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青李摇棍年大 评论 完美的真空 2011-03-18 15:11:53

  “评论子虚乌有的书籍,并不是莱姆的新发明;不仅仅当代作家中有这种实验……而且这种创意可以追溯到古代”,在本书第一篇的开头,莱姆如是说。不过评论一本专门评论子虚乌有的书籍的书这件事儿,倒也许是莱姆首开先河的了——他在本书中与书同名的第一篇《完美的真空》中做到了。这篇评论看上去是如此煞有其事,以至于本书连序都不必了。

  然而读完全书,我认为本书除了形式上还算新颖、内容上充分展现了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发人深思的哲学思考之外,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怎样成功地装逼。因为处在这个装逼氛围日渐浓厚的豆瓣的我们迫切需要提升自己的装逼境界,尤其是在发生了“《即使变成甲壳虫的卡夫卡还是进不去的城堡》事件”之后。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莱姆的怎样达到装逼装到成为牛逼的伟大境界的吧。

  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以写假评论的方式虚构一部神作?对此莱姆在书中有直接的回答:“到目前为止,文学给了我们虚构的人物。我们更进一步,阐述虚构的书籍。这里拥有找回创造自由的机会,同时可以把两个势不两立的精神——纯文学作家和批评家捏在一起。”这说的是写假评论的两个冠冕堂皇的好处:一是省去了构造一部完整的长篇巨制的诸多麻烦,二是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天马行空和博闻强识。一言以蔽之,获得了“自由创造的‘平方’”。但是作为逼者而非作家的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莱姆所没有提到也不会提到的真相:写假评论如果写得好,那就是我们的才华的一次低调流露,“低调的华丽”是对暴发户式堆砌辞藻的逼样文章的最重要的超越;即使写得不好,至少也展示了我们是多么博览群书——早就读过了人家一辈子都不会读到的书!

  于是第二个问题自然出现了,怎样虚构一部子虚乌有的神作?来看莱姆是怎样做的:首先,作者、书名、出版社一个都不能少,但最好都编造成外国的(我们注意到莱姆是波兰人,而书中的作品除第一篇之外,分别“出版”于巴黎、伦敦、纽约、法兰克福等地;而且书名还可以起两个,分属不同版本),现在有了ISBN,拿你同学生日来杜撰一个即可。其次,构想一个故事,可以完整如小说提纲(本书中多数作品都是这样做的,如《鲁滨逊家族》、《性爆炸》、《人精有限公司》),也可以只有一些零碎的情节想法(如本书中的《千兆网络》和《虚无,又名后果》等,但这样的话必须对这部“书”的其他方面有更多详细的描写,比如在《千兆网络》中,作者对书的每一章分别能以何种方式转化成乐章、地图等作了详细的解释),还可以根本不是小说而是科学著作(《恕不伺候》)。

  第三个问题是,怎样使你虚构的作品显得更真实?答案很显然,是让你刚才虚构的作品空壳“丰满”起来:堆砌细节。书的页数(“《千兆网络》有395页,评论有847页。”)、篇章名称(《完美的真空》)、卷数(《鲁滨逊家族》)、续集(《与》)等。你还可以大量引用或复述。视情况决定你是该引用“原文”(如果你在上一步中没有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还是大段大段复述情节(如果你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时可以分批多次只引几个字或一句话,也可以搬来一个段落。引用的内容可以来自“原书”的序跋(如《完美的真空》),也可以来自“原书”的正文。

  第四个问题是,怎样使你的评论显得更有权威性?对比已有的名著或同是虚拟的作品并进行贬低(《鲁滨逊家族》和《千兆网络》的第一段)、反驳不存在的评论文章并用尖酸刻薄的语气调戏它们的作者、提出抓人眼球的观点(宇宙的物理学是它的社会学的结果!)、给作者颁发诺贝尔奖的头衔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还可以大量使用长句和用括号补充说明(就像我在本文中所做的这样),或者时不时的幽上一默(在这一点上本文做得确实很差)。总之,你要“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冷嘲热讽,插科打诨,讲故事,打比方,发脾气,掉书袋……”(引自江晓原《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还是黑暗森林的修罗场?——从莱姆<完美的真空>到刘慈欣的<三体>》,《新发现》2011年第2期)。

  ……

  综上所述,我们大概弄清楚了想更好地装逼时所需要面对的一系列问题,相信大家之后再进行装逼创作,就能比那些替《即使变成甲壳虫的卡夫卡还是进不去的城堡》写影评的人做得更好了。要知道,《完美的真空》曾在国内最好的书店之一被尽职的营业员放入“文学评论”书架呢。

  向伟大的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致敬!

来源:豆瓣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