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位于希腊雅典以南萨罗尼科斯湾畔(Saronic Gulf),是阿提卡大区(Attica)的首府。比雷埃夫斯距离雅典只有12公里,是希腊第四大城,它如今依然是主要的造船和工业中心,也是地中海沿岸数一数二重要的货柜运输商业港口。图/Pixabay

“新殖民”质疑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5月,我们在《民报》撰文《台湾的外交生机在复活》,谈到了欧洲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质疑。德国外长马斯指出:“中国也在通过经济政策寻求其战略利益”,言下之意就是“行新殖民主义路线”。现实例子也是明摆着的,近年来,中国数次租赁海外港口,这与当年西方国家的殖民主义做法,是否有异曲同工之嫌?

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深水港(Hambantota),位于斯里兰卡南部省汉班托塔区首府,2012年开始运营,日均船只到港量达300余艘。中国以11亿美元价格,租用港口及周边土地,租借99年。2017年12月9日,斯里兰卡政府正式把汉班托塔港的资产和经营管理权移交给中国招商局集团,港口与临港土地共约1.5万英亩(约60平方公里),让他们修建一个工业区。这块土地面积相当于2个澳门,略小于1个新加坡。租贷这个港口,表面上是做商业用途,但是它的战略意义极大,正对着印度,由此作为跳板,中国将继续对南海附近的岛屿进行军事化。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位于希腊雅典以南萨罗尼科斯湾畔(Saronic Gulf),是阿提卡大区(Attica)的首府。比雷埃夫斯距离雅典只有12公里,人口16多万,是希腊第四大城,它如今依然是主要的造船和工业中心,也是地中海沿岸数一数二重要的货柜运输商业港口。这个港口城市是希腊最主要的吞吐口,也是欧洲最大的一个旅客进出的海港,每年有两千万旅客的踪迹。这个古老的城市在史前时代就有居民居住,后来因为是个咽喉港口,成为斯巴达人的兵家必争之地。普罗奔尼撒战争摧毁了整个城市,直到亚历山大帝开始修复,但日后依然不断被战火破坏。经历了中世界及奥图曼帝国的统治,它历尽沧桑。直到今日它依然是一个文化鼎盛的古都。近几年希腊经济危机严重,拖累欧盟,虽获紧急救援,依然不得不贩卖老祖宗的地盘。2016年8月10日,中远集团正式宣布,接管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全资拥有的第一家港口,中国的手直接伸进了欧洲。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Gwadar Port),是一座位于巴基斯坦俾路支省(Balochistan)瓜达尔市的深水港,距离卡拉奇西方约460公里,邻近霍尔木兹海峡,是巴基斯坦通往波斯湾和阿拉伯海的大门,战略位置重要。巴基斯坦政府把瓜达尔港2000亩土地,长期租赁给中方,租期43年,直到2059年。中国开始投资一百至两百亿美元,从2013年起,原计划是费时五年来建设这个可以炫耀的经济特区项目。这里是“中巴经济走廊”上重要的据点,也是一代一路上的一项重点计划。“伊朗巴基斯坦油管”的投资计划25亿将使石油和天然气简便地输送。这项庞大的计划如今将扩展至2030年,费用也提升到460亿,乃至620亿。

为什么海外媒体质疑中国式殖民主义?两点:一是“99年的租赁期”,正是清政府将香港租给英国的时间,那个租约曾是殖民主义的典型。二是中国军舰紧随经济后尘,进入世界大洋海域,中国已签约的军民两用国外海港有:斯里兰卡的汉班托塔港、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港、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非洲东北部吉布提共和国的吉布提港(Djibouti),在吉布提中国建立了军事基地、非洲东南塞舌尔共和国的塞舌尔港(Seychelles)等,为中国军队进入世界打下了基础。所以,难免世人要问:中国是在向世界展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吗?抑或“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反正,中国和伙伴国家之间关系紧密,中国可以在伙伴国使用军、警和技术的力量来协助该国打击犯罪,救援灾民,俨然是一副大家长的态势。

梅克尔总理首先发飙

德国的梅克尔总理,不论在德国,还是在欧盟,威信极高,堪称是中流砥柱。在近年来的国际政坛上,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川普批评谁或者哪国,说谁或者哪国,即便是指责俄罗斯或普京,抑或是指责中国或习近平,即刻会招来强烈反弹,或者反唇相讥。然而若是梅克尔的重语指责,哪怕是直指俄罗斯,或者是中国,你都听不到俄罗斯与中国发声,这就是梅克尔的国际威信。

“一带一路”,在德国与欧洲称“新丝绸之路”,对德国与欧洲政界来说,同样是个敏感话题,早在2018年2月,梅克尔总理就有公开言论,担忧中国的“一带一路”。梅克尔总理在记者会上强调:自由贸易必须是“互惠”的,且开放“不能只是一方,而应该是各方”。梅克尔也明确陈述了担忧:问题在于……(中国与当地的)经济关系是否与政治问题挂钩?她表示:经济与政治挂钩将“与自由贸易精神不符”。言下之意,就是“一带一路”将给全球带来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风险。

梅克尔究竟忧虑与惊惧什么?还不是2017年底斯里兰卡将具有战略意义的汉班托塔港移交给中国,租赁期99年,这使欧洲人想起了当年欧洲人的殖民帝国时期。这段历史对欧洲人太熟悉了,梅克尔总理与她的内阁成员将“新丝绸之路”与欧洲曾经的殖民主义产生联想与挂钩,那些殖民政策的套路,无非是“军队、经济加宗教”,这是西方玩腻的资源掠夺游戏,或者说是“战略利益”。当今中国的“新丝绸之路”,或者“一带一路”,同样是经济牌打头阵,文化孔子学院紧随其后,中国军费倍增,海军舰艇驶向远海远洋,明摆着的武力作为后盾。在欧洲政界的视野里,这岂不是中国人变着花样,与旧时西方人玩弄的殖民游戏,如出一辙。

今年3月中义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时,德国外长马斯公开明确指出:“中国也在通过经济政策寻求其战略利益”。总之,这“一带一路”已经令西方国家警觉了,殖民主义又借尸还魂,只是今天它的面貌更加绚丽,规模更为庞大,对象包罗了全球131个国家。这个数量还在增加之中。到目前为止,越是有经济危机的贫穷国家,越是飞蛾扑火地受不住中国财力的诱惑,纷纷成为负债人,落入这天罗地网。但也不仅如此,很多富庶安定的发达国家如德、法、英、西也开始考虑加盟了。

“一带一路”峰会上的德国声音

今年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会议。联邦德国的经济部长彼特?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却是携带着整个联邦政府的疑虑与担忧,飞抵北京与会的。近年来,德国对“一带一路”的怀疑、忧虑、批评接二连三,而阿尔特迈尔部长此次从中国又带回了什么呢?

仅管中国总结道,“一带一路”过去的六年合作,已带来了丰硕成果,有的国家建造了第一座跨海大桥,有的国家建设了第一条快速公路。还有的国家建造了第一个海港——取得了通往大西洋的入口——第一次建设了自己的工业基础设施。仅管习近平以“更多的开放,更多的透明”,表达了中国式的承诺。

但是,德国电视一台的报道中,还是提出了一些问题:

一、随着“新丝绸之路”的进行,在缺乏透明度、公平竞标和有约束力规则的情况下,将带来中国特色的全球化模式。

二、担心陷入“新丝绸之路”的债务危机。据报导,目前有“新丝绸之路”参与国,如马来西亚、马尔地夫、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在过去的几年里,都背负了中国国家银行的沉重债务,在有些国家已经引起了人们对中国项目的反抗。批评者警示那些比较贫穷的国家,不要陷入债务圈套和对中国的依赖。

三、迄今为止的获利者主要是中国企业。中国在其他国家大规模资助的主要是建造港口、道路、铁路以及一些基础设施项目,对此国际上是有争议的。获得基建项目的国家,往往债务不胜负荷,处处受制于中国,不能从中立即获得收益。

阿尔特迈尔部长,不属于与会近40个国家和政府首脑行列,所以坐在第二排。尽管如此,他依然向中国的东道主传递信息。他说:“德国和欧盟大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在峰会上代表着一致的声音,“我们主张公开、自由的世界贸易。我们希望的是一种权利平等基础之上、参与国公民和企业同等条件下的交换,一种世界范围内对于可持续性、保护气候、社会安定和人权标准的认知。”

谁都听明白了德国的声音:向北京提出要求,必须遵守国际标准。

与“马歇尔计划”相提并论

新近,德国电视台有一则关于中国“新丝绸之路”的专题采访录,采访对象是德国某大学政治学教授和东亚问题专家,他们提出了将“新丝绸之路”与“二战”后的“马歇尔计划(The Marshall Plan)”作比较。他们的评价是:“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主导的欧洲复兴计划,无论从规模上、数量上,及实施计划的目标方面,“马歇尔计划”与“新丝绸之路”都不能相提并论,相差甚远。

从规模上来说,“马歇尔计划”实际是协助重建了西欧,大部分是得益于美国的同盟国。而“新丝绸之路”从陆路与水路延伸,几乎涵盖了世界。

从数量上来说,“马歇尔计划”更是小儿科了,整个计划持续4年,美国提供的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是130亿美元,这笔款子相当于2006年的1300亿美元。而仅此次北京峰会参加会议的国家总共签订的合同,价值高达640亿美元。

从计划实施的政治目标来说,当年的马歇尔原计划也涵盖了苏联与东欧国家,条件是苏联必须进行政治改革,并允许西方进入苏联的势力范围,这当然遭到苏联与东欧国家的拒绝。“马歇尔计划”只是促成欧洲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而“新丝绸之路”没有政治前提条件,任何国家都可以参与进来,走共同富裕之路。

专家认为:如今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巨人。中国已经迅速地从生产廉价产品的世界工厂,转型升级为科技发明与技术革新领先的国家,中国在向西方工业技术模仿与学习同时,又开始了中国式经济建设的创新计划,在完成自身的开发内需与建设文明社会的同时,又向世界推行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中国是非常成功,但同时让西方工业国感到了压力、惊惧与不舒服。

德国欧盟的参与改变格局

深陷于远虑还不如亲眼所见。代表德国政府的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亲赴中国观察、了解、讨论,及参与了项目咨询,原先的种种疑虑,逐渐消融,他思考的是如何便利德国企业的未来参与和投资。

参加了北京“新丝绸之路”峰会的阿尔特迈尔部长,表述了德国的态度和立场:“我承认,当我来这里的时候,尚且心存疑虑”,“会议比预想的要开得好,有解决问题的诚意,与会者对国际合作,公平规则以及自由和开放市场取得了一致。”当然这些不乏是官场礼仪的场面话。

阿尔特迈尔部长在与中国副总理刘鹤会谈后说:目前的世界经济衰弱,原因也与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冲突有关,两个大国在谈判中还需克服一些重大障碍,但他认为有可能找到解决的方案,这对世界经济将会是一个积极信号。

阿尔特迈尔部长作为德国政府,第一次对“新丝绸之路”有了正面积极地评价:欧洲政府赞扬肯定了中国的远景规划,但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以便更紧密地贸易交织。作为欧盟主要7个成员国之一的意大利,已经在形式上声明,愿意加入项目合作。而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则愿意以集体的形式同中国协调。

如何解读这层意思?欧盟欲以集体形式参与“新丝绸之路”,同中国协调。应该体现了下面几层意思:

1、德国是欧盟的掌控者,显然不是普通的参与者,不会重覆义大利的游戏套路,大佬有大佬的玩法,当然不会与中国进行一对一签约的那种合作。

2、德国欧盟集体加入,自然是聚势谋远,中国人讲究的是“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德国要嘛不参与,参与的话就从整体的规则制定开始,绝对也要扮演“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的角色。

我们曾听过中国经济专家谈“一带一路”的未来发展: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路途,就不会那么简单了,德国欧盟的参与,他们进来是需要共同制定游戏规则的,好处是合作平台的理念、规则、水准提高了,劣势是大佬多了,制约也多了,做事难度也就大了,但是这样符合全球化经济浪潮发展的需要。

一旦美国醒来,有一天也提出参与“一带一路”,既然是全球化经济,便不可能拒绝美国的参与。不过问题也会接踵而至,因为美国当惯了大老。当年八国联军瓜分中国,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在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已经获得的特权前提下,要求“利益均沾”。

“一带一路”,将再次碰撞与重塑世界经济大格局。

(全文完)

民报2019-07-25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