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09日(四)

吴仁华与郭飞熊、赵长青、丁家喜共获第二十八届自由民主奖(旧金山“中国民主教育基金会”评选),这一奖励是对他多年来持续搜集与整理、研究与写作天安门广场运动的承认,吴仁华近十年来已是一个独立写作人,一个以八九民运为唯一写作对象的研究者与写作者。至今他已出版了三部专着:《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六四事件全程实录》。

“只要六四死难者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六四死难者的家属没有得到应有的抚恤的话,我想像我这样的亲身经历者,就算再艰难,也一定会坚持下去。”吴仁华在纪念“八九六四”二十周年纪念活动时,面对媒体记者如是说。

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是历史记录,都是记忆唤醒,当然更是抵抗遗忘,记录真相本身,是学问,更体现价值,每一本书的出版都矗起一座追求历史真相的纪念碑。纪念碑上,一面刻着英雄们的名字,另一面刻着耻辱者的行径。

2007年吴仁华的第一本书《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问世,手写草稿的第一行标题就是:我作证,中共军队血洗天安门。

2009年,他的第二本书《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出版,书中有他查证出的三千多个参与屠杀的军人名单;

2014年6月4日出版《六四事件全程实录》,逐日记录了八九民运整个过程。(真相出版社,美国洛杉矶)

因为文革及文革之前中共的作恶没有被详实记录,所以作恶者就难以被追罪,无法被法律惩罚(既无公开的真相,又无法律的处罚),所以才会有文革之后,清除精神污染、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特别是八九六四的血腥镇压,但这一次,那些作恶的人们几乎都被记录下来,记录的方式一是照相摄影,广场上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人自发拍摄照片,每天记录着事件的发生,也记录下六四当日及之后的日子里,当局那些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市民屠杀的侩子手的恶行,还有就是文字的方式,这些文字散落在大量的公开出版的图书与报刊中,更多的在各种渠道得到的资料中,需要专业的方式进行鉴别与分析,而北大文献与版本专业学士与硕士学历,使他完全能够胜任此项极其困苦的挑战性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写作,是非常艰辛不易的,没有研究机构、大学及相关基金的支持,吴仁华几乎完全靠写作得来的版税来维持生活与持续写作,《六四事件全程实录》出版也是通过向友人借款的方式,筹集出版前期资金,当然,他的生活极其简朴,租住在人权活动家莫逢杰家中,每月的生活费一二百元钱就能满足他的基本需求,苦行僧一样低成本生活,是他能持久写作与搜集资料的基础。

中国的历史多是皇家主导写作的历史,中共执政之后,百年中国历史更成了中共的神话史,红色革命史,自我美化史,像吴仁华这样离岸写作,将当代中国历史中最惨烈辉煌的一页,用数百万文字进行见证式实录,书中内容几乎做到了日记体实录,其难度与历史价值,无可限量,也使当代中国纪实历史写作达到了一个高峰。

我们随意翻开其中一天的记录,就能感受到其细节真实令人惊叹,譬如1989年五月十九日这一天,编着者用了十八个页面近二万字的篇幅,实录不仅分出上午下午,还精确到小时里发生的变故,不仅有北京的内容,还涉及到诸如上海、厦门这样国内重要城市的大事,并延及香港、美国与之相关的内容。

这一天,凌晨之时,广场上还有十万人左右停留;

这一天学生绝食进入第七天;

这一天外地学生11000多人进京声援北京民主运动;

这一天凌晨四时,北京工人自治联合会成立;

这一天凌晨四点十五分,赵紫阳与李鹏分乘两部车,到广场看望学生,赵紫阳由温家宝陪同,李鹏由罗干陪同;

这一天北京学生开始南下串联,动员全国学生市民参与民主运动;

这一天邓小平打电话召见政治盟友杨尚昆,见面后指责赵紫阳违反组织原则;

这一天解放军总政治部致电各下属单位,准备戒严;

这一天,邓小平在自己书房召见李鹏,准备让江泽民代替赵紫阳,李鹏支持;

这一天上午十时许,邓小平在家中与召见的陈云、李先念、杨尚昆、李鹏等十多位政治同伙开会,形成共同意见,并开始安排最高层人事(这显然不符合中共组织原则,是一次宫廷政变);

这一天下午,赵紫阳写请假信,以头剧烈疼痛原因请假三天,而杨尚昆、李鹏为了个人安全搬入中南海居住;

这一天,戒严令发布前,军车已开到郊区,市民到广场报信,郊区有老人家躺在马路上阻挡军车通过;

这一天,下午二时许陈子明等均通过杨冠三得知赵紫阳被免职,广场学生晚八点被通知这一消息;

这一天晚九点半左右,中央召开中央、北京地区党政军大会,要制止动乱,赵紫阳不愿意出席,李鹏发表言辞严厉的讲话,为北京戒严埋下伏笔,由于戒严信息泄漏,所以第二天宣布北京戒严;

这一天,上海、厦门、青岛、拉萨、乌鲁木齐、等城市学生示威声援北京学生绝食;

这一天,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看望香港绝食学生;

这一天有媒体(《新晚报》)报导邓小平5月17号到湖北休息,但吴仁华通过赵紫阳回忆录,予以否定,认为六四之前,邓没有离开北京。

上述这些详实的资料,来源于哪里?吴仁华在索引中一一介绍:包括李进进博士的《记1989年工运组织――工人自治联合会》(载新闻自由导报1999年6月18日);《改革历程》、李鹏《六四日记》、杜导正《赵紫阳还说过什么》等。

如出版者所言,吴仁华的《六四全程实录》是迄今为止六四事件过程最完整的记录,从1989年4月15日到1989年6月30日,记录,内容包括事件、组织、人物、和文字资料,阅读这本书,即可全面了解八九民运整个过程,特别是六四屠杀真相,中共高层内部分争、戒严部队动态、民间自组织状况、民众英勇抗暴行动,还有六四之后大逮捕情况。

六三之夜六四之晨,吴仁华静坐在天安门广场纪念碑边,面对坦克与士兵包围,他万念俱净,等待着为这场民主运动捐躯,毕其功于一役,失败了,只能以血荐民主女神,但广场的谈判,学生们为保留最后的火种,撤离广场,第二年,吴仁华为了保护入狱的义士,只身从珠海游到澳门,转道香港得到黄雀行动支持,到达美国,在美国办了十五年的新闻自由导报,后转型成为独立学者,研究对象就是八九六四民主运动历史过程。毕其功于一役失败了,但毕其生于一事,就是民主事业,八九民主运动研究,用这种方式来纪念那些六四遇难的义士们,缅怀八九一代共同的青春。

我们一代人的青春与希望死在了这本书里,这本书是八九六四的骨灰盒,生命在哪里死去,灵魂在哪里复活。这本书因此也是一本复活之书,它复活了我们的记忆,也它将复活我们的青春与希望,旧历史的终点,也是新历史的起点。

文章来源:东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