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奋斗与抗争(二)

三、生存的抗争

在任何一种封建专制下,老百姓要稍有一点觉醒,争取作为一个公民而生活实在不易,必须努力与封建势力抗争,与苦难抗争,这抗争的一生就是百姓们生活的一生,这里集中记述这段时间两件中心事;

第一件,为彻底揭露一件重大的人为陷害冤案,掀掉强加给她的罪名而抗争。

前面第四章已提到过她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偶然无意中看到了当权者一件不光彩的小事,当权者便利用封建特权成功地制造一件假案陷害了她,详见第四章末所附《一份材料(上)》,五年冤狱她坚强地挺过来了,1965年回家后又面临社会的歧视,与封建势力的卫道士的种种加害,婚后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生存、是一日三餐,还要养孩子,加之文革的动荡,更没有条件弄清是非,1976年秋打到四人帮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就开始提出申诉,历经了1977-1985长达九年的抗争:

1,两年初试(77年-78年),先是一次次上访,交书面申诉,利用出差到南充上访地区法院,利用孩子跌伤上成都治疗上访省高级法院,都毫无任何回音。

2,一年集中密集申诉(78年冬天-79年),成天忙完了工作,把孩子哄睡了,一夜夜认真手写,经历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再一封封上交,我们费了千辛万苦,交上去之后,也许连看也不看就丢了呢,老百姓有什么办法呢,只有一次又一次向各级法院,各级政府,各级人大,各级党委,各级党报,各种法制报,天天写,月月写,实在不行了,便找来钢板刻写,为了方便在家自印。只能刻在一张蜡纸上,这样字又太小,省法院老院长年纪大,字小了更看不见,后来才托到在阆中师范学校任打字员的任杰的帮助,把申诉材料打印出来 (详见前附《一份材料(上)》及后附《一份材料(下)》中“一”、“二”),这就方便到处发送了,这样次数多了(约一百多次,每次我们在上面编上次数号码),才得到阆中法院79年6月的一个应付式地回答,不仅不认真处理,反而用驳回来加以压制。

3,冲破阻挠再次坚持申诉三年(80年-82年),经多次不断申诉,在上面多次检查落实政策的压力下,阆中法院82年10月又作了一次口头回答,但仍不讲道理地坚持错误不改(详见后附《一份材料(下)》中“三”)。

4,顶住压力再再次坚持申诉两年(83-84年),阆中师范学校为解决困难,于83年安排贺子华到学校校办厂做了一年临时工,到年底见我们仍坚持申诉不放,便没有继续这临时工了,到84年底县上出面,县人大才公开表示了同情与欠意,并决定从85年1月起正式安排招工贺子华到阆中师范学校工作,但仍不承认错误并不改判。(详见后附《一份材料(下)》中“四”)。

5,最后一年坚持斗争(85年),不断向各级各处广泛反映、申诉,并附印好的详细材料,终于在1985年9月26日得到了平反。

子华案件平反后她便回到阆中邮电局恢复工作,离开阆中师范校时还开了欢送会,她终于又穿上了醒目的、光荣的邮电服装,工作在阆中邮局营业大厅,这正当阆中闹市区,引起了社会轰动,冤案的彻底平反,还上了《四川法制报》(1985年11月6日总第50期),知情人士都纷纷叫好,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可是阆中邮局当时独掌大权的王“左”局长,表面热情欢迎,暗中搞歧视、搞小刁难,特别是关于工资级别,中共阆中县委落实政策办公室以(85)23号批文,批复阆中邮电局:“同意恢复贺子华工作,其工龄错误处理期间及这以前一律连续计算,工资按川委信(83)645号文件,定为工人四级,由你局向上浮动一级,……从改判之日起执行。1985年11月19日发”。局长王怀友拒不执行“向上浮动一级”,经县委组织部杨部长亲自前去说服,仍以要听地区局批为借口不执行,条块分割,政令不通,老百姓办事真难啊!偏偏当时无端整百姓时,后来拒绝复查时,竟那么配合一致!所以我们也不愿在此久呆,从85年10月到86年12月刚好一年多,我们便调到德阳了。再附两篇今(2002)年5月自撰的短杂文于后:

第二件,关于我的工作调动一事。

前面叙述过,我是1978年11月到阆中师范学校去的,紧接着从1979年1月西师就对我发来改正错划的决定,同时派了数学系人事干部邹治平专程来阆中,商调我回西师任教。作为我来说我当然同意,并希望回西师任教,继续实现我读书时的愿望,可是阆中师范学校与阆中文教局都不同意放人。那时的人事制度还是,人员均属于所在单位,一个人在两个单位之间调动,如果这两个单位不是直接上下级关系,则必须采用商调:其步骤是;1,由双方单位,提出的一方按干部管理权限经所管部门同意后向另一方发商调函,对方若不同意则不能进行了,若按干部管理权限经所管部门同意后则发同意函;2,将该员人事挡案由调出方发给调入方,调入方审挡后,若不同意则退回挡案,此事作罢,若同意则按干部管理权限经所管部门批准后发正式调函:3,调出方接函后,给该员发介绍信,该员持此信去报到、起薪。阆中不同意放人,当然就不行了。

不久,重庆四十二中学校也派了杨副校长专程来阆中,也希望我回该校任教,自然,阆中也不同意放人。

西南民族学院院长老红军干部张文成是阆中人,该院数理系主任郑克明与我是当年西师同学,1979年冬邀请我去试上了高等代数课后,也发来商调函,自然,阆中仍是不同意放人。

南充师范学院也发来商调函,阆中还是不同意放人。

我多方反映,当时阆中师范79、80级都是招高中毕业生,办兼作初中教师的专业班,要开高等数学课,所以不愿放人,后来81、82、83级虽仍是招高中毕业生,但不分专业,面向小学,已不开高数课了,才同意放人,另一方面,西师要人是属于落实政策,因为我毕业时已定留校,是因为错划才离开西师的,所以于81年夏才发挡案到西师。

前面已讲过,我于63年从重庆回到阆中,便没有了工作,后来是从街道个体参加修缮社的,这时初建了工人挡案,78年到阆师时只转去了这个工人挡案,当时阆中师范向重庆42中及西师发函都没有找到我以前的挡案,原来63年从重庆转到阆中时,阆中一直没有人管,后来才把挡案放到公安派出所,一放十五年,没人过问,阆中师范费了多方努力后才在城关公安派出所找到此挡案,但其中已写为“极右份子”,原57年在西师只说是“右派份子”并作四类处理的,不知是何处、何时加上这“极右份子”的,本人竟全然不知,这种终身不给本人见面的秘密人事挡案制度,不知暗中杀伤了多少好人啊!

这种从西师79年1月发商调函两年半之后到81年夏才发回挡案,这时西大量落实政策工作高潮已过,入城指标已完,我一家四口要调到重庆,又要等批指标下来才行,又只有等待了。到重庆或成都都有同样的入户口问题,后来南充师范学院得知后,康纪全院长又亲到阆中来相邀,他说到南充的户口问题要好解决一些,经我同意他们又从西师去要了我的挡案。

一方面等解决户口问题,另一方面我又决不愿意一个人先调,因为子华的案件申诉一事,还毫无结果,我还必须在阆中,以我的社会地位及坚持努力,迫使他们受理,比较起来,这是更为重要的一件大事,要调动必须是全家四口一起调动。所以我一方面抓案件申诉,一方面抓全家调动。85年我利用被借调到省教育厅师范处主持编写教材之机,上南充地区教育局找向阳局长,又找省师范处,这才知道,原来从81年我评为讲师之后,当时讲师是按县团级管理,所以我的调动要地区有关部门批,另外,四川省教育系统分高教与普教两家,前者属省高教局管,后者属省教育厅管,阆中师范自然属于后者,这两者之间争夺人力很凶,都不会经易放人给对方,有什么办法呢,反正我们早已轮为了没有主权的工具,不论是属于某单位或是属于某系统,鸣呼!这就是我辈的命运,跑了不少部门,写了许多信,拖到86年春省师范处终于同意我调入高教,但只能是普教系统管的高教,也就是只能去全省的教育学院,而要去省教育学院,又涉及全家的户口入成都,要快,就只能选各地区的教育学院了,这时有几家教育学院都欢迎我去,考虑到当时德阳初建地级市,发展很快,又离成都最近,所以我在同学刘积全的介绍下联系了德阳,一联系便妥,他们急着等人上课,同时答应一起调子华到教育学院,全家户口一起迁。

我于1986年11月起从阆中师范学校调到德阳教育学院,子华于1986年12月起从阆中邮电局调到德阳教育学院。1987年1月2日我和嘉松随一辆运行李的大汽车经南部、盐亭、三台、中江一天即到德阳,当晚即住入准备好的新家,德阳市西城小区三幢202号。子华等着雪梅学期考试完后,于几日后从阆中到广元再转火车到德阳的。

告别了住了三年半的阆师教师新舍,告别了工作了八年付出了艰苦努力也获得了荣誉和赞扬的阆中师范学校,告别了二十四年前在那儿受害,二十四年后终于得到平反又回到那里扬眉吐气地工作了一年多的阆中邮电局,告别了我们在风雨中生存和奋斗了半生的故土,告别了亲人、朋友和曾经整过我们、害过我们、用我们的牺牲来上爬了的人们,从此离开了阆中。告别了美丽的嘉陵江。

未来又会是如何呢?

(待续)

转自民间历史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