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庞大的信访系统实际上取代公检法,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等于第二次砸烂自己的“公检法”。习近平却对党内外批评“党大于法”的巨大声浪,斥为“政治陷阱”、伪命题。各地法官纷纷离职。司法改革举步维艰。

5月2日,黑龙江访民徐纯合带82岁母亲上访,在庆安火车站与警察发生争执,竟被警方开枪击毙。

五月以来,国务院每天发一份重磅文件,几乎都是应对民怨沸腾的“老大难”问题,主要是城市落户难、基层公务员晋升难、看病贵、寒门出贵子难、政府门难进事难办、打车难和网速慢、网费贵等。李克强多次怒批中国是“处长专政”,任何中央文件到处长一级都被拖延或“自选节目”;中纪委高官还怒批“科长专政”。其实邓小平、朱镕基在位时,也曾怒批“处长专政”已属常态。

据官网五月十一日报导:《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已出版,首次公开了习讲话报告、批示、指示等三十多篇。其最核心内容是今年二月二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究班上讲话》。习断然超越中共以往领导人一直回避的“党大还是法大”问题,认为这是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处理得好党兴、国家兴;处理得不好,则党衰、国家衰。习的原话是:“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政治陷阱,是一个伪命题。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语焉不详,要明确予以回答。”

习讲话后,众多官媒认为,提这个问题是“向党发动进攻”;“妄图否定共产党领导”。今天中国大陆绝大多数国人和中共党员,包括法官在内都在关注并言谈“党大还是法大?”无疑这是习在自己政治生涯中一大败笔,与大多数人对立起来。

事件引起北京访民抗议。中国有数千万访民,各地庞大的公检法不能解决问题,这是全世界没有的党大于法造成的怪事。

法官大量流失,信访代替公检法

近五年来,中国大陆流失法官达九千人,上海平均每年流失法官六十七人。2013年流失74人,2014年为86人,而这部份法官通常是40至50岁的业务骨干。2015年一季度,上海法院有105离职,其中法官18人。

上海政协委员裘索博士在今年“两会”时提出,对法官要大幅度不低于上海市政府厅、局级干部薪酬的一点五倍制定法官薪酬、待遇。裘委员称,调查了全球法官薪酬待遇,美国法官是公务员的五点一倍,英国是六点四八倍到十三倍,日本是二点一五倍。中共要求法官固守清贫,为生计而奔波的同时,公正高效行使国家审判权,无疑是加速法官离职的原因。

据《南华早报》二月九日文,2008-2012年间北京招录了法官2052人,但流失348人。江苏更为严重,同期共有2000多法官辞职。广东同期有超过1600名法官离职。据四月《21世纪经济报导》,今年将有200名北京法官离职。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黄斌称,2014年北京有100多法官离职,2015年离职法官超120人;2016年,仍将有180人。

江西省自2008年以来,有500多名法官离职,福建省每年至少有一百多名法官离职。江苏省南通、徐州、扬州等地,一些郊县法院工资低于市区法院3-5成。2012年来无锡共有20多法官辞职。陕西省大批法院招不到法官,最终通过省委组织部选调才解决“法官荒”。

中国为何法院立案难?“民告官”胜诉难?这也与法官大量“怠工”和“罢工”有关。中共大规模开设了“信访”,实为上访管道,导致民众“信访不信法”和“信上不信下”。中共此举事实上第二次砸烂了自己的“公检法”,上次是在“文革”期间。法院以不受理,少受理案件,将矛盾推向政府的信访部门并看其笑话,你信访官的收入比我高,晋升比我快,权力比我大,看你有多大能耐解决社会矛盾?法院即使受理了案件,还是要按上级的意图判案,许多当事人拿了判决书就上访。法官在旁看其笑话并“坐山观虎斗”,看当事人如何与政府博弈?当政府难以应对数千万人上访时,当局又将“洪水”推回法院。

法院30天“有案必立”改革没法落实

2014年11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全面依法治国的决定》。要求:改革法院案件的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最高法院于当月成立了立案改革调研组,先后到北京、山东等地,召开有二十多家高级法院、十七家中基层法院参加的五个座谈会。听取了地方法院法官、法学家、律师的意见,征求了全国人大、中央政法委、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等单位意见。调研情况并不乐观,各级法院法官压力本来就不小,有的法院一年就有几百件积案,但法官一年也就二百多个工作日。

今年四月一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深改组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度改革的意见》,并以最高法的名义对外发布。同月十三日,最高法审判委员会1647次会议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各地法院收到这两份原则性文件到五月一日实施,只有三十天时间。最高法要在十五天内出具体文件,再剩下十五天紧急培训各级法院;而面向各级法院、相关部门、专家征求意见,几乎同时进行。每天,各方回馈的信息中不无分歧,有人认为按一些国家的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就很难立案。最终决定对违法起诉或诉求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所诉事项不属法院主管等六类案,不予登记立案。

五月二十一日《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三十天,最彻底的改革如何落地》一文,最高法院立案庭庭长姜启波谈“立案登记制”出台前后。该文透露,最高法调研确定,不属法院主管范围的事件(如信访矛盾),也要登记,“但可以驳回立案”。姜启波拿过一个卷宗说,“有许多这样的行为,比如移民安置问题、上山下乡导致的问题、计划生育问题……”,如果当事人坚持起诉,“也会受理”。

五月一日后,中国大陆各级法院“驳回上访案的登记受理”,决非是姜启波的信口开河和个人主张。该决定的最后一轮审阅是由全国人大法工委进行,修改后,最高法还进行了一轮修订,姜启波说,参加论证共有两百人。面对汹涌的上访潮,法院再次“依法”将其案件挡在门外。而习近平主政后,发了数十份文件,不受理涉法和越级上访案,数千万访民的问题结果还是法院和政府两不管,最终发生了黑龙江省庆安县火车站警察击毙访民的事件。

庆安访民徐纯合被击毙事件

5月2日,发生在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火车站一起警察枪击事件,导致当地农民徐纯合身亡。路人用手机拍摄上网后,引发了中国大陆网络舆论抨击怒潮。即便在五月十四日,官方通过中央电视台视频和新华社多篇报导,但仍未平息人们心中的质疑和怒火。

但官方媒体《新京报》、《京华时报》、《财新周刊》、《新闻晨报》等所透露的细节,被击毙的农民徐纯合属访民、网民和基督徒。据报道:“徐母权玉顺(82岁)回忆,五月二日早上,徐纯合对她说:「妈呀,我的心情不好,想去金州老婶家看看,散散心。”此后,徐带母亲和三个孩子(大女儿七岁、两儿子分别为五岁、六岁)一起来到庆安火车站,买了两张票,到大连金州K903次。

当天16时14分发车。徐为何要在开车前四小时堵住车站口?徐母表示,当时应该是徐怕村里不让走,就生气了。徐母曾经数次带三个孩子到北京、大连乞讨,曾到国务院民政部希望让三个孩子进福利院,后来县里认为三个孩子不符合进福利院的条件,只能是全家享受低保,但官媒引用庆安县信访局干部话,徐从未上访过。那么一个82岁又属文盲的老人,如何带三个孩童到北京上访,到民政部告状?期间的路费,食宿从哪里来?是谁在背后安排的,除徐本人之外还有谁?

徐被警察击毙后,其母立即得到20万元补偿,在当地中医院免费看病,之后安置在敬老院,三个孩子进福利院,精神病的妻子进精神病院安置。当地政府为何要迅速作出此善举?熟悉中国大陆的百姓可知,要得到一项政府福利,不知要申请多少次?跑断多少路?盖上几十或几百个公章?时间不知要等待多少年?官方此举无非是想扑灭网上快速传播的怒火,掩盖其事实真相,还有更合理的解释吗?据官方统计,黑龙江省每年总人口减少50万许,人口流向更富裕地区,贵州省实际常住人口比户籍少了600万……

中国大陆现有流动人口2.3亿,在社会转型中,流动人员中每天都有大量与社会秩序冲突的案例,但“错不应死”和“罪不至死”。

警察向访民开枪是否与严控宗教有关?

综合财新周刊等报导:“近几年,徐迷上计算机,在网络世界里好友颇多。他至少有三个QQ号、两个微信号、一个陌陌号、此外还有新浪、腾讯微博。他给自己一个QQ空间起名为‘微微尘土一颗’。”

在黄钻QQ号中,从2010年1月到2015年4月,徐共发了497条,多数是转发歌曲、图片和宗教内容、还有多条向网友和教友求助的内容。

我熟悉上海数百个访民,大多数是初中以上文化,从40岁开始上访至今已有十年以上,但多数网络操作技能不如徐。徐是否在网络世界知道政府开设了解决生活困难更“宽广”的上访管道?据官媒报导,徐经常去铁力的大教堂,试图在教会找到心灵的归宿,曾在教堂打更,参加教会活动,有时喝多了就在教堂里睡。2012年1月23日,徐在QQ中发了一条动态(祷告):“请弟兄姐妹为我家人代求,我爱人(李秀芹,神经分裂症,现稍有好转),我妈妈胸口痛,没法带孩子,我过了正月15要去鹤岗煤矿干活(原因是孩子要上学了,没有学费)。求神给我开通道路,能使我的工作顺利,因为我知道,凡是都有神的美意在其中,我在此谢谢弟兄姐妹为我代求,愿神赐福你和你们的家人”。

我在上海认识基督徒数百人,很少见到教友在网上有这么通顺的祷告语。联想习近平主政过的浙江省,已拆了几百家教堂和十字架,最近杭州也开始拆十字架了,或许警方击毙徐纯合并非属孤立的事件。

中国大陆人心向背已大势所趋,习新政的重点无非是防“人亡政息”。香港与内地已无法切割,香港立法会投票否决“假普选”,也属顺情顺理。人们不难理解习近平为何要紧急将三类年青人拉入统战对象(留学生、网络青年意见领袖和民营经济新一代)。

观察中国问题说难也不难,关键是接地气。尤其是年青一代每天在想什么,干什么?还要关注高层每天密集发布的文件、批示和讲话,不仅要听其“话”,还要听其“音”,观其行。

2015-5-25上海

来源:《开放》2015年6月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