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商海布局
(52)关键客户
一个拳头产品( Key Products ),在技术上,需要关键人物( Key Person );在市场上,则需要抓住关键客户( Key Customer )。谁是我们的关键客户?用膝盖都能想得出来,就是那些原来使用老式打字机的用户单位:中央各部委、大企业、大专院校、各级政府的办公厅。
于是,我们按电话簿上提供的地址、电话,开始写信、打电话,双管齐下,介绍我们的打字机,联系上门作实际操作表演。专门成立了OA(办公室自动化)销售部,领军的是沈维公、谌受于。这两位在打字机销售工作中立下汗马功劳的战将,外表上却大异其趣。一个像公子,风流倜傥;一个像农民,温良敦厚。

沈维公原来在北京市科协工作,因为一直没有什么杰出的表现,在夫人和孩子面前都神气不起来。到四通以后,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变得精神勃发、业绩辉煌,家庭地位大为提高,结果受到了女儿的表扬:“爸,没想到你这么能干!”沈维公开心地笑了。因为我在场,笑得有点䩄腆。为了开拓市场,他带着人马,飞遍了东西南北中,1988年初,赴重庆遭遇 “一•一八”空难,不幸殉职。同机遇难的,一共有五位优秀的四通人。
谌受于外表朴实得像农民,干活也勤奋得像农民,销售业绩出类拔萃。他曾总结说,介绍产品,嘴上要“呱呱的”;操作示范(打键盘),手下要“哗哗的”;为客户解决问题,跑腿要“唰唰的”。后来我们就把这“呱呱的、哗哗的、唰唰的”作为培训销售人员的三个指标。
四通打字机一亮相,就受到极大的关注。
1986年6月6日,参加“全国智密区问题学术讨论会”的代表分两批来公司参观,重点观摩了四通打字机的操作表演。
1986年6月12日,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全国微机应用成果交易展览会”上,四通打字机成为交易会上最耀眼的新星。
前面说过,此时此刻,四通打字机这个人见人爱的漂亮宝贝,还没有出生证。
于是,我们安排了一场出生认证的仪式。
1986年7月19日,在友谊宾馆举行了MS-2400技术鉴定会。鉴定会由国家科委软件中心王树迎主持,邀请42个单位90名专家,国家科委中国软件技术中心主任刘凤翘致开幕词,市科委副主任王兆雄讲话,四通总工王缉志报告了研发经过和技术指标。中国信息研究会汉字编码委员会主任、测试小组组长郭冶方最后宣读技术测试报告。
这样,四通打字机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市场了。
恰逢其时,一个关键客户(Key Customer)找上门来了。这个客户是邓小平的女儿邓楠,时任国家科委科技政策局副局长。局长是著名的改革派吴明瑜。
1986年7月底,“全国软科学硏究工作座谈会” 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邓楠负责会务。她希望我们的四通打字机为这次会议提供服务。我们欣然从命。我说:服务可以完全免费,但有一个小小的要求:在我们打印的文件最后,加一个小小的括号:本文件使用四通MS-2400打字机打印。邓楠立即表态同意。
邓楠给我的印像很好,朴实、不张扬、实事求是。四通派了五位年轻人,记得有赵平、张宗文、宋卫东、高晓莉、张月明,交给邓楠指挥,为会务提供打字和其他服务。邓楠对他们非常满意,夸奖这些年轻人了不起,热情、自信,对自己的公司和公司的产品充满了自豪,工作时间能夜以继日、埋头苦干,业余时间也能玩得兴高采烈。
这是一次在中国改革史上非常重要的会议,人大常委万里委员长在会上有一个里程碑意义的讲话,而这个讲话的每一稿,都是用四通打字机一字一句打印出来的。当时就有人对我说:“你们牛!把广告做到政府文件上了……”
万里讲话的题目是《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邓小平看了以后,立即批示:“很好,全文发表!”
1986年8月15日,《人民日报》全文刊登了万里的这篇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