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功秦论评 2019-06-11

记得高中一年级时,我曾经在给班主任写的周记中坦露过自己有过的一个天真的想法,就是幻想自己做一个坐拥书城的灯塔守夜人,能始终与书相伴。那时我正看了俄罗斯作家契柯夫的小说《打赌》,说的是主人公与一位银行家打赌,他可以自愿住在封闭的书房里十五年。只要每天有人给他送餐就是了。那时,我对康德、费尔巴赫的哲学充满浪漫的兴趣,相信自己也可以做到足不出户。不过,那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正进入强调阶级斗争的高潮时期,一个中学生有这样的想法,那肯定是思想大有问题,老师理所当然地批评了我的不合时宜的错误想法,我无形中成为走“白专道路”的活典型,时时受到开导与教育。多年后想想,我那时怎么这么天真,居然把自己这样的想法写给老师看。我的思想太不合时宜了,后来我没有能考上大学。也是理所当然。然而,多少年来,知识可以让我自得其乐,此心仍然不改。

最近读叔本华的哲学散文集,我现在才意识到,高中时的那些似乎很天真的想法,涉及到的恰恰是一种内源型的幸福观,即相信依靠人的内在资源,就可以无需外求而获得幸福。叔本华说,“只有内心富有的人,才像圣诞节明亮温暖的房子,而外面则是十二月的数九寒天。”他还说,“幸福的所有的外部源泉,其本性上都是不可靠的,是短暂的,不确定的,到了老年,爱情,才智,马背上的乐趣,社交的能力,都会远离我们而去,我们的亲人都是会被死神夺走,而只有内在的东西才是终生相倚的幸福来源。”叔本华还在书中引证了这样一件轶事,当瑞典女王得知笛卡儿在荷兰在被人认为极其孤独的环境中,仍然能自得其乐地生活了二十年之久,她说,“笛卡儿先生是最幸福的人,他的处境真是让我太妒忌了。”

其实,中国文化先哲也有同样的认识,宋代大儒张栻在《癸巳论语解》中就提到人生的自得之乐,儒家强调的就是“贵在自得”。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颜)回也不改其乐。”都表达了古代先贤对内源型的幸福追求与肯定。其实,幸福都是内源型的,只有内心的充实与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常常在想,当一个人有着内在的幸福资源,另一方面,又能在对现实与历史的思考中追求真知,并把它转变为社会价值,在社会生活中体认自己的人生意义,并由此而得到社会的肯定。这样,他就有一种双重幸福的人生。

(2008年思想日记)

作者 editor