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他们的生活和写作使先锋成为可能

在我看来,80年代最重要的文学成就和最有意味的文学现象,既不在于寻根文学之中,也不在于所谓的新潮文学,或者说,不在于各种成为文学思潮意义上的文学写作,而在于在一些年轻的诗人,作家和剧作家还有一些艺术家,他们以一种流浪的方式,一种不依赖体制而生存的方式,选择了自由的写作,写作先锋的文学。或者反过来说,他们的生活和写作方式,使自由成为可能,使先锋成为可能。这在艺术上比较著名的是北京的圆明圆艺术村,那里聚集着许多各式各样的自由而先锋的艺术家。而在文学上,则散见于各个大城市和全国各地的城镇乡村。限于篇幅,本着只能选择一些作者本人认识的先锋人物。他们由于不同的原因,或者被驱逐出校园,或者自动离开体制,独立思考,独立写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先锋诗人和先锋剧作家。

这批先锋人物通常是被主流文学界所忽略不计的,而他们也不屑于与之为伍。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经常处在被警察追踪的生存境遇里。尤其是其中一些诗人,其生存和挣扎的故事惊心动魄,催人泪下。比如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坐牢从而在牢房里度过了大半辈子的囚徒诗人黄翔,比如1989年事变当中因挺身而出奔走呼号而锒铛入狱的廖亦武。即便是后来获得了一份温馨和安宁的剧作家张献,当年也因为入狱而被逐出校园。生存的困苦,无妄的牢狱之灾,经常伴随着这些因为选择自由而流浪的幸存者,使之成了名副其实的先锋人物。他们用生命而不是借助各种翻译书籍,虽然他们无一例外地受到翻译作品的影响,写出了8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最为激动人心的篇章。在学院里在体制内难以确立的精神气质,比如独立人格,自由思想,由于这些流浪者们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再度播入中国历史文化的土壤,并且顽强地生根发芽。在我看来,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首先应该提及的是这些不屈的人物。且不论他们的文学成就如何,仅以他们的努力而言,就已经值得人们永远记住他们。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