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JiFeng Bookstore 上海季风书园 180803

本期书单有一些视角独特的书,比如《打造消费天堂》,讲民国时期那些让民主、科学、男女平等这些大词转换成吃穿用度的百货公司;比如《鱼翅与花椒》,一个外国人为了川菜而不断造访中国,后面还附上了菜谱;像《文凭社会》,认为大学是一个学习职业技能效率很低的地方,文凭成为社会壁垒还没什么用处,不如废除了算了;一本关于英国法律史的书,把目光聚焦在大英帝国殖民地上法律的运用……

其中有一本书特别能引起当下的共鸣,就是《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这本书就是美国梦和美国中产阶级的衰败史,在美国立法机构、政治制度和资本力量的合力之下,美国梦和美国中产阶级都正在一步步走向瓦解。

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政治经济发生了转向,一个强有力的、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组建公民社会,乃至影响国会的中产阶级,渐渐变得弱势并逐渐陷入无权的状态,企业也不再照管绝大多数员工的福利和发展空间,国会日渐被来自大企业等特殊利益团体的说客所占领,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也流失到了海外,这一切都导致美国财富日渐集中,中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日渐狭小。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国家,因而将不平等视为理所应当,财富和地位应当是对更有才华更努力的人的奖励,这样的激励才能使经济蓬勃发展。但是现在的美国,普通人因为受到大公司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挤压,购买力下降,反倒损害了经济本身,也损害了这个国家赖以立身的希冀。

作者通过走访卡特、克林顿、索罗斯等美国政界、商界大佬和几十位典型的美国中产民众,揭示了白宫、国会山和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左右美国国家政策的走向,及其对美国中产人群的影响。还原了美国的中产阶层,是怎样从现代社会的塑造者,逐渐沦为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

(文末可打赏,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书单要续命,还需要观众老爷们的支持)

穷人能否获得公正的审判:古迪恩诉温赖特案实录

[美]安东尼·刘易斯 / 陈虎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4

“平等的关切是政治社会至上的美德,没有这种美德的政府,只能是专制的政府。”

贫穷不是罪行,当一个人因为贫穷而失去基本权利,失去法律公平的保护,甚至身陷囹圄,那有罪的不是他,而是这个不公正的体制。一个叫做吉迪恩的贫穷被告,在监狱里,用歪斜的字体写下“上诉”,一场意义非凡的刑事司法改革,藉此掀开帷幕,吉迪恩挑战的是穷人无法享有律师帮助的现实。

面对强大的政治惰性,吉迪恩仍然坚持自己的权利并一直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他最终取得的胜利表明,一个最贫穷、最没有地位的人,也应该同样享有法律面前的平等,以及面对不公时的申诉权。期间,社会各界对案件的关注、讨论和争辩,给这场大变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援。

法律旨在为每个当事人做出公平的裁决,并依靠逐案判决的方式得以发展,更重要的是,任何一个个案都可能成为某项重大变革的推动力量。美国社会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了新一轮的社会运动,它们以平等为核心理念,通过一系列案件的判决相继向种族歧视、选举权利、诉讼权利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领域的不平等现象宣战,开启了美国法律史上最为激进的司法能动主义时期。

联邦最高法院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利用其超乎寻常的权威,判断其他政府机构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并在违宪时宣布这些行为无效。为什么九位被政府委任的大法官能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司法权所具有的对其他权力的制衡,同时,大法官的终身任职制,使他们有充分的自主性,根据价值理念和良心的驱使做出裁决,而无须面对政治场合的交易和妥协。

当然,法院和国家都只是帮助民众实现更好生活的工具而已。对法治建设的积极推动,是基于我们对人类历史上那些极权主义灾难的恐惧。1940年,布莱克大法官在查伯斯诉佛罗里达州案的判决意见中特别指出:“今日仍然一如往昔,我们尚未彻底摆脱悲惨世界的奴役,一些国家正在使用无上的威权任意惩罚那些莫须有的罪行,这种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无异于暴政的爪牙。”

美国秩序的根基

[美]拉塞尔·柯克/张大军/汉唐阳光|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8-6

基督教文明的缘起,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中世纪的神学、英格兰的宪政,一路汇聚成新英格兰清教徒的殖民地秩序,并由此生长出今日的美利坚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尘埃落定,整个世界都沸腾了,美股狂跌。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新当选总统会把美国甚至全球带入癫狂吗?早在1970年代,拉塞尔·柯克就已给出了他的回答:不会。

作为美国当代保守主义思想大师,柯克坚信秩序的重要性,称之为“人类的第一需要”。他认为,美国的伟大与繁荣来自于它的秩序。为了探寻这些秩序的发生与发展脉络,柯克将目光投向先知时代的耶路撒冷,即基督教文明的缘起,并顺着希腊的哲学、罗马的法律、中世纪的神学、英格兰的宪政,一路汇聚成新英格兰清教徒的殖民地秩序,并由此生长出今日的美利坚。

在本书成书的时期,美国面临着一系列的危机与挑战,一时间人心惶惶。柯克却对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坚信,只要秩序的根基仍然牢固,美利坚就不会完。

谁偷走了美国梦:从中产到新穷人

[美]赫德里克·史密斯 / 文泽尔 / 雅众文化 / 新星出版社 / 2018-7

中产阶层是怎样从现代社会的塑造者,逐渐沦为权贵阶级的牺牲品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资深时政记者赫德里克·史密斯告诉美国人民,美国梦在美国立法机构、政治制度和资本力量的合力之下,正在一步步走向瓦解。

自七十年代开始,美国政治经济发生了转向,一个强有力的、可以依靠自己力量组建公民社会,乃至影响国会的中产阶级,渐渐变得弱势并逐渐陷入无权的状态,企业也不再照管绝大多数员工的福利和发展空间,国会日渐被来自大企业等特殊利益团体的说客所占领,制造业的工作机会也流失到了海外,这一切都导致美国财富日渐集中,中产阶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狭小。美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盛行的国家,因而将不平等视为理所应当,财富和地位应当是对更有才华更努力的人的奖励,这样的激励才能使经济蓬勃发展。但是现在的美国,普通人因为受到大公司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挤压,购买力下降,反倒损害了经济本身,也损害了这个国家赖以立身的希冀。

本书作者通过走访卡特、克林顿、索罗斯等美国政界、商界大佬和几十位典型的美国中产民众,揭示了白宫、国会山和华尔街的精英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政治和经济权力左右美国国家政策的走向,及其对美国中产人群的影响。还原了美国的中产阶层,是怎样从现代社会的塑造者,逐渐沦为权贵阶级的牺牲对象。

文凭社会

[美]兰德尔·柯林斯 / 刘冉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6

当教育水平并不能直接提高工作技能,当文凭成为一种社会壁垒,那还不如废除文凭算了

柯林斯在本书中揭示了一个由文凭构成的社会结构——文凭如通货膨胀般变得廉价的同时,自身又成为一种社会壁垒。柯林斯的“教育”视角更偏工具理性,即他所说的教育更像是一种职业教育。他直观地将教育水平和工作职位做线性关联,论证教育水平并不能直接提高工作技能,因此他给出的建议也十分激进,即废除文凭。或许将这本书和努斯鲍姆的《功利教育批判》结合来看,可以更温和地理解教育的社会功用。

对于中国来说,这本书的预见过于超前,大众还很难从“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文凭迷信中刹住车。不过在高考移民的浪潮中,大众似乎也隐约意识到,如今的教育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教育是家庭背景的依变量,而不是事业成功的自变量。

法律帝国的铸就:大英帝国法律史

[美]劳伦·本顿 / [美]利萨·福特 / 龚宇 等 / 法律出版社/ 2018-5

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国内形成了对于君主权力的制约,但这对于1774年之后征服的殖民地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英王的特权在那些殖民地依然被精心地保留下来

19世纪早期,在历经半个世纪的战争后,英国成为全球性强国,并在制定通商规则和维护国家疆界外部秩序等方面获得了更大的话语权。它进一步试图通过对法律的重新设计,为那时的世界重建秩序。这种跨越文化和政治隔阂的法律实践,改变了世界格局,并使大英帝国一度成为全球治理的中枢。

在既有的殖民地、新获得的领地,以及遍布全世界的非正式势力范围内,英国官员们通过绘制法律变革的蓝图、打造广泛适用的新规则体系,来建立新的管理秩序,并对已察觉到的秩序危机作出回应。这些危机主要体现为殖民自治、臣民地位、废止奴隶贸易、社会权利以及商业管理等事项所导致的激烈冲突,但地方官员们的回应却往往成为冲突升级的新诱因。这种对秩序的渴望并未带来英国强权下的世界和平,实际上,在大多数地方,它的作用仅在于证明英国使用暴力的合法性。

光荣革命后在英国国内形成了对于君主权力的制约,但这对于1774年之后征服的殖民地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英王的特权在那些殖民地依然被精心地保留下来。新建的法律秩序从未设想在根本上对权利和权力进行重新分配,既没有人道主义的迷人光辉,也不具备自然权利的理性力量,只是为“权利即君权”做出权威而霸道的解释,从而形成一种打着宪法幌子的暴政。

当重新翻开大英帝国法律秩序的历史,并且追溯关于帝国法律秩序与其他政治形态之关系的事例时,我们看到了一幅与主流的国际法思想史不同的、遗落的国际法史前法的略图。以大英帝国宪法为中心的全球法律秩序构想,虽然充斥着局限性、狂暴性和缺漏,但它仍然对其他政治实体的自我法律建设起到了鼓励和借鉴的作用。同时,考察这段历史也能帮助我们理解国内法与国际法之间变幻不定的关系。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美]约瑟夫·熊彼特 / 宁嘉风 / 商务印书馆 / 2017-2

关于经济学家的灵魂肖像,熊彼特画得是骨,别人画得都是皮相

熊彼德可以说是非常博学并有学理上的同理心、洞察力、问题意识了,深刻的灵魂才能互相理解,惺惺相惜,一流经济学家的学术与生命相互渗透在一起。熊彼得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来写别的经济学家,与普通传记作家、记者的区别就是,他画得是骨,别人画得都是皮相。书非常好看,相关知识背景的读者一定读得非常过瘾,不大懂经济学,也可以看看人家是怎么写人物的。

本书收录的文章是熊彼特在1910年至1950年这四十年间写的,十篇主要的文章,除了关于马克思的那篇以外,都是由熊彼特本人亲自挑选的。除马克思外,作者和这些传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不仅是因为他敬佩他们的工作,而且是因为他和他们中的一些人很熟悉,和其中几位还有着深厚的友谊。熊彼特的特点是,对历史的和纯理论的东西,计量经济学和收集的大量实际资料、社会学以及统计学,他持赞赏态度。如此广泛的兴趣也反映在这些传记性的作品中。

漫长的诉讼:环境污染、白血病儿童和对司法公正的追求

[美]乔纳森·哈尔 / 李文远 / 新世界出版社 / 2018-5

正义在一个正常社会都如此艰难,请不要再用维稳、截访、打压律师、公检法联合办案倍加其艰难和漫长了吧

这类由工业环境污染而致人以绝症,通过诉讼以求赔偿的故事,已经很多了,一个一个都浸透血泪。上海电影节看《日本国VS泉南石棉村》,216分钟的影片,8年的诉讼,当年在石棉厂工作而身患重病的受害者不断凋零,等不及公道和赔偿来临的那一天,一个老人叹息,真是“漫长的诉讼啊”。

这本书所讲的官司,则打了四年,整个事件从污染开始到得到治理,足足经历了二十年。皮革厂把工业废料随意掩埋,最后这些有毒的废水渗入土壤,污染了地下水,这些地下水却是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来源,不少儿童都患上了白血病,当地政府却说水的颜色发红是因为富含铁元素,味道难闻是因为经过了氯的消毒。一个律师接手了这个案件,而要证明这被污染的地下水就是儿童们身患白血病的原因却非常困难:要收集儿童日常所用的所有500种食物和日用品,每一种都多少含有一点致癌的成分,需要逐一排除;还要考虑土壤的孔隙是否能让废水下渗,而这种下渗发生在儿童患上白血病之前……要论证这一切,这位律师请教了无数的专家,一次取证的证言就达到一万多页,他为此付出了九年的光阴(从取证立案到判决)、破产的代价,而最终争取到了正义和赔偿,美国环保署最后发起了对皮革厂的公诉,除了赔偿受害者,这家皮革厂也应担负起治理已经被污染水源和土壤的责任。

正义不会迟到,但若没有这样的人去不懈求索,哪里会有自动到来的正义呢?正义如此艰难,一个社会的纠错机制运作本来就不易,请不要再用维稳、截访、打压律师、公检法联合办案倍加其艰难和漫长了吧。

欲望的治疗:希腊化时期的伦理理论与实践

[美] 玛莎·努斯鲍姆 / 徐向东 / 陈玮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2018-5

就像医学可以用来治疗身体的疾病那样,哲学可以用来治疗心灵的疾病

哲学有什么用?现在普遍的看法是,哲学没用,或者说有“无用之大用”。希腊化时期的许多哲学家却不这么认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就像医学可以用来治疗身体的疾病那样,哲学可以用来治疗心灵的疾病。哲学可以是一种治疗的技艺。

希腊化时期的哲学家们认为,情感、欲望、激情,这些都是心灵的病症,应该予以清除,而哲学论证则是清除这些病症的方式。正如医学对什么是健康的身体、怎样的治疗方案更有效有诸多探讨,这些哲学家也为什么是健康的心灵、怎样的论证策略更有效而争论不休。在《欲望的治疗:希腊化时期的伦理理论与实践》中,京都赏得主玛莎·努斯鲍姆(一译纳斯鲍姆)重点考察了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和怀疑论学派的伦理学疗愈法,并且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她还把时间轴的起点前推到了亚里士多德,后者则对希腊化时期哲学家眼中的病症大加肯定。

理性与情感,西方哲学这个永恒的主题,不但在努斯鲍姆笔下被反复探讨,更是一段常年困扰她、促使她不断反思的人生经历,而这段经历就发生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怎样才是更好的人生,希腊化哲学提供了自己的思考,那么我们这些当代人呢?

章太炎的政治哲学:意识之抵抗

[美] 慕唯仁 / 张春田 / 任致均 / 马栋予 / 唐文娟 / 陈炜聪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8-6

不同于通行的以训诂和语义为基础的研究,而是抽取“抵抗”作为关键词,将章太炎置于西方哲学和晚清思想的对话语境之下

章太炎的思想极为复杂,学者常常把他归入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的革命阵营,但他的思想又引出了革命意识形态当中的矛盾。他如何把对经学的热爱、保守的特征、革命的欲望、反满的民族主义和批评政府的无政府主义兼容并蓄,汇聚一身,实在是个疑问。而他又反对上述的每一个群体,混合了佛教的意识理论和德国的唯心主义,以一种超越的视角,抨击了一切现代制度。其著作博大精深,揭示了中国与全球现代性中普遍存在的经验:新与旧同在、民族特殊性与超验普世性并举。

本书聚焦于近代国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的著作和思想,并在中国受到全球资本主义现代性冲击的社会背景下考察章太炎著作的意涵。作者慕唯仁作为研究汉学的西方学者,不同于通行的以训诂和语义为基础的研究,而是以其独特而新颖的视角,抽取“抵抗”作为本书研究的关键词,将章太炎著述和思想置于西方哲学和晚清思想的对话语境之下,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对于那些研究晚清思想史的中国学者而言,具有学术意义和参考价值。

鱼翅与花椒

[英] 扶霞·邓洛普 / 何雨珈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2018-7

书中各章最后都附了菜谱,看馋了不妨亲自动手祭五脏庙。至于变胖的问题,管它呢!

留学生涯的第一天,站在异国的超市里,我懵了。放眼看去,各种不认识的瓜果蔬菜和调料,让我无从下手,最后随便买了点面包和青菜,并匆匆找到亚洲区,买了熟悉的酱油作为调料,草草做了一顿混合餐果腹。好在生长在国际大都市,从小接触过很多外国事物,我很快就熟悉并享受起大洋彼岸的生活。

同样在多元文化环境中长大,同样是进入与原生文化完全不同的国度学习的留学生,扶霞·邓洛普与中国文化尤其是川菜的牵绊则更具戏剧性。一个偶然结识的成都朋友,让她从此对川菜念念不忘,甚至专门为此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申请到了赴成都学习的奖学金。扶霞留连成都的大街小巷、菜场饭馆,尝遍在英国人看来怪异的、中国人却习以为常的甚至连很多中国人都不敢尝试的各类食物。为了追寻中式美食,她的足迹遍布各处,不限于成都市境。

扶霞说,在异域生活的外国人,饮食习惯就是他们的身份认同。从一开始的抗拒,到后来的着迷,到在英国家中也能坦然吃下菜虫,扶霞的身份认同显然已经被川菜的美味征服了。作为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第一个外国学员,扶霞也是一名专业的川菜厨师。因此,书中各章最后所附菜谱,也为喜爱川菜的读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看书看馋了,不妨亲自动手祭五脏庙。至于变胖的问题,管它呢。

打造消费天堂 : 百货公司与近代上海城市文化

连玲玲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启微 / 2018-6

关于民主、科学、男女平等、小家庭、“中国人”意涵的转变,乃是通过百货公司及其媒体的展示在很多上海居民那里变得具体可感的

“消费主义”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本书以此为核心概念,探讨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百货公司对于近代中国的意义,思考这种资本主义的企业组织如何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创造全新的消费经验,并传播现代的消费观念。同时,以之为观察上海城市中权力关系的窗口,特别把重点放在百货公司如何改变城市空间、掌握消费者的阶级特性、对“华洋”标签的挪用与再诠释,以及建构社会评价两极化的“新女性”角色。

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彭慕兰为本书作序,认为书中最大胆的观点可能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及之后(1915-1923)知识分子关于民主、科学、男女平等、小家庭、“中国人”意涵转变的很多争论,是通过百货公司及其媒体的展示在很多上海居民那里变得具体。消费文化成为促进观念变化的通道,而改革者通常直接借用这些观念攻击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虽然这种趋势因二战、百货公司国有化等原因没有持续下去,但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消费主义的回归引发了有关老上海的诸多回响。连玲玲在书中为我们呈现的那个时代,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在很多方面似曾相识,它或许也可以照亮我们这个时代。

生活工艺时代

[日] 三谷龙二 / [日] 新潮社 / 林叶 / 理想国|台海出版社 / 2018-4

你对于“手作”“匠人”“生活方式”的观念形成于何处?这本书为你解答它们的形成与流行

“生活方式”已经变成了一个似乎不需要多加解释的固有名词。但在这本文集里,分别以生产者(匠人)、推广者(店主)、观察者(编辑、学者)为职业的十三位作者,用多元的视角抽丝剥茧了“生活方式”“生活工艺”的形成和流行。尤其是对2000年前后,日本如何从法国借鉴了杂货的概念、如何培养起本土的生活杂志等问题进行了犀利的分析,这一观点变换视角后,很适合用来考察国内对日本生活方式内容的关注。有豆瓣网友评论,该书“让我了解到日本泡沫经济后兴起的生活工艺潮流与20世纪初柳宗悦的日本‘民艺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也令我们警醒地听见这一潮流中的差异、对立乃至批判的多元声音,而非千篇一律的讴歌媚语。更重要的是,它仿若文化的解毒剂,能够澄清我们对于日本‘生活工艺’的众多误解,让我们更为清楚地辨识与反思当代中国社会中流行的‘生活工艺’风”。

另外,本书很难得地收录了哲学家鞍田崇整理制作的“生活工艺年谱”。时间跨度从1853年到2014年,日本工艺的重要时刻、关键人物、里程碑著作,都在这张年表中有所呈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属于日本工艺史的时间节点都被作者拿来与世界工艺文化史的重要事件做对标,是非常难得的广阔视角。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