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本书从考古学的角度看历史,作者是日本九州大学考古学教授。广义来说,这是肯定中国主义中国史观的一部著作,其“想要阐述的就是政治性地域统一的一元化的中国——也就是商周国家的出现过程”(页27)。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对很多政治概念都没有明确界定,这对其立论有很大的影响。举例来说,什么是“国家”、“王朝”和“王权”?书中一个核心问题是所谓的“夏王朝”是否“国家”?

作者的看法大概是文献中的史料并非全然可信,故对“夏王朝”是否真实存在应抱持怀疑的态度。可是,书中又大费周章的讨论考古发现中被认为是“夏王朝”的二里头文化。作者要处理的问题是,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夏王朝”,它是否一个“国家”?其答案是莫衷一是的,时而肯定(页356)又时而否定(页350-1)。然而,到底“国家”存在的标准在哪里?为何“商王朝”是国家而“夏王朝”可能不是?作者虽有提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但并没有以此来断定有文字的就是国家。

的确,除了文字外,其它考古学上的发现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花了不少的篇幅谈论农耕文化,似乎假设农耕社会是国家出现的必要条件。作者似乎认为一个有世袭性首长制的父系社会也是个必要条件。另外,有统一信仰体系及支持此体系的祭祀仪式亦是必要条件。或许我们大可先不去质疑这些条件是否必要条件,而是去了解什么是作者眼中的充份条件。

书中一个区别“夏王朝”与“商王朝”的最重要地方是“商王朝”与周边区域首长的关系是从属关系,而“夏王朝”的则是同盟关系,可是,作者的佐证有限。我们大可先假设“商王朝”的统治范围够大且有周边首长臣服其下,所以就是一个国家,然而,作者跟不少历史学家都承认“商王朝”后期式微甚至要“迁都”,那么统治范围大减,式微后的“商”仍然是一个国家吗?简单来说,作者犯了大部分古史家一样的毛病,也就是用“国家论述”及“迁都”等相关概念来谈周秦以前的历史。从神话中的黄帝到夏商中的统治者,其实都是部落领袖,只是其部落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已。

综观全书,在考古学的角度看,作者做了相当不错的整理,有深入阅读的价值。只是跳脱不了中国主义中国史观影响,甚是可惜。以“国家论述”去谈周秦以前的历史是中国主义史观一个重要元素,目的是为“中国有五千年历史”打造理论基础。不过,以“部落论述”取代“国家论述”或许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甚至可以避免莫衷一是的结论。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