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喜讯,特大喜讯!亲爱的网友们,你感到心灵空虚吗?你想寻找人生的意义吗?现在好消息来了:科学家研究证实,只要对大脑颞叶加以适当的刺激,就能让你感受到宇宙和人生的意义!你还在等什么……

这并不是一个玩笑。上述研究是真实存在的。进入现代以来,人们似乎格外怀疑自己的人生意义。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生活更加轻松,空闲时间更多,受教育程度也更高,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和能力来思考这些问题。那些时刻为生存而挣扎的原始人和古代人是不会浪费时间来思考人生意义问题的。简单说来就两个字:闲的!

除此之外当然也还有别的原因。在古代社会里,普通人的人生意义就是宗教,而且这个意义是在他们出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普通人根本就不会去思考有关的问题,即使有疑问也会留给神父或者神学家去思考。

但是现在,存在主义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先定的意义,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是自己选择的。你要问这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因为如果你的人生意义是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经确定了的,那你就没有选择的自由了。现在存在主义告诉你:你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人生意义了!赶紧欢呼吧!

但是且慢,自由和责任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了选择的自由,就意味着要承担做出错误选择的责任。现在如果你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别人也不能给你这个意义;如果找到的人生意义是错误的、虚假的、有害的,那也是你自己的问题,怪不到别人头上了。俗话说,所谓自由就是下地狱的自由。难怪现代社会中有那么多人为了人生意义而仿徨!

现代人觉得人生无意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异化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咱这里可以说两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什么劳动价值论之类的胡说八道,归根结底就是当时的经济学家看到市场上人们用三个苹果可以换来一尺布,不明白为什么这两样东西看上去完全不同,却可以进行交换。当时他们认为两样东西要是可以交换,其中必定有什么东西是相等的,他们认为这个相等的东西就是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量,因此这个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量也就是商品的价值了。但是如果你问他们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的量究竟要怎么来测量和计算,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其实现在的经济学早就抛弃了交换必须等价这一观念。现在的经济学认为市场交换必然是不等价的,等价就没有必要交换了。因此市场交换不是零和游戏,市场交换是创造价值的,是对交换双方都有好处的。

十九世纪的经济学家认为不同的商品背后有一个不变的叫做“价值”的东东,这一观念其实来源于古希腊。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家们观察世界,发现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他们认为这些不断变化的物质背后一定有一个不变的“本质”。前苏格拉底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四大元素”——土、风、水、火,世间万物都是由这四大元素组成的。后来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形”,他认为理形世界最真实,现实世界是对理形世界的模仿,因此现实世界在真实性上是比理形世界低一等的;而文学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是更低一等的。

其实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佛教就已经批判了上述观念。佛教所说的四大皆空中的“四大”,其实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四大元素——土、风、水、火,而不是今天有些人认为的酒、色、财、气。佛教说四大皆空,意思是不存在什么不变的本质。佛教中的转世观念与印度教中的转世观念的区别也在于此:印度教中的转世认为变化的肉体背后有一个不变的灵魂,而佛教认为不变的灵魂是不存在的,转世就是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变化背后不需要有一个不变的东西。

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都是胡扯之后,咱们再来谈谈异化。异化是青年马克思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思想解放的时候,很多学者喜欢到青年马克思那里去寻找思想资源,因此很多人都喜欢谈论异化的问题。

什么叫异化呢,其实就是在古代社会,面包师生产面包,他知道自己生产的面包将会填饱邻居的肚子,因此感到自己的劳动很有意义,心里很愉快;鞋匠制作鞋子,他知道自己制作的鞋子将会穿在邻居的脚上,因此感到自己的劳动很有意义,心里很愉快……但是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小手工业被机器大工业所取代,现在的工人整天站在流水线前,负责某个零件的一个工序,他们不知道自己生产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劳动有什么意义,每天劳动只是为了拿工资,因此变得眼界狭隘,充满了疏离感。归根结底,这种疏离感的来源就是今天我们的世界变得太复杂,令生活于其中的人们无法理解。但是如果要想让世界变得简单到人人都能理解,目前建立在这一复杂性之上的文明就要崩溃。弗洛伊德说,文明就是神经症,但我们不能为了治愈神经症而放弃文明。可以说,“异化”就是为了实现文明而不得不支付的代价。

所幸,即使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意义,我们还可以在业余生活中找到。不幸的是,很多人认为业余生活中唯一重要的就是消费。他们把全部时间都花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让自己变成更加完整的人,然后用消费来弥补工作给自己带来的痛苦和不满。因此我们这个世界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商品拜物教。就拿手机来说,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不是把手机当成工具,而是把手机当作身份的象征,当作自我认同的一部分,甚至当作崇拜的对象。这也是文明社会必须要支付的代价之一。

前面一直在说现代人为什么怀疑人生的意义,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呢?其实前面已经说了,人生的意义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去寻找,别人无法告诉你你的人生的意义,只能给你提供一些参考。

每个人想要或重视的东西是不同的。例如,在《OZ国历险记》中,稻草人想要智慧,铁皮人想要爱心,而狮子想要勇气。在霍格沃兹学院中,格兰芬多重视勇气,拉文克劳重视智慧,赫奇帕奇重视勤奋,而斯莱特林重视雄心。

或许我们可以用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作为参考。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位于需要金字塔最底层的是生理需要,其次是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获得尊重的需要(权力和社会地位的需要),金字塔最顶尖上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又可分为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对我来说,人生中大概没有比认知、审美和创造更重要的了。我追求理解这个世界。不过我是“狐狸”而不是“刺猬”——俗话说:狐狸多智巧,刺猬只一招,狐狸知道很多东西,而刺猬只知道一件重要的东西。今天的学者们多半以成为刺猬为荣,不过刺猬总在一个地方挖掘,取得的进步会越来越小,而狐狸则可以触类旁通,进步飞速。

像王小波和我这样的人都把有趣看得很重要,因为有趣代表了审美和创造力。一个正在创作的艺术家,其心理状态与一个正在玩积木或者正在海滩上堆沙堡的孩子一样,因为他们都在探索事物的无限种可能性。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