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文学艺术一门,在《追忆》里读到的,在我看来就要比任何一部专门的艺术史还要丰富。

201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法国文学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这是法国文学的第14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自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以来,法国作家是获奖最多的国家。前三位是法国(14次,包括2000年的高行健)、德国(10次)、并列第三名英、美国(9次)。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苏利·普吕多姆,也正是法国作家。在如此众多的获奖者中,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尽管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在1984年时就被法国《读书》评为欧洲十大作家之一(排名第六),但是普氏却没能进入法国诺奖14人名单。这让后人唏嘘和不平,这则小文在庆贺法国作家2014年再一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作为一种“追忆”,谈一谈普氏《追忆似水年华》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里呈现的文学景观——文艺百科全书式的景观——便可见普氏在法国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被称为法国的第一号种子选手。至少在1984年《读书》评选“欧洲十大作家”时,普氏在法国作家的候选择名目里排名第一。

作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长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据说法语原版共十五卷5000页,汉语译本(译林出版社)的汉字有240万字,页码惊人的2259页。就我读书经历来,恐怕再没有比马塞尔·普鲁斯特的这部小说长的了!不是说这部小说长就是巨制,而是以其浩繁丰富而扬名立万。无论巴黎还是外省(“外省”是只有法国文学才有的元素和术语)、无论城市还是乡间、无论上流社会还是底层平民,小说以“我”为主视角、以“意识流”为叙事元,把虚构、非虚构,以及类似哲学论文、史学论文统统混搭于一起,天马行空、光怪陆离、五光十色,让世界喜欢小说的人们会在一场似乎永远都不会散去的盛宴里,饕餮朵颐。就文学艺术一门,在《追忆》里读到的,在我看来就要比任何一部专门的艺术史还要丰富。更为精彩的,因为,这些艺术百科书般的场景,不是孤立的没有生机的词条,而是全部置身于书中“我”的亲历亲为和直接感受之中。

仅就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这是《追忆》七部最先出版的一部)里所涉及到的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就我粗粗统计,诗人、小说家、戏剧家计有20人,画家计有21人、音乐家计有13人、另科学家哲学家史学家计有26人。众多的文学艺术名人进入到《追忆》,虽然对于普鲁斯特来说,有些炫耀,正如法国杰出的传记作家莫罗亚所说“我们时代没有任何作家比他更有学问,更为懂行”。但是,这些置身于活着的“我”的视角里的文艺百科,鲜艳透明,活灵活现。在绘画里,从小说所引的画家和画作来看,几乎就是一部欧洲的文艺复兴绘画史。最早涉及到乔托。乔托(1266-1337),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画家和建筑师,一般地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创者,被誉为“欧洲绘画之父”。《追忆》一书里,不只一次提及到乔托和乔托的名画。最晚的提及到法国画家居斯塔夫·莫罗(1826-1898),莫罗除自家是一位极有成就的象征主义画家外,莫罗有两个学生更有名,一位宗教画家之一乔治·鲁奥,另一位则是鼎鼎大名野兽派先驱亨利·马蒂斯。在文学家里,除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作家作品经常用在书中亮相外,《追忆》几乎包罗了法国从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期最重要的作家。在这些作家里,看得出,普氏最喜欢的剧作家是拉辛,最喜欢的诗人是波特莱尔、最喜欢的小说家雨果。作为法国戏剧三杰(高乃依、莫里哀、拉辛)的拉辛,是一位集法国十八世纪戏剧大成的剧作家,是一位在法国人看来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人。不仅在《追忆》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里经常被提及,拉辛及其剧作在后来的几部里也被提及。不知怎么的,普氏对拉辛如此深爱,却对拉辛的前辈高乃依有讥谕。譬如《追忆》第一部里就有拿高乃依剧作里的事件开玩笑的描写。普氏不仅博学,重要的是普鲁斯特是文学艺术罕见的天才。天才的创作者和天才的鉴赏家。就在第一部里,譬如音乐几乎涉及到文艺复兴之后的十八世纪十九世纪整个欧洲大陆的音乐家和音乐作品。从莫扎特到贝多芬,从贝多芬到瓦格纳,从欧洲的古典音乐到与作家同时代如法国钢琴家和俄国钢琴家等音乐家。不仅是涉及,不仅一般的蜻蜓点水。普氏的音乐素养之高定与当时的一些音乐家不分伯仲,其痴迷几乎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与作家的身世有关)。书中有这么一桥段:一个用钢琴和小提琴演奏的一个乐句(不知指的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还是指的瓦格纳的歌剧《歌唱大师》),普鲁斯特用了整整四个页码来谈自己的感受。而这四个页码的欣赏文字,几乎句句美轮美奂。

1954年Éditions Gallimard(伽里玛出版社)出版整套《追忆似水年华》时,由当时最负盛名的传记作家和评论家安德烈·莫里亚(1885-1967)作序。《序》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对于1900年到1950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美国著名作家《大英百科全书》编委会成员克里夫顿·费迪曼在他那部在英语世界有极高影响的《一生的读书计划》一书里,是这样介绍《追忆》的:“这是到目前为止写得最长的第一流小说”。在《一生的读书计划》里小说的推荐,一共推荐了33位作家的44部作品(狄更斯有7部),法国作家共有六位七部作品(巴尔扎克两部),其中就有《追忆》。请注意,“第一流”这一界定,给予了不同于对其他作家的崇敬赞美。

《追忆似水年华》的出版印行,一开始并不像后来大红大紫炙手可热(这与许多艺术大家及其作品的命运十分相似)。《追忆》煌煌七大部,大约在1914年就基本完成,但出版却很是坎坷,如第一部就是作家1913年自费出版的。虽然作家生前,已经其本出齐,但是要等到作家1922年去逝后的1954年,才由伽里玛出版社在《七星丛书》以评注本的方式出齐全套。1954到2014,正好是中国纪年的一轮甲子60年,1914到2014正好整整100年。读一读普鲁斯特的这一部巨著,想来应是别一番趣味。尽管如《一生的读书计划》一书里所说:《追忆》一书“优点虽多,难处也不少”。也许要读完240万字《追忆似水年华》,就是“难处”之一吧。同时也是法国文学丰厚的标识之一。奇怪的是,最赋盛名也最悠久的读书杂志,法国的《读书》在1984年即2014年三十年前,发起了一个在全欧洲投票遴选“欧洲十大作家”的活动,评选出来的“欧洲十大作家”,没有一个有诺言文学奖头衔的,欧洲十大作家的排名是:莎士比亚、歌德、但丁、塞万提斯、卡夫卡、普鲁斯特、托马斯·曼、莫里哀、乔伊斯、狄更斯。

来源:共识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