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大讲了三年对外传播。这个课原本是介绍中共对外宣传的经验教训,我把它扩展为不同文明类型的对外传播,包括三大宗教的扩张史。其中自认为最具学术意义的发现是,从地理空间角度我为人类文明拓展现象划分出五种类型。它们分别是:洇染型、冲积型、风散型、潜流型和飞地型。

一种文化未经特意“推销”,也未发生明显的转折性事件,而是日常地、润物无声地浸染着,改变着周边的文化,从而使自己的地盘不知觉地变大,即属于洇染型对外传播,就像一滴墨水落入清水之中,不断向外扩散,洇染周围。藏族过去只有贵族有姓氏,普通民众没有姓氏。受周边民族,特别是汉族的影响,近些年普通藏民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姓氏,可以视为洇染型对外传播的个案。

某种文化像河流的冲积扇一样,从山口冲出,渐渐地,有时可能是迅速地拓展自己的地理空间,即属冲积型对外传播。中原文明在东亚大陆的逐步扩展是一个典型,起初发祥于河渭地区,随后在黄河下游冲积扇上铺开,北上燕赵,南下江淮,不断推进。西亚、中亚、北非、西非的伊斯兰化,也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型对外传播个案。伊斯兰文明冲积扇形成的过程更迅急。中华文化冲积成现在这个地理格局经过了一两千年的时间,而当今伊斯兰文化格局则是在穆罕默德及其之后一百年之内,如一道铁流,迅速冲积而成。

有时文化传播就像蒲公英的风散种子,因由某一力量,飘散传播到各地,这叫风散型对外传播。基督教的宣教士就像一枚枚宗教种子,天女散花一般被教会差遣到世界各地,弘传教理。每一种宗教,在其发展史上都流下或多或少或浓或淡的风散型对外传播的痕迹。以三大宗教为例,基督教最突出,佛教次之,伊斯兰教最弱。佛教入中土是西域高僧传来的,至今佛教在中国社会仍然呈风散状态。伊斯兰教是一种全民宗教、生活宗教,专业宗教人士基本随着整个社区而动,像基督教传教士和佛教高僧那样形单影只远赴绝域弘扬圣教的情形并不太多。

潜流型对外传播,又可称地火式对外传播,是指一种信仰初生,或一种文化初抵异域,不被允许自由生长,只能如伏流暗河一般私下向外传播。每一种新宗教、新思想几乎都经历潜流传播阶段。耶稣和使徒之于犹太社会,穆罕默德之于当时阿拉伯人的泛神信仰,中国的太平道教和洪秀全的拜上帝会,莫不如此。五口通商以前,基督福音在中国境内不准公开传播,少量流传都属于潜流形式。中国共产党早年印刷苏俄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品,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时期。当时有一本杂志叫《布尔什维克》,为躲过国民党检查机关的眼睛,封面印成“少女怀春”。

飞地型对外传播又可以叫做蛙跳式对外传播。许多以移民为主体的对外传播多半属于这种类型。北美洲的英国清教文明之于英国本土文明,中南美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文明之于伊比利亚半岛的葡、西本土文明,闽粤地区的客家文明之于中原文明,都属于飞地型对外传播。公元前587年,尼布甲尼撒二世攻陷耶路撒冷,把犹太人捆绑起来驱赶到巴比伦城。巴比伦之囚五十年里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未被同化,使得巴比伦城里有一块犹太教文明的飞地。全球各地的唐人街文化,也是一种飞地型对外传播。改革开放以来在北京形成的浙江村、温州村、韩国村,是最新的文化飞地。

飞地型与风散型不同。前者是群体迁移至新地,从而将他们的文化也带到新地,移民性的文化外传属于这个类型;后者是单个或几个先驱人物到达新地方,就像环境学上的先锋植物,然后由他们影响本土居民,从而实现文化外传,传教士是此类型的典型主体。

除此五种之外,还可以析出第六种类型,即混合型。比如一块飞来的异地文明,逐步感染周边地区,使之发生变化,就是飞地型与洇染型的混合型。明末宫廷里,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太监宫女,中至京官廷臣,在传教士的影响下,许多人皈依天主。经过传教士的艰辛努力,周围的本土居民皈依基督教,这种情形属于风散与洇染的混合型。

凡传播必涉地理空间。循着地理空间的维度思考传播现象,饶有兴味,愿与学界同道共享此一孔之见。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