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先生正在被围攻。围攻的理由是他对媒体”姓党“提出了异议。已经组织起来参与围攻的阵营相当可观。有的围攻者已公然代表官方,对他发出了辱骂和恐吓。

恐吓和辱骂虽然不是战斗,却代表着党的权力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威力。有人因此想起了反右派,乃至于文化大革命。这是必要的条件反射,因为据说列宁说过以下的格言:“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黄逸峰被开除党籍撤销行政职务

于是我也想到了六十三年前的一件往事:一九五三年初,上海,华东局和华东军政委员会直属机关开党员大会,由华东局第二书记陈毅主持,纪委副书记胡立教宣布:中央决定,开除黄逸峰党籍,并撤销其行政职务。

黄逸峰是一九二五年入党的老布尔什维克,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部部长。他当时在名义上兼任着一所学校的校长。有学生写信给报纸,批评该校管理混乱,铺张浪费。黄并没有经管该校的具体工作,但不能忍受来自老百姓的对党的领导的妄议。他决定压制对党的批评。他组织职工学生联名给报纸写信文过饰非,要求更正。他决定逼令那位提出批评的学生退学。他认为这是坚持党的方向和维护党的权威的必要措施。但当时的中共,还没有堕落到文革时那种利令智昏神魂颠倒的程度,因此在查清了这种压制批评的行为之后,中共中央批准了华东局纪委对黄的处分决定。

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特殊的个案,引出了普遍性的教训。紧接着,《人民日报》为此发表社论:《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这是一篇非同小可的社论。──至少,作为当时的读者之一的我,至今不敢或忘。

一九五三年转折中共信义破产

我想不必在这里复述这篇社论的要旨。可以补充的是,后来看了胡绩伟先生的回忆录,我才知道:胡先生是这篇社论的撰稿人,那时他刚到《人民日报》就任副总编辑不久;此文经总编辑邓拓推敲修改后,由刘少奇定稿。另据当时传闻,主题“压制批评的人是党的死敌”一语,盖出自毛,不过无法核实。

中共历史中有不少捏造的东西。但在夺到政权之初,它确曾有过希望听到不同声音的一片真心。那时的它,并不认为一呼百应真的是可以延年益寿的长生不老药。相反,它曾经正确地认为,压制人们对中共领导提出批评,才是真正可怕的危险。这种心态,大概反映着它当时正处在“上升期”。不过好景不长。就在一九五三年,毛泽东拿出了中共一党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废除了新政协各党合作达成的《共同纲领》。中共因此信义破产,从此走下坡路,头脑不再清爽,对压制批评的态度,也不可能秉其初衷了。

压制批评的人,从此不再是党的死敌,转而变成党中央最亲密最可信赖的贴身护卫了。当然,那是在中共走下坡路期间。时光流到眼前,中共处在既非“上坡”期,又非“下坡”期,而是崭新的“复兴”期。在此“复兴”期间,“帮”党压制批评,到底帮的是“忙”还是“倒忙”,是敌人还是恩人,党心里明白,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文章来源:动向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