开设专栏,按照编辑…
《自由之笔》第十四期:张裕:六十四载文字狱 赶超历史二千年
《从王实味到刘晓波:中国当代文字狱囚徒编年录》序言 &nbs…
《自由之笔》第十四期:廖天琪:惊心动魄生死书
——《从王实味到刘晓波:中国当代文字狱囚徒编年录》发行人后记…
廖天琪: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UPR)十七次会议侧记(2013年)
受到国际笔会的邀请,本人会同伦敦总部的Cathy Mcc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