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杂志 作者:刘苏里 时间:2012年4月9日

对没有经历过《1985》所描述生活经验的读者,这是一部警示小说。对有类似生活经验者,作品中的诸多事件、人物,事件发生背景、人物活动形状,皆会似曾相识。

  此作的大哥篇,乔治·奥威尔的《1984》曾引起一些争论,比如奥威尔是左派还是右派,是社会主义者还是自由主义者。《1984》篇尾提到“新话”的定义、新话实施的具体步骤,以及新话辞典颁布的年代——2050年。《1985》延续了奥威尔关于新话的预言。在我看来,这才是作品值得反复品读所在。

  能够查到的中文简体字版《1984》最早出版于1987年(花城出版社)。应该有更早版本,那还是内部发行的,流传不广。公开发行后,此书风靡于市,最近五六年几近普及。作品写于1948年,讲的是1984年大洋国统治状况——其他两国也类似大洋国,换句话说,整个世界的统治状况是前所未有的极权统治时代。时人将此作与另两部作品,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京的《我们》统称反乌托邦三部曲。

  《1984》从创作到风靡经历现实历史的三个阶段。此前,苏俄革命及制度实践有约40年经历,纳粹上台到覆灭也有13年光景。作品创作于“二战”结束后,正值世界范围冷战酝酿开启的年代。作品发表后,其声誉顶峰恰好是1984年。随着苏东极权政府垮台,《1984》似乎进入沉寂期——它描写的时代结束了。

  《1985》创作于1981年,作者为匈牙利人久尔吉。作品假想作于2036年,书中讲述的故事已过去半个多世纪,距“新话”全面推广还有14年。据说,作者在1973年读到过《1984》。上述背景是《1985》产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可以说,本书既不可能产生于美国、法国,也不太可能产生于苏联和保加利亚,当然,更不可能产生于中国。

  按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的说法,典型极权体制变化,必与该体制符号人物的生理躯体消亡有关。《1985》讲述的故事从老大哥的死亡开始,这是一个奇妙但又符合逻辑的开头。故事由四部曲组成:松动及变革(因为老大哥死了)、政变及失败、革命及失败、新秩序建立。如同苏俄及纳粹政权的存在给予奥威尔灵感,匈牙利1956年及以后的(东欧各国)社会运动实践,给了久尔吉创作以启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表达作品的惊人预见给予我们的震惊之感。

  这部作品在极短时间内多语种广为传播,证明它的预见具有超凡的思想基础,以及在此基础上超越时空的想像力。此外,它获得世界级重视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描写的状况还在不只一个政治共同体中继续演绎和发酵,因而也就具有观察此类社会演进逻辑的坐标价值。

  我们可以说,老大哥死后大洋国变化四部曲具有世界范围的启示意义。根据该作品,影响变化的有四股力量:知识分子群体、执政党核心层(它们可能分为两派)、秘密警察和草根阶层(它们很可能具有被禁已久的宗教复兴色彩)。在不同阶段,博弈各方的策略不同,力量此消彼长,故事主角亦如万花筒般变换无穷。松动及变革的主角是知识分子阶层;政变主角是秘密警察(即思想警察);革命主角是信奉伊斯兰教的草根阶层(它的领袖是工人出身);而新秩序建立主角是长期与大洋国为敌的欧亚国扶持的傀儡——英社党残余势力。

  无论作品有多少惊人的预见,《1984》和《1985》的故事主情节并不陌生。真正令人惊悚莫名的是《1984》最后一章描写的新话世界,以及2036年回放1985年发生的故事所具有的隐喻意义。“新话的目的不仅是为英社拥护者提供一种表达世界观和思想习惯的合适的手段,而且也是为了使所有其他思想方式不可能存在。”新话通行后,“异端的思想,也就是违背英社原则的思想,就根本无法思想。”因为供人思想的词语以及它们内在的含义没有了。“老话”被新话取代后,与过去所有的联系也就被切断。整个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新话时代,一个人类新时代诞生了,很相仿于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毋宁说,奥威尔和久尔吉的世界比之赫胥黎,变得更彻底、走得更远。

  《1984》中,奥威尔的新话世界还只是个开头,久尔吉的《1985》将其展开。那是一个所有传统价值归零的世界,一个任谁也不记得除新话时代还有其他历史的世界,人人感到不怎么自在却又时时感到幸福的世界,一个由谎话(新话就是集谎话之大成)作为唯一交流工具的世界。

  奥威尔恐惧的,正是这样一个世界的诞生,他用生命最后一点力气警告后人,防止这个时代的降临;而久尔吉为我们刻画了新话世界的雏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