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现象令人忧虑。我简单写出来同网友探讨,也希望北京看到后能重视。过去多年的改革,尤其是新一届执政团队上来后,反腐抓贪力度不可谓不大;深化改革的各种方案不可谓不多;从媒体与互联网上看,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与期望值不可谓不高,可当我深入普通人之中时却发现大多数人仍然认为反腐、改革甚至刚刚提出的“法治”都“事不关己”,或者说,他们不认为这些措施同自己的生活、工作有多大关系。改革很火,但人民群众更多地作为一个“旁观者”在隔岸观火,而不是“参与者”。

这种现象令人不解,也让人担忧。习近平上来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改革与民众关系上,他反复强调了两点:一是让人民群众成为改革主体,二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的果实。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改革的力量源泉。没有人民参与支持,改革如同无水之舟、无土之木。

拿反腐来说吧,我一个朋友的情况很能说明问题。习总上台后,他每天都看手机上的“网易新闻客户端”,他说,看到有贪官落马的消息,他就开心,但也有忧愁:怎么这么多贪官啊?可一旦某一天看不到有贪官落马的新闻,他就更忧愁了:难道他们不抓了?他说这样搞下去,他迟早会得忧郁症的。他担心如果中央突然停止反腐,他肯定会得忧郁症。我说,一直这样抓,抓没有了,你不就看不到了,怎么会得忧郁症呢?他说,别逗了,你真相信能抓完贪官?别提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拿过去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说,贪官什么时候是越抓越少的?

我的这位朋友是一个典型,支持中央反腐,但却在骨子里并不相信这种反腐会有根本的改变。这给他们带来了一种令人心碎的无力感。九月份我到湖南考察后,在《卖鹅蛋的婆婆哪去了》博文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大家对习总这届领导人反腐都抱着期待,但他们内心深处却几乎都认为无论什么样的反腐,在现阶段都很难触动到干部队伍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广大的基层。因此中央和省级的反腐虽然轰轰烈烈,但同底层民众的生活显然还有相当的距离。

还有距离!反腐如此,改革何尝不是这样!回头想一想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伊始,实践检验真理了,于是农民立马可以养鸡养鸭;思想解放了,“傻子”马上可以去摆摊卖瓜子,成“万元户”了;否定“两个凡是”了,土地忽然就可以承包了,剩余的粮食可以卖钱了:“科学的春天”一宣布,高考恢复了,我们这些乡镇地区的孩子也可以靠勤学而不是后门跳农门,堂而皇之地进国务院和国企了;改革渗透到百姓的柴米油盐之中,政府每天在改革,民众每天也在改革……实事求是地说,那时的改革步伐并没那么大,但每一步几乎都能让普通民众感受到时代跳动的脉搏,看到实实在在的改革成果。改革的共识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如今这些年里,改革的调门还是那样高,出笼的改革措施也越来越深,甚至连“民主、自由和法治”都弄出来了,改革的步伐不可谓不大啊,但为什么却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同改革有了“距离感”,感到无力呢?原因当然是复杂多样的,我只简单提几点供大家谈论:

第一,没有解决权力来源与权力结构的问题,通俗地说,就是没有能够实现习总提出来的“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结果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本身是改革的产物,也从改革得益良多,而且也支持改革,只不过权力没有被限制,各种利益集团几乎都能把改革的成果劫持走。一方面,改革的好处越来越集中体现在少数人身上,而广大民众,却不得不“平摊”改革的风险。这个已经讨论过多次,我今天不说了。

第二,改革措施都不错,口号也很美,但很多是“政令不出中南海”,或者出了中南海,到了下面就变样,被搁置被阉割了。例如,最近出台的中国特色的法治改革,给人带来很大的期望,但很少有人相信“中国特色的法治”真能限制住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员欺负、侵犯民众,因为执行法治的是他们,监督执行法治的也是他们啊。于是,一边是法治建设宣传轰轰烈烈,一边是被冤杀的青年含冤十八年竟然无法立案重审,这种事并不少见。对利益集团与官员有利的改革,他们就起劲推动,对民众有利的,他们就怠工。对于不是民众选举产生而是上面任命的官员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第三点是我要特别强调的,就是民众缺乏“参与感”。我们知道,现在很多改革措施几乎都是各种在北京举行的闭门会议上敲定的,很多时候大家眼睛都只能盯着大会堂,等会议结果,看会议决议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这让很多民众包括知识分子产生了这样一种印象:改革是他们的事,而不是我们的。反腐也是他们的事,而和我们无关——不但无关,而且,你去反腐,可能就出大事了。

任何国家政策与改革措施,如果没有经过广泛的舆论讨论,就这样被与会者或者高参突然推出,民众怎么会有“参与感”呢?没有参与,又怎么能够成为改革的动力?更不用说会成为改革的受益者了。

中国的改革从七十年代末开始就是被民愿与民怨“倒逼”着向前的走的,互联网时代就更加明显了,但我们一些人恰恰要刻意去掉民众“倒逼”的成分。明明是民众希望废除“劳教”,最终也以网络为主真推动废除了,可那些推动的人反而差一点被送去劳教。被民众举报的贪官污吏被抓了,但他们造成的冤假错案却迟迟得不到纠正,甚至举报贪官的人还身陷囹圄。中国网民关心、呼吁、支持改革的为多,不少网民的意见也被中央采纳了,可一些人却总觉得网民不顺眼,三天两头对付他们,要整治中国民众目前最大的参与改革与反腐的平台……

对改革缺乏监督,对反贪缺乏监督,是造成民众对改革与反贪有“距离感”的最重要原因。当民众看到新闻报道贪官家里搜出上亿现金的时候,当局绝对不能满足于“打老虎”的成果,而应该向民众交代:这些钱没收后干什么去了?能不能直接用来扶贫,资助无钱上学的孩子?那个贪官污吏怎么可以弄到这么一大笔现金?难道没有监督,没有制衡吗?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如果这些解释不清楚或者根本不去解释,你让民众如何不同你保持距离?谁又能让他们相信,你的家里不也藏了两个亿,甚至更多的赃款?!

要落实“让民众成为改革的主体,成为改革的受益者”这句话,必须让民众切实参与到各项改革之中。而最好的参与就是能够监督反腐,监督改革,监督法治,监督政府与执政党。这样,政府和执政党的改革,也成了民众自己的改革。而权力不能在阳光下运行,缺乏了民众的监督,任何改革都“如同无水之舟、无土之木”,都注定会失败。

杨恒均2014年11月4日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作者 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