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2

在我们上次节目播讲的文章《李克强为何虚汗难止?做奴隶怕做不稳!》里已经介绍了过除了“封口封到政治局“以及全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自觉噤声——尤其是在境外媒体面前,本年度的中共“两会”到目前为止所发出的能够称之为“看点”的就只有李克强在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的大汗淋漓了。

不过就在我们的上篇节目播出之后,好事的外界媒体楞还是从这个死气沉沉“两会”现场找到了新的能够抓人眼球的评论话题,那就是习近平的“早生华发”。

率先炒做出这一话题的好像是被王国委表扬中文发音更标准了的韩联社驻华记者,他3月8日发出的专题报道文章中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中国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展现了新形象,即以发分线为中心、黑发中略带白发的新发型。 尽管65岁的习近平有白发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以往20多年来中国最高领导人一直是以黑发形象示人,因此习近平的“白发”造型更加引人关注。 习近平有意露出自己的白发,是为了展现一种满腹经纶、自信的学者形象。

事实还真如这位韩联社记者所期待的那样,当日便有不少外界媒体据此分析了习近平 改变头发颜色的良苦用心,说是几十年来,中国领导人的头发一直都是不自然地黑,满头黑发既象征着团结,也给共产党披上了一层看似年轻的外衣。而现年已经65岁的习近平似乎正在摈弃这种虚荣心,他在为自己塑造一个和蔼可亲的领导人形象,这是他尝试掩饰自己强硬政策的努力之一。

纽约时报中文网为此刊登的评论题目是《习近平“两会”白发形象引发热议》,为许多中文媒体认为是在为习近平“点赞”。因为该文中确实有如下 一段赞扬内容:“他(习近平)试图改变现状的最新尝试,也许是他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举动之一:不顾共产党长期以来的传统,习近平的头发正在变得略微灰白,而且未加掩饰。”

为了印证自己对习近平这一“迄今为止最大胆的举动”的夸赞,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作者还引述了中国老百姓和中美专家学者的正面评价。“他非常谦虚,”在东部城市厦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47岁的顾岩(音)说:“他不怕显得自然。”

专家说,他花白的头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形象,以及他希望成为人们眼里慈父的愿望,这符合他广为人知的“习大大”绰号。

“这不是那种古板干部的形象,那种必须严格按照正确的模具染色、熨平的样子,”哈佛大学研究中国历史和政治的学者朱利安·格维茨(Julian Gewirtz)说:“这是一种让人更能产生共鸣、在美学上不那么官员化的中共形象。”

尽管白发在世界其他地方可能是人们不想要的东西(特朗普总统上周六曾自豪地宣布,“我没有白发”),但在中国,一些人将白发视为智慧的象征。

中国理发店里的师傅们说:他们对习近平不染发的决定表示欢迎。

“这让他看上去更努力了,是在夜以继日地工作,”中部城市西安一家发廊的理发师刘珂(音)说。

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社会学家张洁海说,过去,中国官员染发是为了掩盖健康状况,给人一种年轻的形象。但现在,中国官员比以前年轻了,社会也变得更加开放了。“领导人不再需要掩盖自己的白发,是更自然的事情了。”

笔者相信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中所引述的中国普通百姓及中美专家学者对习近平头发颜色的变化的评论都是受访者的原话或原意,但这只能应该说明这些受访者和纽约时报这篇文章的作者一样对习近平头发颜色的变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实真相是,习近平 在这次“两会”上对外展示的他的头发的最新颜色不但不是什么“未加掩饰”,反而更是一种高级掩饰。

早在2013年习近平第一次“当选”国家主席的两会上他和其他所有中共新一届政治局常委一律都是头发漆黑一片的时候,英国BBC即发表了《记者看两会:中国领导人为何热衷染发》一文,文中说:中国领导人有着极为相似的着装与发色。

深色西装,红色领带,一模一样的漆黑头发。站在巨大的镰刀斧头标志下出席本届人大会议开幕式的中国最高领导人,都穿着并非规定的统一服装。他们站成整齐的一排,间距大约一米,肃立静听着国歌的演奏。从远处望去,几乎无法分辨谁是谁。在中共最高层,领导人似乎利用染发剂在消除着彼此之间的差别。

BBC文章中引述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中国问题专家曾锐生教授的话说:中国领导人似乎很在意他们彼此之间看上去是否一样。,中国共产党是全人类纪律最为严密的组织,领导人一律染黑发绝对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他分析说,穿着无异,发色相同,不但体现了党的高度一致,也能给人以一种受到保护的安全感。

BBC六年前的这篇文章的最后说:中国领导人的染发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肯定都是一件费时费钱的事情。据专业人士估计,要保持发色漆黑,至少需要每10天加染一次。根据新领导人习近平提倡的节约政策,不知中国最高领导层的染发惯例也会有朝一日本着节约的精神而被废除?

2015年6月,总部设在北京的多维新闻网刊登的一篇《从周永康满头白发,看中共形象政治学》把中共高层的“黑发政治”点评得十分到位。文中说:中国政治中有着太多的符号性,包括领导人上台后的第一次出行等都被赋予符号学意义。而这样的符号意义贯穿于领导人的衣食住行,“黑发政治”便是其中颇具代表性意义的。

人到一定的年龄,毛发开始逐渐地变白,那是人类一种自然的规律。但不知从哪年开始,中国官场形成了一种染发潮流,不管年龄多大的官员,在公众面前,总是一头乌发,染发成为中国官场的常态。曾经有人说,中国的高层会议,从背面看,都是黑发男女,可如果从正面看,那都是满脸沧桑的皱纹。尤其有些染发的官员,正面很多角度怎么看都感觉有点不自然。一年一度的两会便是这样的展示舞台,是时,中共领导人和高级官员全部穿着深色西装,打着红色领带,还顶着清一色的黑发。就在他们起立肃听国歌时,这些政治家们也全部站得非常整齐,保持着固定的距离。细看他们每个人的桌前,都整齐的放着一个白色茶杯,摆着一摞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从远处看,全都一样,没有人能分清谁是谁。西方媒体说,这就是中共高层。而就连唯一一名连任12届全国人大代表,已经86岁的申纪兰也不能免俗,染了一头黑发。

黑发,在中国的语境中,往往给人以一种依然年轻、年富力强的政治想象。这也是为什么官员热衷于头顶黑发的原因。虽然把头发染得黑亮不知是不是有明文规定,但坊间传言:中办、国办都有专门的师傅长年被雇佣给中央领导人料理头发,常委以上一般是两个,都是非常专业的人士,政治背景更是清白的很。而且,每隔几年都要更换。可见,中共高层对于自己形象看重。而对于中国领导人染发一事最早缘起于谁,目前已无从考证。但中共前领导人江泽民和李鹏等,都喜欢染一头油亮的黑发早已为人熟知。《华尔街日报》曾经评论说,染发对于有影响力的元老来说,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多维网的这篇文章中在贬损之后又夸赞说:说由于一些领导在“退休”后开始回复自我,忽然不见了的黑发每每给予外界以“一夜白头”的错觉。而现在这种状况,在第五代领导人上位之后有所改观,现任高层中,可以看到汪洋、胡春华“正常”的白发形象,,中国国家领导人似乎忽然间恢复了普通人的形象,而这显然也是自信和现代的一种体现。

多维新闻网四年前的这篇文章中还说了一句“也可以看到习近平等的灰发形象”,指的是2015年1月习近平考察云南过程中被央视镜头暴露出来的打理得不够整齐,而且肯定也已经是有一小段时间没有专门染过的花白头发,多维新闻网在2015年1月21日刊登了从央视新闻连播习近平的镜头截屏,配发的文字说明是:“今天《新闻联播》头条是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云南灾后重建和扶贫情况。有媒体注意到,当画面移至习近平的特写镜头时,斑驳白发格外扎眼。不禁感慨:刚告诫县委书记学员们不要熬夜,总书记自己也要注意多休息啊。”

央视给出习近平这一“华发”突生镜头的前二十一天,习近平接连有出席全国政协茶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及发表新贺词等公开出镜的特写镜头出现在央视和各大报刊上,前后对比一下就不难发现,当时的习近平肯定是为了2015年元旦的公开活动精心把头发染成漆黑之后,直到月中出巡之前没有来得及再染一次,所以才引发了多维新闻网“斑驳白发格外扎眼”的无比心疼。

俗话说:“虚长指甲壮长发”!应该说当时的习近平的头发长得还是挺快的。要保证随时都能以头顶上的漆黑一团示人,还真得象BBC如上文章中所介绍的那样,十天左右就得染一次。

自那以后,无论习近平举左手行礼的阅兵还是美国华盛顿的与川普总统会谈,无论是北京迎接外宾还是诸如十九大和全国人大等重要会议场合,习近平的头发都是又变成漆黑一团了。

而仅把这次两会上被韩联社及纽约时报等外界媒体注意到习近平“三千青丝”夹杂数根银灰点缀,与2015年1月21日中共央视新闻连播中习近平镜头中的“斑驳白发格外扎眼”做一对比,没有人会得出习近平因为返老还童,所以白头发越来越少的结论。所以说,习近平这次出镜之前不但不是象纽约时报文章所夸赞的那样,对真实的自己“不加掩饰”, 反到是要求下面帮他完成更加高级的掩饰,如果说原来习惯性地染成漆黑一团只能算是“低级黑”的话,如今的这种先把圣上的满头杂色刷成“三千青丝”,然后再恰到好处地妆点几丝闪亮的银和别致的灰,御用染发师凭其过人的技艺满足了他习近平既体现成熟的睿智更要突显比同龄人年轻的双重要求,堪称“高级黑”!

中国历史上堪称太监中的人尖的李莲英原本是慈禧太后的梳头太监,当时人称“小篦李”。那时的中国最高领导人慈禧乃是咸丰皇帝的贵妃,既是渴望权力的强人,也是爱美好新的女人,很喜欢在服饰打扮和发型变化上做文章。第一次给慈禧梳头的时候,他李莲英大着胆子将青楼妓女的发型梳在了慈禧的头上。梳头完毕,慈禧对着镜子反复察看,随后不禁凤颜大悦,脸上开了花。从此这个李莲英青云直上,很快熬成了上敬事房大总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什么时候中共中央办公厅里出了一个染发技师出身的副主任也是没一定的事情 !

RFA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