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四”33周年全球联网纪念活动 © 欧洲之声/田牧

作者:流芳

一九八九“六四”天安门事件迎来33周年。尽管全球仍继续受到新冠疫情的困扰并深受乌克兰危机的影响,但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民主志士,却像往年一样坚持举办纪念六四活动,以警示世人勿忘历史。“六四事件”33年后的今天,这段历史仍是北京的禁忌话题:在中国领土范围内唯一能够公开举行纪念六四活动的香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自2020年实施国安法后,曾在近三十年间一直为全球纪念六四活动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香港维园六四烛光晚会被取缔:“六四”博物馆遭关闭;一些大学校园内的纪念雕塑也先后遭到移除;许多民主志士遭到抓捕……但无论如何,“六四”这段历史的印记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全球各地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人士继续在每年“六四”前后展开各种纪念活动。由于疫情关系,今年,全球民运连续第三次以网络视频形式举办“六四”纪念活动。全球民运第三次“六四”纪念网络视频大会的主办人之一、国际笔会和平委员会副主席廖天琪女士向我们阐述了今次活动的举办情况和意义。

法广:六四天安门事件已经过去33周年,全球民主志士期盼六四事件得以平反的愿望不仅未能实现,中国的人权局势却大有每况愈下之势。參加本次视频大会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纪念活动将聚焦哪些话题?

廖天琪:这过去的33年,中国和世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从背负当年天安门大屠杀的痛苦和耻辱,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令人悲愤、不能接受的是,当年的罪魁祸首至今不但未受惩罚,而且还继续在权力的巅峰,依旧打压加害维权和民主人士,包括天安門母親們。正如您所说,以往香港维园数万至数十万人纪念六四的烛光晚会也被禁止了。因此我们这次网络大会的主题,除了是纪念六四的受难者,继承他们的薪火,追求中国的宪政民主之外,也是为香港的自由和法治受到践踏,和那超过150名被投入囹圄的民主人士呼吁声援。目前俄乌战争警示世界,专制极权的大国有多可怕,它能发动战争,屠杀人民,以核武来威胁、毁灭世界。民族问题处理不好就如定时炸弹一般危险。所以本次会议也会焦距于民族政策、族裔问题、台海危机等议题,您看参加会议的人士就能莫约知道他们所最关心的问题。

参加会议并发表演说的有30多位学界、政界、媒体、和民运人士,他们来自欧美、港台、日本、澳洲、纽西兰:有六四的亲历者如王丹、王军涛、李恒清等;元老的民主斗士魏京生、理论家胡平;不同族裔的如藏人行政中央达兰萨拉和他们在台湾及美国的代表;维吾尔世维會华盛顿代表;蒙古人代表席海明,台湾学者李酉潭、曾建元,香港报人蔡咏梅,数位日本民主人士;欧洲的媒体人长平,水利专家王维洛,丹麦、荷兰、英国、法国的民运活动家;美国方面民主人士黄慈萍、陈立群;澳洲纽西兰的高健、陈维健等,不能一一细数。至于政界我们有台湾駐德国大使谢志伟,还有德国政治家如欧盟里面负责中国问题的彼蒂科夫(Reinhard Bütikofer )、绿党议员鲍斯(Margarete Bause),日本前经济产业副大臣牧野聖修,法国汉学家侯芷明(Marie Holzmann)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西方人权组织负责人Andreas Bummel,Roman Kühn等。会议得到媒体人王安娜和她《光传媒》的技术支持,一開始是由牧師Roland Kühne主持一个简短的追思礼拜以缅怀先烈。

法广:六四之际,国际笔会将在伦敦举办比较特殊的纪念活动。请您介绍一下具体活动情况。

廖天琪:据我所知,国际笔会一般是不太涉及政治性的活动的。当然对一切因言论自由而获罪的作家们,笔会是不遗余力地去为他们维权呐喊的。这次我们在布莱德Bled举行国际文学会议期间,伦敦总部的秘书Olha Mukha告訴我,國際筆會將于6月4日那天在总理府唐寕街Downing Street 前面舉行名為“联合起来为民主”(United for Democracy)的街头活动,人们將举牌并放映视频,举行示威,一方面是抗议俄罗斯入境侵犯乌克兰,另一方面也是纪念六四。其实国际笔会总部在伦敦,但是伦敦几乎没有什么中国人参与筆会的事务。那里的中国人和香港人都是华侨或参与民主运动的人士,Olha虽是国际笔会总部的秘书,但她是乌克兰人,也是俄罗斯人,因此对俄乌之战特别有锥心之痛。她要求我做一个跟六四和当下跟中国人权有关的视频,这样她可以在当天当街播放。我和同事潘永忠得到友人法轮功的周蕾女士的帮助,做了一个3分钟的视频,里面除了六四的主题之外,也包括香港、台湾、西藏、维吾尔等议题,人们如何在中国的专制体制的霸凌和压迫之下,在恐惧和屈辱的氛围中生活。但是民心士气是向着自由、独立、尊严和公民权利的。我们会邀请伦敦的中国人届时都到唐宁街去支撑这个有意义的活动。

法广:今次六四纪念活动在比较罕见的特殊背景下举办:从国际层面看,有乌克兰的危机和疫情带来的困扰;从中国国内看,中共即将迎来二十大的召开。那么,与往年的活动相比,今年的纪念活动有着怎样的特殊意义

廖天琪:纪念活动并不仅是过去式,不仅仅是悼念六四亡灵,它也具有现实的意义。中国是个威权国家,它不容许社会有公共的舆论空间,人们也不能享有言论自由,最多只能悄悄在社交媒体上发个帖子,但是连这个权利也经常被剥夺,个人博客被删,被封,甚者连博主也被喝茶或入狱。面对中国境内的困局——各地接二连三地封城、封控,人民的食衣住行全被封锁住,有时候连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供应都成问题。习近平的清零政策把每个居民的日常生活都管控起来,这还只是微观的视角。在大的国家问题上,如二十大的召开,国家领导人的继承将如何产生,环境生态的保护、就业、医疗、保健等问题都是人们关心的,但是在大陆,人们根本就插不上话。至于国际事务,世界正面临局部战争,它是否会蔓延,是否会引爆世界大战甚至核战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思考,却不能跟别人交流讨论的。那么我们这些居住在海外的中外知识人,对这些议题有知情权,也有话语权,有充分的舆论空间可以发挥己见,可以跟人切磋交流,相互辩论,激荡出思维的火花。因此,可以想见,今年的纪念活动,由于国内和国际形势极具挑战性和未知性,与会者一定能提出多元的思考、建议或批评,其活跃性和启发性一定更胜往年。

法广:大会將提出怎样的诉求?

廖天琪:前面提到,30多位与会者都有着不同的职业和身份,他们分别在所在国的社会扮演着自己作为学者、政治家或社会活动家的角色,每个人的诉求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自由、民主、人权、人道这些价值观则都是认同的。可以想见謝志偉大使会提出要求国际关注台湾的安全,免受中共日复一日的文攻武赫的军事威胁和渗透;欧洲政治家比提科夫受到中共的制裁,但是他会继续为维吾尔人的人权呼吁,不仅在会上,也在德国媒体和欧盟的议会上维护维吾尔人的权利;绿党议员Bause 除了提出关注中国的人权,也可能提出环境保护这样的议题;林培瑞和10个国家的14位国际学者,向奥斯陆的诺贝尔和平委员会提名香港5位志士-黎智英、李卓人、邹幸彤、何桂蓝、黄之锋为诺贝尓和平奖的候选人,他们这个举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反响;达兰萨拉藏人行政中央的几位官员参会,把西藏问题再次提到高度,中国不能对西藏、蒙古的文化、语言和宗教进行打压,这是这些民族与生俱来的、受到联合国人权宣言保护的权利;長平是香港的“六四记忆-人权博物馆”的策展人,六四记忆应当永存,而王丹作为八九学运的领袖和历史学者,他倡议并且也开始行动,要在纽约建立一个实体的“六四纪念馆”,这是个大工程,需要海内外的人,群策群力、集资筹款共襄盛举。他希望得到各界的赞助,能于六四35周年之时,建成这样的纪念馆,这个计划如果能够实现,真是功莫大焉,它将世世代代为当年献身民主运动的志士先烈们立下丰碑。以上提到的只是许多诉求中比较特殊的,其他与会人士,有的在著书立说,有的在潜心研究,有的在街头呐喊,在媒体网络上创造舆论空间,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国人百年来的民主梦,千年来的自由魂。

(法广02/06/2022)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