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7
各位听众你们好,我是王丹。五四运动100周年,外界的讨论大多围绕着“民主”与“科学”这两个主题进行。毫无疑问,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以及其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主要口号,也是至今还没有在中国实现的理想和目标。但是,在百年后回顾五四运动,除了民主与科学之外,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挖掘出更多的五四精神的内涵,作为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启发呢?这是我们纪念五四,必须去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从孕育了五四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本身,民主与科学,其实都是目标,而这两场文化和政治运动所提出的更重要的精神内涵,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以新文化运动为例,顾名思义,就可以看到,这场运动强调的是启蒙精神,是鼓励年轻人通过独立思考,对公共事务和价值体系提出新的建构,为民主与科学的发展奠定思想上的基础。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知识分子一方面通过出版刊物,发表言论,进行演讲,举行辩论等方式进行启蒙宣传,另一方面也通过走上街头的具体活动,进行行动上的启蒙。我们知道,没有正确的观念,没有社会观念的更新,一个民族是无法找到新的出路的。启蒙,也是五四的主题,更是延续五四精神的重要手段。这个主题在1980年代的中国,曾经再次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但是被一场血腥镇压中断了。今天,回顾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启蒙这个主题,应当再次被提出来进行思考。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五四运动的精神遗产,可以用“参与”两个字来概括。其实,这是中国士大夫阶层一直强调的精神,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面临西方思想的冲击,能够把中西思想打通并连结起来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参与”。当大学生们高呼“内惩国贼”等政治要求走上街头的时候,他们是把国家的未来当作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五四精神一直延续到1989年的六四学生运动,当年的学生走上街头,提出“要民主”,“反腐败”,其内在的精神来源正是五四运动展现的“参与”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才说“六四”在某种程度上正是五四的一种延续。那么,今天,当中国面临新的转型时期的时刻,当我们回顾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并纪念30年前的学生运动的时候,“参与”,是不是更应当拿出来进行讨论呢?
中共官方对于五四精神进行刻意的扭曲,这一点也不意外。但是民间对于五四精神,也有相当的反思,甚至是批判。包括对于五四运动体现的爱国主义的背后,是否有激进主义的倾向,给中国之后的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等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五四运动作为社会菁英,尤其是青年世代对于社会大变局的反应,其精神内涵绝不能用简单的爱国主义和激进思潮来涵盖,我们必须在其复杂的精神光谱中,挖掘更多的内涵。这不仅是要还原五四运动的本来面貌,更是为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从历史中传承来的精神资源。只有让这些五四精神重新复活,并用来指导今天中国的思想和文化建设,才是对于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为您做的评论。
R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