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古城的格局

嘉陵江畔的古城阆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还完整地保留着明代的城池,嘉陵江绕城西、南、东三面流过,城垣呈南北略长的方形,先从西向东说起,然后再说北面与南面。

西城门外没有街道房舍,紧临嘉陵江河堤,这是为防洪水而用条石砌成的鱼鳍形高堤,堤边还有镇水巨石“犀牛望月”,堤下江水呈季节性涨落,枯水期还凸现一半岛式大坝,叫做“中坝”,上面还可以种些庄稼,再向外才是航道。一进西门就是西街、武庙街、内东街便出东门了:在西街有县城皇庙与府城皇庙、府文庙(后为县立中学校址),有张桓侯祠、墓;在武庙街有关帝(关羽)庙(加供岳飞后改称武庙,贺家老祖宗就居住武庙街);在内东街有镇台衙门、铁塔寺(解放后县政府驻地),对面有净圣庵,清真寺等等。

东门城楼高大华丽(一直保留到解放初期),城外地域宽广,外东街十字路口叫做东门口,民国以来一直是城市的热闹中心:从东门口向北郎家拐街有福音堂(教堂),再北是规模大的庙宇群东岳殿、南岳殿等等;从东门口向东,有太平寺街的五郎庙(后为县图书馆)、太平寺(内供千手观音,后为川剧院),向南便是富宅聚集的白果树街、毛家巷、三陈街一带,有宁济堂、寿山寺,还有外国人开办的仁济医院,再向南便是我居住过的管星街、机房街就到了嘉陵江边,太平寺街还有马路局(后为国民小学校),到天上宫街(北是文昌宫、王爷庙,后为商职校所在地),向北有风景秀美的清代书院“古治平园”(后为省立中学校址),由此上坡便是古七星台(后在此建阆中师范学校),再北到蟠龙山下有气势恢宏的古伊斯兰建筑“巴巴寺”、“久照亭”,阆中向北经苍溪到广元出四川的公路便由此出发;从东门口向东经太平寺街、天上宫街再向东是公园路,有淅江会馆、陕西会馆(后为农科所、蚕种场),直达古观音寺(民国初年改建为市民公园),经一片田园才达祈儿岩下的嘉陵江边,隔江而望是高高的白塔山,有高入云端的白塔与半山的大佛;从东门口向南是商贾云集的繁华的大东街,经财神楼向南达嘉陵江边,临江有气势雄伟的古镇江楼名叫华光楼(至今仍巍然屹立于世),此楼的上、下分别叫上华街(父亲开的铺面就在上华街)、下华街直达江边码头,这儿有繁忙的渡口,枯水季节还有浮桥直通对岸南津关,由此大道远达省城。沿江向东有高家坎马王庙,机房街光国寺,沙河街镇江寺(民国时为平民工厂地址,她的老家就曾在此地旁边),万寿宫(江西会馆),草堂寺等等,一直到江边的禹王宫都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江上有渡口达对岸马哮溪(这儿是公路通南充、成都的出发点)。

再回到城内由西向东的大街(西街、武庙街、内东街)说罢,西街与武庙街的街口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四牌楼”,武庙街与内东街的街口又有一个四通的牌楼叫做“徐家牌楼”:从“四牌楼”向北是北街,有道台衙门、有县文庙。经过街楼出北门就是迎恩街,清时阆中作为保宁府治,这是最繁华的中心,过迎恩街便是较场坝(抗日战争时建为机场),古时这是北出的要道;从“四牌楼”向南是双栅子街,有百花庵,南面是解放后建立的弛名的阆中缫丝厂(原址是闫家丝厂,听老人们讲33年张国涛率红军过阆中时,就在此处杀土豪劣绅后埋藏万人坑);从“徐家牌楼”向北是状元街直达古状元府第(后为天主教堂),学道街有清代科举考棚(后为县招待所);从“徐家牌楼”向南是南街,过孝义楼出南门,南门外有江边码头,沿江是上新街、下新街,通江边的就是中新街(我们结婚时就在中新街住了四年),隔江相望就是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唐代著名诗人陆游到过阆中,曾留下“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临锦屏,涉江亲到锦屏上,却望城郭如丹青”,这么美好的诗句永存。

这座古城气势宏伟,城池方正,街道整齐,处处是楼阁、庙宇、井台,建筑考究,风格各异,有“阆苑十二楼,九井十八梯”一说,护城水渠连通大江,城外有山有水,山水相连,林木葱郁,更有巧夺天工的古建筑与书画题词,构造了一幅阆苑仙境,古就有“阆州十景”之说,指的是:锦屏春色、嘉陵秋水、云台仙风、颐神古洞、书岩遗迹、盘龙池馆、南池晓波、西津晚渡、伞盖凌云、粱山载雪等等,真是美不胜收。1936年9月7日,我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宝贵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一直到1953年高中毕业后外出求学时才离开阆中。

第二节 记忆中的老宅

1936年9月7日我出生在阆中财神楼巷2号“肖家大院”的小院里,这是借住的曾祖母娘家肖家的房子。听妈妈说在我出生以前她生过七胎都是女孩子,可养下来的只有我大姐和二姐,非常盼望生一个男孩,由于我父亲是爷爷的长子,爷爷婆婆也盼望有一个孙儿,更加上外爷家三位舅父都没有孩子,外爷外婆更盼望着外孙,在那个重男轻女讲究传宗接代的时代,我的出世竟成了两个家族的一件大喜事,祝贺送礼十分热闹,父亲的朋友们还搬来了留声机放“洋戏”呢,可是在这热闹声中我妈妈却低声地哭泣,她担心这才七个月就出世的柔弱生命如何成活,我出生在初秋,此后的一个秋冬就没有出过房门,在妈妈、婆婆和全家人的精心护理下,我终于活了下来,财神楼巷2号的住宅我没有任何印象,大约在我两岁多时,我家就迁居到机房街14号。

阆中机房街14号是父亲购置的老宅,北临机房街、东临光国寺街、西邻机房街一居住大院、南邻光国寺街赵百川家大院,它坐南向北呈长方形,东西宽约十余公尺,南北长约四十余公尺,北面厅房在机房街,西间为街门中间与东间为二叔住房子,向南进街门几步内通道折向西进二门厅便是天井的东北角,这是一个南北长的长方形天井,天井靠堂屋半头铺了石板供亮晒纳凉、小孩玩耍之用,天井靠厅房半头有条石砌成的一圈花台,上面放着种有兰花、茉丽的花盆,中间放有三个大缸:一个是外绘有“八仙过海”的养鱼缸,两个是种荷花的大盆,天井的东西两面各有两间不大的书房,东面两间是婆婆(祖母)的住房,西面两间是杂用房,南面正中为堂屋,堂屋前檐口很短,有六扇隔门,门面上方挂有别人送的金字黑匾(上面写的什么字,早已记不清楚了),正面神翕上供奉着“天地君亲师”与贺氏祖宗牌,右边半园形供桌上放着曾祖父的画像(曾祖父去世后就改为祖父的画像),左边为通后院的门,夏日这才是纳凉的好地方,堂屋两边各有两把木椅子夹放着茶几,正中有一张大方桌,东正房为祖祖(曾祖母)住房,西正房为父母亲住房,正房均为前后两间,前间大后间小,堂屋后一个小过道为饭厅,后面有一个小天井,东为一间厨房与通光国寺街的后门,西为一个种有月季花的花台,南为放杂物的小屋与厕所。

从这老宅出去真是四通八达,从大门出去向右走几步便是一个十字路口,北是管星街,南是光国寺街,东是机房街、草堂寺街,西是机房街到县学坝:从北上去几步便是任寿之大院(50年代末她母亲买了该处三间厅房居住,70年代我们在这儿又住了11年,这是后话了),再向上走几步可转进马王庙街(70年代后我母亲在此巷居住,四弟至今还住此,这更是后话了),再向上约百米,便是外婆家,经白果树街是我们上小学、中学的必经之路,这条路我走过了成千上万次;从西经机房街到县学坝、油房街便可到上华街的铺子上,小时候我们常到这儿看街头热闹的游行;从东到机房街张六卿开设的私塾读书,便是我的启蒙之路,再经草堂寺街到大步坎,那儿有防空洞,是小时候大人们带着我们跑警报的常去之地;向南经光国寺街到嘉陵江边,下江边的路口有一株大黄桷树,这是一个显著的标志,远在对岸的锦屏山上,或马哮溪的路口(这是从省城、从南充回阆中的必经路口)就能看见这个大树,这就等于看见了自己的家,沿江边向东经沙河街到镇江寺、禹王宫都是休闲纳凉的好地方,80年代新建的嘉陵江公路大桥也就在这里跨过。

第三节 游戏的童年

婴儿时由于母亲生育较密奶水不够,我们大多请有乳娘,我的乳娘姓张,那时太小,没有留下什么记忆,后来由祖母带我还有一些印象,母亲带我们就是到管星街外婆家去看望外婆和舅父母,祖母带我们多是到机房街东头刘家(50年代后为皮革厂)去看望外曾祖母和五舅爷、五舅婆、么舅爷(刘绍周)、么舅婆,也有时带我们去城内武庙街贺家看望四爷(贺玉书)、四婆、么爷、么婆,小时候家教比较严,没有大人带不许随便外出,只能在家里玩耍,同玩的有兄弟姐妹、堂妹、闫家表兄弟,也有客人带来的小孩如赵家大爸(赵仙芝,我祖父的堂妹之女)的儿女(张建昭、建怡、等)与赵美如(赵仙芝之弟)的儿女(赵思瑞、思莲等),玩些如捉迷、`摆姑姑晏、过河(以院坝为河,两边石沿为岸,小朋友站在两岸,不让河中扮毛子的捉住,伺机冲到对岸,被捉住后就应来扮毛子)、接亲、要小狗、捉小鸡等等,也有时玩下‘五麻子’棋(各用五个有正反面的棋子,在棋盘上移动,可夹可挑,以将对方逼死为胜)、象棋、跳棋、跳纯、踢踺、跳(瓦片)房、拌纸人(香烟内盒的画片或废钞折成的)、掸弹子、打“地牯牛”(陀罗)等等。

那时的玩具多为自己制作如布娃娃、踺子、皮影(用皮革、纸片、笋壳等雕剪成各种人物图案在幕布上表演)、折纸(一张纸可折出几十种花样来)、灯笼(有色彩斑烂的各种造型)、口哨等等,街上也有卖的如泥人、糖人、面人、面具、竹制玩具、纸制玩具等等,玩自己制作的玩具(那怕是仿制)不仅省钱更主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也就是一种玩耍,还可以别出心裁,作成后特别高兴,自己也特别爱惜,现在市场上什么玩具都有卖的,这当然方便,但当我看到孙儿辈们放着买来的现成的风筝、踢着买来的现成的踺子时,他们的面部总缺少了我们那时的那种欢乐,不知道这是玩具的进步呢还是倒退?

此外那时还有很多大人与小人都可以玩的娱乐活动如听清唱、听评书、皮影戏、木偶戏、马戏、猴戏、荡秋千、川戏(阆中三四十年代一直有著名的川剧团如“永庆乐”等),年节时更十分热闹,有午龙、午狮、高跷、社火、庙会出神、龙舟竞赛等等。

除了前述那些玩耍外,婴儿入睡时,稍大夏日纳凉冬天烤火时,最喜欢的是唱儿歌与听故事,内容多是代代相传的古董,如摧眠曲:“闷娘娘,早早来,娃娃睡了好做鞋,做双新鞋过年穿,做双旧鞋平常玩”,如儿歌:“鸦雀雀,板板梭,高大姐,蒸馍馍,……”,“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给我糖一包果一包,问我爸爸妈妈好不好,我说……”“天上星星明明排,沪州大姐带信来,今年煮酒明年接,八张桌子摆花鞋,……”,如故事:“二十四孝”,“孟母三迁”,“狼来了”,“龟兔赛跑”,再大一些顶喜欢的就是谜语或智力题目,如“两个童子一般高,捡的柴儿搭伙烧”(打一用具),“什么上园下方?什么下园上方?什么外圆内方?什么内园外方?”(猜四物),“上十对下十,日头对月亮”(打一字),又如谜底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时谜面为一首怨女叹词:“下年去卜难归卦,天明而人不还家,玉郎全无一点知心话,欲罢不能罢,吾只得把口哑,想当年交情本不差,染皂白说不出清白话,分别时抽出刀一把,抛得奴力尽才乏,盼朝霞只希望月儿早下”(还记得这是大姑妈教给的),智力题目如“百鸡问题”,“和尚分馍:百个和尚百个馍,大和尚每人三个,小和尚三人一个,问有多少和尚多少馍”?“倒转十斤油:有一只十斤油瓶盛满了油,要把它分五斤出来放入另一只可盛七斤油的空油瓶内,另外还有一只可盛三斤油的空油瓶可用,问怎样转油?”等等,这些我至今都还能背诵出许多来。

在我的记忆中除了上述那些玩耍外,就是吃了。儿时街市的水果、零食、小吃也很多:有花生、瓜子、柚子、柑桔、梨子、甘蔗,蒸馍、锅魁、油饼、麻花、干牛肉、油茶等等,只简记几样吧:

花生、沙炒胡豆、瓜子都是摆布成大小不等的园园的堆堆出卖,十分诱人,沙炒胡豆不仅可吃,还可以用来撒在桌上,用手指弹碰比胜负玩,花生也可以用作猜迷的工具,甘蔗还可以比试刀辟的长短等等,都是又玩又吃,边玩边吃,亲手赢来的吃起来就更香了。

常见的价廉物美的要数蒸馍与锅魁,蒸馍有白糖蒸馍、白基子蒸馍和黑面馍馍,白糖蒸馍是阆中的知名小吃,它用上白面粉与白糖水人工反复揉合作成每个约用50g面粉大的园堆形,再用刀从中间切个印子,放进蒸笼蒸好后竟如含苞初放的白花朵朵,再一个一个地盖上鲜红的有喜庆图案的代表制作商的商标印章,笑呵呵地,真令人垂延欲滴,新鲜时绵软可口,存放后疏松好吃,也可烤热后或油炸后食用,其味各异,以开水浸泡软化食用则别有风味,更主要是它销售、携带、存放、食用方便,价格低廉,是大众化的上品,(四弟媳的父亲李国琪就是上华街作白糖蒸馍的);白基子蒸馍是不加糖的,但却用人工反复加面粉揉合,蒸好后松软起层,食用时面粉熟香味很浓且自回甜味,价格就更便宜一些;至于黑面馍馍,虽是用带有细麦芙的黑面作成,又另有一种粮香味,价格是最便宜的了,俗称“黑面光景”。

锅魁即用锅炕火烤的面饼,有疏锅魁、旋旋疏与团花锅魁,疏锅魁外薄脆内疏软起层且有椒盐冬菜香味,旋旋疏为内外层层旋入有椒盐味,团花锅魁外壳上软下脆内空心薄,淡或微咸,挖空可夹食物食用,此外还有炕熟的白糖烧馍,柴火焐熟的碗豆面烧馍,回族烤的硬面锭子锅魁等等,这些都是极大众化的能饱腹的方便食品。

担着担子卖的还有凉粉、凉糕、冰粉、凉面、牛杂碎面、酸菜豆芽面、油茶、涝糟、汤元。

其中尤以阆中的凉面和油茶有它的特色,阆中的凉面在清油拌开的煮了的细面条上放了熟豆芽韭菜之后,还要泡上特制的沼子,再加凉拌佐料拌食,这种热沼子要用各种肉丁和干、鲜菜丁煮制,再用糖籽(黄糖炒制的)作色,勾欠粉而成,其味特鲜美可口,尤以牛肉凉面为香,有名的有郎家拐街“唐凉面”老店(我有一个高中同学就是这家的,他在高五班,我在高七班);阆中油茶传统的要用手磨新鲜米浆煮时以糖籽作色,油炸散子造型粗细、火候老嫩都十分考究,再加上各种佐料,即拌即食,为早晚加餐的美味佳品(我的岳父家就是出名的“贺油茶”)。

阆中的正规川菜有特色的是红烧杂烩与清蒸杂烩,这些东西除选料与制作考究外,还饱含一种浓浓的乡土气味,它正适应那从小以家乡特有的水土浇灌出来的终身难变的味与胃,今天我在这儿写这一段回忆儿时的“吃”时,写到每一样东西都是边写边擦着口水的。

说到这家乡的口胃,自然就要说阆中的酸菜了,作为那个时代的阆中人,谁不是吃酸菜长大了的,特别是在农村,哪一天又离得了酸菜,哪一个不是装着一肚子酸菜干活,那时阆中一带(包括着从广元至阆中这一百多公里长的嘉陵江两岸城乡)都习惯并盛行吃这种酸菜,很奇怪的是从阆中以下(例如与阆中毗连的南部)都不兴吃这种酸菜,这种酸菜原料广泛,用什么菜叶都可:青菜叶、萝卜叶、白菜叶、红苕叶、胡豆叶……,把它煮个半熟,再捂出酸味即成,它的吃法很多:可炒、可煮汤用来下饭,可加入稀饭或干饭中以代粮,酸菜红苕稀饭是家家户户的主食,许多人家是以酸菜为主不多的红苕只有很少几粒米粮,而且作得很稀,劳苦的人们并不乏幽默地叫这种饭为“虾子钻青苔”,饥饿之时,能有一碗酸菜汤喝也很难得,酸菜多时还可将其晾干成干酸菜,不仅便于存放运送,而且可代茶作饮料,常吃酸菜习惯后还真觉它味美难离,在外这么些年吃不到阆中酸菜,还真常常念叨呢,总盼着有人从家乡带点这美味的干酸菜来。

阆中的特色食品很多,除前面已说到的白糖蒸馍等外,还有保宁醋、干牛肉、松花皮蛋、保宁压酒……等等,虽不能一一细说,但绝不能不说说弛名于世的“保宁醋”与干牛肉。

保宁醋系以产地命名的历代名特产品(阆中原为保宁府治所在地),它已有近四百年历史,以质优味美,补益人体而闻名于世,1912年曾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金奖,此后一直保持着优质名牌产品称号。它是以优质麸皮、大米、小麦为主要原料,采用白叩、砂仁、杜仲、薄荷等六十多种名贵中药材制成的药曲来发酵后,再加注“滢洁甘冽”的阆城东郊“松花古井”之水,精酿熬煮、反复转练而成,产品色、香、味兼优,其味略酸不涩、醇香回甜,久存不腐,酿造保宁醋的药方,为古传秘方,制成的醋除调味外,还有防病保健功能。儿时全城有很多家有名的醋房,还有一条醋房街呢(就是南门外那条通江之街,据传从此处下去取得的嘉陵江中一股流水,才是酿醋的好水)。50年代初我家曾住上华街1号铺面后,隔壁就是陈家醋房,每天静夜都能听到隔壁的下醋之声(从一个缸经底部带竹管的小孔,细细地流淌到下面的另一个缸中)“曲、曲、曲”地响到天明。关于醋,这儿插叙一个笑话,47-49年我们在商职校读书时,每天上学放学都要从东门口郑家醋房经过,经过时同学们都要读一遍它门前挂的一个价目牌,本来它除第一排店名外,下面的价目表是“直”书的,学生们却故意全作“横”读,读曰:“郑长盛庄醋,甲乙丙丁戊,等等等等等,醋醋醋醋醋,……”朗朗上口,越读越有趣,越读越高声,越读人越多,煞是好玩,童年的欢乐,至今仍历历在目!在外数十年,我家一直没离过保宁醋,几乎天天必用,这是家乡与我多年来的从不间断的唯一的物质联系。

阆中干牛肉,源于阆中城乡自明清以来便有许多回民居住(文成区的博树、清泉还是回族乡,城内礼拜寺街回民聚居区有古清真寺,城外东北有著名的伊斯兰教圣地巴巴寺),牛肉是他们的主要副食品,他们对牛肉的制作十分考究,其中就有两种有名的干牛肉:一种叫“风干牛肉”,系选用肥瘦均匀的腿筋肉,用盐硝、花椒腌压入缸30天左右,出缸后用柴火熏成黄色,挂在当风处晾干至七八分时,再放入缸密封,直至食用前再煮熟食之;另一种叫“熟干牛肉”(近年来听广告宣传说又称为“张飞牛肉”,以前从没有听到过这个叫法,不知它源于何处,听起来很别扭,我很不喜欢,依我说,叫“保宁干牛肉”就好),它是选精肉(酥肉)切成一斤左右的方块,用盐、硝、花椒搓揉,将肉的血沫、水分搓净,腌萎,盛入土缸内密封数日(夏3-5天,冬7-15天),出缸后,用“百草霜”(即锅烟)反复将肉抹黑,再放入铁锅,加水用大火煮4-5小时,沸水起锅,放至冷处即成,切成薄片即可食用,色泽红润,味道鲜美,松软可口。

当时阆中为什么有这么多名小吃流传呢?我想这与当时当地居民都是实行一日两餐制(一直到解放前夕都是如此)有关,对城市劳作、经商、出行的人来说,除两餐外需要有所补充,而且要是很方便、很经济实惠的补充,加之当时阆中作为抗日战争的大后方,川北地方政治经济中心,学校机关内迁,军队调动频繁,经济发展,城市就业谋生需要,经营小吃就应运而生了,在市场竟争中迅速发展,物美价廉,日成精品。

不禁要说说,写回忆录为什么写了这么多的“吃食”来呢?若不交待几句,没有经过这个时代的后人,是弄不明白的。其实,“民以食为天”嘛,“天”为什么不可以多写点呢;再说,在那个时代国家大事用不着老百姓管,论文科研百姓也没能力做,劳动者除了干活外,就只有“吃”了,干活也是为了混碗饭吃,“吃”是百姓的头等大事;我们这些经过了60年代的大饥饿又侥幸活过来的人,就更容易回忆起这“吃”了。

(待续)

转自民间历史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