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二十六岁了,因为考试的原因,第一次去北京。

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北京,一个城市的名字,带着一种特殊而古怪的意味。这在那些远离城市的偏远地区,尤其如此。之所以如此,用概念化的语言来说,北京是权力的中心;或者加上一点儿比喻,是共和国的心脏。但这种语言所传达的信息,远不足以表达“北京”这一专名在民众心理中的复杂含义。我爸爸是五十年代生人,文革开始时,因为年龄偏小,没当成红卫兵。当然也就没资格去北京,在阔大无边但又异常拥挤的广场上,对着伟大领袖山呼万岁。在我们那小地方,有一两个同是五十年代生人,但比我爸爸大几岁的村民,趁着文化革命的时代东风,当真就去了北京。在那据说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场上,他们连伟大领袖的小黑点都没看到;但青年时代漫游京城的辉煌经历,还是带给他们永久的骄傲。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新闻联播里永远的主角“北京”,至少在我的家乡,有了另一种意味。先是一个本地出生,后在兰州上学的孩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遥远的北京,似乎在不知不觉间,就失去了激动人心的革命光芒。接着在九十年代末,当地的一个中专毕业生,通过护士选拔考试,去北京一家医院工作。女孩的家长,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大为激动,骄傲的脸上,荡漾着让人眼馋的笑容。但没过几年,乡村教师脸上那充实而欣悦的表情,换成了愁眉苦脸和唉声叹气。追究原因,是那个去北京工作的女孩,人已三十大几,却始终没结婚。更要命的是,几年前温柔体贴的女儿,在几年时间里,竟变得性情古怪。这令父母伤心不已。让人羡慕的北京,原来有着如此残酷的一面!这让乡人们大吃一惊。与此同时,在乡人们的心中,非常自然地生出另一种心思:北京是个鬼地方。那种鬼地方,是不适合我们乡下人去的。朋友李竞恒也说:北京那个鬼地方,东西贵得要命。而且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傲慢。他到北京,不去天安门广场,也不去北大清华。

继续阅读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