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的宽恕,都是有条件的宽恕。无条件的宽恕似乎是说不通的。

无条件宽恕,对方没认错就宽恕,有放任之嫌;在无能报复的情况下声称放弃报复不愿报复,好像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有自欺之嫌。

基督教大力主张宽恕。尼采对此很不以为然。

尼采把基督教道德称作奴隶道德,它产生于怨恨精神。受压迫者由于没有能力反抗,故而心生怨恨,然而借助于一种迂回的,狡诈的方式,他们由怨恨创造出一种新的价值,发明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从而使得怯懦屈从一跃而成为善良与宽恕。

尼采挖苦道:“不报复的无能应被称为善良”,“无能报复被称为不愿报复,甚至还可能称为宽恕(‘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干的是什么,只有我们才知道他们干的是什么!’)他们还在议论‘爱自己的敌人’——而且边说边淌汗。”

不过,后来尼采对无条件宽恕的看法有些改变。他注意到宽恕有助于克服怨恨,在生理上是有益的。

说来也是,当你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而你确实又没有力量去惩罚对方,你就必然心生怨恨,你就只好隐忍。“忍字心上一把刀”。这把刀本来是应该刺伤对方的,但因为你把它插在心上,它首先刺伤的就是你自己,使你的心不断流血。

尼采说:“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怨恨的情感更快地耗尽一个人的精力。”

宽恕的好处是,它可以使你从怨恨中解脱出来,不再为无法释放的情感耗尽自己。无条件宽恕是对怨恨的克服与超越。

一般人都同意,如果对方认错了,我们就可以宽恕。那么,为什么对方认错就可以宽恕呢?因为对方认错,就是自己降低了自己的道德地位,就是承认了我在道德上的优越地位,从而也就是在道义上承认了我有惩罚你或不惩罚你,宽恕你或不宽恕你的权力,因此我就可以选择不惩罚,选择宽恕。

这是有条件宽恕者的逻辑。无条件宽恕者则进一步认为,既然我本来就是对的你本来就是错的,这一点不取决于你承认不承认。在道义上我对你毫无疑问是居高临下的;因此,哪怕你还不承认,我也可以宽恕你,因为你不知道你在干什么;我可以不生你的气,因为我根本不和你一般见识。

乍一看去,无条件宽恕确实很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其实两者根本不同。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弱者的自欺,而无条件宽恕却可以是强者的自信。阿Q挨了打,不敢还手,就说是“儿子打老子”。可是我们都知道,阿Q的“儿子打老子”只是自己说给自己听的,偶尔不小心说的声音大了,让对方也听见了,对方一定要回过头来再打他一顿,还逼着他改口说是“老子打儿子”。阿Q则照例求饶,挨了打不说,还要自己骂自己。阿Q不但在身体上输掉了,而且在精神上也输得一败涂地,哪里谈得上精神胜利呢?

由此可见,真正的无条件宽恕应该是建立在承担苦难,坚持抗争之上的。如果你远离苦难,远离抗争,你原有的愤怒和怨恨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在这种情况下,你表示无条件宽恕对方自然也很容易。但你这种无条件宽恕是不能和那种在承担苦难坚持抗争基础上的无条件宽恕相提并论的。

来源:Radio Free Asia (RFA)《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2012.6.18

《胡平文库》时政·观察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