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菜我师兄王小山写了一篇文章,名叫《中国菜为什么如此难吃》,我看了之后颇有同感,所以写了这篇文章。

其实我是很杂食的,除了中国菜之外,西餐、日料、东南亚菜、阿拉伯菜等等,我都觉得不错。我觉得这世界上最不能吃的菜,还要属湖南菜了。

不能吃湖南菜,最主要的理由当然是不能吃辣。从小在北京长大,而北京的传统菜肴,都是一丁点儿辣椒都不放的。近几十年,到北京来的外地人越来越多,北京的川菜湘菜馆子也遍地开花,据说北京的人均辣椒消费量也已经全国领先了,可是北京的家庭自己做菜吃时,仍然是很少放辣椒的。都说南甜北咸,可是北京菜很多口味都偏甜。上大学的时候,常听南方来的同学抱怨北京菜太甜吃不惯。北京的宫保鸡丁和鱼香肉丝,都是酸甜口的,我觉得比四川的好吃。

虽说不能吃辣,但是我又很喜欢吃泰国菜。泰国菜又酸又甜又辣,口味很新奇。因此我不能吃湖南菜,更重要的原因是,湖南菜除了辣味之外就尝不出来别的味了。人们一般都认为川菜辣,但四川也有不辣的菜,而且不辣的川菜口味也很丰富。可是湖南,连炒菜的锅都是辣的,厨子离了辣椒就不会炒菜了。

湖南有位革命家曾经说过,不吃辣椒不革命。湖南人的饮食口味,就像这位革命家一样,只有革命一个评判标准。不革命就是反革命,不辣的菜,管你是甜的、酸的,还是咸的、苦的,统统都是反革命菜肴。

我的口味更加符合中国传统的“和谐”理念——当然不是某人所谓的“和谐社会”的那个和谐。中国传统的“和谐”,讲究的是各种味道之间的协调配合,而不是一种味道压倒其他所有的味道。过甜、过酸、过咸、过辣,都是不好的。只有革命激情,没有生活情趣,审美趣味,对知识的好奇心,玩耍的快乐和幽默感等等,也是不好的。

而且,中国的传统其实是兼收并蓄的。像粤菜中的菠萝古老肉,就是为了迎合外国人的口味而发明的。东北菜中的番茄牛腩,其实是从俄国菜中学来的。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吃货,应该走到哪里就能吃到哪里;不能像湖南人一样,觉得天下的菜只有湖南菜最好吃,离了辣椒就吃不下饭,出国只能躲在酒店房间里,就着辣椒酱吃方便面。

其实,中国原本并没有辣椒,辣椒也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

吐槽完了湖南菜,为了公平起见,也吐槽一下北京小吃。

北京小吃实在都很难吃。像上海的生煎包、无锡的小笼汤包和苏州的焖肉面那样好吃的小吃,在北京只有专门的上海菜馆里才能吃得到,价格也都不便宜。北京好吃的东西不少,有钱人要吃什么都吃得到,但是普通人要想吃到美味又便宜的小吃,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正宗的北京小吃,像卤煮、炒肝之类,都是给吃不起肉的人补充动物脂肪和蛋白质用的。有钱人是不会去吃这种东西的,除非是为了秀亲民,显示自己艰苦朴素。好吃的北京小吃,大概只有三元梅园的奶酪了。可是现在奶酪的价格已经涨到15块钱一碗了,吃奶酪已经变成一种小资的奢侈消费,没法用来秀亲民了。

来源: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