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的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J.D.塞林格《麦田守望者》

01

冯唐写过一个段子,关于塞林格的。

说,曾经有一个小说家,严重抑郁,平常呆在人烟稀少的纽约远郊区。实在吃腻了自己做的饭菜,实在厌倦了自摸用的左手和右手,就一路搭车到纽约,在电话黄页里找到当红女影星的电话,打过去,说,我是写《麦田守望者》的塞林格,我想睡你。然后,他就睡了那个女影星。

这个段子的真实性无从考证,塞林格写过《麦田守望者》,确实长期隐居在郊区,也睡过女影星,但是不是就这样打个电话过去说我要睡你,然后就睡成了,没人知道,塞林格从来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各种关于他的传闻。

冯唐写这个段子时羡慕之情溢于文字,感叹了一句,“这,很了不起,但是和钱没有任何关系。”不过塞林格其实也很有钱,一本《麦田守望者》就在全球卖了超过6500万册,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关于《麦田守望者》,还有一个骇人听闻的故事,这个倒是真的了。

1980年12月8日晚,马克·查普曼掏出手枪指向约翰·列侬,枪上盖着一本《麦田守望者》。查普曼向列侬连开了5枪,然后从容坐在街边,读起这本小说。他告诉警察:“这本书是写我的,我就是霍尔顿。”

J.D.塞林格的一生就是因《麦田守望者》而成为传奇,又因避世隐居而成为传说。

8年前的今天,2010年1月27日,塞林格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1岁。

02

1919年,J.D.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

他的父亲做奶酪和火腿生意,是个成功的商人,老爹希望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当一个培根大王。但塞林格似乎天生对学习没兴趣,中学时退过学,后来草草读了一年军事学校,又读过两所大学,也都以退学结束。

然后他就过起了泡吧泡妞的富二代日子,关于塞林格是如何开始写作的,在传记电影《麦田里的反叛者》里是这么讲述的:22岁那年,在他整日混迹的爵士酒吧里,他邂逅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16岁的女儿乌娜。

乌娜问塞林格是干什么的,塞林格说我是个作家,乌娜又问,那你有什么出版的作品吗?

于是塞林格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夜校跟《story》杂志的负责人惠特.伯内特学习故事写作。关于这个故事我并不是太相信,但大家总是需要一个理由开始写作,为了爱情开始写作对于富二代来说是个很好的解释。

但在塞林格后来的人生里我们不难发现他经常是不按逻辑出牌的,所以大家如果不愿意相信塞林格是这样开始写作的,也可以跟我一样存疑。

不过塞林格初期的写作并不顺利,不断收到退稿信,直到《纽约客》刊登了他的几个短篇小说,但也仅此而已,和很多初窥写作门径的文学青年一样,塞林格没有勇气写长篇,在创作这条路上也并没有表现出雄心壮志。

不过他倒是追到了乌娜。


《麦田里的叛逆者》剧照

03

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23岁的塞林格参军。

而他的女朋友乌娜,在塞林格参军一年后,就成了卓别林的妻子,对,就是那个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那一年卓别林54岁,乌娜18岁),而塞林格还是通过报纸上的消息才知道的。

这件事无疑给了塞林格很大的打击,或许比他参战的诺曼底登陆战和阿登战役亲眼目睹身边的战友战死打击更大。

在那些难熬的日子里,他开始靠写作来排遣痛苦,一篇曾经被搁置的关于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的短篇故事陪着他度过那些艰难的日子,在他的短命爱情被人嘲笑时,在他趴在战壕里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时,在他目睹战友死亡心绪不宁时,他总是拿出铅笔和纸片,写霍尔顿的故事。

但战争中的打击还是让他精神崩溃了,1945年,他因精神问题住进医院,离开了战场,也无法继续写作,一拿起笔就手抖,写不了任何东西。

战争结束后,塞林格靠那时在美国忽然流行起来的灵修慢慢修复了自己内心的创伤,重新开始写作。

1950年7月,《麦田守望者》面世,这是塞林格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写的就是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的故事。

16岁的富家子弟、中学生霍尔顿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只身在纽约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旅馆,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故事很简单,但很多人觉得霍尔顿脑子里的念头,说的话,都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们的内心。

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种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对自己内心的困惑。在苦苦挣扎中,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注定会不时去寻找一些他们自身周围所不能提供的东西,要么他们自以为自身周围无法提供,所以放弃了寻找,他们甚至在还还没有真正开始寻找前,就放弃了。

我虽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霍尔顿内心的沮丧、沉重、激荡、哀怨,没来由的愤世嫉俗都让那一代的美国青年感同身受,书在首发两个月内就再版了10次,霍尔顿的风衣、红色猎帽,以及他说话的方式,都成了争相模仿的对象。

04

《麦田守望者》给塞林格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财富,但也带来无止尽的烦恼。

他经常能碰到打扮成霍尔顿样子的书迷徘徊在他家楼下,有书迷问他,你怎么会这么了解我?他无言以对,只好说我只是写小说。

或许是这些骚扰让他不堪其烦,或许是塞林格内心本就像霍尔顿一样沮丧、颓唐、沉重、哀怨,总之他从《麦田守望者》第三版开始,就把封面上的作者照片撤下了,然后买了一块90多英亩的土地,到新罕布什尔州的乡下隐居了起来。

他住的房子四周都是树木,布着铁丝网,装了警报器,他每天带着盒饭进到自己那个封闭的水泥书房里写作,家里人也不许打扰他;别人想拜访他,要先递信件;他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他拒绝了白宫邀请的晚宴……

《麦田守望者》之后,塞林格只出过3个中篇和一个短篇,而那几篇都是难以用小说去定义的,充满了冥想内容和出人意料的叙述,更像是宗教文字。1970年后塞林格索性宣布不再发表作品。

没有人知道他后来写了些什么,甚至到底写没写什么。1974年,塞林格致电《纽约时报》说:“不再出书使我得到了一种美妙的宁静。非常平和。真的。出版是对我的隐私的一种严重侵犯。我喜欢写作。不过,我只是为自己和自己的快乐而写作。”

他过起了小说里霍尔顿梦想中的生活,

“用自己挣的钱盖个小屋,在里面度完余生”。

以及不再“和任何人进行该死的愚蠢交谈”。

05

塞林格确实做到了不再发表作品,直到死也没再出过书。

但他的避世隐居却让公众和传媒对他更加好奇,除了书卖得更好了之外,他们千方百计试图窥探他的生活,其中被窥探最多的就是他的感情生活。

二战结束后塞林格曾经和一个女医生有过短暂的婚姻,很快就离婚了,此后他在感情上的取向一直被媒体认为只喜欢年轻女子(这难道不是男人的通病吗?)。

1955年,塞林格娶了19岁的大学女生克莱尔·道格拉斯,生了两个孩子,带着他们一起在乡间隐居,1967年离婚。

53岁时,塞林格通过书信往来勾引了耶鲁的大一女生乔伊斯.梅纳德。梅纳德趁暑期去探望塞林格,然后就一去不回,退了学,跟塞林格同居了9个月,然后被塞林格无情地逐走。

梅纳德后来写了一本书叫《我曾是塞林格的情人》,根据书中的描述,塞林格的套路通常是这样的:

通过报纸寻找年轻女孩,然后写信给女孩,谈人生谈思想,通过信件不断来往迷住女孩,然后打电话、约见面,很像如今的网恋。

曾经有个女孩,大老远被塞林格约来家里,但当塞林格看见她时,他却马上给他的一个女性朋友打电话让她来假装他的女朋友,好赶走那个女孩,但那个女孩仍然渴望跟塞林格同居,甚至在塞林格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努力想成为塞林格的情人。

那本书里还记录过一个故事,说塞林格曾坐飞机专门去找一个女子,当他见到这个女子后,却扭头就走,从此不再跟这个姑娘联系。

塞林格的女儿也写过一本回忆录,记录了塞林格生活中的一些怪癖,据说他喜欢喝尿、冥想、坐进一个怪木盒里治病……

总之种种迹象表明隐居的塞林格是个有着怪癖的渣男。

梅纳德那本书的结尾,二十多年后,走出伤痛的梅纳德再次来到塞林格的隐居住所,塞林格出来见了他,但没请她进门。

梅纳德说,“我来是想问你一个问题,杰里,在你的生活中我有什么用?”

塞林格回答她,“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太深奥了。你不配知道它的答案。”

那天是梅纳德的生日。

06

然而,所有这些都是别人的记录和媒体的讲述。

塞林格自己从来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就这么隐居着,直到死去。

我对于塞林格的了解,除了小说《麦田守望者》以外,主要来自2013年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以及2017年一部关于他的传记电影。

但或许由于自己的初恋情人被电影大师卓别林勾搭走了,塞林格一生都很讨厌电影,既不允许《麦田守望者》改编成电影,也不希望自己的事被纪录片或故事片讲述。

所以这两部片子都被塞林格的忠实书迷无情地唾弃,纪录片豆瓣评分6.0,电影《麦田里的叛逆者》评分6.5,而且留言里都是“塞林格最讨厌电影”。

一个人活成了传说,真相就不重要了,也就扑朔迷离了起来,所以以上我关于塞林格的讲述或许都是错的,但至少我们得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曾经活过,而8年前的今天,他去世了。

《麦田守望者》的书名来自书里的一段话:

那些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个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责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儿。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或许,当个麦田守望者就是塞林格一生的理想,守住那一点点纯真,而成长对他来说,就像书中写的。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或许塞林格自己也无法阻挡这种溃烂,他的离群索居,只是不想让别人看到这种溃烂。

不过,以上种种都只是我的想象,只用于今日怀念一下J.D.塞林格。

来源:搜狐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