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大陆100位男同性恋者的网上调查
同性恋无疑没有任何益处,但也不是什么恶习,而且也不是堕落。
——弗洛伊德
去年11月,歌手毛宁的被刺,不仅使中国的同性恋问题再度浮出水面,而且也强化了人们将同性恋与犯罪、吸毒、艾滋病一起视作社会“阴暗面”的看法。但正如美国性心理学家霍顿(R.Horton)指出的那样,当代有关性欲的研究充满偏见、神话和彻头彻尾的欺诈,尤其是一旦进入同性恋这一领域。
作为一种先天现象,同性恋行为引起医学、遗传学、心理学等学科的重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同性恋活动为社会学、人类学、性学等学科感兴趣。目前,我国认为同性恋行为不道德或不正常的社会舆论与大众认识仍占主流,但对同性恋问题的认识,已由原来的“流氓”、“罪恶”向非罪恶转化,这多少是一种认识上的进步。据闻,1993年2月,标志着中国同性恋现象公开化的“男人的世界”文化沙龙,在北京海马歌舞厅举办情人节特别活动时,警方官员明确表示,中国没有关于同性恋的法律,只要不违犯刑法,警方不干涉。1999年2月,《同性恋在中国》一书的作者方刚受到起诉,法庭一审在判决书中将同性恋指称为性变态,引起圈人士的强烈反弹;二审判决中,法庭取消了这一明显带有贬义的说辞。2000年12月20日,湖南卫视《实话实说》节目推出“走近同性恋”专题,邀请作家崔子、画家石头(均为同性恋者)和社会学家李银河来到现场,与观众一起探讨对同性恋的认识,在近45分种的节目里,现场反响热烈。从2000年8月23日到2001年1月10日,共有10792人参与投票的263.net网站上的调查显示:对同性恋行为,“不赞成,也不接受”的人占30.09%,“不赞成,但可以接受”的人占14.46%,“赞成”的人占48.15%,“无所谓,不管我的事”的人占7.26%.
有媒体称,在中国,仅北京的同性恋者就有20万之众,而上海的同性恋者可能比北京更多。当单个的同性恋者与其他同性恋者相联系的时候,他们就形成了一种社会关系,而当这种社会关系达到一定规模时,同性恋团体的种种特征便凸显出来,于是就会形成一种亚文化。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有它独特的游离主文化的特征,具有特别的行为规范。例如,在同性恋的圈子里,“同志”一词是被用作称呼男同性恋者、女同性恋者、双性恋者和转性身份者群体的代名词。笔者于今年元月间通过国际互联网,对同性恋文化作了一次网上远程式调查,选择了包括“全球华人同志联盟”、“中华同志网”、“爱人同志”、“广州同志”、“贵阳同志”、“男海风情”、“随缘栈”、“阳光男孩”、“化蝶”、“朋友别哭”等几十家网站,从每个网站随机抽取5人,确定了100位男同性恋者为调查对象;在收集个案材料基础上,通过电子邮件向他们发出了调查表,有81人回答了我的提问。相对于一般的调查,通过网络对同性恋者进行调查所收集的资料,具有两个明显的优点:一是被调查的同性恋者身份是自我认同的,而在公开场合上他们往往是匿藏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的;二是他们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在网站的留言栏和电子邮件中所填写的容,是出自缜密的思考和发自心的期盼、渴求,而这是在面对面的社会学调查中所难以获得的。
一、“无论男女,一律很优秀、很有前途。”
IT产业的迅速发展,使在社会上处于隐蔽或半隐蔽的同性恋活动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呈现出一派“光明”、“灿烂”的景象。据笔者初步统计,简体中文(GB)的同性恋网站有26个,繁体中文(BIG5)的男同性恋网站有22个,女同性恋网站有16个。在笔者确定调查的100位男同性恋者中,以居住在沿海开放城市为最集中,尤以上海、北京、广东的人数最多。他们当中,以青年人为主体,平均年龄是27岁,年龄最小的17岁。令笔者意外的是,其中,高中学历的有5人,大专学历的有12人,大学本科学历或在校大学生有4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在读研究生有23人;有3人(2人为在校大学生)在回答问卷的电子邮件中,附加了自己的彩色裸体照片。近年来其他学者的一些调查表明,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16.6%,仅有心理倾向的占8.4%,两者兼有的占4.2%.难怪有香港记者在地采访了同性恋聚会活动后指出:“无论男女,一律很优秀、很有前途。他们内心细腻、直觉强,对心理有比较大的掌控能力,文笔优秀,有音乐、绘画的天分,对作品的理解非常准确。如果说同性恋是一个团体的话,那么这个团体的平均素质远远大于其他任何大规模的团体。比如说,如果在中国的博士加硕士组成一个团体,然后比较中国的同性恋团体,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后者会比前者有更多的真正的天才。……同性恋者的心理体验在两性之间漂移,他(以男性为例)可以征服,因为天生性别,也渴望被征服,在这种被征服的过程中体验‘她者’的那种被动的感觉、那种因为爱而带来的痛苦和兴奋。他一直生活在别处,只有真正心理精神上的体验才能真正把他带入天堂,而这种体验却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的。所以,他们容易走向成功。而且,同性恋有很多很多轻重不同的形式,也许大家都想不到。”
笔者有一位在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朋友曾这样告诉我:“有一次,约好为一个男同性恋者做心理辅导,但我一站到他的面前,我就觉得我完了,他的眼睛直接射入我的心,让我感到自己就象躺在手术台上,完全被他控制,是他在分析我、控制我。我不敢看他的眼睛,谈话也中了他的套路;在他面前,什么心理分析了,显得苍白无力。内行人说,同性恋者非常敏感,能一眼在人群中认出同类。调查过同性恋的人也说,同性恋和毒品一样,调查到最后,自己也进去了,这是’恶之花’.”
在人类任何已知的历史和文化中都有同性恋。据悉,历史上“精英”人物是同性恋者或有同性恋行为倾向的大有人在,远的有苏格拉底、亚历山大大帝、达?芬奇、莎士比亚、拜伦、惠特曼、南丁?格尔、柴科夫斯基、霭理士,近的有维特根斯坦、劳伦斯?奥立佛、西蒙?波伏瓦、米歇尔?福柯、艾伦?金斯堡、郭沫若、吉安尼?范哲思,等等。
二、“真正的gay是天生的,是上帝的意志,就象左撇子一样自然。”
网络是一个开放社会,几乎所有上网的人都认同了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如果说在街头巷尾提心吊胆地互相攀谈是“社会上的”同性恋者活动方式,那么通过个人固定的电子信箱进行文字、情感交流,则是网络社会里的同性恋者的活动方式。所有同性恋者的个人资料在网络上都是公开的,无论是同性恋者还是非同性恋者,都可以阅读、分析这些信息。对同性恋者来说,网络不但使他们冲破了地址和国界的限制,而且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联系和文字表达,实现摆脱孤独、寻找同道、互相联系、互相欣赏和互相支持的目的。
在回答“您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同性恋身份?”的提问中,处于17岁至22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许是缺乏相关知识和家庭不愿或不能提供情感支持,其中有些人尽管已经跨过了第一个阶段,即自我接受,承认自己是同性恋者,但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自卑感,而处于26岁至35岁这一年龄段的“大龄青年”,则大多数表现出相当的乐观、自信和成熟,说明他们已经从第一个阶段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即为自己是同性恋者而自豪,有适度的自我评价。一位33岁、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顾先生写道:“应该说是网络给了我勇气和力量,从此我知道在茫茫人海中竟也有很多有相同欲望的人,大家在并肩战斗,与命运抗争,这是力量的源泉。‘相濡以沫’虽是一个怜悯词,但如果大家都如此,那也是一股洪流,去荡涤陈腐的观念。”
担任一镇之长、并运用手中的权力干预司法程序从轻处理当地“同性恋事件”的老K回顾道:“大学三年级时,在网上与各地同志作了交流,对自己的gay(男同性恋者)情结和倾向,不但未有恐慌和自卑,反倒很骄傲和自豪,因为我知道,真正的gay是天生的,是上帝的意志,就象左撇子一样自然,所以我很坦然!其实,gay不被人们接受,并不是gay有什么不正常,而是我们的社会文化出了问题,因为它缺乏足够解释这种现象的能力。我们社会的语言系统、价值系统不够全面,不够丰富,比较单元,所以对gay感到困惑时,不能解释时,就采取了道德评判,说gay不正常,是丑恶的。”
热心于同性恋公益活动的李君,颇有见地地指出:“多数人不懂gay,所以不理解,需要我们的宣传和解释,就象‘普法’一样。元、明朝时,欧洲的传教士远渡重洋,来开化我们的先辈,他们连语言都不通,但孜孜以求,结果说服了许多人把灵魂交给他们,而我们仅仅是求得别人的理解。我常对一些人说:”同性恋就象左撇子一样,不是变态,而是方式,是方式不同。你让gay去爱异性,那才是变态。’这些观点,人们还是容易接受的,甚至觉得gay生活的文化层次很高!这是我感到最大的欣慰。……有知识、有见地的gay,应该成为争取同志权益运动的先锋。但我想,有两点必须强调,一是自爱,二是自强,二者缺一不可,但这两点我们做得太差啦!现实中国gay的出路,在于’远离政治、循序渐进、先做后说’.我的想法可能年轻的朋友们不会很服气,但中国毕竟是中国,离开儒文化,将一事无成,因为中国自春秋战国时就有同性恋,这种文化的内涵是不容忽视的。“
从事传播业、被圈人士称为“同志楷模”的余先生说:“我知道,可怕的不是自己身为同志,是自己对自己身为同志的态度!有的人活得如此地不自在,甚至在同志圈子里,也不敢公开自己的想法,活得萎萎琐琐、畏畏缩缩,犹抱琵琶半遮面。他们不仅没有幸福的家庭生活,也没有很正常的同志友谊甚至同志爱情!但是,有时我很理解自己的同伴们,因为毕竟主流文化的影响太大了,太深刻了。我只是希望自己的想法,能让有些同伴能稍微放松自己的矛盾心情,过得好一些,真实一些。”
三、“请帮助我们,救救我们!”
美国最大的同性恋刊物《鼓吹者》年前公布了一项读者调查:“如果同性婚姻权通过的话,你愿不愿意结婚?”结果有高达81%的同性恋者表示,真有那么一天到来,绝对要与恋人走上红地毯。就此问题,笔者也向中国同志提问,他们中也有高达八成的人表示要向美国同志看齐。其中,有11位已与异性结婚的明确表示,如果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他们立马同现在的妻子离婚,实现与同志伴侣的“灵与肉结合”的宿愿。天津一位同性恋者向“中华同志网”发出的题为《请帮助我们,救救我们!》的求救信,或许表达了“勇敢分子”们共同的心渴望:“我是天津的男同性恋者。今天我打电话给电视台、报社、律师事务所,包括市政府,要求同性恋的婚姻完全合法化,与异性恋完全一样。但一位热情的律师很无可奈何地说中国没有一条一字的相关法律。无法律依据他也无法帮我。他支持我,但力不从心。其他单位对此表现出惊讶,不知他们是怎样当上记者和公务员的。我们想结婚,却无处登记。我们快要失去呆在这个世界的勇气了。请帮助我们,救救我们!”
目前,全球除了丹麦、瑞典、挪威、荷兰、冰岛五国以及美国佛蒙特州承认同性婚姻合法之外,其余各国均关闭了同性结婚的大门。因此,一位网友客观、冷静地写下了如下的一段回答天津同志的话:“现实中国的情况就是这样,国家确实到现在还是在回避着同志爱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做好自己,过好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尊重自己,拥有、珍惜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接受自己,勇敢走好自己未来的路。在同志朋友方面,使他们正视自己,勇敢接受自己并促使他们更好地在其他的方面如工作上、生活上、学习上等等进行着、努力着,鼓励他们勇敢追求真正属于他们的爱,尽量避免由于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而畸形地压迫自己,让自己与没兴(性)趣的人组成一些人坚持认定的所谓‘幸福’的’家’,孰不知这样害了太多太多相关的人,他们名存实亡的‘配偶’、他们真正爱的人、他们在半强迫或强迫下产生出来的子女,当然还有双方的老父老母及关心他们的亲朋好友们。”
香港Pearl电视台的《新闻60分钟》英语节目曾讨论过美国军队对待同性恋者的“Don’t ask,don’t tell”(不要问,不要谈)政策,就是说没有人会问你是不是同性恋者,你也不要宣称自己是同性恋者。笔者以为,中国目前的情况也适宜这样,即同性恋不要“浮出水面”,就不会有太多的制度性歧视和打压,只要不扯破脸皮,大家都无所谓。就如“口交”,中国社会认为这是私人的事情,但在美国的一个州,口交被莫名其妙地宣布为非法。其实在那里,只要你不公开宣布喜欢口交,也没有人反对你、歧视你、打击你;但如果你硬要求口交“浮出水面”,情况就两样了。辩证地看,同性恋在中国不能“浮出水面”,同性恋者的很多权利,如公开关系的权利,不受歧视的权利,也就得不到保障。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同性恋在中国还不是一个问题,所以才有了问题;正因为它没有被社会重视,所以同性恋者才很容易受伤。
四、“客观环境不给同志感情及婚姻以一个保障,‘一夜情’也很无奈!”
据李银河的调查,“同性恋者在感情与性问题上的行为模式分为三类:一类是感情接触,一类是性接触,还有一类是感情和性的双重接触。具有感情色彩的关系在全部活动中所占比例甚少,至少在那些常到社会上走动的人中是如此。”这大概就是同性恋者留给人们的印象吧——要么在公园里,要么在公共厕所里,偷偷摸摸地干着“一夜情”。就“一夜情”问题,笔者的调查显示,有34人选择“坚决反对”,有22人选择“有条件的接受”,有15人选择“无所谓”,有10人选择“很想试着做”。一位在上海浦东金桥开发区担任中层主管工作的化名“福科”的同志,在回答提问的电子邮件中写道:“大多数人认为同志之间不存在真的感情,这话有失偏颇。应该这样说:目前生活中的同志,许多人被迫不讲感情,谈性也很无奈!客观环境不给同志感情及婚姻以一个保障,‘一夜情’也很无奈!但我本人坚决不赞同,只承认真正的同志之爱。如果双方是经过慎重考虑,而且思想和感情都比较成熟,我认为,同志之爱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我对此抱很大信心!我现在对找自己的同志伴侣,仍持积极和慎重的态度,一方面积极地去寻找,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
一位化名“风寒”的同志诉说道:“夜深人静,一人独处时,总感到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在心底慢慢地荡开。感到苦闷的不是因为自己是gay,因为事实就是事实,我不会过于的回避(因为我无需逃避),也不是因为社会的不理解,因为他们需要时间,我们应该有宽容之心。我所苦闷的是我们自己,满眼望去,多的是凄苦寂寞空虚的身影,肉欲代替了真情,冷漠代替了友情,在满身的伤痕中有太多太多的是我们自己的‘杰作’.唉,我们何苦为难我们自己呀。怪癖不是我们的外表,苦痛寂寞不属于我们,冷漠无情不是我们的性格,颓废更不可能是我们的代名词。我们太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关怀了,我们需要真爱!”
西北大学一名23岁的管理系专业学生的遭遇,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同情和愤慨,他写道:“由于我所在城市比较封闭,政府和公众对同性恋知之甚少。一方面,没有供同性恋朋友聚会的良好社团和场所;另一方面,我却常常受到来自社会上低层次同性恋者的性骚扰,甚至遭到强奸却无法向任何机构或任何人投诉或寻求保护,我每天生活在极度压抑的情绪中,现在终于有勇气向你们求助了。”
五、“僧人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能过一生,而且自由自在,何况我们有这么优越条件的俗人。”
刘达临在《中国当代性文化》一书中指出:至少有80%以上的同性恋者在30岁前后都会和异性结婚,因为他们虽然对异性没有兴趣,但为了掩盖自己的同性恋行为,并完成“传宗接代”的家庭任务,不得不与异性结婚。因此,是否与异性结婚是区别同性恋还是双性恋的重要依据,也是同性恋圈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调查的男同性恋者中大多数是未婚者,根据他们的回答,有12位在与同性伴侣保持密切关系的同时,承认自己也有异性女友;有56位感受到家庭和社会要求自己结婚的压力;11位已婚者中,有8位是因为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结婚的,而他们几乎都与自己的配偶处于类似分居的关系中。或许是文化层次较高,他们中有人对“婚姻大事”发表了不同于“社会上的”看法。
“北方出生,长在南方。毕业于法律专业,本科学历。现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爱好广泛,读书和旅游是最爱,性格开朗,但又极耐得住寂寞”。一位作如是自我介绍的杨律师说:“关于婚姻的问题,我认为,大多数人要结,是出于压力和对同志婚姻无望而做出的决定。压力主要是来自社会和家庭,而主要是社会的压力、冷嘲热讽。这时,作为同志的伙伴,会感到非常的无助和渺小。来自家庭的压力,更多的是觉得没有尽自己的责任,对不起父母,一股强烈的责任感让自己不得不就范,有一种大义凛然、从此不闻窗外事的悲壮。大多数的时候,我是佩服他们的,因为他们的态度至少比一些虽然也选择不结婚,但整天花枝招展甚至穿旗袍、戴耳环的‘人妖’们要严肃得多了。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没有幸福的爱情生活,也让自己的妻子很苦恼!真是幸福了父母,苦了自己和爱人。这样做,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自己妻子的不公平。我认为,同志应当选择不结婚,僧人那么艰苦的环境都能过一生,而且自由自在,何况我们有这么优越条件的俗人。但是,对于结婚的同志,我理解,而且尊重!也希望和他们交朋友,但对不起,绝不谈感情。因为,我既尊重他们的婚姻,也尊重他们的爱人,同时也要有我自己的尊严。”
业已牺牲自己以成全社会、成全家庭、成全主流文化,但时时在心发泄着、抗争着的Z君说:“我幻想过单身主义,但单身主义其实是我们变相的、扭曲的抗争。我没勇气,就象《四世同堂》里的长孙一样,有其心无其胆,我没抗婚,只是希望别人跳出牢笼,而自己甘愿受罚。我是俘虏,传统观念的俘虏;我是卫道士——右手拿筷子的卫道士!我始终承认我是懦弱者。不知是谁说的:”年轻时总是后悔做了什么,年老时总是后悔没做什么’.我可以说过去我后悔有过不结婚的想法,现在后悔没付诸实施!我想,这是千千万万个已婚gay的共同经历和感受吧。再倒退15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的我,也会义无返顾、执着追求的。‘山川资俊秀,时世造英雄’就是此意吧!“
认为“美就是和谐”的画家gay分析道:“已婚gay,特别是40岁左右的人的心态,最主要的是缺憾感和压抑感。古语道,‘四十不惑’.这时他们在社会上已是栋梁,家庭孩子也已大,经济条件也比较好,理性思维已经建立,他们的潜意识同社会开始强烈的碰撞,很猛烈、很震撼。这种碰撞,是左手和右手的碰撞,是心灵的碰撞,是对社会最有力的碰撞,是主流文化和亚文化的碰撞。这种碰撞的直接表现形式是开始寻求心理的平衡。这时他们会采取三种态度,一是忍受、消沉,牺牲自己,借酒消愁,或成为工作狂,扭曲自己的灵魂。这是一种变态,一种对心灵的扭曲,一种对上帝的亵渎;二是放荡、赶渔场,也就是轻视自己,对gay身份的自我否定;三是追求和谐,寻找兼顾的生活。我赞成第三种!”
六、“如果彼此相爱,等他一生又算什么,即使为对方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美国性学专家金赛将同性恋者分为6级。第6级最强,是完全的同性恋者,他们没有任何异性性行为的兴趣和经验。第1级最弱,他们只有偶然的同性性行为经验,但主要是倾向于异性的。处于中间级别的,是双性恋,他们对异性和同性性行为都有相应的兴趣和经验。笔者调查的男同性恋者中,完全的同性恋者占了大多数。在他们的感情生活中,有追求者与被追求者的角色之分。有些人承认他们正在寻求一位值得追求的人,另有人则认为爱人是痛苦的,被爱才是幸福的,而这两种角色不是不可转换的,一个被人追求的同性恋者,同时也许是一个去追求别人的人。
一位为了让别人来追求的“上海宝贝”(化名),自称自己绝对的不一般:“25yr/178cm/65kg 一组普通的数字,但绝对一个不普通的人。目前我不想再为生活琐事所烦累,只想一心一意尽快成就自己想做的事——做中国最好的时装设计师及做成中国最好的时装公司。你的回报:你的付出当然得有回报。现在对你的回报只有我的身体,本人容貌气质俱佳,床上功夫一流,一晚可干4次,好爽!对你未来的回报便是待我成就之日,或许我们已有感情存在,那么我们生活中便能相知相惜,事业上更是交相辉映。以上所述,你可以随时喊STOP,我可以即刻走人,不会给你什么压力与负担,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更不会让你失去什么。我只希望两个成年男人之间的一切是理性而诚挚的。”
计算机专业的翩翩美少男,为追求别人,形成了自己特定的爱的理念:“见不到他相思苦,一旦见到他了就什么苦都忘了,真的,只有快乐。细想想,‘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只要我心里有他,他心里有我,就可以了。当然,希望他常来陪陪我,我想他也会的。其实人就是这么矛盾。离开他的想法从没有过,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也许我的思想比较守旧,我既然给了他,那就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如果彼此相爱,等他一生又算什么,即使为对方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一位叫“祈晴”的人,在留言栏中界定了自己生命中的另一半:“我祈求生命中能有一片你我的晴朗。我知道在这个透明却不真实的玻璃圈里,不该要的太多。我不贪心,一个爱我的,懂我的,能给我平静的生活的爱人足已。已经不是年少青涩的我,寻找红尘中的爱,知道不会太容易,可我很执着。(你30/35岁,我26岁)我不在乎你有家庭,但应该很男人;我不期望你是大款,但你应该值得我尊敬。‘断袖之交’的情谊会让我珍惜!”
年仅20岁,在一家德国公司任助理经理,自称“始终喜欢有新鲜感,不那么专一”的小J说:“我从不和同志make love.我认为有过性关系的那些伙伴都不是同志。我曾问‘伙伴’对我的看法,你们不是同志为什么会接受我。他们有的说因为我让人有好感,让他感觉很好;有的说我的技巧很好,让他会有意想不到的快感;也有的说因为他觉得make love,男女都一样。”
七、“我不奢望他离婚后能和我组成一个家,虽然那是我一生的梦想。”
享受爱情生活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头等大事,是人生最重要的资源。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异性恋者还是同性恋者,对爱与被爱的渴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人渴慕异性,有人渴慕同性,但彼此对爱情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因此,无论是异性恋者还是同性恋者,对爱情的执著、忠贞都值得让人敬重、称颂。
故事之一:在阿星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朦胧中他感觉到自己与别人有一点不同,但却很淡很淡。直到上高中时,他发现自己爱上了同班的男生,那种感觉对他来说是莫可言状的恐惧,但是却无法逃避。为此,阿星曾经自杀过,但为好友李所救,他就非常感谢李。虽说那时的爱只是一种朦胧的爱,但这种感情却害苦了阿星,他既怕见李又想见李,学习也学不下去了,终于有一天阿星和李睡到了一张床上。当李压在阿星身上时,阿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兴奋和幸福,其实当时他俩什么都没做,也不知该做什么。大学毕业后,阿星把自己的身心都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为此而获得过几次殊荣。因为家人逼找女友逼得紧了,阿星最后不得不和盘托出自己的同性恋情结,全家简直是混乱一团,父母和弟弟都很伤心,但最终还是接受了他。阿星很感谢家人。其实,阿星何尝不想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但是很难。就这样,阿星很苍白地过了3年。在98年,阿星遇见了H哥。他是那么让阿星心动,虽不是很帅,但很有品位,很有气质。于是阿星自然而然地和H哥多接触。其实阿星并没有多想什么,只是喜欢和H哥在一起,看不得他和别人过于亲热,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有一天晚上,阿星在H哥的宿舍里呆到很晚,便留了下来。那一晚,阿星把自己给了H哥,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爱上了H哥。日后,他俩就搬到了一起,象夫妇一样彼此相爱。用阿星自己的话说,“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我永远也忘不掉的日子”。他俩曾多次回家,阿星的家和H哥的家。在阿星家,他的父母默认了H哥;可在H哥的家,阿星却不敢、他也不敢,阿星也不想伤害他的父母。所以在H哥的亲戚眼里,他俩是最好的朋友。年前,H哥不得不遵从父母之命成婚,阿星还做了他的伴郎。H哥怕阿星受不了,就不让他去。阿星说自己一定得去,为了H哥的父母。那天,H哥说阿星是世界上最好的演员,可他不知道,阿星从他家出来,一路上都在流泪,为了他阿星可以做一切。其实,阿星也一样为H哥死过。那是H哥第一次和女友出游回来很晚,阿星实在受不了那种感觉,就割脉了,现在手腕上还隆起一道长长的疤痕。H哥回来救了阿星,骂他是个傻瓜,说“如果你死了,我活着也不会快乐”。“为了他,为了我们的爱情,我坚持了下来”。阿星后来这样说道。现在,H哥几乎天天早上来看阿星,有时陪阿星一起吃早点,然后一起上班,晚上有时也来,但还从没过夜过。H哥让阿星等他3年,3年后他会给阿星一个交待。H哥说他根本不爱那个女孩,那全是为了父母,而且到现在他们还没有发生过关系。H哥说,他最爱的就是阿星。“我只能等他,不能逼他。我不奢望他离婚后能和我组成一个家,虽然那是我一生的梦想”。阿星接着说:“我要给他时间。虽然人人说‘不要让别人来左右你的命运’,但对于感情,我想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现在就是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有一天能一起出走。3年时间不长也不短,我愿意等,我相信他。他说会和我相守一生,’执子之手,与子携老’这是他的话。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如果我不相信他,我们之间就谈不上爱情了。”
故事之二:施在小学的时候就对班里或同校的漂亮的男生感兴趣。“那时”,施说:“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最萦绕我脑际的是,周末假日总很想知道所关注的男生们都在做什么。自己总在‘追随’他们,他们所玩的游戏,也是自己努力模仿的”。长大了,施知道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很困惑,内心的想法和现实冲突很厉害。“在我知道自己是同志的这段时间里,这种矛盾的情绪占了大部分,所谓认真也!”去年,施和自己的女朋友分手了。“那次分手,是如此的磨蚀人心。每天早上,我都象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样”。女友红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孩,对施的好真是苍天可鉴!施说:“最记得的是我病后的一个早晨,我早早抽完血做化验用,然后回家了。吃罢饭再到医院,赫然见到一朵很朴素的一串红,花水灵灵的,一定是她踏着晨露采摘的,心里一阵感动和内疚!那时,我躺下接受护士的点滴时,心里为这么可爱的女孩而忧伤,为她不公平!我无法正视她深情凝视我的双眸。为了我,更为了她,我决定了结我们的爱情。做出这个决定是在一个清晨,实在睡不着,一觉醒来才凌晨4点多。可能我当时的心情特别灰暗,以致于惊动了母亲。我小声和母亲说出了决定。母亲说这么好的女孩,唉,然后,躲在一边流泪!我给她写了信,托一个相识的女友送给她。听说,她接到信时,是在出租车上,她没有看信。那么聪明,她一定知道信里写着什么。我听说了,难过极了。终于,一切都过去了,我就开始认认真真地做我的同志了!”……直到今天,施还没有找到自己的lover,因为他认为,心的东西是一辈子的。他希望的类型,“应该是比较成熟的那种,而不是很清纯的那种。因为,我自认为我不会吸引清纯的男孩,他们也不适合我。因为走这条路太难了,需要双方付出更多精神上甚至物质上的东西,如果没有很深刻的人生经验甚至这方面的经验,那太可怕了”。施认为自己最看重的是对方的责任心,这一点,远比事业有成要重要得多。“这一点不仅是我这样想,记得有一次《中国青年报》做了一项调查,是’女人眼中的男人’,最受女人重视的男人的素质是‘责任感’.就这样了!”
八、“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把最好的爱给自己的伴侣,应该坚决反对滥交!”
一个人的成长大体受到三种力量的影响:他父母的意愿,他的际遇,他本人的意愿。而一个人成为同性恋者不是因为父母的意愿,也不是他自己的决定,而是一种际遇。对“际遇”的不同理解,就形成了对同性恋起因的不同解释。如果把际遇理解为“童年的经验”,那么就有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认为,在4、5岁时,男孩子因为恋母情结而害怕被父亲阉割,从而导致阉割焦虑;女孩子因为恋父情结产生阴茎嫉妒。如果这些情结未能很好解决,孩子长大后便有向异性父母认同的倾向,从而导致同性恋。1962年,77名精神分析学家作了一项经典研究,他们发现同性恋者的父母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父亲冷淡、疏远,而母亲富有诱惑力。如果把际遇理解为“遗传基因”,那么就有生物学的解释。美国的两位神经系统科学家莱沃伊(S.LeVay)和哈默(D.Hamer)在已故的19名同性恋男子身上发现,他们大脑中央的一个微小区域——下丘脑前部的间质神经核(INAH3),平均比16名异性恋男子小1/4至1/2,而下丘脑长期以来被认为在性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他们通过研究76名男同性恋者发现,在这些人的家庭的性行为取向模式中,母系一方有更多的男性同性恋亲属,看来同性恋至少是通过女性一代传一代的。
无论是“童年的经验”还是“遗传基因”,都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同性恋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资料显示,终身的绝对男同性恋者占男性人口的1%到10%.
如果说同性恋还有什么让人不“舒服”的地方,那不应该是他们应象异性恋那样的人口比例,而是它同艾滋病的挂钩。虽然有一些资料显示,同性恋者中有近八成的人感染了艾滋病,但最新的情况表明,同性恋与艾滋病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不少静脉吸毒者也得艾滋病。其实,艾滋病传播渠道不是男同性恋者,它和其他性传播疾病一样,主要是由于性乱(滥交)。笔者在Internet上调查中发现,许多同志网站都有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并呼吁人们用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来预防艾滋病:“向所有的同志呼吁:如果能不和异性结婚,尽量不要结婚。因为结婚面对你自己爱人的压力,远比面对社会和家庭的压力要大;不和异性结婚的朋友,为了自己的尊严,也为了把最好的爱给自己的伴侣,应该坚决反对滥交!”可以说,在要求自身健康、防止艾滋病、安全的性行为方式等知识普及和宣传上,许多同志网站是做得非常不错的。一位广东的管先生希望笔者在文章中把他的这段文字写上,与所有同志共勉:“作为同志,我们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洁身自好,自尊自爱,净化同志在人们心目当中的形象,这是最最关键的;而且,要认真工作,为社会多做贡献。当我们真的做到了这一点,我想我们被社会承认的日子也就到了。”
去年金秋,上海的一对女同性恋者在一家由教堂改为的餐厅里举行了公开的婚礼。据闻,当时的场面还相当的感人。当她俩踏着红地毯,并在亲友们的面前互相许诺终身时,在场的许多人都感动得掉下了眼泪。
同性恋现象是一种偏离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对它,人们或持敌视态度,或持蔑视态度,或抱怜悯态度。但是,无论是鄙视还是同情,只要在不违反法律和健康的前提下,同性恋者有权作出不同的、符合自己本性的生活方式选择。每个人都应平等地享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平等地看待同性恋者的选择是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因为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社会是能够平等地对待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人和现象的。
(原载《中国研究》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