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网
03-0919:18

“著作超身”的美国科普巨匠和科幻小说大师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在世界上拥有众多的读者和崇拜者,我就是其中之一。身为“阿迷”并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的好处之一,就是经常会有朋友向我提供事关阿西莫夫的信息。这不,前几天又收到金城出版社总编辑潘涛博士微信发来一篇文章,标题挺唬人:为什么FBI曾怀疑科幻小说家阿西莫夫是前苏联间谍?

此文引述《波士顿环球报》近期的报道说:阿西莫夫曾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卡尔·萨根等科学界名人,被美国中央情报局列入了“受监视的科学”项目名单,并被秘密调查长达7 年之久。1960年,时任FBI局长埃德加·胡佛就开始调查阿西莫夫。这是因为阿西莫夫在1956年出版的《原子内部》一书中写道:第一个核电站是在(前)苏联而不是在美国建造的。而且,他出生于前苏联,又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这与许多间谍很相似 。FBI相信:这些人知道很多重要的科学知识。在冷战对峙下,若他们背叛美国的话,美国将会损失惨重。

非常搞笑的是,前任FBI“受监视的科学”项目领导之一JPat Brown告诉《波士顿环球报》记者,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家的身份也让美国政府焦虑。因为科幻小说可以让人们去想象与现状不同的现实,这可能对美国现实不利。比如,科幻小说描绘核战争后的世界一片焦土,这在美国政府看来是政治对手精心设置的心理战,让美国人对核战争感到恐慌。不过,这位前特工并没有提及,美国政府的焦虑,是不是跟阿西莫夫很有影响的一部科幻小说《苍穹微石》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穿越时空隧道

1990年1月16日,道布戴尔出版公司特意在纽约绿地酒店举办了一个大型鸡尾酒会,庆贺阿西莫夫70岁生日和他的第一本书《苍穹微石》发表40周年,数百位科幻界、出版界同仁前来祝贺,足可见《苍穹微石》在阿西莫夫创作生涯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苍穹微石》的故事其实并不复杂:在1949年的初夏时节,一个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小人物史瓦兹,因芝加哥某实验室发生的一次小规模的核事故,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若干万年后的未来世界。这个时候——银河时代927年的地球,由于全球核大战的爆发,致使大部分地区都遭到了放射性污染,成为与宇宙世界隔绝且封闭、落后的不毛之地,被银河系的其他星球视为麻风星球,而地球人也因此变得懒散、愚昧、顽劣,为外星球人所不齿。

几乎就在史瓦兹“降临”未来世界之时,天狼星区的著名考古学家艾伐丹为证实自己提出的一个惊人的猜想——人类生命起源于地球,而专门来到地球寻找证据。

身处全新而陌生的世界,史瓦兹狼狈不堪、无所适从。他发现自己从前的家乡芝加哥,如今已经变成一片废墟,他本人也被当作“外星人”送去做突触放大器手术,以试验地球科学家谢克特研制的神经转换机——这是一种能够增进学习能力的装置。围绕这个装置,地球上暗流涌动:以教长和教长秘书为首的一股势力,正密谋用一种特殊的病毒发动一场足以毁灭整个银河帝国的细菌战。

此时的史瓦兹,由于神经转换机产生的附带效应,拥有了神奇的精神力量,能够感知别人的精神世界。为了捍卫银河帝国,使芸芸众生免于浩劫,艾伐丹和谢克特父女说服史瓦兹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共同阻止教长一伙的阴谋,展开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殊死较量。结果是罪恶计划未能得逞,地球本身也在正派人得势后重新建设起来,并与外星世界建立了和睦相处、平等合作的关系。

遭遇道德难题

阿西莫夫创作《苍穹微石》这篇小说,显然跟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一段经历有关。

1945年5月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颗原子弹,远东的战争也停止了。可当时在费城的海军航空兵实验站从事化学工作的阿西莫夫仍还害怕被应征入伍,偏偏他就是躲不过去。1946年3月,参军不到半年的他与其他一些科学家一起被派往比基尼岛,参加一项代号为“跨越行动”的联合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爆炸一枚原子弹并研究其效应。这是美国轰炸广岛与长崎后的首次原子弹试验。那项工作令阿西莫夫印象深刻,使得他对原子弹的威力和后果,有了较多、较为感性的认识。

在《苍穹微石》问世数十年后,阿西莫夫在他那部科普巨著《阿西莫夫最新科学指南》中,谈到原子能的和平用途时这样写道:“1945年,一批科学家向美军参谋本部提出请愿,表示反对向日本城市投掷原子弹,并且正确预测到使用原子弹会造成危险的困境。但是这些理由似乎没有刺痛军政领袖们的良心,他们仍然做出了使用原子弹的决定。由于某些理由,这些军政领袖被许多人视为‘爱国者’,而科学家们反而被这些人视为怪物……因此世界上只要有核毁灭的威胁存在,就足以使科学家和科学界蒙羞。”

在《苍穹微石》一书的“后记”中,阿西莫夫曾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苍穹微石》创作于1949年,于1950年首度发表。当时距离‘广岛事件’仅仅4年,我(以及世上一般人,我相信)低估了低水平放射性对生物组织的效应。因此我构思出一个普遍带有放射性的地球,上面仍有人类存活。那时,我认为这是个合理的推想。”

然而,他接着又写道:“如今我的看法已经改变,但要修改本书却是不可能的,因为地球的放射性正是故事的主干。我只好再请各位读者不要追究,姑且依据本书的逻辑来欣赏(假如您的确欣赏的话)这个故事。”

当然,《苍穹微石》要告诉读者的,绝不只是对于核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良辰美景可期

《苍穹微石》这部小说也颇有人情味,它在开篇和结尾都引了英国著名诗人罗伯特·白朗宁的诗句:

与我共同老去!

良辰美景可期,

生命的终点,何尝不是源头的目的。

而《苍穹微石》最初就是以《相伴到老》为名的,这个名字和前引诗句都出自白朗宁的《本·艾扎位教士》一诗(见白朗宁1864年发表的诗集《登场人物》)。阿西莫夫当初并没有查对一下确切的诗句,在摘引时漏掉了一个词。原诗句是“grow old along with me”,意思为“伴我到老”,阿西莫夫漏掉的是“along”一词,这样可以理解为“和我一起衰老”。在花了两年时间推销自己作品后(小说初稿曾被拒收,在阿西莫夫手中压了两年),他才发现这一令人难堪的错误,尔后做了修正。

1949年,阿西莫夫按照出版社的要求开始对《相伴到老》进行修改。编辑认为这书名听起来过于浪漫,不像是科幻小说,遂建议改个名字。阿西莫夫同意了,他引用了文中的一句话,取名为《苍穹微石》(Pebble in the Sky,又译为《天上的小石子》或《空中卵石》)。编辑随即给了他一张750美元的支票作为预付稿酬。这是他平生第一次收到一笔他还没有写完的作品的稿酬。

1992年临终前,阿西莫夫在他的自传中写道:《苍穹微石》的出版,“标志着我的文学生涯迈出了一大步(虽然我当时并没有很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尹传红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