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流传在苏联东欧的政治笑话,我搜集到大约一百多则。而古巴、越南的类似作品则很少见,所以一经发现,立即照录。从中我们可以知晓,计划经济导致物资匮乏,商品短缺是普遍现象。当年苏联东欧国家号称“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一个最引人注目的街景就是排长队买东西。这种消费品短缺的现象遍及整个社会主义阵营,概莫能外。年纪大一点五十往上的国民对此多少都有感受。下面让大家看一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模范生”古巴和“差生”越南当年的生活窘境。这些情景也是布尔什维克主义导致的衍生物,不足为奇。

手帕与裤头

有一天,古巴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台下有个人打喷嚏,掏出手帕擦鼻子。这时台上坐在卡斯特罗旁边的一个中央政治局委员对老卡说:“打喷嚏的那个人没有穿裤头。”卡斯特罗不相信,散会后,他把那个人找来问:“你坦率地讲,你今天穿裤头没有?”那个人回答:“我没有穿。”老卡又问那个政治局委员:“你是怎么看出他没有穿裤头呢?”那个委员回答说:“情况很简单。购货证上写得清清楚楚,买手帕就不能买裤头。他打喷嚏时掏出手帕擦鼻子,那当然就没有裤头穿了。”

(注:古巴市民购货证中有一项规定:裤头、手帕、背心、袜子几种衣物,(一定时期)只能买一种。)

脚小鞋大

有一天,美国总统卡特、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古共中央第一书记卡斯特罗三人吹嘘自各军队的“纪律严明”。卡特说他有一次在美国检阅军队时,打了一个士兵的耳光,这个士兵还是立正向他敬礼。勃列日涅夫说,他有一次在苏联检阅军队时,用拳头打了一个士兵的脸,脸上都流了血,但这个士兵还是给他敬了礼。卡斯特罗说,你们那些都不新奇,我有一次检阅军队时,拿起刺刀往一个士兵的脚尖扎去,这个士兵丝毫不动地给我敬了礼。事后,我问那个士兵脚痛不痛?士兵回答说:“不痛。因为我的脚适合穿三号鞋,可发给我们的鞋都是一号的,前头空出一截,剌刀没扎着脚。”

小偷与乞丐

拉丁美洲有个乞丐,四处游荡,拿个四方花布巾往地上一放,向人们说好话,让人给钱。他在墨西哥城大街上喊道:“英雄人民的孩子们,上帝保佑你们!”结果行人就往他的花布巾上扔钱。他在巴西、阿根廷也同样这样做,也得到不少钱。

这一天,他来到古巴,在哈瓦那的大街上,把花布巾放在地上刚说:“英雄马蒂的孩子们,上帝……”低头一看,花布巾不见了。“他妈的,谁把我的花布巾偷走了?!”

吃得饱的孩子

有一天,劳尔·卡斯特罗对哥哥菲德尔·卡斯特罗说:“现在古巴老百姓对我们意见很大,说我们没有能力,人民缺吃少穿,怨声载道。”菲德尔不相信,说:“人民不是吃得挺好的吗?要不我们去搞个调查。”

于是第二天早晨,他们哥俩在哈瓦那大街上行走,碰见一个小男孩,菲德尔就问这个孩子:“你吃过早饭了吗?吃的什么?”小男孩回答:“吃了。吃的是面包夹奶油,喝的牛奶。”菲德尔听后高兴地对劳尔说:“你看,他们吃的多好!”

劳尔摇摇头对菲德尔说:“你知道这个孩子是谁的吗?他是政治局委员阿尔梅达的儿子。”

古巴政府对全体国民实行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的福利政策,博得民心毫无疑问。但多年施行计划经济,经济发展问题多多,特别在满足人民对生活消费品需求上强差人意,引起广大民众强烈不满。由于言论不开放,一些类似中国的段子便在民间不胫而走,广为流传。上述四个段子便是民意的别样表露。这种东西在所有的“科学”社会主义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朝鲜可能例外)。即使是在越南这样的饱经多年战火蹂躏的国度,也有这种“黑色幽默”的作品在曲折地反映着民心民意。请看以下两则:

一一越南国家主席孙德胜死后去见胡志明。胡志明问他:“看来阳间的事情搞得不妙,是不是?”

“不,不。胡伯伯!我们已经做到了您遗嘱的前面三分之一了。”

(胡志明的遗嘱是:“没有什么东西比民族独立和自由更可贵了。”)

一一越共中央总书记黎笋有一天给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发电报:“饥荒严重。速送粮来。”勃列日涅夫马上复电:“我们也缺粮,无法运送。勒紧腰带。”黎笋接电后又发电:“速送腰带。”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