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4
1904年8月3日英军侵占西藏地方首府拉萨(资料图片)
藏军与英军在1888年首次交战后,西藏人不理睬英国与中国签定的西藏条约,继续我行我素。在英国人以破坏条约指责时,西藏人就说条约未经西藏政府同意,所以无效。而当英国人打算与西藏政府交涉的时候,西藏人又会让他们去找驻藏大臣,推托一切外交权在中国手中,他们不能僭越中国皇帝。中国做法也大同小异,把条约不能执行的责任一股脑推给西藏人,抱怨他们不服管束
英国人无法容忍自己落入可笑境地,开始明确、坚决地要求与西藏统治者直接对话。他们首先希望与十三世达赖喇嘛通信,认为只要对上话,总可以通过谈判取得进展。然而英国驻印度的总督寇松连续数次致信十三世达赖喇嘛都得不到回答,西藏官员表示他们不敢向上转呈。寇松委托专人去拉萨亲自送信,却是原信退回,连信都不拆。
1903年,在寇松策划下,一个堪称世界外交史奇迹的“武装使团”开始向西藏境内挺进。寇松任命的“交涉使”荣赫鹏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冒险家和意志坚强的帝国军官。“使团”初始阶段非常谨慎,每前进一段就停下,要求西藏派遣有决定权的高层官员前去谈判。西藏人继续坚持不闻不问的策略。只有低级官员不停地重复要英国人撤退,仍是连信也不敢转交。荣赫鹏只有采取把信当面念给他们听的办法,指望他们能把听到的内容向上转达。
1888年的英藏战争因为清政府及早与英方谈判解决,避免了战争进一步扩大,西藏人因此没有对双方实力差距产生清醒认识,以为西藏堪与英军一战,所以这次在坚持不与英方正面接触的同时,大规模集结藏军和各地民兵,决心以武力阻挡英国“使团”。
等到双方真正在战场上交手时,与其说是双方的战争,毋宁说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屠杀。西藏战士虽然经常表现英勇,但武器的原始和军事素质的低下使其完全不是英军对手。每次战事,英国军官率领的印度和廓尔喀士兵几乎总是以死伤几人的代价,杀死成百的西藏人。以至战斗过后,讲究荣誉感的英国军官情绪低沉,无心庆贺。
中国当时的驻藏大臣有泰在给清政府外务部的电报中,把英军进犯和胜利当作迫使藏人服从清朝的一个机会,认为可以给藏人教训,既然藏人不听管束,自尝苦果就是活该。所以有泰在藏军连连大败时,以幸灾乐祸的心态隔岸观火,带着手下人给他买的藏女到拉萨附近的柳树林唱歌跳舞。
1904年8月2日,带着大炮机枪,踏着血泊前进的英国“使团”开进了他们的目的地──拉萨。在此之前,藏人已经完全丧失了斗志。二十八岁的十三世达赖喇嘛带领一小伙随从逃离拉萨,流亡蒙古。驻藏大臣有泰以牛羊“犒劳”占领了拉萨的英军。英军未进拉萨前,他就写信对英国人的“长途跋涉”表示慰问,并对藏人的无礼“深引为羞辱” 。
后来有泰被定为“卖国”。他作为中国在西藏的主权代表,又哄又压地督促藏人屈服签署荣赫鹏的丧权赔款条约,正如随后去查办他的钦差大臣张荫棠所斥──“诚不知是何肺肠”。对有泰的行为,除了他个人的颟顸怯懦和昏聩,还应看到更深一层:当时西方的知识和标准尚未在中国完成破旧立新,沉溺于东方统治权谋的中国官吏——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地方官──尚没有获得综观世界潮流的眼光,甚至不能清楚地理解“主权”为何物。有泰不一定是有意丧权辱国,而是他首先还没懂得什么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其“肺肠”深处转动的中国式心眼──以为仍可以像线装书记载的老祖宗那样,玩弄“以夷制夷”的把戏。
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