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12

范国威:务实本土

香港近日对于“港独”的讨论,由于政府的打压变得更热切;年轻一代对于香港未来的想像,自讨论《中英联合声明》以来,也未试过如此热烈。然而香港由身份认同到政策辩论,由政治体制的想像去到实际的民生政策,由“本土派”到“港独派”的辩论,对香港政治未能长期追纵者,实有如雾里看花,一大堆新涌现的名词,令人难以理解;而《务实本土》,则从以往未见成书的观点,补足大家对香港本土运动的理解。

香港近年的本土运动,当然和香港人的身份认同有关,但市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则来自特区政府近十年八载的施政,愈来愈大陆化有关。香港特区政府在很多民生政策,居然明显不是从香港市民的利益出发,却亲中国政府以至中共权贵,其对抗不利政策方面,居然连大陆其他城市都不如时,香港人终于开始从实际的利益角度,质疑政府为何会变成如此。

中国大陆各地的城市都乡村,每一个都会为了自己本身作打算,例如在户藉问题,或对外来人口的问题,都尽力争取对自己有利管理方式;然而在这个“次殖民地”的香港,则连这种程度的争取也未见有;亦因此本书可重温香港这四年本土运动的历程,由简单如守卫正体字,反对普通话教中文,取消双非婴儿的来港出生的安排,争取限奶令,以至讲了很多年的单程证审批权问题,这些现实的政策问题,对很多人来说,比起香港是否要独立的问题,是眼前必先解决的问题;又或者有一日香港可以独立,至于如何去“独立”的条件,是否要先准备好呢?又或者即使不能独立,香港人是否能够争取一些现实都要争的事情?这就是《务实本土》所要谈论与提倡的。

从现实角度去思考,是否能够港独,取决于香港人的决心之馀,则要视乎全球的大环境,特别是中国的经济与政治大环境;有如在苏联倒台前的华沙公约诸国,以至波罗的海三小国,这是相同被动的等待。因此对香港人来说,不能只诉诸于一个“港独”的想像,而单纯只作等待,必须先从现实的政治著手,先令香港拥有各方面的自给自足,无论将来如何,也不用受制于人:由水源、食物、经济到规划,香港不能定位为“中港融合”下的城市,而必须作定位,即万一中国大陆出现无法自理的情况下,香港能如何独自生存下去。

面临中共推行殖民政策,以大陆化赤化改变香港;这些都是“现在进行式”;如果没有良好的本土民生政策,无法在各个政策范围,与特区政府争论的话,则中共早已可暗渡陈仓,令香港人在追求更高远的目标之前,一切都土崩瓦解。想争待历史的时机,必须同时集中火力,先解决短期的威胁,才能追求更广阔以至遥远的未来。

文章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