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社论
80年5月17日在北京召开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大会,在这前一天(5月16日),人民日报就此发表了社论,付标题是“论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正标题是“恢复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
在这篇社论中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明明是论为刘少奇同志平反,但却很少讲述少奇同志的事迹,思想和建树,而是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述毛泽东同志的功绩和言论。
社论中说:“毛泽东同志在他的一生中,长期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为了平反冤假错案作过长期的斗争。”接着就叙说了毛泽东在陕北,在建国后,在文化大革命中如何的“有错必纠”。其中更是特别强调了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是如何的纠正了很多冤假案,列举了十六位干部的名字,和“二月逆流”,说明毛泽东同志“冲破林彪,‘四人帮’的阻挠,坚持纠正了对于这些同志的错误处理”。使得打倒‘四人帮’比较容易了“。
社论中的这些内容无非是要说明:文化大革命中的大批冤假错案与毛泽东没有关系,毛泽东仍是正确路线的代表,刘少奇冤案与毛泽东毫不相干,毛泽东与林彪“四人帮”之间是对立的、坚决斗争的。
我认为社论在这些方面不够实事求是,掩盖了事实真相,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毛泽东与十年中冤案
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我国出现了大批冤假错案。造成这些冤案的根本原因是毛泽东的极左路线和极左思想,是他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文化大革命。林彪“四人帮”是积极推行者。在这十年中形成的全党全国性冤案,都与毛泽东直接有关。其中党史上最大的冤案,刘少奇同志为首的冤案`彭、罗、陆、杨冤案在文化大革命中升级的“彭德怀”“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冤案。造成这些冤案的主要负责人是毛泽东。
社论中提出了十六个干部名字,说毛泽东后来给他们平了反,但是社论没有说明,这十六人正是在毛泽东亲自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有些还是毛泽东亲自了参加策划。而且在这次史无前例的运动中,所造成的冤案,绝不只这十几个人,而是以千计,以万计尚不足。拿出个别相反的事例,夸大渲染,用以掩盖事物的本来面目,这是一种制造假象的常用手法,这是一种很不实事求是的态度。毛泽东后来虽然给这十六位干部平了反,那是处于不得已,其中很多人的平反是在林彪事件发生以后,党内外对大量冤案不满,特别对有人反对林彪而遭迫害不满。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才给少数干部平反,这是为了缓和情绪,遮人耳目,换取好感,争取支持。毛泽东在制造大量的冤假错案上是与林彪“四人帮”一致的。
如果现在公开揭露毛泽东错误的时机还不成熟,可以再等一段。而不主张做相反的宣传,如说毛泽东“冲破林彪‘四人帮’的阻挠”为很多人平了反“使得后来解决其他同志的冤案比较容易了,使得打倒‘四人帮’比较容易了。”这就掩盖了毛泽东在造成大批冤假错案中的责任。
毛泽东与刘少奇冤案
毛泽东与刘少奇冤案直接有关。毛泽东是“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冤案的主要制造者。
在党的重要文件中,包括党的九大、十大、十一大决议中,都把粉碎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及“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做为文化大革命的最主要的“伟大胜利”,而文化大革命正是毛泽东亲自发动和领导的。
从很多公开发表的资料中可以看到毛泽东很早以来就是蓄意要打倒刘少奇同志。
毛泽东亲自主持通过的九大决议中说:“毛泽东最早察觉了刘少奇一伙的反革命阴谋的危险性,在1961年1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警场出修正主义的问题”。
毛泽东在接见斯诺的谈话(在外国发表,已译成中文公开发表)说他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在讨论,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二十三条》时,就已经完全不相信刘少奇了。
在被称为文化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5.16通知”中,毛泽东特别写上了这样一段“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身旁”“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后来文化大革命中,“打倒中国赫鲁晓夫刘少奇”的口号正是从这里出来的。
66年8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九大政治报告中说:“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揭开了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的盖子”毛泽东在这张大字报中集中攻击刘少奇同志,批判“1962年的右倾,和1964年的形‘左’实‘右’批判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站在反动资产阶级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这正是批判”刘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动员会。”炮打司令部“也是后来的”炮打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的最初形式。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到毛泽东是制造刘少奇冤案的主要负责人。
刘少奇冤案本质
刘少奇同志冤案的本质绝不是仅仅诬加了叛徒、内奸、工贼的问题,而且关系到一系列的理论、路线是非。
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刘少奇同志和毛泽东同志在一系列原则的重大是非的问题上发生分歧,如八大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和工作重点问题,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对58年左倾错误问题,62年的调整,巩固、提高方针问题,关于四清运动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问题,文化大革命问题,其他还有组织纪律问题,党内斗争问题。在这些原则分歧中刘少奇同志是正确的,毛泽东同志是错误的,这种分歧后来逐步发展。
毛泽东手中不掌握真理,他既不可能利用民主集中制在党内争取多数,又没有信心等待历史实践作出最后的判决。进入六十年代形势紧迫。于是他最后下定决心,破坏民主与法制,发动文化大革命,搞阶级斗争,鼓动极左,搞全面夺政。他是在文化方面着手,再打彭、罗、陆、杨,然后在全国把刘少奇同志搞臭。在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召开(八届)十二中全会和党的九大。在根本不可能讲相反意见的情况下,宣布刘少奇同志的所谓“罪名”。
中国共产党由于缺少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特别是缺少对极左的认识和必要的警惕,党内民主集中制和各种机制的不够健全,缺少一批能够自主,清醒地捍卫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错误路线的干部队伍。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盲目的跟随毛泽东,跟随极左。
最后使得极左思想,极左路线在党内处于统治地位,这才是造成大批冤假错案的本质原因。
必须实事求是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毛泽东的错误,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错误已经逐步为全国人民所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应该再为毛泽东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现评功摆好。
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社论既要强调实事求是,就不应该再对事实真相进行歪曲。党报社论应该讲实话、真话。如果在某些问题上现在还不可能讲实话、讲真话,那么至少应该不讲假话,不进行歪曲,有的问题可以回避,有的问题可以等待以后讨论。这样的态度才是追求实事求是的态度。这种态度才能逐步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1980年5月29日
于济南劳改支队
(《狱中上书》,孙文广/著,香港夏菲尔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